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外林业发达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的抽样设计、样地设计以及调查因子;概述了我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并从抽样设计、年度出数以及与林地年度变更结合使用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了我国森林调查规划事业的迅速发展。“四五”期间开展的全国森林资源和宜林荒山荒地清查即将胜利结束。这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阶级斗争为纲,贯彻了以专业为骨干,专群结合的群众路线。这次清查的特点是:规模大,速度快,期限短,质量好;与第一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相比,其速度提高了两倍多;森林资源数据质量,可靠程度和精度指标也都有很大提高。林业战线上的这一巨大成绩,是文化大革命的  相似文献   

3.
一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了我国森林调查规划事业的迅速发展。“四五”期间开展的全国森林资源和宜林荒山荒地清查即将胜利结束。这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在  相似文献   

4.
试论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的建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简要回顾了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的发展里程 ,客观总结和分析了连清体系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就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我国森林资源的概况及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制度,对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做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优化森林资源清查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领导小组日前召开第二次会议,出席会议的领导有:陈玉侯厅长、夏留常副厅长、国家林业局中南森林资源监测中心主任周光辉、副主任熊智平以及部分连清领导小组成员等。会议通报了我省连清第六次复查工作进展情况,总结了前期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会议认为:我省连清工作准备充分,动手早、动作快,目前在今年需要开展连清工作的各省中,我省速度最快、质量最好。会议总结了本次连清工作的几个特点: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多次亲自到现地指导工  相似文献   

7.
<正> 固定样地式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办法,最早于一九七○年在吉林省三岔子林业局开始引进试验。一九七五年吉林全省建立了省级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以下简称《体系》)。为从宏观上迅速查清各省(市、区)及全国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内蒙古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各项准备工作及技术要点,外业调查、数据库建立、内业统计分析工作中的操作流程,以及清查质量管理做法等。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甘肃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的建立及逐步完善的过程,分析了每次复查的技术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四次复查技术标准与历届复查的变化分析。结果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便不断改进与提高森林资源监测系统的功能,供今后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1.
应用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生长模型系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模型系统根据森林生长发展的内在规律设计,并用现代回归统计方法估计参数,由年龄隐含的单木生长模型、与直径相关的保留率模型(即采伐枯损模型)、以样地平均年龄及样地数为自变量的进界模型和面积模型组成。它适用于一个较大区域(如一个省)的森林资源更新和预测。它用复测的固定样地数据和复测的样木数据建模。文章给出了用江西省的连续清查数据进行建模和预测的误差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2.
广西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角规样地体系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以下简称"广西连清)"角规样地体系,是我国唯一的以点抽样理论为基础,以固定角规样地为监测载体的省(区)级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广西连清第7次复查,除了增设的方形样地调查以外,还对原有的角规样地进行了复查,因此本文得以用同时进行调查的方形样地调查结果作为参照对象,对角规样地体系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分析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与方形样地比较,角规样地除了具有显著的隐蔽性外,外业工作量只相当于方形样地的53%,两套体系的活立木蓄积量差异仅为3.16%,角规样地和方形样地体系总蓄积量抽样精度分别为94.47%与94.57%,均达到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要求(≥90%)。角规样地复位率大于规定的98%,样木复位率远大于规定的95%,达97%以上,能满足林木蓄积生长量和消耗量监测的要求。角规样地体系的不足主要是由于漏测木和进测木的存在,导致森林资源的现状估计值偏低,且动态估计精度明显低于方形样地体系。  相似文献   

13.
A Growth Model System is developed for data updating and forecasting of the national continuous forest inventory. Its design is based on the inherent forest growth laws, and its parameters are estimated by modern regression methods. It is composed of an age-implicit tree model, a diameter-related survival rate model, a recruitment model based on age and number of plots, and an area model. It is suitable for forest resource information updating and forecasting for a large region, e.g., a province. Data of remeasured plots and trees are needed for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A study case of Jiangxi Province with detailed error analyses is provided. Translated from Forest Research, 2004, 17(4) (in Chinese)  相似文献   

14.
森林资源一类清查和二类调查数据的协调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森林资源一类清查和二类调查存在两套数据的问题,提出了通过产出一套综合数据以解决协调性问题的方案。并举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5.
森林资源一类和二类调查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对森林资源一类清查和二类调查本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调查成果因诸多原因存在的不可比性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一种衔接森林资源一类清查和二类调查的新方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我国现行森林资源一类清查和二类调查数据不协调的问题,借鉴国外森林资源清查中的相片样地或景观样地设计,提出了衔接一类清查和二类调查的大样地设计新方案,分析了新方案的主要特点,并对一类清查和二类调查数据的协调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翠英 《林业科技情报》2010,42(1):15-15,18
论述了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及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意义及内涵;并介绍了按照2003年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主要调查内容。  相似文献   

18.
森林资源清查移动GIS系统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基于纸质地形图、遥感图像、调查卡片和罗盘仪的森林资源清查模式,在我国已经执行了很多年(亢新刚,2001).传统调查方式在进行样地的定位和复位时,费时、费力,精度较低;采用手工方式填写调查卡片,后续处理工作量大,且容易出现人为错误(赵宪文等,2002).伴随微电脑、嵌入式开发、GPS定位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提高森林资源清查的精度和效率,自2002年以后,国内外就有不少研究单位和个人开始考虑使用掌上电脑和蓝牙GPS进行森林资源清查(史光建等,2008;Hardy,2002;Robert et al,2004).  相似文献   

19.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的材积估计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分析我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的材积估计问题入手,提出为满足新世纪林业发展的需要,必须对目前用一元材积表估计材积的方法加以改进,并进一步补充完善材积表和生物量表等基础林业数表。  相似文献   

20.
以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1997-2007三次森林连续清查数据为基础,基于ArcEngine组件、C#语言、ArcSDE空间数据引擎、SQL Server 2005数据库和.NET开发环境等计算机技术,设计并开发了符合用户需求和贴近本行业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用户管理、地图基本操作、图层处理、查询统计、属性编辑、专题图、图形编辑和图像输出等功能,能满足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图形、数据更新的要求。本系统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的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是一个GIS组件式二次开发的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