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叶相思(Acacia acuriculaelormi-s cunn)属含羞草科常绿乔木。原产泰国及澳大利亚。大叶相思根系发达,能固氮,可改良土壤;生长迅速,耐干旱瘠薄;木材坚韧,纹理细致,可作家具、建筑及造纸等用材;是热带、南亚热带地区低丘荒山绿化及营造混交林的一个好树种。  相似文献   

2.
马占相思 10a引种、种源试验表明 ,马占相思较同属台湾相思、大叶相思、厚荚相思生长快 ,且干形通直 ;17年种源试验以产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州A5(132 4 2 )号为最优良种源 ;马占相思在海拔 30 0m以下低丘、低山 ,土层深厚 ,表层疏松 ,排水良好的酸性土上生长良好 ,坡向以西南或东南坡下部为宜 ;由树干解析可清楚看出其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3.
分别取用一元直线方程和一元幂函数方程对尾叶桉U6(E.urophylla U6)无性系立木木材的含水率与吸水率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与探讨。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回归方程的结论一致,立木木材的含水率与吸水率两者呈负相关关系。经作检验含水率与吸水率的相关程度达高度紧密,相关显著性达极显著水平,精度可靠可供参考使用。研究中还发现:尾叶桉U6(E.urophylla U6)无性系立木生长在砖红壤,沉积沙壤和粗骨砖红壤的三个不同土壤类型上的立木木材的含水率的差异性均极显著;而生长在砖红壤上的立木与生长在沉积沙壤上的立木木材吸水率无显著差异,其余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4.
广东阳江马占相思引种与生长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占相思10a引种、种源试验表明,马占相思较同属台湾相思、大叶相思、厚荚相思生长快,且干形通直;17年种源试验以产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州A5(13242)号为最优良种源;马占相思在海拔300m以下低丘、低山,土层深厚,表层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上生长良好,坡向以西南或东南坡下部为宜;由树干解析可清楚看出其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5.
大叶相思是含羞草科相思属的常绿乔木。原产澳大利亚,生长迅速,耐干旱瘠薄,是南方水土流失严重的红壤和砖红壤造林的先锋树种。木材坚韧、纹理细致。用做家具、造纸和建筑等,均优于台湾相思。根系有根瘤能固氮,可改良土壤,促进林木生长。十多年来在我所引种成功的基础上,目前已为全省(区)内各地提供了部分种子推广试种,表现均为良好。现就育苗技术措施简介如下: 1.采种。大叶相思,每年8-9月为花期,翌年3月果熟。果壳呈黄褐色即可采种,种采回后经太阳晒至开裂去壳待育。2.选整圃地。苗圃地要选择阳光充足、土质疏松、肥沃、湿润,近水源且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播种前先将圃地翻转曝晒,让其充分风化。作畦前撒适量六六六粉进行土壤杀虫。然后碎土起畦。畦高2.5厘米,宽1米。  相似文献   

6.
慈竹生态环境及培育技术初步研究:(Ⅰ)生态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主分量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四川盆地气候、地形、土壤条件与慈竹生长繁殖及纤维素含量之间的生态关系.结果显示:(1)年均温、干燥度等9个指标是制约慈竹生长繁殖的主导因子;(2)低海拔、阴坡生境是慈竹生长的理想环境,沟槽地、台地较坡地生长更好;(3)土层深厚、质地中壤的土壤有利于慈竹生长;(4)母竹径与新竹径成正相关而与新竹率成反相关,2年竹比例大的竹丛,其新竹率高;(5)高海拔、紫色土或台地上生长的慈竹较低海拔处、黄壤或坡地上的纤维素含量低.  相似文献   

7.
六十年代中期,在南宁市郊区土壤贫瘠的低丘台地,营造25000多亩柠檬桉林。头几年生长较快,往后生长就逐渐缓慢下来,后期分化严重,生长衰退,成材率不高,单位面积产量较低。但是,1965年南宁树木园(示范林场)在市郊同样条件下,所营造的96亩柠檬桉与相思混交试验林却生长较好。现将混交试验小结于下:  相似文献   

8.
窿缘桉与大叶相思混交林小气候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琼海县滨海平原台地窿缘桉与大叶相思混交林、窿缘桉和大叶相思纯林以及裸地进行了小气候观测,结果表明,混交林日均气温、地表温度、光照强度和风速以及它们的日变幅均较小,相对湿度则较大;比大叶相思纯林各项指标嗟异不显著;比窿缘桉纯林气温低0.5℃,地表温低2.1℃,相对湿度提高2.4%,光照和风速桉树纯林是混交林的6.4倍和2.6倍;与裸地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极显著。可见混交林能有效地改善林内小气候条件,利于林木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9.
银荆原产澳大利亚东南部维多利亚、新南威尔士和塔斯马尼亚。50年代初引种于云南昆明零星栽植。银荆与黑荆、金合欢、圣诞树同属,系常绿强阳性大乔木树种。自然分布区多属半湿润亚热带气候。即年平均温度10至18℃,年平均降雨量600至1500毫米,无霜期285至345天,并有不同程度的降雪的地区。土壤为花岗岩和砂岩母质上发育的灰黄壤、砖红壤及冲积土,质地轻壤和中壤,PH值4.6至6.6,也能适宜排水不良的重壤和粘土。银荆适应性强,对立  相似文献   

10.
黑木相思与尾叶桉苗期氮素传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尾叶桉、黑木相思苗木混栽为研究对象,采用15N土壤和叶片标记法,在温室盆栽下研究2种植物间在根系完全隔离、部分隔离及无隔离处理下的生长变化及N素传递。结果表明:黑木相思的苗高、地径及生物量等生长指标随着根系隔离的减少而逐渐降低;相反,尾叶桉在根系无隔离处理下,其生长指标都要显著高于根系完全隔离处理,结果表明尾叶桉具有强大的养分吸收能力,混栽条件下会抑制黑木相思的生长。在15N土壤或叶片标记下,尾叶桉在根系部分隔离、无隔离下的总15N含量显著高于完全隔离处理(5.0和59.6倍);在土壤标记下,根系无隔离处理的黑木相思总15N含量显著低于完全隔离、部分隔离处理,而在叶片标记下的完全隔离黑木相思,其总15N含量显著低于其余2种处理。无论土壤或是叶片标记,黑木相思都能将N素传递至相邻尾叶桉,其N素传递率、传递量随着根系隔离的减少而提高。研究结果表明尾叶桉、黑木相思间能通过土壤渗透等方式传递N素,为桉树、相思的混交模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应用大叶相思、肯氏相思、毛娟相思、马占相思和厚荚相思等相思树种在东山县沿海沙地上营建防护林,并对其抗风、抗台风及抗连续干旱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厚荚相思抗风能力强,生长快,是较好的可在沿海沙地上适生的树种;相思树种抗台风能力较木麻黄弱,台风对相思树种的主要危害是断梢,但在以后的生长中能较快地得到恢复,对相思林分生长并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厚荚相思在沿海沙地上造林,不仅成活率高(95%以上),而且在遭受连续8个月的干旱后,旱死率为0,表现出很强的抗旱能力,而且在贫瘠的沙地土壤上生长表现良好,其生长量超过了木麻黄601无性系,是非常好的适合于沿海沙地条件的树种。  相似文献   

12.
本项研究主要在山东省冠县毛白杨林场进行,研究了毛白杨片林的林分生长规律、生物量积累及它们与土壤条件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毛白杨生长量在不同土壤上差异甚大,其年平均材积生长量,壤质褐潮土>夹淤沙壤质潮土>通体沙质潮土>粘质褐潮土>风沙土;毛白杨片林数量成熟龄在壤质褐潮土为13a以后,其它几种肥力差的土壤为7-9 a;壤质褐潮土上毛白杨林速生期持续12 a以上,其它几种土壤为4-9 a。据观测毛白杨片林粗生长高峰期显著,5月份粗生长占全年总量40-60%。高生长高峰期持续期较长,为6-7月。毛白杨片林生物量积累随林龄增大而增加,尤其2-10 a增长速度最大,10-14 a以后生物量积累也有所增加,但增加速度减缓。  相似文献   

13.
大叶相思采用容器育苗造林,其苗木造林成活率高,幼林生长较快。大叶相思林木树冠大,枝叶茂密,枯枝落叶多,在林地里的地表层,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减少林地里的地表层土壤水土流失,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是马尾松低产林地改造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4.
对大叶相思苗木进行4个水分胁迫强度,4个水分胁迫循环周期的试验,研究其对大叶相思苗木的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分胁迫强度和次数对大叶相思苗木生长、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显著;大叶相思苗木在水分胁迫下生长受到抑制,根占总生物量的比例随水分胁迫梯度和次数的加大而增加;在不同的水分胁迫下,以间隔7 d浇水的处理为最佳的水分胁迫梯度,第二循环周期为最适胁迫周期.  相似文献   

15.
大叶相思采用容器育苗造林,其苗木造林成活率高,幼林生长较快.大叶相思林木树冠大,枝叶茂密,枯枝落叶多,在林地里的地表层,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减少林地里的地表层土壤水土流失,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是马尾松低产林地改造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6.
试验结果表明:尾叶桉和大叶相思或肯氏相思施行行间混交是可行的,3年生尾叶按混交林林分蓄积量和生物量比尾叶按纯林分别增长18.7%~23.3%和16%~24.3%,且以两行尾叶桉加一行大叶相思混交效果较好;其次为一行尾叶桉加一行大叶相思或肯氏相思。通过混交不仅能促进木木生长而且能提高尾叶桉于材生物量所占的比重,能改良土壤,提高林地有机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粤东岩质海岸困难立地造林树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大头茶(Gordonia axillaris)、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台湾相思(A. confusa)、 小叶榕(Ficus concinna)和杨梅(Myrica rubra)等5 个树种,在粤东4 个区县的岩质海岸困难立地进行 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后4 年,各树种平均保存率排序为:大头茶(90.1%)> 大叶相思(85.5%)> 台湾相思(84.5%)> 杨梅(76.7%)= 小叶榕(76.7%)。大叶相思生长最快,平均树高为1.84 m,平均地 径为4.03 cm,平均冠幅为1.35 m;大头茶、杨梅和台湾相思生长较快。这4 个树种是适宜粤东岩质海岸 困难立地造林的优良树种。小叶榕保存率低、生长慢、长势差,不适合作为粤东岩质海岸困难立地造林 的优选树种。  相似文献   

18.
试验结果表明:尾叶桉和大叶相思或肯氏相思施行行间辊交是可行的3年生尾叶桉混交林林分蓄积量和生物量比尾叶桉纯林分别增长18.7%~23.3%和16%~24.3%,且以两行尾叶桉加一行大叶相思混交效果较好,其次为一行尾叶桉加一行大叶相思或肯氏相思。通过混交不仅能促进木木生长而且能提高尾叶桉干材生物量所占的比重,能改良土壤,提高林地有机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在海南省平原台地区对23个国内外薪材树种进行了筛选试验。经4年观测、研究表明,尾叶桉、刚果12号桉、斑皮桉、细叶桉、马占相思、大叶相思、雷林1号按和柠檬桉等适应性强、生长快、产量高,经济效益好,萌芽更新及抗逆能力强,其年均生长量:径1.8—3.0厘米、高1.9—3.0米,每公顷材积18.6—62.0立方米,生物量(地上部分鲜重)41—85吨,年均利润每公顷1081—3094元。这些树种在华南沿海平原台地及低丘陵地均具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0.
厚荚相思的引种及种源试验*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厚荚相思于1985年从澳大利亚引种,8年引种及种源试验表明厚荚相思生长迅速,在广东湛江市8年生高达12m,胸径12.8cm,超过大叶相思和马占相思。主干较通直,适应热砖红壤和沿海沙土生长,能耐盐风和茅草竞争,未发现严重病虫害。由于它为浅根性树种,故抗风力较弱。种源试验还表明,产自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种源较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种源生长快且干形较通直。现已利用巴布亚产优良种源营造母树林,3a可开花结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