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栗茶混交园综合经营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茶混交园综合经营效益的研究赵丰才(安徽省金寨县林业局,金寨,237300)1混交模式的建立我们在大力发展板栗的同时,针对栗园的立体栽培开展了研究,在吸收迁西等地实行栗园乔、灌、粮结合,高、中、矮立体化间作栽培,多层次利用结构的经验之后,结合我省皖西...  相似文献   

2.
混农林业历史发展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混农林业历经了游耕制和轮垦制,间作、套种制,混林农业和现代混农林业等发展阶段。混农林业的发展方向是经营模式多样化、系列化,经营技术集约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查,云南省的混农林业类型归纳为6大类型:林粮间作型、果农间作型、林果混种型、材药间作型、林肥间作型、林牧间作型。根据一定的分区原则,将云南省的混农林业划分为9个区:滇西北高山峡谷混农林业区、滇东北北部中山山源混农林业区、滇东北南部中山山原混农林业区、滇西中山山原混农林业区、滇中高原盆湖混农林业区、滇东南岩溶山原混农林业区、滇中南中山宽谷混农林业区、滇南边缘中低山混农林业区、干热河谷混农林业区。并对各分区的基本情况以及适宜发展的混农林业类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云南省的混农林业类型归纳为6大类型,林粮间作型、果农间作型、林果混种型、材药间作型、林肥间作型、林牧间作型。根据一定的分区原则,将云南省的混农林业划分为9个区:滇西北高山峡谷混农林业区,滇东北北部中山山源混农林业区,滇东北南部中山山原混农林业区、滇西中山山原混农林业区,滇中高原盆湖混农林业区,滇东南岩溶山源混农林业区,保南中山宽谷混农林业,滇南边缘中低山混农林业区,干热河谷混农林业区,并对各分区的基本情况以及适宜发展的混农林业类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栗茶间作模式下茶树根系的基础特性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对安徽枞阳县周潭镇大山村中国森林生态网络大山试验示范区的栗茶间作茶园和单作茶园茶树根系的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栗茶间作促进了茶树根系的生长。间作茶园茶树根系的干重、吸收根比例、比根长和根系生理活性明显大于单作茶树根系;间作茶园茶树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比单作茶树根系更深、更均匀;间作茶园内茶树和栗树根系在土壤空间中各自具有相对不同的生态位。栗茶间作具有较好的生态学基础,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茶园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6.
混农林业效益高王春忠自从科尔沁左翼中旗被列为三北防护林示范区建设以来,他们进一步调整了林种树种结构,加大了造林株行距.增加了农防林、丰产林、经济林比重,大搞复合经营、立体种植和农林间作。仅去年全旗农林间作25万亩,经济收入3974万元。从调查结果看,...  相似文献   

7.
混农林业立体经营是发展生态林业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柳绕地区杨树低产林改造所取得的良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看出,平原地区发展混农林业立体经营模式(如林瓜、林粮、林药、林草等),走生态林业道路是林业稳产高产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采取综合技术措施是发展混农林业立体经营的科学保证。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林间作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农林业(Agroforestry)是中国实现农业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农林间作是中国最重要的混农林业形式,而且规模和模式都处于世界的先进行列[1]。其主要模式有农桐间作、果(枣)粮间作、杨粮间作、杉粮间作、条粮间作等[2]。现从小气候效应、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生物量和物质循环以及生理学响应和相互作用等方面,对中国农林间作的研究作一回顾。1 小气候效益由于中国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和农业的特殊地位,农区林农间作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农田的生态条件,以提高和巩固农作物产量。因此,许多人非常注重小气…  相似文献   

9.
农用林业又称混农林业、农林复合经营、农林间作等,它作为一种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综合考虑社会、生态和经济因素的前提下,把乔木和灌木有机地结合于农、牧生产系统之中,并具有为社会提供粮食、饲料、燃料及其它林副产品的功能和优势。同时借助其提高土地肥力、控制土壤侵蚀、改善农田和牧场小气候的潜在势能,来保障自然资源的根本性持续生产力,  相似文献   

10.
榆林沙区农林复合经营的主要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榆林沙区农林复合经营的主要模式有:沙地综合治理模式、荒漠化土地立体开发模式、风沙滩地区区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滩地混农林业模式、沙区果园立体种植模式、庭院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等。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减轻由于森林破坏、环境污染和土地利用面积日益减少等对人类自身生存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希望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更多的人类生活必需品,近年来,一种新兴的学科:AGROFORESTRY——农用林业(暂定)便随之应运而生了。并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关注,现已成为国际间进行学术交流和协作研究的一个热点。仅国内学者目前就有:农用林业、农区林业、农林业混农林业、农地林业、农林间作、林粮间作、农林复合经营、无林业系统工程、农林复合体、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农林业制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国内外混农林业研究动态,通过对河北省混农林业研究现状的分析,找出与国内外研究存在的差距,结合河北具体情况,多视角论证深入开展混农林业研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两行一带式”杨树丰产林的优势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该文总结了从杨树片林发展为“两行一带式”间作型丰产林的原理、造林技术配置结构等,并就该模式的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行一带式丰产林可提高土地利用率达2.65倍,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间作农作物产量提高25%左右,是一项符合当地自然社会条件的、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混农林业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4.
枣粮间作的机制优化模式及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枣粮间作是中国特色的优秀农作制度、混农林业制度。文章以近20a间的进展为据,概述了这一制度的机制、优化模式与管理技术,并对今后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5.
栗茶间作茶园主要生态因子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定位观测对栗茶间作园的主要生态因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栗茶间作能降低茶园的光照强度,有利于调节茶园的温湿度,并且改善了茶园的土壤性状。在春季和夏季,栗间茶园的光强分别为纯茶园的73.81%、58.51%。温度分别比纯茶园低0.4~2.5℃、0.9~3.7℃、相对湿度分别比纯茶园高2.03%~15.75%、4.87%~18.67%。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农林复合经营的兴起南京林业大学姜志林1什么叫农林复合经营农林复合经营又称混农林业、农用林业、林农间作等。农林复合经营是将林业和农业或牧业或渔业等结合在一起进行复合经营的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而不是单一经营林业或农业或牧业等。由于农林复合经营的对象是把林业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生态系统,故又称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农林复合经营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各家理解不一。现在为多数人接受的是国际农林复合经营研究委员会(ICRAF)下的定义:“农林复合经营是在同一土地经营单元上,将在生态和经济上存在相互联…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世界混农林业研究动态.针对我国混农林业研究现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认为在今后的混农林业研究及实施中,应始终把“农民第一”作为准则。  相似文献   

18.
浅说混农林业的基本思想和内容李纯混农林业是由农业和林业两个词构成的一个新词。表明农业和林业二者密不可分的关系,混农林业是相对于刀耕火种的一种新的立体配置林木和农作物,以满足农户对土地生产多种需求,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的一种方式。混农林业是一项可操作...  相似文献   

19.
混农林业及其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混农林业概念的解释,阐述了混农林业的特征和作用,介绍了混农林业在国际国内研究现状及其类型。并浅述了混农林业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综合了复合生态系统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泡桐进入农田,与一年生农作物共生,是50年代河南豫东平原劳动人民在长期与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斗争的生产实践中所找到的一种适合生态环境和经济要求的农林复合经营形式。目前在华北平原地区已推广到9个省(市),约30万公顷。本文在笔者已进行的对农桐间作的生态效益、产量效应和经济效果等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技术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对黄泛平原旱作风沙区农桐间作进行了技术经济效果的动态分析和评价,旨在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农桐间作形式,为有关部门制定产业结构的调整政策,改革种植制度提供依据,为平原农区发展农桐间作,合理安排农作物组合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供经验,为其他混农林业项目的评价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