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目中的附红细胞体引起猪的一种以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为特征的传染病。又称为黄疸性贫血、红皮病。临床上以发热、黄疸、贫血、淋巴结肿大.等为特征。该病多发生在夏秋两季,但在早冬晚春也可在局部区域流行,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的猪皆可发病,可造成仔猪生长缓慢,母猪流产、不发情,产出弱胎或死胎等。  相似文献   

2.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流行病学附红细胞体病春秋季最为常见。该病主要由吸血昆虫(蚊等)传播引起,注射针头和器械消毒不严也是引起该病传播的重要因素。2002年10月四川成都某大型猪场存栏的910头种母猪和商品猪,突然发病650多头,发病率71.43%,先后共死亡216头,病死率33.23%。发病首先出现在断奶后(2~4月)的商品猪,其后,部分相邻的后备母猪发病。2临床症状病初患猪精神萎顿,食欲减退,体温40℃~42℃,高热稽留,眼结膜潮红或苍白,后期黄染,部分猪全身发黄,出现黄疸症状。初期全身发红,指压褪色,后期变为青紫色,尤其是耳、尾、鼻端、四肢下端、胸腹下皮肤发紫,指压…  相似文献   

3.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发病原因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猪、牛、羊及猫共患的传染病,通常发生在哺乳猪、怀孕的母猪以及高度应激的肥育猪身上,可造成红血球的改变而容易为体内的网状皮系统或是被吞噬细胞所破坏,因而造成红血球数量的减少,导致贫血、发育缓慢、料肉比提高。2临床症状2.1哺乳猪在哺乳前期,小猪常常会有皮肤无血色、贫血以及黄疸等症状,皮肤和黏膜苍白、发热,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发病后1日至数日死亡。2.2怀孕母猪症状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感染两种,急性的症状有厌食、发烧(40℃~41.7℃),厌食可长达1~3天之久,发烧通常发生在分娩前的母猪,持续至分娩过后,有…  相似文献   

4.
本病的临床特征是呈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小猪表现为皮肤和粘膜苍白、黄疸、发热、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发病后数日内死亡,自然恢复的变成僵猪。母猪急性感染时,持续高热(40.0~41.7℃)厌食,偶有乳房、阴唇水肿,产仔后少奶,缺乏母性,产后第三天逐渐自愈;慢性感染的母猪粘膜苍白及黄疸,不发情,不孕,如并发其他疾病,症状加重。  相似文献   

5.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 suis)寄生于猪血液中引起溶血的一种以黄疸和贫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许多国家和我国部分省、市均有该病发生和流行。2006年8~10月,我市坛厂镇某猪场、五马镇某养猪小区饲养的猪出现以高热、皮肤发绀、食欲下降或不食、贫血、久治不愈而死亡的疾病。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寄生在猪血液中红细胞上的立克次氏体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本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主要通过节肢动物叮咬以及污染的针头、手术器械、交配等传播,也可经感染的母猪通过胎盘直接传播给仔猪。病初表现采食缓慢或少食,粪便干燥,以后高热稽留、体温升高到41℃左右,食欲废绝,全身苍白、黄染或发红,肌肉震颤,昏睡,尿液呈棕黄色、腹泻或便秘,有的耳尖、四肢末端等皮肤出现紫色斑块,指压不褪色。  相似文献   

7.
冬春季节猪气喘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气喘病也称猪喘气病或猪肺炎霉形体病、流行性肺炎,是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性病。进入冬春季节,由于天气寒冷潮湿,该病发生率很高,呈急性暴发性流行,对养猪业危害极大。主要是该病发生后,由于带菌病猪的存在,除了发生死亡外,病猪生长发育缓慢,造成饲料和人力的浪费。该病只发生于猪,任何年龄、性别、品种和用途的猪都能感染发病,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更易发生,母猪感染后,常影响后代健康,经呼吸道传染给同群猪。1临床症状急性型:精神不振,少食或绝食,咳嗽,在喂食、夜间、清晨和剧烈运动后,咳嗽大为明显,随着病情发展而发生气喘,呼吸困…  相似文献   

8.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是一种新近发现的猪病毒性疾病,其特征为各种年龄猪均可感染发病。主要临床症状以发病猪不食、嗜睡、体温升高;繁殖母猪受精率低下;妊娠母猪发生早产、晚期流产、死胎、弱胎及木乃伊胎;哺乳母猪泌乳不足,严重影响新生仔猪的生长发育,甚至死亡;种公猪性功能下降,影响精液质量和精子活力;仔猪和育肥猪表现呼吸系统症状,呼吸困难和急促,呈间质性肺炎,耳部及肢体皮肤发绀。该病自1995年11月在我国发生以来,已在全国大部分省市出现,危害十分严重。为了查清该病在甘肃省的感染和流行情况,我w…  相似文献   

9.
猪流行性感冒是猪的一种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该病多发生于气温骤变、忽冷忽热的交替季节,在猪舍卫生条件差,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的环境条件下,常会诱发猪流行性感冒的发生和流行。其患猪的主要症状为:突然发病,并迅速蔓延到全群,患猪体温升高40℃~41.5℃,有的高达42℃,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不食,  相似文献   

10.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以黄疸、高热及贫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一般呈隐性感染,多在有应激因素时发病,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贫血性黄疸、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四肢乏力、结膜苍白或黄染、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等为特征.病原对外界抵抗力差,一般常用消毒药均能杀死病原.该病主要发生在温暖、潮湿的季节,夏季、初秋多发.  相似文献   

11.
猪流行性感冒是猪的一种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该病多发生于气温骤变、忽冷忽热的交替季节,在猪舍卫生条件差,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的环境条件下,常会诱发猪流行性感冒的发生和流行。其患猪的主要症状为:突然发病,并迅速蔓延到全群,患猪体温升高40℃~41.5℃,有的高达42℃,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不食,  相似文献   

12.
1 母猪产后不食 母猪产后不食症是指母猪在哺乳期间以食欲不振、甚至废绝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病理现象.该病一旦发生可造成泌乳机能下降,导致哺乳仔猪腹泻、抵抗力减弱,生长缓慢甚至变成僵猪或发生营养衰竭死亡;或者因顽固性不食而消瘦,出现断奶后乏情,或虽能发情配种,但下一胎产仔数低或久配不孕.  相似文献   

13.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 suis)引起的一种以黄疸和贫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又称为猪赤兽体病。该病一般呈隐性感染.多在有应激因素刺激时发病。患猪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四肢乏力、贫血性黄疽、结膜苍白或黄染、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等症状。  相似文献   

14.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属于立克次氏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或血浆及骨髓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以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为主要特征,又称黄疸性贫血、类边虫病、或红皮病。该病发生于各种年龄的猪,但多发于以仔猪和母猪,其中哺乳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野猪不被感染。此病传播面积大,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成为养猪生产中的常发病和继发病。1流行病学猪附红细胞体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多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临床症状病猪表现精神沉郁,体温在40.0℃~41.7℃,皮肤发红,耳背青紫色,被毛无光泽,毛孔有铁锈样出血,腹泻,排浅红色尿,啃咬现象较明显,舔食从断尾处流出的血液,眼结膜出现不同程度的苍白黄染,病畜消瘦。哺乳猪常常出现皮肤无血色、贫血以及黄疸等症状。怀孕母猪可分为急性以及慢性感染两种,急性的症状有厌食、发烧(40℃~41.7℃),厌食可长达1~3天之久,发烧通常发生在分娩前的母猪,持续至分娩过后,有时母猪也会有乳房以及阴部水肿的症状出现。分娩过后,母猪的产乳量降低,母性缺乏,所产下的仔猪发育不良,若无治疗,母猪可于分娩后的第3天后自…  相似文献   

16.
2006年6月以来,益阳市大部分区县的一些养猪农户家的牲猪陆续发生一种以高热(41℃左右)、不食、呼吸困难、皮红或肢体末端皮肤发绀为特征的急性、高致死性疾病。其发病率之高、传播速度之快、控制难度之大可谓空前。自该病发生流行以来相当一个时期,养猪业界、兽医界一直未能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防控办法,且该病至今尚有发生。为此,我们对该病的临床诊疗进行了有益探索,运用抗猪多价免疫球蛋白适当配合其它药物治疗,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诊疗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引起的一种散在的热性、溶血性人畜共患病。该病主要引起仔猪贫血、黄疸、高热、肠道和呼吸系统感染,母猪生产力下降,育肥猪上市推迟和急性溶血性贫血。1流行病学该病主要以接触性、血源性、垂直性和媒介昆虫4种方式传播,并以吸血昆虫中的蚊、蛰蝇、虱、蠓为主要传播媒介。该病呈散发,临床病例大多发生在夏季。不同年龄的猪均有易感性,其中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  相似文献   

18.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细菌引起的一种猪急性、热性、败血性的人畜共患病.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染发病,但主要侵害育肥猪,该病主要发生在夏季炎热季节.该病在规模化养殖场很少发生,但是在饲养管理条件差的猪场时有发生.2016年5月,笔者所在的辖区一猪场发生以猪群集体高热不退,食欲骤减或不食,传播速度快,皮肤出现红疹板块为主要特点的病例,经诊断为猪丹毒病.  相似文献   

19.
母猪“产后不食症”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而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症状表现。笔者在多年的兽医临诊中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共治疗 1 2 3例 ,收到满意的效果 ,现分述如下。1 因产后衰竭引起不食 主要发生于胎次多和产仔多的母猪 ,初产猪很少发生。这与孕期的饲养管理差、饲料单纯有关。症状 母猪开始少吃不饮 ,体质逐渐消瘦 ,被毛粗乱 ,肋骨可数 ,皮肤无弹性。体温正常或稍低 ,皮温不整 ,四肢末梢发凉 ,可视粘膜苍白 (白色猪皮肤淡白 )。卧多立少 ,不愿运动 ,驱之行走则出现步样蹒跚、体躯摇摆。后期肢端浮肿 ,心跳…  相似文献   

20.
母猪产后不食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表现,是母猪哺乳期常见的普通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为母猪食欲不振,甚至废绝。该病一旦发生可造成泌乳机能下降,导致哺乳仔猪腹泻、抵抗力减弱,生长缓慢甚至变成僵猪或发生营养衰竭死亡;甚至因顽固性不食而消瘦,出现断奶后乏情,或虽能发情配种,但经产仔数低,或久配不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