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考虑流域内水库运行规律但缺少小型水库、塘坝运行资料的洪水预报,提出了一种以朴素贝叶斯分类为基础、利用小尺度流域水库信息推求大尺度全流域水库信息的空间变尺度水库运行规律分析方法,并将其分析结果应用于流域洪水预报修正中。最后,以丰满五道沟控制站以上流域为例,采用该方法对2场洪水预报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修正后的预报精度较原预报方案预报精度明显提高,预报结果可以对水库调度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下台风风暴潮出现频次增加,形成的暴雨洪水对水库大坝安全产生极大威胁。由于部分地区实测流量资料缺少,基于雨量资料的随机模型与水文模型耦合模拟洪水过程线的研究亟待发展。针对现有小流域流量资料缺少问题,研究了基于降雨随机模型与水文模型的Copula-LM-HMS耦联模型,来模拟入库洪水并计算水库大坝洪水漫顶风险率。该模型通过Copula函数与拉丁超立方-蒙特卡罗抽样(Latin Hypercube-Monte Carlo Simulation)生成流域多组7日降雨数据,并通过变倍比放大法缩放处理得到相应降雨序列,利用HEC-HMS水文模型模拟洪水过程线并结合调洪演算得到坝前最高水位,同时考虑风浪作用来模拟台风情景下的库水位变化情况,计算大坝洪水漫顶风险率,并分析不同组合条件对洪水漫顶风险率的影响。余姚市四明湖水库实例分析表明,构建的Copula-LM-HMS耦合模型计算得到的拦河坝在未来台风情境下无漫顶风险,自溃坝最小漫顶风险为0.22%,最大漫顶风险达到2.68%;洪水漫顶风险与降雨分布及起调水位有关,同时风浪作用对洪水漫顶风险影响较大。基于耦合模型进行中小流域洪水漫顶风险率计算,...  相似文献   

3.
以某河流的7个梯级水库为研究对象,合理地拟定各梯级水库不同大坝类型(土石坝、拱坝、混凝土重力坝)的溃决形式、溃口发生过程及形态,针对各类型水库漫顶即溃坝和土石坝漫顶溃坝,拱坝、重力坝漫顶过流不产生溃坝两种极限状态,运用Dam Break溃坝模型原理,计算主汛期超标准洪水和后汛期超标准洪水时梯级水库的连锁响应以及溃坝洪水向下游库群的演进过程.分析流城内各水库清坝发生的因果关系,并得出各水库溃坝发生的相对时间及各特征断面的最高水位、流量等特征值.汛期超标准洪水时流城梯级水库的溃坝模拟分析结果,为降低大坝风险、制定应急预案和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合浦水库流域洪水实时预报模型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广西合浦水库流域的水文特征,利用分散型新安江三水源模型对合浦水库流域洪水实时预报进行了研究。对流域产汇流模型以及洪水实时预报校正模型的参数进行了率定,将研制的产汇流模型应用于实际洪水预报,再利用两种不同实时校正模型对洪水预报的结果进行了校正。最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欧阳海水库入库洪水实时预报模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准确实时预报水库入库洪水,根据欧阳海水库流域的水文特征,利用分散型三水源新安江模型对欧阳海水入库洪水实时预报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了产流模型、汇流模型和校正模型。在汇流模型中应用分散性逆高斯分布流域地貌汇流模型进行汇流计算,在校正模型中应用了洪水预报残差自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6.
漳河水库由观音寺水库和鸡公尖水库通过半天然明槽相互连通组成,因受库水位观测、明槽输水计算、动库容计算误差等的复杂影响,以往多次建立的洪水预报方案均未达到可供应用的水平。在分析漳河水库入库洪水误差产生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抗误差产汇流预报模型和自适应实时校正技术,使漳河水库洪水预报方案平均确定性系数达91.09%,洪峰合格率达100%,峰现时间合格率达90.91%;观音寺水库洪水预报方案的平均确定性系数达90.63%,洪峰合格率达100%,峰现时间合格率达100%,终于建立了达到甲等水平的漳河水库洪水预报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7.
准确及时地洪水预报是防洪工作的一项重要非工程措施,可为防汛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极大程度地减免洪灾损失。以凤滩水库短期洪水预报系统为例,分析了水库洪水预报系统的业务需求,基于Visual Studio开发平台,设计了系统的功能结构体系,阐述了系统开发中数据库管理、洪水预报模型和信息查询等核心功能模块的设计思路。最后介绍了系统在凤滩水库洪水预报中的应用。该研究可为我国水库洪水预报系统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与方法储备。  相似文献   

8.
抬高水库汛限水位的洪水资源化利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河北洋河水库汛限水位分析为例,采用水库洪水调度多目标动态规划模型,模拟计算了不同频率入库洪水下水库不同汛限水位所对应的蓄、泄洪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综合考虑入库洪水、水库安全运行、下泄洪水超下游地区防洪标准、下泄洪水减少导致下游生态环境用水破坏等不确定性因素的水库汛限水位抬高风险评估模型与多目标风险决策模型,并对不同汛限水位下洪水资源化利用效益进行了计算,得出了不同频率入库洪水下的水库最优分期汛限水位方案。  相似文献   

9.
碧流河水库2012年“8.3大洪水”开闸泄洪,最大泄量达到3100m3/s,为建库以来最大泄量。致使水库坝下近坝脚左岸河堤约500m长堤防被冲毁,直接威胁大坝安全,对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碧流河水库泄洪及闸门运行方式方案研究目的在于确定左岸堤防重建的安全可行性,消除工程隐患,为设计提供安全可靠的方案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统计方法进行相似洪水的识别,挖掘流域历史洪水数据,可用于延长洪水预报预见期,从而为水库预泄调度工作提供指导。研究分析影响洪水形成的流域产流特性、气象成因和季节性因素等,经过指标聚类筛选出累积降雨量、洪水起涨时间、前期平均流量作为相似指标归类历史洪水,使用灰色关联度优选最相似洪水并进行洪量移用。以新丰江水库流域为对象,在212场洪水事件中选取100场洪水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除小量级和少数大量级的洪水,洪量预测误差整体偏小,有59场洪水的预报洪量误差小于30%,集中于"龙舟水"时期的第二类洪水,其整体误差在三类中最小。该方法有助于提前预判入库洪量,对华南地区多年调节水库的洪量预报调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上游水库兴建后下游水库洪水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流域梯级开发中上游水库的兴建对下游水库的来水状况等产生改变的问题,提出下游水库的洪水预报模式应相应由全流域的产汇流转变为“区间汇流+库区产汇流”的模式。结合凤滩水库在上游水库建成后洪水预报出现的问题,对其洪水预报系统进行了改进研究,实际应用情况表明改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历史气象资料和WOFOST模型的区域产量集合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基于作物生长模型进行产量预报时气象要素变化对作物生长的实时影响不能得到充分反映,产量预报缺乏量化不确定性信息的突出问题,选择河北省保定市和衡水市冬小麦主产区为研究对象,提出构建历史气象集合作为预报期气象数据输入驱动WOFOST模型的冬小麦生长模拟,并通过实时更新不断向前滚动预报,从传统单一数值的预报转向基于集合的概率预报。结果表明:基于历史气象资料可以进行作物模型的区域产量集合预报,抽穗期至灌浆期是预报精度最高的时期,预报集合中位数与实测产量的皮尔逊相关系数(PCC)最高为0.563,平均绝对误差(MAE)最低为458 kg/hm~2。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化产量集合预报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并为量化作物模拟系统不确定性、数值天气预报与作物模型的结合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精确预报未来短期ET0的方法,比较了4种基于气温预报ET0预报模型,即Hargreaves-Samani(HS)、Thornthwaite(TH)、简化的Penman-Monteith(PT)及McCloud(MC)模型。收集了西藏林芝站200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实测逐日气象数据和2012年6月6日至2013年12月31日逐日对未来7d的气象预报数据,在气温预报精度评价的基础上,采用4种基于温度的参考腾发量计算模型直接进行ET0预报,然后采用率定后的模型进行ET0预报,最后与实测气象数据和FAO-56PM公式计算的ET0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未率定的4种模型预报误差均较大,其中PT公式精度稍高。经率定后,4种公式的预报精度都有所提高,平均准确率为70%,MAE值HS模型最小,平均为0.57mm/d,其他3个模型为1.27~1.50mm/d;RMSE都在2.0mm/d左右;r值总体仍不高,TH模型平均仅有0.19,其他3种模型在0.6左右。综合来看,PT模型的预报效果稳定性优于其他3个模型。对于林芝地区附近的灌区,无论有无气象观测数据供模型率定,建议采用PT模型进行ET0预报。  相似文献   

14.
基于气温预报和HS公式的参考作物腾发量预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索精确预报未来短期参考作物腾发量ET0的方法,提出基于气温预报和HargreavesSamani(HS)公式进行ET0预报.收集了南京站2001—2011年逐日气象观测数据和2011年预见期为4 d的逐日天气预报数据,采用FAO-56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逐日ET0,用2001—2010年计算的ET0率定HS公式参数;用率定后的公式和2011年的天气预报气温数据进行未来4 d的ET0预报;比较2011年ET0的计算值与预报值、气温观测值与预报值以评价ET0预报精度及误差原因.结果表明: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达81.9%,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为80.1%;经过参数校正后,HS公式精度较高.ET0预报准确率为85.7%,平均绝对误差为1.01 mm/d,均方根误差为1.42 mm/d,相关系数为0.74;各项预报误差随着预见期的增大而增大.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为气温预报误差和HS公式未考虑平均风速和相对湿度的影响.总体而言,基于气温预报和HS公式的ET0预报方法精度较高,可为灌溉预报及决策提供较为准确的ET0预报数据.  相似文献   

15.
刘银辉 《湖南农机》2008,(5):106-107,105
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的表现形式几其特征,在开放的”信息社会”中,面对世界上多样化的价值标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基于气温预报和HS公式的不同生育期参考作物腾发量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南京站2001-2011年实测气象数据,以Penman-Monteith(PM)公式计算得到的参考作物腾发量ET0值作为基准值,对仅需要气温数据计算参考作物腾发量的Hargreaves-Samani(HS)公式进行参数率定,采用率定后的HS公式依据2012年6月-2015年6月气温预报数据对南京水稻、冬小麦不同生育期未来1~7d的ET0进行预报,并与基于实测气象数据的PM法计算的ET0值进行比较,评价HS法的ET0预报精度。结果表明:最低、最高气温实测值与预报值相关系数分别为0.97和0.93,最低气温预报精度略高于最高气温;预见期1~7d内,水稻、冬小麦不同生育期ET0预报值与PM法计算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整个生育期内冬小麦ET0预报值与PM法计算值吻合程度更好,水稻、冬小麦相关系数分别达0.60、0.80左右;水稻各生育期平均准确率为66.0%~97.5%,平均绝对误差为0.65~1.22mm/d,均方根误差为0.76~1.42mm/d,冬小麦各生育期平均准确率为75.4%~99.5%,平均绝对误差为0.33~1.06mm/d,均方根误差为0.43~1.23mm/d;作物生育期各阶段对气温预报误差越敏感,ET0预报精度越低,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水稻对气温预报误差的敏感程度逐渐减小,相应的ET0预报精度逐渐增加,而冬小麦反之;但整体上预见期1~7d的气温预报及ET0预报精度达到可利用程度,可为快速灌溉预报及灌溉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
棉花耗水量实时预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棉花耗水量实时预报是棉田实时灌溉预报的关键,也是棉田土壤水分动态模拟的基础。根据理论探讨和对湖北省天门市棉花灌溉试验成果的模拟分析,提出了适合湖北省的参考作物需水量及棉花耗水量逐日预报数学模型。实例研究表明,提出的方法和模型理论上严密,实用上方便,预测精度能够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8.
提高降雨利用率是节约灌溉用水的一种有效途径。提出了一种考虑未来降水的灌溉风险决策方法,以广西青狮潭灌区为例验证这一方法的节水效果。收集了桂林站2013-2014两年早稻和晚稻生育期逐日对未来7d的气象预报数据和相应时段的气象观测数据,推求了两年淹灌和间歇灌溉两种灌溉模式下采用常规灌溉决策和风险灌溉决策的灌溉制度,并分析了风险决策的节水效果。结果表明,早稻和晚稻平均降低灌水量23.5和21.9mm,节水分别为38.3%和6.7%。采用风险决策可以避免因灌后遇雨造成的灌水浪费,从而减少灌溉用水量、排水量以及灌水次数。  相似文献   

19.
水稻机械化生产的发展过程因受外部因素的干扰,呈现出非线性的特点.为此,利用3次指数平滑的时间序列法进行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发展水平的预测,能排除外部的偶然干扰,平稳地反映出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的发展趋势,取得较贴近实际的预测结果,为区域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相亲节目的走红,预示着中国荧屏真人秀迎来新一季的繁荣,但令人失望的是,这些节目进入了复制模仿的困局,存在盲目从众现象,影响人们的择偶观甚至价值观。文章通过分析相亲节目从众行为的表现、产生原因及对策,旨在引导媒体和个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