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蚯蚓被当做“环保之友”,日益被人们所认识。 一、蚯蚓是处理有机废物、变废为宝的“能手” 蚯蚓具有发达的消化系统,本身的1/3都是消化器官。它具有旺盛的吞食土壤和有机废物的能力。除金属,橡胶、玻璃、塑料外,经发酵的有机废物,通过蚯蚓的消化系统,在蛋白酶,脂肪分解酶、纤维素酶、甲壳酶、  相似文献   

2.
蒋祥法 《农家顾问》2001,(11):40-40
蚯蚓既可作畜禽鱼的饲料,又可用于处理城乡有机垃圾,消除有机废物对环境的污染.蚯蚓粪便可用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3.
蚯蚓具有吞食有机物质,并将其以颗粒状排出的功能。通过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蚯蚓可以明显加速有机物质的分解过程。因此,蚯蚓分解处理这一利用蚯蚓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和农业有机废弃物的新技术发展起来了。蚯蚓过滤处理是另一项利用蚯蚓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新技术。在这项技术中,蚯蚓清除过滤器中堵塞的孔道。加速有机物质的分解,并通过颗粒状的蚓粪促进硝化-脱氮过程。本文主要介绍蚯蚓在环境保护上这两项应用技术,同时指出土壤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皮质远盲蚓(Amynthas corticis)体内酶活性在蚯蚓发育期内的动态变化,从生物酶的角度解释蚯蚓对土壤有机碳形态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方法】通过蚯蚓-土壤培育试验,在0~100 d内共5次采样测定蚯蚓体内酶与培育土壤中的蚓粪以及未吞食土壤的碳指标。【结果】与试验初期相比,试验结束时,蚯蚓体内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物酶(POD)含量无显著变化,酸性磷酸酶(ACP)和脂肪酶(LPS)分别显著增加70.17%和15.14%,而胃蛋白酶(PG)和纤维素酶(CL)显著减少27.48%和53.73%,体内AKP、ACP、LPS、CL和PG对有机碳形态转化起显著性催化作用;接种蚯蚓土壤与对照组相比,轻组有机碳、腐殖质碳和可矿化碳在试验结束后显著减少,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易氧化碳含量则得到显著提高;未吞食土壤和蚓粪碳库管理指数达到159.97和215.30,分别是对照组1.45和1.95倍。【结论】蚯蚓的存在在短期培育期内没有影响土壤有机碳库储量,但加速土壤有机碳库的转化效率并影响有机碳组分组成,从而提高土壤碳库活度及碳库质量。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科技》2006,(12):26-27
人工养殖蚯蚓是一项新兴的事业,它能作为畜、禽、鱼类等养殖的蛋白质饲料,可以利用蚯蚓改良土壤,培育地力,还能处理城市有机垃圾,化废为肥,消除有机废物对环境的污染。蚯蚓的用途很广,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蚯蚓是一种常见的陆生环节动物,其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以畜禽粪便和有机废物垃圾为食。蚯蚓可作中药材和水产动物饲料,也可处理粪便,还能促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农业增产。一、养殖基地选址蚯蚓养殖要避开基本农田,可选择荒坡地或果园进行,最好选择背风向阳、排水方便、水源干净充足的地方。室外场所最适于养殖蚯蚓,在室外环境下,  相似文献   

7.
蚯蚓具有吞食有机物质,并将其以颗粒状排出的功能。通过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蚯蚓可以明显加速有机物质的分解过程。因此,蚯蚓分解处理这一利用蚯蚓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和农业有机废弃物的新技术发展起来了。蚯蚓过滤处理是另一项利用蚯蚓处理城市生括污水的新技术。在这项技术中.蚯蚓清除过滤器中堵塞的孔道,加速有机物质的分解,并通过颗粒状的蚓粪促进硝化-脱氮过程。本文主要介绍蚯蚓在环境保护上这两项应用技术,同时指出土壤生物多样性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蚯蚓具有吞食有机物质 ,并将其以颗粒状排出的功能。通过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 ,蚯蚓可以明显加速有机物质的分解过程。因此 ,蚯蚓分解处理这一利用蚯蚓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和农业有机废弃物的新技术发展起来了。蚯蚓过滤处理是另一项利用蚯蚓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新技术。在这项技术中 ,蚯蚓清除过滤器中堵塞的孔道 ,加速有机物质的分解 ,并通过颗粒状的蚓粪促进硝化 -脱氮过程。本文主要介绍蚯蚓在环境保护上这两项应用技术 ,同时指出土壤生物多样性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正>1881年,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一生中的最后一本书——《植物土壤与蚯蚓》,盛赞了蚯蚓世家的巨大贡献,说蚯蚓钻土作穴,昼伏夜出,吞食土粒和排泄粪土,日积月累,年深月久,大量的蚯  相似文献   

10.
蚯蚓能够通过自身生命活动和对土著土壤生物的调控作用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变化。为探索蚯蚓影响土壤有机碳变化的机理,在混入水稻秸秆的灭菌/未灭菌土壤中接种蚯蚓(Eisenia fetida),以不接种蚯蚓的处理为对照,比较30 d微宇宙培养后不同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接种蚯蚓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和CO2累积排放量,但仅在灭菌土壤中存在显著性差异。接种蚯蚓对土壤总有机碳(TOC)、活性有机碳(LO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的影响则因土壤是否灭菌而异。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样性(T-RFLP)分析显示,在灭菌土壤中接种蚯蚓获得了更多的末端片段(TRFs),而在未灭菌土壤中蚯蚓的存在并未明显改变TRFs的数量,且接种蚯蚓与无蚯蚓的处理共享了近50%的TRFs。冗余分析(RDA)显示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因蚯蚓是否存在而不同,但仅在灭菌土壤中接种蚯蚓的处理同时与LOC、DOC、MBC和CO2累积排放量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因此认为,在该实验的灭菌土壤中,来源于蚯蚓肠道的微生物可能通过快速繁殖并成为优势种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变化,但这一作用在未灭菌土壤中则有可能因为土壤土著微生物的竞争作用而被削弱。  相似文献   

11.
采用控制试验探究蚯蚓(赤子爱胜蚓、威廉环毛蚓)与植物(黑麦草、玉米)协同对铬污染(15、50 mg·kg-1)土壤中铬的移除特征。结果表明:(1)蚯蚓吞食过腹后土壤中稳定态铬(残渣态、可氧化态)含量显著降低,活性态铬(酸可提取态、可还原态)含量显著增加。(2)吞食铬污染土壤后蚯蚓肠道细菌主要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蚯蚓体的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增加,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线粒体活性氧酶(ROS)活性显著降低;高铬浓度(50 mg·kg-1)土壤使蚯蚓体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量更大。(3)黑麦草移除土壤铬能力显著优于玉米,赤子爱胜蚓与黑麦草协同后低铬浓度(15 mg·kg-1)和高铬浓度土壤中铬的移除率分别达到88.4%和79.5%。综上,蚯蚓能有效提升土壤中铬生物有效性,赤子爱胜蚓与黑麦草协同最有利于移除土壤中的铬。  相似文献   

12.
试验在有机种植条件下探讨蚯蚓粪肥对番茄产量、抗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有机栽培常规施用的牛粪—菌菇渣相比,蚯蚓粪肥能较好地提高番茄抗病性和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同时,蚯蚓粪肥能稳定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降低水溶性盐浓度,有效改善土壤理化状况。  相似文献   

13.
蚯蚓对西南桦林地土壤及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接种蚯蚓及有机饲料,西南桦林地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性质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对于土壤密度、土壤孔隙度、土壤含水量、土壤的酸碱度以及土层全N、速效N、速效P的改善效果明显,并且其改善效果是0土壤深度h≤20cm的土层优于20cmh≤40cm的土层,说明蚯蚓在林地的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接种蚯蚓后,土壤N、K等无机养分的质量分数比对照也有相应地增加,但接种蚯蚓后土壤中全磷的质量分数减少,而速效磷的质量分数增加,因此应多施磷肥,综合提高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同时,接种蚯蚓对西南桦林木树高、胸径生长的促进作用显著,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17.1%和12.9%。接种蚯蚓及有机饲料处理对西南桦林地土壤性质的改善效果以及对西南桦林木生长的促进作用明显优于单独施入有机饲料处理。  相似文献   

14.
蚯蚓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是污染物从土壤到生物,进而向食物链更高营养级转移的重要环节。总结了蚯蚓对土壤污染物进行生物富集的途径:扩散作用和摄食作用;分析了土壤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在蚯蚓体内的生物富集规律和蚯蚓对污染胁迫的生理响应,提出利用蚯蚓体内的敏感生理生化指标作为生物标记物对污染土壤进行生态毒理诊断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蚯蚓有机液肥在上海地区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在上海市6个区(县)的7个试验点进行了蚯蚓有机液肥在蔬菜栽培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在蔬菜生长前期结合灌溉每6 6 7 m~2浇施蚯蚓有机液肥10 kg、生长后期(收获前期)结合喷洒农药每667 m~2叶面喷施蚯蚓有机液肥120 g,对叶菜、果菜类蔬菜有明显的增产增收的效果,叶菜增产8.8%、效益增加6.6%,果菜增产9.33%、效益增加10.38%。施用蚯蚓有机液肥能明显改善叶菜叶色、显著增加株高9.6%、显著延长叶菜的货架期1.8 d,即明显改善了产品商品性;施用蚯蚓有机液肥后果菜的单果重及可溶性固形物、Vc、总蛋白含量均有显著提高,分别增加23.97%、14.41%、28.57%、15.21%。施用蚯蚓有机液肥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变化不大,但能明显改善土壤的微生物状况,土壤总菌数显著提高1 5.5%。  相似文献   

16.
外源有机碳对滩涂盐碱地土壤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随机区组试验,研究生活污泥、蚯蚓粪不同施用量(0、25、50、125、250 t·hm-2)对滩涂土壤团聚体形成的影响.结果 表明:施用生活污泥、蚯蚓粪均可显著促进滩涂盐碱地土壤中>0.25、0.106~0.25 mm团聚体的形成.随生活污泥、蚯蚓粪施用量的增加,盐碱地土壤中>0.25、0.106~0.25 mm团聚体数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外源有机碳投入后滩涂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团聚体数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施用生活污泥、蚯蚓粪24月后,各处理滩涂土壤中>0.25、0.106~0.25 mm团聚体数量,均高于施用12月时的团聚体数量.这一研究证实外源有机碳是驱动滩涂盐碱地土壤团聚体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不同外源有机碳对团聚体形成及稳定的效果存在差异,蚯蚓粪有机碳比生活污泥有机碳更易促进滩涂土壤中>0.25 mm团聚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蚯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土壤环境质量的指示和改造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蚯蚓以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在自然和农田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蚯蚓能指示土壤肥力、土壤环境的污染和土壤的水分状况;同时蚯蚓能促进微生物与其它土壤动物活动,促进有机残落物的机械破碎与消化分解,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蚯蚓添加对华南地区赤红壤酸化特征和铝(Al)形态的影响,为华南赤红壤的酸化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用赤红壤培养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 40 d后测定蚓粪和土壤pH、有机质、全氮和阳离子交换量(CEC);通过连续浸提法测定土壤各铝形态含量,包括交换态铝(Al_(Ex))、弱有机结合态铝(Al_(Orw))、有机结合态铝(Al_(Or))、无定形态铝(Al_(Amo))、氧化铁结合态铝(Al_(Oxi))、非晶态铝硅酸盐和三水铝石(Al_(Aag));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不同处理土壤中铝的形态分布。试验以未添加蚯蚓的土壤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相比,蚓粪的pH提高了1.27,全氮、CEC、Al_(Or)以及交换性K、Na、Ca含量分别提高了62.16%、38.22%、355.70%、151.38%、65.38%和51.90%;蚓粪和土壤Al_(Ex)含量分别降低了50.95%和53.14%。蚓粪的pH、CEC、Al_(Or)含量和交换性K、Na、Ca含量显著高于未吞食土壤。【结论】蚯蚓可提升土壤pH和土壤Al_(Or)的含量,促进交换性Ca、Mg的释放,降低土壤Al Ex含量。  相似文献   

19.
农业固体有机废弃物蚯蚓堆制处理及蚓粪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固体有机废弃物对大气、水体、土壤、生物均造成严重污染,但是,农业固体有机废弃物又是可利用的生物质资源,蚯蚓堆制处理是农业固体有机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蚯蚓堆制产物即蚓粪是一种具有极高应用价值的腐殖质类复合物。综述了农业固体有机废弃物蚯蚓堆制处理的影响因素如蚯蚓品种、温度、湿度、接种密度、pH值、C/N以及蚓粪的理化、生物学性质及蚓粪应用的研究现状,指出对农业固体有机废弃物进行有效蚯蚓堆制处理及提高蚓粪利用范围和效果等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促进韭兰标准化生产,通过分析比较5种处理组合基质对植物营养成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韭兰为种植试材,药渣、菇渣、秸秆、牛粪、蚯蚓粪等有机固体废弃物为栽培基质材料,进行植物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韭兰植物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土壤中脲酶活性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与植物生长状况相一致。5种处理组合中韭兰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根际土壤中脲酶的活性表现趋势为:添加牛粪或蚯蚓粪的有机生态土单一添加牛粪或蚯蚓粪的园土普通园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