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海洋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守梁 《齐鲁渔业》2005,22(12):42-4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发出过警告,全球海水正在变酸。美国《科学》杂志发表文章指出,过去200年问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近一半已经溶解到海水中,致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影响了海洋生物的生长。从近10年科学家对海水监测研究结果看,海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较快,如果照此速度继续增加50年,酸化的海水会使许多海洋生物无法生存,进而破坏海洋食物链,从而以人们现在尚无法预测的方法改变海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研究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入手,提出了生物技术在海洋药物开发研究的主导技术作用。福建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生物技术力量雄厚开发海洋药物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加快发展海洋药物产业。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海洋世纪,生物技术革命为海洋生命科学研究和海洋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机。从海洋生物中寻求具有防病、治病作用的新药源,“向海洋要药物”是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的重要方面,本文从海洋生物技术与海洋生物药源高值开发现状为切入点,浅谈福建省可选择发展的关键海洋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前景,探讨发展福建省海洋生物技术新兴...  相似文献   

4.
随着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通过回顾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历程,分析了该领域的产业技术和产品结构现状,概述了沿海主要海洋生物产业集群地区的发展规划与态势,建议积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刺激高新技术向产业倾斜、构建技术创新支...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人口膨胀、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问题日益突出,由此海洋所承受的压力和影响越来越巨大。如何使海洋不受象陆地那些人为过度的掠夺性利用,维护海洋生物资源,为人类造福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提供健康有益的“蓝色食品”,成为全世界海洋国家日益关心的问题。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从根本上讲,离不开科技力量的增强、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现代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目前.我国我省有关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科技含量还不太高,只是处于资源的简单利用的初级阶段。如何提高海洋生物资源的利用率和高附加值,是维持海洋生物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海洋的重要途径。发展海洋生物资源经济要从两方面来认识:一要用动态的观点,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不仅是现阶段的任务.而且是21世纪海洋开发时代的一个战略部署,与我国陆地经济圈发展息息相关;二要用全局的观点.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不仅关系到海洋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是沿海与内陆经济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海洋生物开发、利用和保护与科学技术进步问题上,不仅要加强科技力量,提高科学技术水平,还要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发挥生物技术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6.
《现代渔业信息》2012,(2):166-171
全球海洋酸化正在加剧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CSIC)、加泰罗尼亚高等研究院(ICREA)及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的研究人员警告说,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已经严重改变了海水的化学结构,海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酸化。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研究表明,海洋酸化正影响着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在过去的300万年中,海洋化学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但目前海洋水质的酸化速度要比过去的任何一个时间点都要快,这或将为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有30%进入了海洋,这直接导致了海洋的酸化。海洋酸化威胁到了一些海洋生物种类的生存。比如,海洋酸化降低了珊瑚、软体动物等生  相似文献   

7.
叶绿素a是海洋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与海洋初级生产力密切相关,叶绿素a也是衡量海洋中初级生产者浮游植物生物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海洋生物生产力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海洋初级生产力的研究对海洋环境评价、海洋生物生产力的估算、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海洋综合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以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水综合利用和海洋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海洋新兴产业已成为抢占新一轮海洋经济制高点的朝阳产业。在国务院批复的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广东要“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将“广东建设成为提升我国海洋经济国际竞争力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山东海洋牧场采用立体生态型养殖模式,上层海域多养殖海藻。海藻除了常见的食品用途,还有其他用途吗?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月集团”)告诉你,海藻精深加工能带动千亿级健康产业,成为激发产业高值化、高端化的重要手段,目前已经延伸出海洋化妆品、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医用材料、海洋生物肥料等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0.
海洋药物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资源丰富.海洋不仅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也是重要的天然药源宝库.由于海洋生物生存环境特殊,很多海洋生物中都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生物活性成分.本文综述了海洋动物、海洋植物和海洋微生物中生物活性成分,提出目前我国在开发海洋药物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位于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的河北省海岸带和海洋经济概况,分析了河北省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并从政府管理、生态环境修复、加大海洋科技与教育投入、海洋生物资源摸底调查、海洋渔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海洋药用生物资源的开发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河北省海洋生物资源的对策,可为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东营市濒临渤海,海岸线长413km,滩涂约12万hm^2,负10m等深线浅海水域面积4800km^2。近几年,随着海洋与渔业产业政策的调整和海洋开发利用活动的加大,海洋产业不只是传统的兴盐渔之利、舟楫之便,形成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滨海娱乐旅游、海洋交通运输以及矿产资源开发等新兴产业群,海水增养殖火热不降,海水利用及淡化已破题展开。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水产品保鲜和保活技术研究、高新技术在水产加工业的应用、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技术研究、海洋功能食品和海洋药物的开发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逐步重视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自身的迅猛发展,海上作业船只不断增多,溢油事故时有发生,不仅污染海洋环境、影响养殖业和捕捞业,而且导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破坏海洋生态平衡,从而严重损害海洋资源。  相似文献   

15.
东营市位于环渤海经济圈中心,毗邻行政海域海岸线413 km,负15 m等深浅海水域面积约4 800 km~2,滩涂洼地约12万km~2(180万亩)。海洋交通运输、海洋捕捞、海水制盐等传统海洋产业群稳定发展。近几年来,随着海洋与渔业产业政策的调整,海水增养殖、海洋石油、海洋娱乐旅游、海洋运输、海水利用等新兴产业群已形成规模,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据统计,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海洋强国,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海洋生物资源是海洋资源的重要组成,提高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利用不仅有利于国计民生,也是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海洋生物资源的可食部分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海洋食品、医药和生物材料研制和开发利用的丰富原料资源。同时海洋生物资源还含有许多对人体的新陈代谢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以及具有药用价值的其他活性成分,具有广阔的综合利用和开发前景,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作为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一种重要形式,海水养殖业正逐步成为我国海洋水产业的支柱产业,但目前面临着诸多问题的挑战,本文从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针对严重影响我国海水养殖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品种、病害和生态环境问题,探讨了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来解决这些“瓶颈”问题的作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李黄庭 《福建水产》2016,(2):147-152
厦门是我国最早开展海洋药物研发与生产的城市之一。21世纪以来,厦门海洋药物产业快速发展。本文分析了厦门海洋药物产业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并从打造海洋药物产业人才高地、构建更加实惠的人才激励机制、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培植海洋生物医药龙头企业、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和发挥厦门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等6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加快厦门海洋药物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海鞘是主要海洋污损生物之一,对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水养殖和生态环境都有不利影响。本文简述了中国东海几个主要水产养殖区7种海鞘优势种生物量、相关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新型海洋生物制品产业技术创新是指针对海洋生物资源的高效利用及海洋生物制品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可持续利用的海洋藻类、鱼虾类海洋生物资源为原料,以海洋生物多糖、蛋白和酯类等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为研究对象,利用现代生物酶工程,生物化工及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通过海洋生物制品的产业化关键技术的集成,实现新一代海洋工业生物技术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