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鹅卵石是制作山石盆景的较好石材,也是最大量、最普遍、最易得、基本没有涉及到环境资源破坏的盆景制作石材。而且由于长江鹅卵石源于长江,也是最好地用来再现长江地貌、人文景观的带有地域风格的石材种类。鹅卵石用于盆景制作时对外形选择特别严格,与其它制作山石盆景的石材相比,应不仅具有石质坚硬,不便雕凿造型的特点,而且由于卵石作峰石时高度大多不够,所以更不适合锯截。在用鹅卵石来加工制作盆景时一定要注意以下要  相似文献   

2.
一盆形态动人,意境深邃的树木盆景,其根的艺术表现力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附石盆景中,树木的根大部分裸露于石上,根的艺术效果则更为突出。因此,在制作附石盆景时,除对石材和树桩的择优选用以及在干枝的造型上下功夫外,更应着意在营造和使用根条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根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附石盆景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所谓因势利导,就是因着事物固有的态势朝着更有利的发展方向引导。在盆景制作中,就是要充分考虑盆景素材(包括桩树、石材等)的固有形态,尽量保留其美的地方并通过各种创作手法使其更趋完美。就树木类盆景的制作过程而言,大致可分为定桩、定干蓄枝、养片修饰三个阶段、定桩的关键是考虑恨的去留,此时不仅要注意根的走向,还要考虑根的健康状况,根与桩体的比例等,特  相似文献   

4.
附石盆景,作为盆景艺术中一个独立的形式,有着它自身的优势。首先,它不择树种,绝大多数盆景树种都可以附石;其次,由于有石材的衬托,所以对树木的桩形不象对树桩盆景那样苛求;尤其可贵的是适宜扦插苗木的盆景创作,是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繁荣盆景事业的一条可行之路。正因上述优势,附石盆景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从各地盆景界的作品看来,附石盆景的数量还是不及其它组合盆景(如丛林式、水旱盆等)。考查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附石盆景的制作难度相对较大,对技术、技巧的要求较高,使一些缺乏经验的爱好者望而却步:二是按照常规来制作附石盆景需时较长,一般在树桩附石后,让根系衔石而生,附着稳固,都要经过3~5年的埋土栽培。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对此也深有感触。往往在选中石材后,对树桩的选择颇费踌躇:桩形好的,根系不一定与石材相配,还须先埋土定植,培育根系;有的树桩根系能较为合理地附石,而枝形与石材又不尽协调,附石后还必须重新调整枝形,进行养护。这便是让初学附石盆景制作者感到好的树桩可遇不可求的缘  相似文献   

5.
中型附石盆景是树石盆景中较难的一种艺术造型,难在选材、加工、成型三方面的高要求。笔者在实践创作中有如下的体会。一、选材方面1、选取石材从受力和耐久角度来看,中型高位附石所用石材,应该是硬质石材,具有漏瘦透皱的特色,表面纹理清晰,石材高瘦,底部宽度与高度比在1∶3左右为好,重量在20公斤以下。盆面石材高度在0.5米以上,石体完整,以  相似文献   

6.
盆景的时、空艺术属性盆景与绘画、雕塑一样,都是以具体的可视形象在一定空间内展现来构成艺术形象的。绘画的形象只在平面空间展现,而雕塑和盆景的形象在一定的三度空间内展现,可以供多面观赏。人们把盆景称为“立体的画”是不无道理的。但盆景又不同于雕塑。盆景,特别是树桩盆景所用材料,大多为有生命的植物体(其实,绝大多数的山水盆景也用活的植物来点缀),而植物体在延续生命活动的过程中,其内部生理和外部形态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这就导致盆景的某一艺术形象的创作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并且表现出明显的连续性,完成  相似文献   

7.
所谓盆景配件,是构成盆景艺术的感性材料。与山水盆景创作所使用的各种石材,树木盆景创作所使用的各种苗木及桩头,统属材料之列。在一件完整的盆景艺术品中,它被艺术家同其他材料一起施以艺术的组合而发生不可分割的联系,成为整个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论其在作品中的地位如何,这时就不再具有配件的涵义了。  相似文献   

8.
在2007辽宁盆景艺术研讨会上,盆友林川带来一件用当地产石材创作的山水盆景,还有一些作品照图。赏阅之余,倍感林川多年的心血和历炼、作品终有成就。在制作中,对当地产石材的运用和掌握表现比较充分。交谈中,了解到他的创作心路和从艺历程及他的文化涵养。诸多爱好,在盆景艺术创作中使他受益。他的作品突出意  相似文献   

9.
盆景的艺术造型必须重视动感的体现。从具体造型手法讲,就是要处理好线条节奏变化、空间虚实排列组合和色彩对比等矛盾关系。盆景的基本形态是由线条构成的。利用线条的长短、曲直、刚劲和柔缓、流畅与滞涩等变化来安排布置枝干和峰峦,就会产生动感和  相似文献   

10.
盆景是古典园林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据《山海经》记载,早在秦汉时期,我国就开始了盆景的制作,至隋唐时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传统上,按照选材的不同,我国将盆景划分为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其中山水盆景也被称为山石盆景,缘于其主要以石材为主体,经过作者的构思,也就是艺术加工,完美地再现自然山水的景观。山水盆景的最大特点就是:取之自然,超越自然,它既有别于"浑然天成"的山形石,也不同于以化工原料制作的山川景观造型。它以凝练、抽象的艺术手法,"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撷取自然山川之精华,浓缩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教学实习中,发现学生把大石头敲碎后组合成小盆景,浪费了大量石材,十分可惜。于是我鼓励学生不用大石料,而是从地上拾起小碎石来制作微型山石盆景。我作了示范表演,收到很好的效果。但是要做大型盆景能不能也用碎石头呢?我赏试做了一盆80厘米的碎斧劈石盆景,后来又扩大成120厘米大型山水盆景,请同仁们评判,得到大家一致的赞同。为了进一步征求意见,我将这  相似文献   

12.
我们通常见到的山水盆景,大多采用砂枳石,钟乳石,太湖石,燕山石之类的石材,造型也不外乎主峰,次峰再点缀小岛屿,礁石和种植被等。勿庸置疑,这些精美的山石盆景,使人赏心悦目。就好象品赏丰富的美味佳肴。  相似文献   

13.
每当面对那造型奇趣的附石盆景时,总会心情愉悦,其乐无穷,疲劳烦恼一并消除。那块玲珑石似危岩横空;而附石而生的绒针柏则轻盈飘逸;几只姿态各异的猴子,栩栩如生,活泼可爱。一幅大自然情景的立体画,令人心醉(树连石高20厘米,盆长14厘米,石种:太湖石)。其实这类附石盆景的制作并不难,关键在于构图。单论盆景而言,由石、树、摆件、盆组成。选一块形态清瘦透漏的石材,  相似文献   

14.
附石盆景的美感既来源于树,又来源于石,更来源于两者恰当得体的配合。这恰当得体,应以符合自然界的特征为标准。自然界的峰石千姿百态,在这些峰石上生长的树的形态,也常因峰石形成结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附石盆景的作者善于抓住这个特点,准确地选用石材和树材,并精密地配合,就能创作出高品味的作品。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以石为峰取其峻:山峰式的附石盆景多以自然界的独峰为仿体。自然界的独峰,以其高峻为特色。如果峰顶上生长一棵挺拔的大树,这树就是那种力拍云天、傲视苍穹的英雄树。若树长于峰壁间,则峰巅突兀,似刺破青天锷未残;  相似文献   

15.
痴爱盆艺的人,有时间总爱到山野转转。形态迥异的树木、奇形怪状的石头、幽深曲折的山涧,大气磅礴的山峦……处处激发着人的创作热情。我就常常在大自然的山林之中汲取营养,偶有灵感,就想试用到盆景上,希望拓展自己的创作思路,制作出亲近自然、别有情趣的盆景来。  相似文献   

16.
去年十月十五日第六十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开幕。在琳琅满目的工艺馆辽宁展室里,摆放着数十盆山水盆景,它构思新颖,形态逼真,以优美的诗情画意强烈地吸引着一批外商。在开幕的第二天,这些盆景就销出大半。一位港商来晚一步,没有买到大型盆景,遗憾地说:“没交好运气,只好等明年春交会了。”这一盆盆技艺精湛的盆景。竟是出自锦州市歌舞  相似文献   

17.
树木盆景的立意,即是确定主题思想。主题思想是艺术作品的灵魂,缺乏主题思想的作品,观之苍白无力,尝之味如嚼蜡,审之如行尸走肉。一提到立意,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立意为先"四字,古往今来各门类的艺术创作无不以此为准则,盆景艺术亦然。但在多年的盆景创作实践中,我感到盆景艺术有其特殊性。文学、美术、音乐创作可按作者既定的主题思想不折不扣地挥洒开去,而盆景就不那么尽如人意了。树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物特性、盆景商品  相似文献   

18.
形式美是一切美的事物、也是树桩盆景的外形(实物的轮廓)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审美特性。各种型式的盆景,给人的美感是不同的。把树桩盆景的外形轮廓,不同面的折角中抽象出线条来,用造型艺术的语言来表述:如曲干式盆景用“S”形曲线来表示,直干式盆景用“|”竖线表示,等等。这就是造型语言。造型不同,语言就不同,审美特征就不同,但是  相似文献   

19.
<正>二、树根雀梅盆景栽培与管理方法树根盆景造型的关键是选择根形符合制作意图的树根。生长在荒山野岭的各种树木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形状各异,姿态不一,因而我们对根桩的根形、枝要全面鉴别,只有选择形态好的根和枝,才能创作出构图精巧、寓意深刻、古雅如画、趣味无穷的艺术盆景。盆景是自然和人工合作的成果,通过人工的创造来表现其无限的变化。选定后,修改树根桩头是栽培盆景最基本的一步。要截去哪节树干,剪掉  相似文献   

20.
常熟是著名历史文化古城,在流派纷呈、风格迥异的盆景艺术中,常熟盆景在苏派盆景中占有一席之地。多年来,常熟盆景爱好者,对一些老树桩运用“补片”技法来造型,进行了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补片造型技艺,就是苏常派盆景中‘做片’功夫的补充。所谓“补片”,就是运用靠接的方法,根据作品当时的树态及层次需要,调动作者审美目光,选择形态较好的枝干,靠接(甚至飞接)在树桩的原来形态的缺片部位,即理想造型部位,以培育预想的完美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