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提高宁夏桃园布局合理性及霜冻监测预测、评估和防御能力,以'华玉'和'瑞光 39 号'桃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霜冻试验箱模拟低温环境,于 2022 年 4-5月开展霜冻原位试验,于盛花期、豆果期和幼果期各设置4 个处理温度,分别持续0.5 h,以自然状态下的花朵和幼果为对照,跟踪调查不同低温处理下2 个桃品种各发育期的受冻率,并结合室内显微观测及过冷却点,最终确定宁夏 2 个桃品种花(幼果)的霜冻等级指标.原位霜冻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果树受冻害温度可能略高于其过冷却点.桃不同发育期霜冻指标有显著差异,桃抗冻能力开花期>豆果期>幼果期.不同品种抗冻能力差异显著,开花期'瑞光 39 号'与'华玉'抗冻能力基本相当,但豆果期和幼果期其抗冻能力明显弱于'华玉'.'华玉'豆果在-1.10℃时轻度受冻,在-2.68℃重度受冻,而'瑞光 39 号'在-0.96℃时轻度受冻,低于-2.16℃低温时重度受冻.'华玉'幼果在-1.75~-0.48℃轻度受冻,低于-2.40℃则重度受冻;'瑞光 39号'幼果在温度达到-0.52℃时轻度受冻,遇-1.41℃低温则遭受重度受冻. 相似文献
2.
苹果花期霜冻指标是果园霜冻预报预警、防御的基础,本文运用人工模拟霜箱,以富士、嘎啦和乔纳金苹果为试验对象,设置过冷却模拟试验设5个温度梯度和4个持续时间共计20个试验处理,模拟研究了苹果花期霜冻敏感性指标。结果表明:苹果花苞期花瓣、盛花期花瓣和子房以及幼果期的幼果平均过冷却点在-3.51℃~-3.27℃,结冰点变化范围在-2.94℃~-2.65℃。苹果花期低温敏感范围在-2.5℃~-3.5℃之间,不同花器官、不同品种、不同低温持续时间和不同发育阶段之间有所差异,其中,在苹果花的花瓣、子房、雄蕊和雌蕊等不同花器官中,花瓣最不耐冻,子房和雌、雄蕊随温度降低变异较大;不同类型花耐受冻顺序为花苞半开花全开花;-2.5℃~-3.0℃温度处理下,致死率随持续时间增加明显,温度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持续时间对致死率影响不大;3个苹果品种中,富士最不耐冻,其次是乔纳金和嘎啦。 相似文献
3.
近44a宁夏霜冻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宁夏20个气象观测站1961~2004年的日最低气温和地表0厘米地温资料,组合建立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霜冻指标。研究表明:近44a宁夏霜冻发生次数呈明显下降趋势,春霜冻发生几率明显高于秋霜冻,大多数站终霜日的绝对变率大于初霜日;霜冻发生频次和各地拔海高度呈正相关关系,生长季、年均日最低温度与霜冻发生次数呈负相关关系;全区累积发生连续2d以上霜冻几率占发生总数的1/3以上,最多持续时间在5~6d;过程性霜冻主要表现为局地性霜冻,虽然全区性霜冻发生几率不到1/5,但危害很大;春、秋霜冻随地域在农事关键期的发生几率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富士系苹果花晚霜冻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现有的陕西省富士系苹果晚霜冻指标与实际情况有出入的问题,以人工气候箱试验方法为主对指标进行研究。试验发现:陕西省富士系苹果花晚霜冻临界温度为-2℃,且温度越低、持续时间越长,苹果花的受冻率就越高;剧烈的升降温变化,更易造成苹果花遭遇冻害影响;苹果花受冻与其开放程度密切相关,开放程度越大,受冻越重,但受冻害程度与其是中心花还是边花关系不明显。基于此,建立了包含受冻等级、极端最低气温、0℃以下低温持续时间、受冻率及受冻表现共5要素在内的陕西省富士系苹果花晚霜冻指标,并通过检验发现,该指标对实际灾情的吻合率和基本吻合率大于70%,可投入业务使用。 相似文献
6.
由印度高等法院认定的专家委员会建议对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延期。技术专家委员会要求对转基因粮食作物的田间试验给予为期10年的禁令,而对其他转基因作物和抗除草剂作物的试验则在符合特定条件的前提下予以延长。法院在5月任命的专家委员会,要求其就本国内的田间试验的所有资料提交一份报告(《Agrow》第640,第20页)。 相似文献
7.
8.
新疆主要粮食作物滴灌条件下作物系数及水分生产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a小区试验,摸清新疆主要粮食作物在滴灌条件下作物系数和水分生产率的变化规律,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灌区用水管理、编制流域综合规划等项工作提供科学的试验数据和决策依据.采用小区试验方法,以小麦、早稻、玉米、土豆、谷子、大豆6种粮食作物为试验对象,设置灌水定额单因素4水平(300m3/hm2、375m3/hm2、... 相似文献
9.
试验共设置裸地(CK)、秸秆覆盖(JF)、地膜覆盖(DF)3个处理,基于冬小麦2013—2014年实测数据及气象数据,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杨凌地区冬小麦全生育期内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利用农田水量平衡方程计算冬小麦全生育期实际作物蒸发蒸腾量,由此计算冬小麦各生育阶段的作物系数。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可以减少冬小麦全生育期的作物需水量,减少量分别为13.07 mm和17.86 mm;秸秆覆盖处理对水分比较敏感;作物系数在全生育期呈双峰变化,峰值出现在分蘖~越冬期和抽穗~灌浆期,其中CK为0.82和1.16,JF为0.89和1.05,DF为0.87和1.13;冬小麦作物系数与种植后天数和大于0℃积温呈现良好的四次多项式和二次多项式关系,其中JF与DF的相关系数均在0.88以上。 相似文献
10.
黄土高原主要小杂粮作物的干旱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雄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8):111-115
小杂粮是黄土高原传统的旱作作物种群。通过对主要小杂粮作物生理生态特性、生长发育与降水分布的时序关系、生产力稳定性等的分析研究,表明小杂粮作物或具有抗旱的生理特性,或具有避旱的生长习性,生长发育与黄土高原春旱严重,秋季雨热同季的气候条件耦合性较好,生产力稳定,具有较强的干旱适应性。为该区重视和发展小杂粮作物,建立合理的作物种植结构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1.
民勤荒漠区气候特征对瓜类作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民勤县西沙窝 1 961 - 2 0 0 0年相关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显示 ,该地区终霜期在 3月上旬 - 5月中旬 ,其中 4月份频次最高。40年以来 5 - 8月总降水量、相对湿度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日照时数和积温逐渐减少 ,90年代日照时数是 60年代的 78.2 % ,积温为 91 .2 % ;从 5月到 8月月平均降雨量逐步增大 ,相对湿度逐渐上升 ,日平均温度 5 - 7月上升 ,8月开始下降。 6- 8月阴雨天 ,晴天 (有露 )和晴天日气温和相对湿度变化曲线表明 ,6月份一天中大部分时间气温和相对湿度较低 ,7月份两者均有所上升 ,2 0℃左右温度和高湿环境持续时间较长 ,8月份气温有所下降 ,而相对湿度较高。对照瓜类作物生长和病虫害发生特点认为露地瓜类作物适宜播种期为 5月初 ,7月的阴雨天和转晴后的最初晴朗夜间是多种病害发生与流行的最适宜时期 ,而日照时数的明显降低可能影响厚皮甜瓜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简要介绍了日本推进小宗作物农药登记的法律背景和扩大小宗作物农药登记的主要对策,包括减少登记试验数、作物分类登记、设立经过措置和中央地方联合推进体制等,以期为我国小宗作物农药登记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终霜和春季低温冷害对新疆棉花播种期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傅玮东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1,15(2):38-43
终霜冻和春季低温冷害是造成新疆棉区大面积严重缺苗、毁种重播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疆大部棉区棉花在播种期间均发生过霜冻害 ,其中多发区分布在北疆沿天山一带棉区及和田、且末棉区。且棉花早播与终霜冻害和低温冷害成正比。统计分析不同播期植棉的棉苗遭受霜冻及低温冷害影响的概率可确定各地棉区的最佳播期 相似文献
15.
浅析灌溉对作物根系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文献资料,从作物根系的水平分布、垂直分布、硝态氮运移及产量等几个方面,概述了不同灌溉量和灌溉方式对作物的影响,分析了滴灌、渗灌等微灌技术的应用。最后,针对经济林木生产的实际现状,进行了展望:探索一种成本低、简单易操作、便于推广应用的灌溉措施更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Frost occurs in all major areas of cultivation, presenting a threat for the production of kiwifruit crops worldwide.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on 1‐year‐old, potted plants or excised twigs of Actinidia chinensis and A. deliciosa to verify whether strict relationships exist between bacterial canker outbreaks from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 (Psa) attacks and the occurrence of autumn and winter frost event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occurrence of autumn frost and the sudden outbreak of bacterial canker in A. chinensis in central Italy has been confirmed. Both autumn and winter frosts promote Psa multiplication in the inoculated twigs of both species. The day after the frost, reddish exudates oozing from the inoculation sites were consistently observed in both species, and Psa was re‐isolated in some cases. During the thawing of both A. deliciosa and A. chinensis twigs, the 2‐cm upward and downward migration of Psa from the inoculation site was observed within 3 min, and the leaves were consistently colonized with the pathogen. A consistent brown discoloration, accompanied with a sour‐sap odour, was observed throughout the length of the excised twigs of both Actinidia species after Psa inoculation and winter frost. Psa inoculation induced a remarkably higher necrosis in excised twigs that were not frozen compared with P. s. pv. syringae inoculation. Antifreeze protection using irrigation sprinklers did not influence the short‐term period of Psa and P. s. pv. syringae multiplication in both A. deliciosa and A. chinensis twigs. Thus, the damage from frost, freeze thawing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Psa in Actinidia twigs promotes the migration of the pathogen within and between the orchards. Taken together,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study confirmed that A. deliciosa is more frost tolerant than A. chinensis, autumn frosts are more dangerous to these crops than winter frosts, and in the absence of Psa, young kiwifruit plants remain sensitive to frost.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田间畦灌试验,分析春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量及水分盈亏量,评价不同畦灌处理下的灌水质量及节水增收效果。结果表明:畦灌小区50m×2m与漫灌(CK)相比较,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26.78%,产量增加了13.08%,具有一定的节水增效作用,结合各地实际生产情况合理推广利用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