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噬菌体法估测了水稻叶片中白叶枯病的增殖。试验表明,溶菌斑数同直接皿测稀释菌液存活细菌数之间表现高度相关,辛尼斯接菌后水稻各个叶位不同时期检测到的菌量与其病斑发展趋势一致,认为在目前对白叶枯病菌缺乏选择性培养基的情况下,这一方法是有效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5个水稻品种邳早15、蚌珠芒、南粳15、中百4号和青华矮6号对3个水稻白叶枯病菌系的抗性遗传和抗性基因等位关系。这5个品种分别与感病品种沈农1033杂交,对各组合的F_1、F_2和B_1F_1群体的抗性测试表明:邳早15和蚌珠芒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其抗性。南粳15和中百4号均由两对连锁的显性基因控制,交换值为30%。等位性测定表明:邳早15和蚌珠芒的一对显性基因与Xα-3等位,南粳15和中百4号也均有一对显性基因与Xα-3等位;青华矮6号的一对不完全显性基因与Xα-4是等位的。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5个水稻品种邳早l5、蚌珠芒、南粳l5、中百4号和青华矮6号对3个水稻白叶枯病菌系的抗性遗传和抗性基因等位关系。这5个品种分别与感病品种沈农lO33杂交,对各组合的F1、F2和B1F1群体的抗性测试表明:邳早l5和蚌珠芒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其抗性。南粳l5和中百4号均由两对连锁的显性基因控制,交换值为30%。等位性测定表明,邳早15和蚌珠芒的一对显性基因与Xa-3等位,南粳l5和中百4号也均有一对显性基因与Xa-3等位;青华矮6号的一对不完全显性基因与Xa-3是等位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选育携有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的水稻株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杂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亲本材料18113携有的水稻白叶枯病抗病基因Xa23导入亚种间恢复系H705和优质恢复系H706。利用EST标记C189检测目的基因,在18113/H705 F3和18113/H706 F3株系中,分别获得71和52份携有Xa23纯合基因型恢复系。采用水稻白叶枯病Ⅳ型小种代表菌株浙173进行剪叶接种,分别鉴定出61和44份抗病株系,它们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准确率分别为85.92%和84.61%。研究结果表明,C189是检测Xa23基因的有效分子标记之一,不过,其假阳性的几率高于理论交换率的现象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四川主要水稻恢复系抗白叶枯病基因的分子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分别与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4、Xa7、Xa21和Xa23紧密连锁的PCR标记MP12、M3、pTA248和RM206对四川省新选育的以及主要应用的39份恢复系进行了分子检测,结果表明,这些恢复系均不含有Xa7(M3)和Xa21(pTA248)抗性等位点,17份携有榭(MP12)抗性等位点,少数(6个)携有Xa23(RM206)抗性等位点。在杂交水稻恢复系抗性改良中,应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加快引入利用除工卅外的其它儿个显性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6.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稻白叶枯病基因在选育水稻广亲和恢复系上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以IRBB21为Xa21基因供体,广亲和恢复系4183为受体,进行1次杂交并回交3次,逐代用分子标记检测手段,导入广谱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在保持广亲和恢复系4183优良经济性状的基础上,增强其抗白叶枯病的能力,育成抗白叶枯病的广亲和恢复系抗4183,其抗性达到了IRBB21的抗性水平,且保持了4183的广亲和性、恢复性及优良的经济性状。并就杂交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改良及育种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含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水稻恢复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常规杂交育种技术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对携有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的亲本材料CBB23进行回交转育和农艺性状改良。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检测目的基因,快速获得了12份具有Xa23基因的恢复系稳定材料。采用白叶枯病菌株的专化强毒菌系P6对该12份材料进行室内接种鉴定,筛选出1份高抗白叶枯病的抗性新恢复系材料。应用3个不同的不育系对该恢复系进行测交,结果表明该恢复系具有良好的恢复性及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8.
水稻白叶枯病菌小种分化的监测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通过每10年1次对病原菌致病力分化的监测发现,国内稻区病菌小种的组成基本稳定,仅个别小种有所变化。目前流行的优势小种仍为C1和C2群,即携带有[i]Xa3[/i]抗性基因的品种仍可广泛种植;但能够侵染[i]Xa4[/i]抗性基因的C4、C5群小种的数量有所增加,即将达到流行的阈值。为便于与国内外小种鉴别的结果相比较,选用IRRI推出的几个近等基因系材料作为鉴别品种,将中国的白叶枯病菌区分为8个小种(C1~C8) 相似文献
9.
Cecropin B转基因水稻及其后代抗白叶枯病研究初报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就单株自交繁殖得到的京引119的Cecropin B转基因水稻T0代到T5代共6个世代的不同单株株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Cecropin B转基因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病性在后代中出现分离,但能传递到高世代,在T4代中得到两个抗病性提高的株系。从白叶枯病菌侵染抗病性不同的株系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Cecropin B转基因水稻能抵抗白叶枯病的轻度感染,但要彻底改进转基因水稻抗病性,必须有高水平的杀灭病菌的物质表达。 相似文献
10.
云南高原粳稻区白叶枯病菌的致病型初步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采自云南高原粳稻区病叶分离的17份水稻白叶枯病菌株,在30份水稻品种上接种进行致病型初步鉴定。研究表明可以将17个菌株分为7个致病型(Ⅰ~Ⅶ),其中Ⅴ型菌为云南高原粳稻区的优势菌群。初步构建了一套包含7个品种(黄玉、毫糯扬、TN1、珍珠矮、IR26、南粳33、金南风)的高原粳稻白叶枯病菌的鉴别品种,明确了7个致病型在这套鉴别品种上的反应型。早生爱国3号(Xa-3)、IR1545-339(xa-5)、IRBB21(Xa-21)、扎昌龙(Xa-22t,Xa-24t)对所接种菌均表现抗病,在云南高原粳稻育种中具有较好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水稻白叶枯病原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IS-PCR和rep-PCR法结合传统病理学分析了128个主要采自我国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的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的群体遗传多样性。用4个专化引物J3、ERIC、REP和BOX对114个菌系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反应,4个引物分别呈现20、12、6和5种谱型,遗传多样性值分别为0.82、0.49、0.35和0.30。以彼此间带位相似率达70%为界,用UPGMA聚类分析法,可将114个病原菌分为6簇(J3)和5簇(ERIC)。引物J3的簇1中包括0~Ⅴ、Ⅶ 7个病原型,ERIC引物的簇1中包括0~Ⅶ 和新型9个病原型。将128个病原菌在我国5个鉴别品种上测定以进行病原型分群,参试菌系多数属于Ⅳ型、Ⅱ型和0型,并出现了一群系列反应型不同于所有病原型的新类型。 相似文献
12.
以编码HarpinXoo 的hrf1转基因水稻NJH12的cDNA为模板,克隆到了DUF500的保守功能区。序列分析表明,OsDUF500是DUF500家族成员,功能未知。构建OsDUF500的沉默载体,用土壤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化粳稻 R109,用Hpt抗生素做抗性筛选,获得9个再生株系。经分子鉴定,8个为沉默株系(ABD 2~9)。与野生型相比, ABD株系株高变矮,叶片变短,出现白色空秕谷。白叶枯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OsDUF500沉默株系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存在差异,病斑长度比野生型明显缩短,病斑面积均在30%以下,株系ABD 3和ABD 5病斑面积分别为12.3%和15.7%,显示出较好的抗性。推测在稻瘟病抗性中上调表达基因OsDUF500对水稻白叶枯病抗性起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用两个DNA探针pJEL101和pBSavrxa10,测定了78个来自18个地区的水稻白叶枯病菌系的RFLP型,其中主要来自华北、东北和少数来自华中、华南,以分析其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各菌系的基因组DNA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 I和BamH I酶切探针pJEL101或pBSavrxa10。通过分子杂交,分别鉴定出16种RFLP型。病原型1、2和6的多数来自华北和东北菌系表现14种RFLP型。它们之间多数只有一带之差,或有3~4个带位不同。然而,它们与来自广东和云南的菌系相比,差别较大,有7~8条带位不同。根据参试菌系的RFLP带型分簇(Cluster),如以彼此之间的带位相似率达85%为界,可分为6簇,多数病原型1、2和6的菌系为簇1,少数几个菌系,LN43、GD1358和YN5分别为簇4、5和6。参试的菌系群体遗传变异为0.77(pJEL101)和0.83(pBSavrxa10)。也分析了亚群体的各病原型内的遗传变异,初步分析表明中国的水稻白叶枯病菌系的遗传变异多种多样。但尚需测试更多的来自华南;华中和西南地区的菌系,方能较系统地分析全国菌系的群体结构及其遗传关系。 相似文献
14.
15.
杂交稻不同抗性组合感染白叶枯病菌后几种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4个对白叶枯病具有不同抗性级别的杂交组合,即抗病组合威优6号(V6)、中抗组合Ⅱ优46(Ⅱ-U46)、感病组合威优64(V64)和高感组合汕优63(S63)为材料,研究了其3叶期幼苗感染白叶枯病菌后体内苯丙氨酸解氨酸(PAL)、过氧化物酶(POX)、多酚氧化酶(PPO)和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各组合上述酶活性在接种白叶枯病菌后均明显增强,在接种36-96h内活性曲线有2个峰值,各组合稻株的抗病性与酶活性呈一定的正相关,抗病组合V6的4种酶活性变化幅度明显大于感病组合S63。可以认为杂交稻的抗白叶枯病特性与体内酚类物质代谢防御酶系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