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选用16个目前黑龙江省较有希望推广的新品系,种植于省内4个积温带中的典型生态环境地点,初步分析了每个品系的品质表现。主要结果如下:供试材料品质性状除垩白大小外,国优一级达标率为25%以上,而国优二级达标率均在87.5%以上;比较而言,垩白度的降低应是重要育种目标之一;早晚熟品种在综合性状表现上各有优势,早熟品种的整精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占优势;而晚熟品种在胶稠度、食味上占优势。  相似文献   

2.
为准确评价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品种稻米品质现状,选取32个代表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的水稻品种,对品质特性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并剖析了各项品质的指标对品质的贡献率及综合评价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在优质水稻品种的选育方面已经取得较大进展,水稻品种综合品质达到部颁优质米二、三级标准的水稻品种所占比例较大,而第三积温带水稻品种的稻米综合品质评价情况相比其他积温带更为优良;外观品质垩白率、垩白粒率和营养品质等相关指标表现较好,但加工品质中的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表现差。  相似文献   

3.
杂交粳稻三系育种的基础研究:IV.不育细胞质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中晚熟水稻新品系品质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宁省中晚熟水稻新品系为试验材料,以辽粳9号为对照,对辽宁省中晚熟水稻新品系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工品质中辽宁省中晚熟水稻新品系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都低于对照,互相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外观品质中新品系的粒长、长宽比、垩白粒率和垩白度都高于对照;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中新品系的碱消值和胶稠度低于对照,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高于对照,直链淀粉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以48份粳型两系杂交稻新组合为材料,研究稻米品质各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稻米品质性状存在较大差异,垩白度的变异系数最大,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蛋白质含量越高其直链淀粉含量也可能较高,而其食味值可能越低。各杂交稻组合间米饭食味品质性状差异相对较小,均介于两个对照之间;光泽、味道、口感、综合值和香气均与完整性呈现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一、目前河南省稻米生产现状河南沿黄稻区属于华北稻作带,种植区域位于黄河两岸,基本依靠黄河水资源灌溉,习惯称沿黄稻区。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稻麦轮作;水稻应用品种多为中晚熟粳稻类型。目前,主导品种为豫粳6号,约占水稻面积85%。近年沿黄稻区水稻生产发展较快,1999年水稻面积已达到10万hm2,平均单产突破500kg/667m2,年总产稻谷75万t以上,年产精米54万t左右。由于生活习惯原因,本区所产稻米大部分(约35万t)销往本省城镇及外省,农民自己消费不足稻米总量的20%。近年来,随着北方各稻区水稻面积的不断扩大发展,城乡居民膳食水平的改善与提高,…  相似文献   

7.
依据农业行业标准NY147-88对10种粳稻品种进行米质测定,利用数学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10种粳稻的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和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明粳2号综合品质最优;Gun20、越定、龙双广综合品质较好;糯谷、玉米稻、Kang-bae do、Jineiya综合品质一般;Perurithuo.69.29、畸剑稻综合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了萧山晚粳稻稻米品质现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并提出了通过选用优质品种、选择适宜土壤稻田、调整播种期、控制群体发展、控制氮肥用量、薄露灌溉到老、合理施用农药以及适时收获等相关技术途径与措施,以其来改善晚粳稻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9.
两系亚种间杂交稻及其亲本稻米品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及其杂种的稻米品质,结果表明:5个稻米品质性状(垩 白米率,米粒长,米粒长/宽,直链淀粉含量及糊化温度)主要受亲本(尤其是母本)基因加性 效应的制约,亲本的GCA(一般配合力)可决定上述性状总变异的86.76~96.88%。除糊化温度 外,所有性状的GCA都与亲本本身的表现有密切关系。本文对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中稻米 品质的改良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对水稻的经济性状和穗部性状与稻米品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出糙率与生育天数和株高有较大的负相关;垩白大小与生育天数呈正相关,与单株的生物产量和谷重呈负相关;粒宽与生育天数、株高和单株草重有较大的负相关,与单株谷重有较大的正相关;胶稠度与生育天数和株高有较大的正相关。糙米率与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垩白率与每穗实粒数呈显著的负相关,与结实率、秕粒数、一次枝梗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垩白大小与穗数、每穗实粒数、二次枝梗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千粒重、结实率、每穗秕粒数呈显著的负相关性;垩白度与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与每穗秕粒数、二次枝梗数、一次枝梗数呈显著的正相关;透明度与穗数、秕粒、结实率、实粒、千粒重都有较大的相关性。各穗部性状与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的相关性不显著。回归分析表明,品质性状与水稻的其它性状间有着复杂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稻米品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本文从碾米、外观、食味和营养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稻米品质的基本情况,并对我国稻米品质的生态分布和稻米质量安全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期大家对当前我国稻米品质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稻米品质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彭灵佳  肖层林 《作物研究》2006,20(5):405-408
扼要介绍了稻米品质的概念、要素,评价稻米品质的主要指标,综合评述了稻米品质的研究进展.通过对湖南省优质杂交稻育种的现状与进展分析,结合当前我国水稻品种的品质现状,指出了稻米品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稻米品质改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曹丹 《北方水稻》2010,40(2):15-17,26
采用不同移栽期对2008年辽宁省水稻区域试验中晚熟A组14个水稻品种的9个品质性状进行变异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移栽期对稻米不同品质性状的影响不同;综合6移栽期稻米品质性状达优质稻谷国标的概率,胶稠度的达标率最高,垩白度表现最差,一级达标率为0;不同品质性状对移栽期变化所表现的变异程度不一致,垩白度、垩白粒率变异最大,其次是整精米率和胶稠度,长宽比的变异度最小;主成分分析中,包含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和垩白度的第一主成分因子对稻米品质的贡献最大,贡献率达42.78%,其次是胶稠度和碱消值,与前者的累计贡献率达60.72%。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生态类型间杂交粳稻品质性状及其遗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8个不同生态类型的粳稻品种所配成的8×8双列杂交的F2稻米的7个品质性状的表现及遗传。结果表明:(1)8个亲本各品质性状表观差异不大,但F2代出现超亲现象,表明亲本间基因呈分散分布。(2)米粒宽、米粒重、垩白率、糊化温度、胶稠度5个性状的遗传符合加性 显性模型,且均以显性效应为主。粒长和直链淀粉含量2个性状的遗传不符合加性 显性模型,存在上位性。(3)粒宽、粒重2个性状的显性基因具减效作用,垩白度、糊化温度和胶稠度3个性状的显性基因具增效作用。(4)越光在糊化温度性状上比其他品种带有较多的隐性基因;镇稻88在粒宽、粒重2个性状上带有较多的显性基因;秀水04在粒长和胶稠度2个性状上带有较多的显性基因,在垩白度性状上带有较多的隐性基因。  相似文献   

15.
龙翔 《茶叶通讯》1992,(1):15-18
本文以江华苦茶新品系为研究材料,对茶多酚、氨基酸等品质成分在各季节、各年份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华苦茶新品种茶多酚含量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种槠叶齐,各季节间茶多酚、氨基酸含量有着显著的差异,且茶多酚含量各季节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为江华苦茶新品种选育及良种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不同类型水稻品质性状变异特性及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对来自全国各地的8 390份稻米样品按籼型常规稻、籼型杂交稻、粳型常规稻和粳型杂交稻进行分类,并对其品质性状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常规稻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略高于杂交稻。糙米率、精米率、粒长和长宽比的变异系数较小,垩白米率、透明度和垩白度的变异系数较大。(2)粳稻的品质优于籼稻。垩白、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是籼稻品质改良的重点,垩白和整精米率是粳稻品质改良的重点。(3)籼型杂交稻的稻米品质得到明显改善,除垩白外,其他品质性状达到优质米一、二级标准的比率均较高。(4)籼型常规稻的垩白和直链淀粉含量呈两极分布,籼型常规稻中米质较优和较差的样品比例均较高。  相似文献   

17.
根据湖北省优质稻生产现状和湖北省的气候特点,探讨了湖北省优质稻布局的合适区域和适宜季节,提出了"3个栽培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水稻品质提高与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依据水稻优质高产定量施氮专题试验获得的资料分析表明,施氮总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稻谷产量与改善碾米品质、蒸煮和食用品质,但降低外观品质、增加蛋白质含量使食味欠佳;在较低氮肥水平下使用穗肥有利于改善加工品质与外观品质,但胶稠度变短、蛋白质含量增加、食味欠佳;在空白施氮每667m^2基础地力稻谷产量430kg左右的条件下,每667m^2施氮16~18 kg时可较好的实现水稻高产与优质栽培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9.
水稻不育系G软华A稻米品质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分析了G软华A等5个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米品质性状及其配合力表现。结果表明,杂交组合稻米品质各性状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也有基因加性与非加性效应共同作用。在参试的5个不育系中,G软华A表现较为突出,其胶稠度和整精米率的一般配合力最高,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一般配合力最低,直链淀粉含量一般配合力较低,是改良杂交水稻品质的优良亲本。  相似文献   

20.
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米品质与水稻栽培技术措施是否得当有着直接关系,稻米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食,其质量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必须解决水稻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早育苗早插秧可提高精米率,降低整精米率而提高糊化温度、粗蛋白质、使胶稠度变硬。晚育苗,晚插秧,则稻米品质结果则相反。插秧方式过密、株行距过小,会导致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下降,垩白率增加,直链淀粉含量及胶稠度有所提高,蛋白质含量下降而米质变差。科学施肥既能提高稻米外观品质,又能改善食味品质,防治杂草及防治病虫害是提高稻米品质的重要技术措施,灌溉水质关系到稻米品质的优劣,收获时期与方法、仓储技术都会对稻米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水稻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从水稻育苗、移栽、施肥、除草、防治病虫、灌溉、收获、仓储等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影响加以简述,仅供生产优质稻米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