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朝 《农林科学实验》2013,(24):115-115,123
仿野生种植猪苓经济效益显著,可达1000元/m2以上。介绍了猪苓仿野生栽培技术,包括地理位置的选择、前期准备、种植、养护管理、采收与加工等方面内容,以为猪苓的扩大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长白山野生猪苓的驯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苓别名猪尿苓、亥苓、野猪苓、鸡屎苓、枫苓、乌桃等,学名[Polyporusumbellatus(Pers.)Fries.]。为担子多孔菌科、多孔菌属多年生药用真菌,以菌核供药用。味淡、性平。具有利水渗湿、通淋消肿的功能。主治小便不利,尿道热痛的淋病、湿盛水肿、泄泻、白带等症。猪苓含粗蛋白、多糖类物质,对利尿、乙型肝炎有一定的疗效;猪苓多糖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治疗癌症的作用,还可用于化妆品生产。近几年,国内药材市场猪苓需求量较大,价格坚挺,由每千克18~2 5元上升到每千克30~37元。由于货少价扬,导致长白山区野生猪苓资源被大量采挖,破坏了生态…  相似文献   

3.
猪苓别名为猪屎苓、亥苓、野猪苓、鸡屎苓、枫苓,乌桃等。为担子菌纲,非褶菌目,多孔菌科,多孔菌属多年生牛菌类。猪苓是一种药用真菌,以菌核供药用。昧淡、性平。具有利水渗湿、通淋消胖的功能。主治小便不利、尿道热痛的淋病,湿盛水肿、泄泻、白带等症。猪苓含有粗蛋白、多糖类物质。药理研究证实有较好的利尿作用,近年发现对乙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猪苓多糖有抑制恶性肿瘤增生的作用。所以,制成猪苓多糖注射液,治疗癌症。猪苓除药用外,还广泛用于保健饮品及化妆品行业,市场潜力巨大。随着用量增大,自然资源较少,在经多年大量采挖,野生猪苓已濒临绝迹。药材市场供求矛盾目趋突出。目前,经农业科技人员多年潜心研究、试种,野生变家植猪苓菌种已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猪苓是一种常用的药食兼用真菌,它能利水渗湿、解毒抗癌,猪苓多糖对多种肿瘤有明显抑制作用,还可以增加抗体形成,提高人体抗病免疫能力,因而成为一种紧缺的中药材,近年来价格不断攀高。现将猪苓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通过人工液体浅层培养的方法成功培养出猪苓菌丝体.用热水浸提法分别提取猪苓菌核和猪苓菌丝体中的多糖,并用3,5一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其糖含量,进一步纯化处理后,用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仪进行比较分析表明,两者红外光谱图相似.通过对小鼠免疫器官重量的免疫学检测,表明从猪苓菌丝体中提取的多糖和从猪苓菌核中提取的多糖均有提高机体免疫器官重量的作用,统计学分析表明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今年入春后,中药材猪苓开始走俏市场,目前已成为菌药材中畅销的品种之一.近日,笔者在江西樟树药材专业市场上获悉:由于交易量较大而贷源不多,猪苓商品价格升幅较大,现已达到35元/公斤.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灵宝市贵妃园汇丰生物资源部猪苓课题组甄文良在猪苓种植实践中,发现雷电闪击种植区后,猪苓个大质优,并能提前100天膨大成熟。课题组遂进行人工模拟电磁实验,连续两年获得高产。其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8.
充分利用适宜的山区生态条件发展猪苓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苓别名猪尿、亥苓、枫苓、乌桃等,为多孔真菌猪苓的菌核,其地下的菌核干燥后是常用的中草药。猪苓含有猪苓多糖和麦角甾醇等,而猪苓多糖不但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而且对慢性肝炎和肿瘤病有一定疗效。进入21世纪,抗癌药走俏及以猪苓为原料的中成药开发,使得市场对猪苓的需求与日俱增。由于野生猪苓资源紧缺,而人工伴栽的猪苓与野生猪苓化学成分无明显差异,因此,采用半野生伴栽方法生产猪苓事在必行,市场行情看好。林地猪苓伴栽技术是在海拔800~1 000 m的林中进行,充分利用适宜的山区生态条件发展猪苓生产满足市场需求,既利用了林间空地,扩大了种植面积,提高了土地使用率,又将疏伐和间伐的林木及枯枝落叶就地充分利用,与农时不争劳力、与粮食不争农田,并提高了种植者的经济效益。因此说,利用适宜的山区生态条件栽培猪苓,是利国、利民、利己造福社会的朝阳项目。  相似文献   

9.
野生猪苓的寻找及新法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苓又名猪茯苓,其菌核是我国传统的重要中药之一,其子实体从土中的菌核长出,俗称“猪苓花”,是山区难得的美味佳肴。近年研究表明,猪苓多糖是一种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刺激剂,能显著地加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细胞的功能,使癌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从而引起医学界对猪苓研究的重视,并研制出治疗病毒肝炎和抗肿瘤药———猪苓注射液,治愈总有效率达95.9%。由于猪苓野生资源稀少,远远满足不了制药行业及药市的需求,据权威人士预测,猪苓在未来10年内将成为热点药材之一。为此,学会寻找野生猪苓和人工栽培方法将是山区脱贫的新项目。一、寻找方法猪苓喜…  相似文献   

10.
猪苓菌丝体液体培养基配方的筛选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许广波  傅伟杰  曹丽  梁运江  金圣爱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24(2):《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24卷2期-64-65.9页-《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24卷2期-64-65.9页
猪苓菌丝体液体培养是工业化生产猪苓多糖的有效途径。为了寻求高效的猪苓菌丝体液体培养工艺,对猪苓菌丝体液体培养基的配方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以“葡萄糖+马铃薯煮汁+蜜环菌煮汁”、“麦芽糖+蜜环菌煮汁+麦麸煮汁”2种配方培养的猪苓菌丝生长最好,而成合培养基的猪苓菌丝长势最差。  相似文献   

11.
由于猪苓的用途不断拓展,野生猪苓的资源濒临枯竭,造成猪苓供需矛盾尖锐。为保护野生资源和缓解猪苓供需矛盾,该文根据猪苓生长适宜条件,摸索猪苓栽培技术,为猪苓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猪苓(别名野猪食、野猪粪、野猪苓)为多孔菌科类真菌,猪苓菌核是我国有明确记载的稀有中药材。我国野生猪苓分布很广,但近些年来由于人们的乱采乱挖,野生资源稀缺,人工培育迫在眉睫。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采取半人工栽培模式种植猪苓,具有  相似文献   

13.
猪苓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乡 《农村百事通》2007,(10):33-33
猪苓别名野猪食、野猪粪、野猪苓,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菌核,是我国传统的稀有中药材.味甘、淡,性平,主要含麦角甾醇、粗蛋白、可溶性糖分、多糖等,有利尿渗湿,通淋退肿等功效.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蚀等,还有一定的抗肿瘤、防治肝炎的作用。猪苓以野生品供应市场,近几年产区过度采挖,野生品已呈枯竭之势。现将其人工栽培技术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猪苓与蜜环菌共生体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和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的共生关系一直是猪苓人工栽培和育种领域的研究热点。综合近来的研究,主要综述了猪苓的人工栽培应用以及猪苓与蜜环菌共生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对引进的六个菌株进行了生长速度,液体发酵能力,以及菌丝体多糖含量比较,结果表明:猪苓4,猪苓5在固体平培养基上长势好,猪苓3、猪苓4、猪苓2发酵能力强,猪苓2菌丝体多糖含量明显高于其余菌株。最终确定猪苓2为筛选出的最佳菌株。  相似文献   

16.
西北地区猪苓仿野生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苓属高等专性寄生性真菌,而蜜环菌是猪苓专性寄主,其他高等植物(菌材)又是蜜环菌的寄主。结合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气候特点,根据猪苓和蜜环菌的生物学特性,人为创造适宜条件,建立起猪苓、蜜环菌、高等植物三者寄生链条关系,以鲜猪苓菌核为繁殖材料,以猪苓菌核或菌核组织培养的菌丝体做种,在猪苓休眠期,采用地面砌池连片双层栽培法,能有效提高猪苓人工栽培的成活率,并具有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可在同类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7.
龙尧 《湛江医学院学报》1998,16(3):198-198,204
比较猪苓多糖单用或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用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杂的疗效。结论HBIG 猪苓多糖单用猪苓多糖对慢性HBV感染者HBeAg的转阴有一定效果,且以前者为优。但对HBsAg转阴无效,未能诱导产生抗HBs,对HBV-DNA的转阴效果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18.
从猪苓菌核的形态及称谓、分类地位、猪苓与蜜环菌的关系及第二营养、猪苓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及猪苓多糖研究等几方面阐述了药用真菌猪苓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热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猪苓是一种多年生菌类药材,呈不规则黑色块状。具有抗癌,消炎利水功能,主治肾炎,肝炎,小便不利,全身浮肿,腹泻等多种疾病。以地下菌核入药,生长期的猪苓有黑、灰、白三种颜色,生长过程是由白变灰再变黑,黑、灰苓即是商品药材,亦可无性繁殖,白色是膨大期的幼苓,无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0.
猪苓又名猪茯苓,菌核是我国传统的重要中药之一,其子实体从土中的菌核长出,俗称“猪苓花”,是山区难得的美味佳肴。近年研究表明,猪苓多糖是一种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刺激剂,能显著地加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细胞的功能,使癌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从而引起医学界对猪苓研究的重视,被列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