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同生长在贝壳内的丝状体一样,光照的强弱对条斑紫菜游离丝状体的生长、发育和颜色都有明显的影响,在实验范围内(1000—4000Lux),光照越强,藻丝生长越快,膨大藻丝形成也快,而且多,丝状体的颜色趋于红色(桃红色或褐红色,细胞内含物较贫乏,液泡较大,色素体较小。反之,在弱光照下,丝状体生长较慢,膨大藻丝形成也慢,且少,颜色绿褐色,细胞内含物较满,色素体较大。2000Lux 光照下培养的丝状体膨大藻丝成熟率较大。早期用连续光照培养的游离丝状体,在恢复常态培养后,无论在藻丝生长,膨大藻丝的形成与成熟,壳孢子放散附着等方面未见有明显的影响。2.使用贫瘠海区的自然海水培养游离丝状体,除需添加氮、磷肥之外,还需加入适宜的微量元素(如铁等),这对丝状体的发育是必需的。用加铁的培养液培养游离丝状体,它的颜色与不加铁的略有不同,通常是带褐色,即使用4500Lux 的强光培养,丝状体也不出现桃红色。3.条斑紫菜丝状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往往造成培养液 pH 上升,通常在接种后半个月内,培养液的 pH 就由原来的7.80—8.20(自然海水8.10—8.20,加入含有柠檬酸铁的营养盐后,都下降0.20左右)上升到8.98—9.24,此后基本上保持在这一范围之内。这样高的 pH 值,游离丝状体仍能正常生长发育达到成熟,所形成的壳孢子能正常地放散并萌发成小叶状体。在 pH 8.98—9.24的培养液中生活了一年多的游离丝状体也未见有任何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2.
利用紫菜自由丝状体培育紫菜苗种这项新技术,日本开始研究于六十年代,我国则开始于七十年代,且进展较快,已开始应用于生产。但仍有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例如缩光不但能促进贝壳培养的丝状体膨大藻丝的形成,而且也同样能明显地促进自由丝状体膨大藻丝的大量形成。可是在缩光条件下,由自由丝状体形成的膨大藻丝细胞(以下简称膨胞),其内容物普遍发生变空现象。 相似文献
3.
<正> 利用紫菜自由丝状体培育紫菜苗种这项新技术,日本开始研究于六十年代,我国则开始于七十年代,且进展较快,已开始应用于生产。但仍有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例如缩光不但能促进贝壳培养的丝状体膨大藻丝的形成,而且也同样能明显地促 相似文献
4.
以光镜和电镜观察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自由丝状体生长过程中,从营养藻丝、壳孢子囊枝到成熟的壳孢子囊枝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光镜下自由丝状体在生长过程中细胞外部形态、色素体位置和颜色均发生变化;电镜观察显示了3个不同时期细胞的超微结构,主要包括细胞壁、细胞核、色素体、类囊体、内质网、蛋白核、线粒体、液泡、红藻淀粉和质体小球等。在自由丝状体的生长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的主要变化为细胞壁增厚并产生脊突;色素体数量减少、分布位置从连续排列在细胞两侧到分散排列在细胞边缘,并且在类囊体膜之间出现空隙;红藻淀粉量增多并充满细胞间质。对这些变化与自由丝状体生长环境水温、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发生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综合分析认为,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在生长过程中,生长环境经由夏季高温、光照时间长、光照强度高到秋季温度下降、光照时间缩短、光照强度下降的变化,丝状体细胞发生细胞壁增厚、疏松,色素体数量减少,内质网面积增加,液泡、线粒体数量增多,红藻淀粉量大大增加等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6.
坛紫菜丝状体种质保存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以及胶囊化冷冻法保存坛紫菜丝状体种质,探讨了不同保存条件对其生存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培养基保存丝状体,在低温5℃,培育30d时,藻丝的增重率为-0.67%;温度为10℃,有利于延长更换培养液的时间,即使120d不换培养液,丝状体也能正常生长。固体培养基保存丝状体,在5℃时固体平板上的细菌生长慢、数量少,但藻丝无法适应低温条件,逐渐死亡;丝状体在10℃固体平板上生长缓慢,但保存100d以上仍然正常生长,达到了长期保存的目的:在胶囊化低温保存中,丝状体存活率较高,而且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成活率没有显著的变化,保持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7.
对紫菜自由丝状体接种育苗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曾从事紫菜自由丝状体接种育苗技术的研究,并随团赴日考察,现就自由丝状体直接采苗和接种育苗的沿革及其利弊,作一简单论述,供生产单位参考。1 紫菜自由丝状体及其直接采苗的沿革 紫菜自由丝状体又叫紫菜游离丝状体,是指紫菜叶状体放散的果孢子,不钻进含石灰质的贝壳,在玻璃瓶的洁净海水中生长形成的丝状体。这一现象是在英国德鲁、日本黑木宗尚、中国曾呈奎、张德瑞等研究紫菜生活时发现的。以后日本的岩奇利用玻璃器皿把丝状体培育出叶状体,而且发现在含营 相似文献
8.
紫菜人工育苗有三种方式,即贝壳丝状体人工育苗、自由丝状体直接采苗、体细胞有苗。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是贝壳丝状体人工育苗。据笔者实践,并结合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的经验和教训,简述对紫菜贝壳丝状体人工育苗的几点看法。1影响贝壳丝状体生长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光照、营养盐比重、pH值等。在生产管理中必须随时注意这些因素的变化,使之符合藻丝各生长阶段的要求1.1温度的控制9月份温度变化较大,特别是“白露”降温季节池内水温低于22.5℃时苗易早熟,并自然放散,出现“跑苗”现象,影响了采苗生产。1993年我市采苗单位就遇到了这样的…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提要 本文以实验室保存的萱藻丝状体为材料,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探讨了L1、PES、F1、f/2以及ESNW等五种培养液对萱藻丝状体生长发育的影响,并以去除氮或磷成分的L1培养液为基础,研究了不同外加浓度氮和磷对萱藻丝状体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1)五种培养液中,L1培养液最有利于萱藻丝状体的生长发育,培养28天后,丝状体生物量增重倍比可达560.48%,孢子囊枝比例高达46.88%,孢子囊直径为18.95μm;(2)萱藻丝状体生长发育最适添加NO3--N浓度为6.00mg/L,在此NO3--N浓度条件下,萱藻丝状体生长速度最快,培养20天后,孢子囊枝比例高达46.78%,孢子囊直径可达18.78μm。在添加NO3--N浓度为0.00mg/L和高氮(96.00mg/L、192.00mg/L)条件下,萱藻丝状体生长速度均相对较慢,培养20天后,孢子囊枝比例分别仅为0.00%、9.06%和7.65%,孢子囊直径仅9.00~10.00μm;(3)萱藻丝状体生长发育的最适外加PO43--P浓度为1.32mg/L,在此PO43--P浓度条件下,萱藻丝状体生长速度最快,培养20天后,孢子囊枝比例高达47.12%,孢子囊直径可达18.89μm。外加PO43--P为0.00mg/L时,培养20天后,孢子囊枝比例仅为10.12%,孢子囊直径仅有9.78μm。外加PO43--P高于15.84mg/L时,均没有孢子囊枝的形成。研究证明,在萱藻丝状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选择一种合适的培养液以及适时地控制硝酸盐与磷酸盐的浓度,使其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从而促进萱藻丝状体的快速生长,提高其孢子囊枝比例、增大孢子囊直径。 相似文献
13.
14.
四种抗生素对共培养的萱藻丝状体和膨胀色球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抑制或消除萱藻丝状体扩增阶段出现的膨胀色球藻,本研究探讨了头孢噻肟钠、阿莫西林、四环素和红霉素4种抗生素对共培养的萱藻丝状体和膨胀色球藻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浓度为50和100 mg/L的头孢噻肟钠均显著抑制膨胀色球藻的生长,进而保证萱藻丝状体正常生长与发育;浓度为50~1 000 mg/L的阿莫西林对膨胀色球藻和萱藻丝状体均无抑制作用,阿莫西林不适于去除共培养体系中的膨胀色球藻;浓度为100和200 mg/L的四环素对膨胀色球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此浓度下萱藻丝状体细胞质萎缩,生长状况较差;浓度为0.10~1.00 mg/L的红霉素对膨胀色球藻的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当其浓度超过0.50 mg/L时,萱藻丝状体的生长亦受到抑制,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通过培养自由丝状达到直接采苗的试验,这项试验的结果表明可以代替目前生产中用贝壳培养丝状体的方法,这就有可能克服当前作为紫菜丝状体培养基质的文蛤壳不足的困难,而且操作简便,有利于单株培养,取得纯种,少受病害。这种方法已经应用于生产。自由丝状体培养的成败关键,首先在于做好种菜的去污处理工作,杀灭附着于种菜的杂藻。其简便有效的方法是将种菜经过晒干1—2小时,再经消毒海水洗刷。为使丝状体有尽可能长的生长时间,由种菜探集果孢子的时间应在三月以前进行。在有充分营养盐的海水中,光照达到1000Lux以上,则每一个800ml的玻瓶,约能培养自由丝状体2—2.5克(湿重),这样,有20个玻瓶,就可以供应秋季采苗一亩网帘所需的丝状体。对丝状体进行夜间流水刺激是使其放散孢子进行直接采苗的有效方法,如能在流水过程中,又逐渐降低水温,(从26℃降至22℃)其效果更能提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单因素分析法,比较研究了添加3种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吲哚乙酸IAA、2,4-二氯苯氧乙酸2,4-D、激动素KT)对野生型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自由丝状体生长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的IAA(0.5~4.0 mg·L~(-1))和KT(0.5~2.0 mg·L~(-1))对藻体的特定生长率有显著影响,以2.0 mg·L~(-1)IAA和1.0 mg·L~(-1)KT对藻体的促生长效应最大,培养25 d时藻体鲜重增加最大,分别是对照组的1.90倍和1.52倍(P0.05)。高浓度的IAA(6.0~10.0 mg·L~(-1))和KT(4.0~10.0 mg·L~(-1))却会抑制藻体生长(P0.05)。培养25 d时,与对照组相比,2.0 mg·L~(-1)IAA和1.0 mg·L~(-1)KT均有利于叶绿素a(Chl a)和类胡萝卜素(Car)的合成,Chl a含量分别增加了23.7%和23.8%;Car含量分别增加了31.0%和28.6%(P0.05)。然而,高浓度的IAA和KT(6.0、10.0 mg·L~(-1))不利于Chl a的合成,其处理浓度越高,Chl a含量下降越多。与对照组相比,较低浓度的IAA(1.0~2.0 mg·L~(-1))明显促进藻红蛋白(PE)和藻蓝蛋白(PC)合成,其中2.0 mg·L~(-1)IAA处理组PE、PC含量最高,分别增加了59.1%和45.7%(P0.05)。较低浓度的KT(0.5~2.0 mg·L~(-1))均有利于PE、PC合成,其中0.5 mg·L~(-1)KT处理组的PE、PC含量增加最多,分别提高了48.4%和50.5%(P0.05)。高浓度的IAA(6.0、10.0 mg·L~(-1))和KT(10.0 mg·L~(-1))则明显降低了PE、PC合成(P0.05)。2,4-D对藻体的特定生长率和光合色素合成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7.
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自由丝体接种贝壳其生长发育特征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条斑紫菜自由贝壳丝状体和果孢子贝壳丝状体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发现:①前者接种后贝壳需要黑暗沉淀3d,适宜接种的最高温度为23℃,肉眼见苗时间为20d,肉眼见苗前显微镜下贝壳上查不到单丝;后者接种贝壳不需要黑暗沉淀,适宜接种的最高温度为19℃,接种5d后显微镜下可以查到丝状单丝,肉眼见苗时间为15d。②前者壳孢子放散需要流水刺激,在20.5℃开始放散,日放散量为(200~400)×104个/壳,持续时间(5~10)d;而后者壳孢子开始自然放散水温为23℃,日放散量为(10~200)×104个/壳,放散持续时间(14~16)d。③网帘采苗时,前者壳孢子的采苗密度为后者的2~3倍。④在海区的养殖过程中,前者网帘下海20d肉眼见苗,见苗前显微镜下查不到苗,未发现叶状体放散单孢子,叶状体生长速度快,叶状体上未出现硅藻斑,春节前菜平均产量为475kg/667m2,但菜体偏黄,柔韧性差;后者网帘下海3d后,显微镜下就能够在网帘上查到苗,11d肉眼见苗,叶状体0.5cm开始放散单孢子,春节前的菜质好,但叶状体生长速度慢,养殖后期叶状体上容易出现硅藻斑,春节前菜平均产量为325kg/667m2。 相似文献
18.
坛紫菜品系间杂交藻体选育及经济性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坛紫菜品系间杂交藻体选育及经济性状的初步研究=A preliminary study on cultivation of the crossbred Porphyra haitanensis thallus and their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刊,中]/陈昌生(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厦门361021),徐燕,纪德华,谢潮添,王玉中,王凤霞,柳佩娟//水产学报,—2007,31(1).-97~104
为了获得杂交的坛紫菜优良品系,本实验对野生型坛紫菜(♀)和经过人工诱变选育获得的红色型(♂)的坛紫菜进行杂交获得丝状体;丝状体促熟培养后获得杂交子一代叶状体,从子一代中挑选出5种具有一定生长优势和其它经济性状的藻体(品系A、B、C、D、E);对其分别进行体细胞克隆和丝状体培育,获得大量子一代和子二代。对子一代和子二代进行生长性状测定和选育,并进行抗逆性和藻胆蛋白及叶绿素的测定。初步筛选出生长性状好、品质优的子二代4个品系B2、C2、D2、E2,而且4个品系的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别藻蓝蛋白和叶绿素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D2 的RRPE含量高达61.71‰,最低的品系E2为44.64‰,比对照组高一倍以上;在31 ℃下培养,品系C2第5天叶片中部才开始出现个别针尖般烂点,藻体基部正常,表现出一定的耐高温特性。品系B2具显著的生长优势和抗高温特性,品系D2、E2具有一定抗低氮、磷的特性,其中E2在低氮磷培养1~3 d,瞬时增重率为25.2%,平均日增长量为1.20 cm·d-1,在4~6 d瞬时增重率和日增长量分别接近30.0%和2.0 cm·d-1;通过坛紫菜不同品系的杂交、单细胞克隆和丝状体细胞育苗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的对坛紫菜杂交藻体的优良性状进行筛选,逐步达到选择育种的目的。图7表8参12
关键词:坛紫菜; 杂交育种; 酶解; 丝状体; 抗逆性; 优势
E-mail: cschen@jmu.edu.cn 相似文献
19.
确定了离体法提取时间,并采用离体法对5种海洋微藻硝酸还原酶的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离体法的最佳提取时间为5min;在pH7.9及20℃条件下,各藻硝酸还原酶的酶促反应恒速时间及以KNO3为底物的米氏常数存在差异,但以NADH为底物的米氏常数基本相同。酶促反应恒速时间顺序为锥状斯氏藻<尖刺拟菱形藻<东海原甲藻<中肋骨条藻<旋链角毛藻,以KNO3为底物的米氏常数大小顺序为旋链角毛藻<东海原甲藻~中肋骨条藻<锥状斯氏藻~尖刺拟菱形藻。此外,FAD对各藻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存在种属差异。 相似文献
20.
球等鞭金藻作为一种优良的单细胞生物饵料具有选育价值。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上使用的大多数球等鞭金藻品系都来源于同一株藻株Isochrysis galbana OA-3011,经过多年的地理隔离形成了不同的品系,为了揭示地理隔离对球等鞭金藻表型性状的影响,从而为球等鞭金藻的选育工作提供依据,我们对5个品系的球等鞭金藻(I.galbana FACHB-861,OA3011-QD,OA3011-LK,OA3011-AY和OA3011-LZ)的种属关系、生长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在相同条件下对5个品系球等鞭金藻培养6 d,提取基因组DNA并PCR扩增测定18S rDNA基因序列,每天定时记录各品系的OD_(660),绘制生长曲线,在进入稳定期后收获并进行生物量的测定及脂肪酸的气相色谱分析。18S rDNA基因序列的进化分析表明,OA3011-LK、OA3011-AY和OA3011-LZ具有一致的序列,而OA3011-QD因1个碱基的差异与其他OA3011出现了分离,FACHB-861与OA3011品系亲缘关系较远;对生长和脂肪酸进行对比分析后,结果显示,5个品系的球等鞭金藻在不同的时间达到稳定期,其中FACHB-861表现出了与其他品系明显不同的生长模式。FACHB-861和OA-3011品系的生物量具有显著差异,OA3011-LK、OA3011-AY和OA3011-LZ之间也有显著差异(P0.05),但特异生长率各品系间无显著差异(P0.05)。FACHB-861和OA3011-LZ的总脂肪酸(TFA)含量显著低于OA3011-LK、OA3011-QD和OA3011-AY(P0.05)。FACHB-861的脂肪酸各成分与OA-3011各品系明显不同。然而,在OA-3011各品系间脂肪酸组成也有明显差异,这表明球等鞭金藻存在广泛和频繁的数量性状表型差异。总之,地理隔离造成的这些差异为球等鞭金藻的选育提供了可行性。根据生长速度或DHA、EPA、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等筛选标准初步分析显示,可对OA3011-LK,OA3011-QD进行进一步的选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