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林下套种七叶一枝花,郁闭度范围控制在0.4~0.7,坡度范围控制在15°~25°比较合适,1年生种子育苗的苗木成活率可达80%以上,3年生苗高生长与郁闭度0.8~0.9的林分相比达极显著差异水平,该试验条件下3年单位面积产量最高可达1674kg·hm2,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是值得推广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2.
林下郁闭度对竹荪产量影响分析与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林分生态环境中郁闭度对林下栽植竹荪产量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生态环境对林下栽植的竹荪产量影响具有共性,郁闭度为0.6的环境中竹荪产量最高,郁闭度为0.8的竹荪产量其次,竹荪产量最低的为郁闭度为0.4林分生态环境。应用Tukey分析方法对不同林分生态环境中郁闭度因子对竹荪产量影响进行方差分析,郁闭度为0.6的生态环境与郁闭度为0.8、郁闭度为0.4的生态环境间均存在1%的极显著差异,郁闭度为0.8的林分环境与郁闭度为0.4的林分环境之间对栽植的竹荪产量也存在1%的极显著差异。相同郁闭度生态环境中不同林分条件下竹荪产量大小为:阔叶树>竹林>针叶树。林下栽植竹荪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竹荪产量可达480.00kg/hm^2,纯收入可达30750元/hm^2。  相似文献   

3.
七叶一枝花通过采用种子冷藏和沙藏后,再经控温催芽的方法,加快种胚的后熟过程,打破种子的休眠,缩短了种子的出苗时间。将已经出苗的七叶一枝花种植于阔叶林、针叶林、灌木林下进行栽培,种植于阔叶林下的七叶一枝花的成活率较高。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该方法能够扩大生产,节约成本,提高产量,缓解因七叶一枝花市场货源紧缺所产生的供需矛盾,可充分利用林地资源,有效提高林地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林下灌木层生物量和碳密度变化特征,基于森林火灾风险普查样地调查与森林资源一张图数据,对福州市乔木林主要森林类型林下灌木层生物量和碳密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福州市乔木林林下灌木层总生物量169.37×10^(4)t,总碳储量为79.61×10^(4)t,平均碳密度达1.49 t/hm^(2);(2)不同森林类型林下灌木层碳密度1.11~1.94 t/hm^(2),其大小依次为人工阔叶林>天然阔叶林>人工马尾松林>天然针叶林>人工针叶林>人工杉木林;(3)不同森林类型林下灌木层单位面积生物量、碳密度随着乔木层郁闭度的增加总体呈明显减少趋势,生物量大小为低郁闭度>中郁闭度>高郁闭度;(4)不同森林类型林下灌木层单位面积生物量、碳密度随着乔木层林龄的增加总体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生物量大小为幼龄林>成、过熟林>中龄林>近熟林。  相似文献   

5.
在杉木人工中龄纯林的林冠下,设计5个林分郁闭度(0.1—0.2,0.2—0.4,0.4—0.6,0.6—0.8,0.8—0.9),进行2年生黄花倒水莲苗套种试验,3 a后比较其生长及其根茎远志皂苷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郁闭度林冠下套种的黄花倒水莲,生长量及根茎远志皂苷含量均以郁闭度0.4—0.6的林分为最高,黄花倒水莲植株平均保存率为85.5%,平均地径达2.15 cm,平均株高达123.0 cm,平均冠幅达92.7 cm,平均根茎总质量(干质量)达99.28 kg/m2,根茎中远志皂苷平均含量达1939.12 mg/kg;郁闭度为0.2—0.4的上述各项指标值次之,低郁闭度(0.1—0.2)及较高郁闭度(0.6—0.9)的各项指标值均显著降低.认为选择郁闭度为0.4—0.6的杉木人工纯林林分套种黄花倒水莲,生长量及根茎药材产量与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和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析林分、坡度、郁闭度和肥力等对林下种植华重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对林下种植华重楼块茎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不同坡度、不同郁闭度对林下种植华重楼块茎成活率有显著影响;不同的有机肥施用量对华重楼根茎生长量有显著影响。林下栽培华重楼应选择土层深厚、腐质含量较高的阔叶林下,避免种植在毛竹林或马尾松林下,并且应注意对林地的坡度和林分郁闭度进行控制。宜选择郁闭度0. 3~0. 7、排水较好的坡度15°~30°的山坡地种植。在沙县,华重楼的最佳施肥量为45 000 kg/hm~2~67 500 kg/hm~2。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了不同竹林郁闭度(郁闭度分别为0.6、0.7、0.8和0.9)、竹荪品种(长裙竹荪D89和D1)和竹林类型(散生竹和丛生竹)对林下竹荪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竹林郁闭度对林下竹荪生长的影响极为显著,以郁闭度为0.7的竹林竹荪生长最好,出荪期达2个多月,产量达41.0 kg/667 m2,净利润为9 120元/667 m2;竹林套种不同品种的竹荪其产量和经济效益差异不明显;不同类型的竹林对于竹荪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也不明显。因此,竹林适宜于套种竹荪,同时竹林套种竹荪还可带来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就业岗位以及促进竹林可持续经营等多重效益。  相似文献   

8.
不同类型林分枯落物持水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以冀北山区典型的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3种不同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分类型林下枯落物层的水文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对枯落物的持水过程测定,不同类型林分总体趋势基本一致,枯落物的持水量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在最初的2h内吸水速度最大,到4h后开始下降,吸水速度明显变缓。(2)冀北山区3种不同林分类型林下枯落物储量范围是21.3426.54t/hm2,其大小顺序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最大持水量范围是54.19t/hm226.54t/hm2,其大小顺序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最大持水量范围是54.19t/hm259.18t/hm2,其大小顺序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最大持水率在200.89%59.18t/hm2,其大小顺序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最大持水率在200.89%287.955%之间,其顺序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  相似文献   

9.
百花山5种典型林分枯落物蓄积量及持水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宫殷婷 《林业资源管理》2019,(3):113-117,146
以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种典型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对其枯落物层的蓄积量及持水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5种林分枯落物蓄积量中华北落叶松林(15.75t/hm^2)>核桃楸林(9.99t/hm^2)和白杄林(10.27t/hm^2)>蒙古栎林(7.34t/hm^2)>黑桦(7.04t/hm^2),针叶林枯落物层中未分解层蓄积量占比明显高于阔叶林分;枯落物蓄积量总持水量中华北落叶松林(2.91mm)>核桃楸林(2.77mm)>黑桦(1.90mm)与蒙古栎林(1.83mm)>白杄林(1.29mm),针叶林枯落物层中未分解层持水量大于半分解层,而阔叶林枯落物层则表现为半分解层大于未分解层。针叶林未分解层枯落物的蓄积及水文效应高于半分解层,而阔叶林半分解层枯落物的蓄积及水文效应高于未分解层。  相似文献   

10.
在0.4、0.6、0.8等3种不同郁闭度的杉木林下套种华山姜,观测其株高、萌蘖能力、根茎鲜重等指标,研究华山姜的叶面积、叶长、叶宽、比叶面积(SLA)的差异。结果表明:套种当年华山姜在不同郁闭度杉木的林冠下成活率均为100%,在郁闭度为0.8林下华山姜长势最好;5 a华山姜在保留郁闭度0.6的杉木林下萌蘖能力、产果量、姜产量最佳,各项观测指标在不同郁闭度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不同郁闭度林下华山姜叶面积、叶长、叶宽、比叶面积(SLA)存在显著差异,郁闭度0.6林下华山姜叶片生产力最高,适应力更强。建议杉木林下套种华山姜适宜在郁闭度0.6的林下进行。  相似文献   

11.
以未采取任何措施的马尾松林分为对照,分析间伐保留上层马尾松450~600株/hm^(2)、林下套种米槠后的米槠和马尾松林木的生长状况。试验结果表明,米槠平均成活率91.1%~92.4%,平均保存率达到88.66%~88.72%。8年生米槠平均树高5.02~5.24m,平均胸径4.9~5.1cm,蓄积8.1332~8.3111m^(3)/hm^(2),造林效果良好。间伐后马尾松保留木的胸径、树高与单株材积生长均极显著地高于未间伐的林分。间伐有利于培育马尾松大径材,且林下套种的米槠生长良好。间伐改善了马尾松林分结构,为林分向常绿阔叶林顺向演替奠定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郁闭度分别为0. 45~0. 54、0. 55~0. 64和0. 65以上的28年生杉木林下开展套种红锥、闽楠和红豆树试验,探索构建杉木-阔叶树异龄复层林的技术。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红锥的生长量随着杉木林郁闭度的增大而降低;在杉木林郁闭度小于0. 65时闽楠的生长量随郁闭度增大而增加,当郁闭度0. 65以上时,闽楠的生长量逐渐下降;红豆树的生长量随杉木林郁闭度的增大而增加。因此,红锥、闽楠和红豆树在林下套种时,红锥应尽可能选择在稀疏的林分下套种,闽楠在郁闭度为0. 55~0. 64的林分下种植生长较好,而红豆树幼树则尽量套种在林下阴湿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赛罕乌拉4种典型林分为对象,对其林下植被及枯落物层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①林分结构越复杂,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越大,其截留降雨的能力也越大。②4种林分枯落物的蓄积量范围在12.44~31.60t/hm2,针叶林枯落物的蓄积量明显高于阔叶林。③枯落物持水率大小顺序为山杨林>白桦林>山杨白桦林>落叶松林,山杨林分枯落物的最大吸水率(511%)为落叶松林分(280%)的1.8倍。④枯落物最大持水量的大小为阔叶混交林>针叶林>阔叶林。枯落物最大拦蓄量大小表现为:针叶林>阔叶混交林>阔叶林。落叶松林的有效拦蓄量最高(为6.56mm),白桦林分有效拦蓄量最小(为3.38mm)。  相似文献   

14.
山核桃投产林林下套种绿肥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增加山核桃投产林林下植被覆盖度、提高林地水土保持效果,增加土壤肥力,2008—2009年开展了山核桃林下套种1年生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红三叶以及紫花苜蓿等5种绿肥,对其生物量、土壤有机质、林下昆虫多样性、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清耕为对照)。结果表明:(1)林下套种绿肥显著增加林下植被生物量,以1年生黑麦草效果为好,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达到55 000和9 420 kg/hm2,套种白三叶使土壤有机质增加了2.3 g/kg;(2)林下套种绿肥有利于增加害虫天敌数量和减少害虫密度,其中主要害虫山核桃蚜虫、山核桃花蕾蛆等害虫密度分别降低了57.14%和36.45%;(3)林下套种绿肥显著提高山核桃产量,套种平均产量为821.55kg/hm2,较对照增加12.46%,套种后果品品质也明显提高;(4)综合评价5种套种绿肥的效果后认为,山核桃林下以套种白三叶、1年生黑麦草和多年生黑麦草较好。  相似文献   

15.
对林下套种有草珊瑚的杉木林分进行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调查分析抚育间伐后杉木和草珊瑚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对杉木和林下草珊瑚生长产生显著的影响。采取强度间伐,即间伐后林分郁闭度0. 5~0. 7,可促进杉木和林下套种的草珊瑚生长,获得较高的杉木立木材积和草珊瑚干产量。3年后,经过强度间伐处理的杉木单株立木材积增加最多,达0. 44 m3·株~(-1),林下套种的草珊瑚平均单株干重最高,达312. 46 g·株~(-1)。  相似文献   

16.
对朝鲜淫羊藿在大田和3种林分下进行了比较播种和栽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林下是最适宜播种和栽培的,最佳林分类型为针阔混交林,其播种出苗率可达到91%,栽植出苗率93%,适宜的郁闭度为0.5~0.7;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下培育的苗木地上部分淫羊藿甙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的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提高单位面积森林经营效益,本项目开展了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混交林林下仿野生种植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的林分郁闭度对林下种植黄精的成活率、产量有显著的差异,0.65-0.8林分郁闭度林下仿野生种植的黄精成活率为95.9%,平均株高71.1cm,平均地径8.0mm,平均单株块根鲜重195g,平均667m2产达748kg,是林下仿野生种植黄精的最佳郁闭度。  相似文献   

18.
从选林、选套种位置、整地规格、栽植方法、生产管理、采收加工、轮作7个方面总结了栎类林下套种七叶一枝花技术,遵循无公害栽培标准,空气、土壤、水源无污染,重施有机肥,使用高效低毒环保型农药防治有害生物,提高了森林的生态效益。七叶一枝花5 a成熟,总纯收入150 460元/亩,平均每年纯收入30 092元/亩。  相似文献   

19.
在杉木林下进行了套种闽楠试验,对套种后6年的林分生长量、闽楠叶绿素水平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郁闭度太大或过低的林下套种均会对闽楠生长造成不利影响,以郁闭度为0.4~0.6的杉林冠下套种闽楠的效果较好。与郁闭度为0.8的套种相比,杉木的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提高了12.9%~20.2%、12.9%~15.5%和38.9%~56.6%;闽楠的保存率、树高、地径分别提高了22.62%~26.17%、10.9%~22.78%和34.29%~48.57%。叶绿素水平也提高了70.2%~85.1%,体现郁闭度0.4~0.6的林分小环境条件较适合闽楠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0.
试验表明,在阔叶林下套种灵香草,坡位以山脚或山凹为最佳,林分郁闭度以0.7—0.85为宜;扦插时间以秋季最好,扦插密度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方以株行距15cm×20cm为宜;施肥以火烧土为主配适量复合肥;在最佳条件组合下,灵香草年干产量可达2023.5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