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研究南平市黄脊竹蝗空间分布和发生趋势,选取南平市2001—2021年黄脊竹蝗发生面积作为试验数据,采用方差分析、Man-kendall趋势检验和突变分析法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南平市黄脊竹蝗发生的空间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南平市的南部和北部,占总面积的89.8%。南平市黄脊竹蝗年均发生面积约1674 hm^(2),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不显著;延平区、武夷山市和顺昌县发生趋势下降不显著,建阳区和建瓯市发生趋势下降显著,邵武市发生趋势上升不显著,浦城县和松溪县发生趋势上升显著。黄脊竹蝗发生趋势在2007—2008年发生突变,突变前黄脊竹蝗发生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不显著;突变后黄脊竹蝗发生呈持续下降趋势,2008—2010年下降趋势不显著,2011—2021年呈显著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基于In VEST模型的Biodiversity模块,测定闽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生态服务功能,运用模型结果中的生境质量指数和生境稀缺度指数评估闽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参考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0年间闽江流域生境质量整体处于良好水平,略微下降,2000年、2005年、2010年闽江流域生境质量指数得分为27.90、27.82、27.79,10年间下降了0.39%,2010年至2005年期间较2005年至2000年期间下降速率降低了62.50%;台江、鼓楼、仓山、长乐地区是生境质量较低的地域,其生境质量指数得分10年间均值为0.15、0.23、0.33、0.53;道路、居住地、工业用地、采矿场四种地类对闽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干扰是生境质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森林地类整体生境质量10年间保持稳定,生境稀缺度指数下降了89.80%,生境质量指数10年间均值为0.99,占地面积增加了0.09%。  相似文献   

3.
结合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卫星导航系统(GPS)技术对美国通用水土流失模型(USLE)中的土壤主要侵蚀因子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利用闽江流域2003年遥感影像解泽数据、统计资料和实地考察数据,对闽江流域水土流失进行了定量分析,结合研究确定的土壤侵蚀模数分级标准对闽江流域水土流失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闽江流域土壤侵蚀总面积为29 470.68 km2,占流域面积的48.32%;流域依上游、中游、下游的顺序,各区段微度和极强度以上侵蚀呈下降的趋势,而轻度、中度和强度侵蚀呈现上升的趋势;闽江流域上游水土流失状况,微度侵蚀比重呈现沙溪>建溪>富屯溪,而轻度、强度和极强度以上侵蚀呈现沙溪<建溪<富电溪.  相似文献   

4.
《林业资源管理》2016,(5):118-123
为探究滦河下游典型区域土地覆盖/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利用1985—2015年每隔5年的遥感影像及其他辅助数据,采用监督分类的最大似然法提取不同时间段各土地类型,分析了滦河下游土地覆盖/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耕地面积近30年呈高速率下降的趋势,但仍是滦河下游的主要土地覆盖类型。2)总体上,从1985—2015年林地与草地变化表现上升趋势,林地上升速率为15.78km2/5 a;草地上升速率为9.23 km2/5 a。3)耕地面积变化呈持续高速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103.8 km2/5 a。建筑用地呈上升趋势,2015年建筑用地面积为1985年的3倍多,其近30年来的整体增加速率为83.00km2/5 a;研究区水域面积呈波动下降的趋势,年变化率为-4.11km2/5 a。4)城镇扩张是影响滦河下游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利用呼伦贝尔沙地及周边区域2007-2017年生长期遥感和气象数据,结合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数据,对区域内植被覆盖度变化及气候因素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7年呼伦贝尔沙地植被覆盖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7-2013年植被覆盖度呈现整体增加的趋势,年均增加2.76%,显著增加的区域所占面积比例为20.52%,2013—2017年植被覆盖度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年均下降6.57%,显著下降的区域所占面积比例为15.69%;区域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与降水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温度呈现非显著性负相关关系,与日照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选取昆明市为研究区域,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对2013年、2014年和2015年植被分类和覆盖度时空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13—2015年间,研究区分布较广的植被为针叶林和阔叶林,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高山河谷地带,灌丛和人工植被主要围绕城镇及水域分布,灌丛和草地面积下降12.72%,人工植被和其他用地面积上升12.82%。2)2013—2015年植被覆盖度整体呈上升趋势,NDVI>0.5区域比例上升31.52%,而2014—2015年植被覆盖度总体呈下降趋势,NDVI>0.5区域比例下降6.1%。3)植被覆盖度因海拔、坡度差异而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其中:海拔>2500m和坡度>25°区域植被覆盖度相对较高,而海拔<1000m和坡度<5°区域植被覆盖度相对较低,变化较明显的分布在海拔1000~2500m和坡度<5°区域;海拔>2500m和坡度>25°区域人类活动少,植被覆盖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选用2010年、2013年和2016年3个时相的Landsat系列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以福诏高速福州至仙游路段为例,采用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对该路段建设前后(2010—2016年) 6年间的植被恢复动态变化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0—2016年的年均植被NDVI波动于0. 21~0. 42之间,2010年、2016年的最大值分别为0. 42和0. 21; 2010—2013年,由于福诏高速的建设,该路域的植被退化面积达到66. 95%,生态等级为优良的比例从58. 96%下降到20. 35%; 2013—2016年植被仅退化了16. 23%,较2010—2013年期间退化的少,优良等级的比例从20. 35%上升到35. 08%。这与福州市近年来逐渐重视路域生态恢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采取挂设诱捕器的方法,于2015—2016年调查了南安罗山国有林场松墨天牛成虫种群活动情况。结果表明:松墨天牛成虫一年有2个较集中的高峰,以5—7月数量居多,10—11月次之。5—7月每月的虫口数量占全年总数量的比例均达20%以上,3个月累计可达80%。10—12月也有少量虫口,3个月累计占全年总数量约10%。根据松墨天牛成虫活动情况,对生产上松墨天牛和松材线虫病防治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2006年和2016年二类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对林地面积、蓄积的统计分析,探寻呼和浩特市林地面积增减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6年,呼和浩特市土地面积和林地面积呈现双下降趋势,但有林地、灌木林地面积呈增加趋势,有林地、灌木林地分别增加5 539.9 hm^2和7 890.4 hm^2,对森林覆盖率贡献率0.78%;疏林地、未成林地、宜林地面积减少113 624.2 hm^2;林地利用率从22.25%上升到23.23%,提高了0.98个百分点,上升缓慢,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从2006年的55.5 m3/hm^2下降到2016年的48.53 m3/hm^2,减少率12.59%;天然林面积减少13 756.7 hm^2。  相似文献   

10.
袁芳  王磊  丁晶晶  邢玮 《江苏林业科技》2010,37(6):32-33,44
利用3S技术,对泗阳县近20 a杨树种植面积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8~2006年间,泗阳县分别有23.00%的农田和8.15%的聚落转变成林地,杨树种植面积呈显著上升趋势,占国土面积的比例由11.95%提高到18.92%。从杨树林地斑块面积占比看,1988年10~100 hm2的杨树林斑块所占比例最大,约占所有杨树林面积的70%;由于近年来持续的大规模杨树造林,到2006年原有的杨树林斑块逐步连接形成大规模成片林,大于100 hm2的杨树成片林所占比例达到了约50%,杨树种植布局进一步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11.
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基于2000年Landsat 5TM和2010年Landsat 5TM遥感影像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对2000年至2010年北京市植被覆盖度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2000年,北京市植被覆盖度主要为低植被覆盖、中等植被覆盖和中高植被覆盖;2010年,北京市植被覆盖度主要为中高植被覆盖和高植被覆盖。2000~2010年10年间,高植被覆盖和低植被覆盖区的变化程度最大,前者增加3066km2,约占北京市总面积的18.25%,后者减少2103.36km2,约占北京市总面积的12.52%,其余等级植被覆盖区域面积变化程度相对较小。2000年,低植被覆盖的面积最大,2010年,中高植被覆盖的面积最大。10年间,以中等植被覆盖→中高植被覆盖为最主要的转换类型,转换率达到45.501%。  相似文献   

12.
以RS为主要技术手段,以Landsat TM遥感图像为主要信息源,采用分类后比较法对闽江流域1986~2003年土地利用进行动态监测,研究结果表明:闽江流域最主要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是林地和耕地;1986~2003闽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快,为4.79%;17年来,林地面积有一定的增加,耕地大幅减少.对闽江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进行驱动力分析,其结果可为闽江流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为推进苍溪县蜀柏毒蛾监测预报和防治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和正常化,分析了该县蜀柏毒蛾监测预报网络体系运行机制、组织机构与人员、技术路线与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2022年苍溪县蜀柏毒蛾发生总面积7 807.73 hm2,较2021年增加40.3%,发生面积约占全县柏木林面积12.7%,主要发生在中低海拔区域;2022年全县平均有虫株率为50.17%、较2021年增加26.31%,平均虫口密度为每株98条、较2021年同期下降22.41%。  相似文献   

14.
2000—2015年青海省植被EVI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资源管理》2017,(6):77-83
基于2000—2015年青海省MODIS EVI数据,分析了青海省植被EVI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人类活动对植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15年青海省整体植被EVI呈增加趋势(0.0180/10a),可分为快速增长期(2000—2004年)、波动增长期(2005—2012年)和略微下降期(2013—2015年);EVI呈明显增加的区域面积比例达51.58%,呈明显减少的区域占20.64%,27.78%区域的EVI没有显著变化或基本不变,其中海西州植被EVI增加速率和植被明显改善的面积比例最大。气温和降水与EVI均呈正相关关系,呈正相关的面积比例分别为60.67%和69.50%,降水对植被生长发育的影响略高于气温。载畜量减少和生态工程面积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植被的生长发育,但是与气候变化相比具有局限性和初步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陕西省1980~2016年期间的气象数据和粮食产量资料,利用HP滤波法和线性趋势法分析了近37年来陕西省气候要素以及3种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0~2016年期间陕西省的年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均表现为上升趋势,其中年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显著,其气候倾向率为0.4℃/10a,年总降水量则呈不显著的下降趋势。小麦、玉米和大豆的粮食单产均表现为上升的趋势,增加的趋势分别为471.6 kg/(hm~2·10a)、617.6 kg/(hm~2·10a)、330.6 kg/(hm~2·10a),其中大豆单产的波动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6.
噪声污染不容忽视 环境噪声是当今我国城市环境问题的四大公害之一. 有资料显示,我国大中城市中,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噪声超标的城市达71.4%,全国约有2/3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大兴安岭闪电发生规律,为雷击火监测预警和防范扑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大兴安岭2019—2021年VLF/LF三维闪电监测数据,分析大兴安岭闪电(云闪、地闪、负闪、正闪)数量、峰值电流强度、云闪高度以及时空分布规律。【结果】1) 2019—2021年,大兴安岭共探测到闪电710 487次(其中,黑龙江大兴安岭321 667次,内蒙古大兴安岭388 820次),平均每年236 829次。大兴安岭闪电以负地闪为主,其中云闪∶地闪比例和正闪∶负闪的比例均大致为1∶5。大兴安岭正、负闪峰值电流强度的范围分别为4.5~371kA和-501.7~-4.5kA,大多数闪电峰值电流强度的绝对值集中在4.5~50kA之间。大兴安岭平均云闪高度为4.72 km,其中88.09%的云闪高度在10 km以下;2)大兴安岭平均闪电日数为每年127天,闪电从4月末开始至10月中下旬结束,多发生于5—8月,其中7月是集中高发期。闪电发生单日呈单峰变化规律,10:00起闪电开始增多,12:00—17:00是高发时段,18:00后闪电数量逐渐减少,午夜至凌晨阶段闪电总量明显减少;3)大兴安岭闪电呈空间聚...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我国森林干扰频繁、干扰类型复杂多样的特点,采用时间序列轨迹分析方法进行森林干扰监测,为陆地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蓄积以及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福建省长汀县为研究区,基于2000—2016年15期Landsat时序数据,采用时间序列轨迹分析(Land Trendr)方法,对时序轨迹进行适当分段和线性拟合以识别干扰变化,获取长汀县森林干扰信息。结合Google影像和全球30 m分辨率GDEM数字高程产品等辅助信息分析监测结果,并基于实地调查和像元2种方法进行精度评估和验证。【结果】2000—2016年长汀县森林干扰总面积192. 49 km~2,平均每年受扰动森林12. 83 km~2; 2001年干扰量最小,不足1 km~2; 2004、2008和2009年森林受干扰较为严重,均在30 km~2以上,约占当年森林面积的1. 3%,共占干扰总面积的50%,其中2004年干扰面积高达32. 85 km~2; 2003、2006、2007和2010—2011年干扰面积略大于10 km~2,但均小于当年森林面积的0. 6%,其余各年干扰面积远小于10 km~2。森林干扰面积在个别年份波动较大,总体上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森林干扰持续时间主要为1~3年,发生在1年的干扰面积比例最大,达82%;森林干扰主要集中在长汀县东部非森林区域附近,随海拔升高干扰呈明显下降趋势,超过60%的干扰发生在中低海拔地区。结合Google影像目视解译,长汀县森林干扰主要是由森林火灾和人工砍伐造成的急剧干扰事件,且主要发生在非森林区域附近的低海拔地区。【结论】基于目视解译和实地调查结果与研究得到的干扰监测结果一致,干扰斑块可被完整提出,且边界准确清晰,细小干扰也能逐一识别。基于像元尺度精度验证的总体精度达96. 26%,Kappa系数为0. 92,各年份用户精度均在80%以上,除个别年份外,生产者精度均在75%以上,具有较高的监测精度。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水生态环境指标——高锰酸盐指数突变特征、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对高锰酸盐指数变化趋势、突变特征进行研究,运用SPSS软件分析主要水文要素和经济社会指标与高锰酸盐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1992—2021年,抚仙湖海口断面高锰酸盐指数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年均上升0.027 mg/L,近年浓度接近2.0 mg/L。高锰酸盐指数在研究时段内发生3次突变,1994年、1996年突变不显著,2021年突变极其显著。抚仙湖水位经历了上升、平稳、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过程,多年平均蒸发量约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1.4倍,蒸降比高时水位呈下降趋势。流域人口密度、蒸发量、水位可解释抚仙湖海口断面高锰酸盐指数变化的65.0%,人口密度、蒸发量与海口断面高锰酸盐指数呈正相关,水位与海口断面高锰酸盐指数呈负相关。流域人口密度、蒸发量、水位是海口断面高锰酸盐指数的主要影响因子,人口密度的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20.
以Landsat 8 OLI卫星影像为数据源,配合现场调查数据,采用人机交互解译方法提取了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2016年的互花米草信息;基于互花米草信息提取结果,从空间分布特征角度上对保护区互花米草分布情况进行了遥感监测。结果表明:(1)整个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互花米草总面积约有3692.07 hm~2;(2)互花米草主要分布于孤东油田东南侧和黄河现行入海口两侧三个区域;(3)黄河现行入海口两侧互花米草面积最广,占保护区互花米草总面积的94.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