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柄海鞘(styela)俗称海茄子,属脊索动物门、尾索亚门、海鞘科,雌雄同体,结构比较简单。柄海鞘喜欢附着在养殖贝类的网笼上,生长迅速,并与贝类争氧、争饵,阻碍养殖笼内的水体交换。如何避免柄海鞘的附着,在贝类养殖过程中是十分必要的。一、实验方法1.做柄海鞘生殖腺的组织切片 所用材料取自柄海鞘危害较严重的海区,时间为7月。方法是将柄海鞘性腺取出,置入卡诺氏液(无水乙醇∶氯仿∶冰乙酸=4∶5∶1)中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厚7μm,H、E染色,显微镜观察并拍照。2.附着实验 在分苗期间,从7月6日~7月30日对柄海鞘危害较严重的海区进行不同时间…  相似文献   

2.
李霞 《齐鲁渔业》2009,(8):54-56
柄海鞘(Styela clara)隶属脊索动物门(Chordata)、尾索动物亚门(SubphylumUrochordata)、海鞘纲(Class Ascidiacea),系统发育上介于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之间,属过渡物种,具有生殖周期短、繁殖快等特点。柄海鞘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资源相当丰富。然而,柄海鞘在沿海贝类养殖中危害性很大,它们附着于养殖笼外,少量进入养殖笼内附着于贝类的附着基及贝壳上,严重影响了网笼内外的水体交换,造成笼内缺氧、缺饵、排泄物积聚,不利于贝类生长。此外,  相似文献   

3.
袁甜  杨辉 《科学养鱼》2016,(7):60-61
正玻璃海鞘(Ciona intestinalis)属脊索动物门、尾索动物亚门、海鞘纲、内性目、玻璃海鞘科。玻璃海鞘在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均有分布,尤以黄、渤海居多,与柄海鞘和乳突皮海鞘并称为优势种,在南海偶尔出现但数量很少。玻璃海鞘属广温性种,在5~30℃均可存活,随着温度降低玻璃海鞘的生长速度逐渐减缓。玻璃海鞘幼体有尾,营自由生活;变态  相似文献   

4.
柄海鞘对栉孔扇贝养殖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通过试验比较,认为大长山海域柄海鞘附着高峰期在7月上,中旬、主要附着于5m以上水层;由于西柄海鞘的大量附着,使栉孔扇贝的养殖产量降低了28%左右,产值降低了38%左右;通过不同试验对比发现,采取分苗后直接下沉养殖水层及西风海鞘附着高峰期过程后上提网笼到适宜养殖水层的处理方法,对于预防柄海鞘的附着栉孔扇贝养殖的危害问题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附着生物对栉孔扇贝生长及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光花  岳斌 《水产养殖》2005,26(3):9-11
对荣成市桑沟湾崖头养殖场扇贝养殖笼上附着生物的种类组成、消长规律、附着生物量的季节变化以及附着生物对扇贝生长存活的影响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扇贝养殖笼上附着生物的种类主要有海鞘(玻璃海鞘、柄海鞘、史氏菊海鞘、紫拟菊海鞘)、水螅(主要是鲍枝螅)、多管藻、海绵等;8月份附着生物总生物量达到最高峰,9月份开始逐渐下降;倒笼次数对栉孔扇贝的生长有较大影响:在实验养殖期中,每月倒笼1次组的体重增长最快,但死亡率最高;综合个体、体重增长以及死亡率来看。以每2个月倒换网笼1次、高温季节不倒笼为最佳。  相似文献   

6.
韩国的真海鞘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姬 《水产科学》2004,23(7):27-30
真海鞘 (HalocynthiaroretziDrasche)属于脊索动物门、尾索亚门、海鞘纲[1] 。多分布于日本太平洋侧的三陆沿海和日本海男鹿半岛以北海域。在韩国多分布于东海岸和南海岸。真海鞘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尤其夏季味道最鲜美,深受日韩国民的青睐,以生食为主,同时远销日本、意大利、法国等国家。2 0世纪6 0年代,韩国真海鞘的自然资源量很多,70年代中期,由于不明原因的大量死亡[2 ] ,资源量急剧下降,濒临灭绝。为了恢复真海鞘资源,韩国从日本引进苗种开始了垂下延绳式养殖生产。进入80年代,养殖产量趋向稳定,现已形成产业化规模,自然资源也有一定…  相似文献   

7.
几种常见海鞘的呼吸代谢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网箱、网笼上附着生物耗氧对养殖品种的影响。本文在实验室内采用静水封闭系统,对我国北方常见附着生物--柄海鞘(Styela clava),玻璃海鞘(Ciona intestinalis)和中国瘤海鞘(Styela sinensi)的耗氧率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海鞘体重、温度和氧张力对耗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体重对海鞘的耗氧率有明显的影响(P〈0.05)。在12 ̄28℃范围内,柄海鞘的  相似文献   

8.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盐度对柄海鞘滤水率的影响。柄海鞘滤水率随盐度的升高有缓慢增加趋势,当盐度达到 31-35时,滤水率达到最大值,随后随盐度的增加开始下降。在各盐度下柄海鞘的平均滤水率与体重之间的回归方程经F 检验盐度与体重对柄海鞘滤水率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综述 1-1 中美渔业合作现状与前景 1—3 柄海鞘——具有广阔加工前景的资源 2—1 广东省淡水养殖的现状、问题以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4种海鞘排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实验室内对柄海鞘、玻璃海鞘、中国瘤海鞘和史氏菊海鞘的排氨率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温度和体重与排氨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和体重对海鞘的排氨率有显著的影响。酚海鞘和玻璃海鞘的排氨率与温度呈倒钟形曲线变化趋势,排氨率的最高峰分别出现在23℃和18℃。柄海鞘和中国瘤海鞘的单位个体排氨率与体重的关系呈幂函数变化趋势,23℃时的回归方程分别为:QN=52.67W^0.667(R^2=09807);QN=1  相似文献   

11.
柄海鞘——具有广阔加工前景的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食用性和药用性两个方面探讨了柄海鞘(Styela clava)资源的加工价值,并且提出了柄海鞘加工为食品、保健品及药品的思路。食用方面:柄海鞘体内的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种类齐全且组成比例很好,牛黄酸含量很高;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EPA和DHA的含量较高;矿物质元素尤其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含量很高,食用性强,可开发加工为各种调味料及保健产品。药用方面:柄海鞘体内含有抗菌效果明显的三种抗菌肽Clavanins,Styelins,Clavaspirins,以及其他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的生理活性物质,而且柄海鞘被囊的粗提物就具有很好的抑瘤效果,药效强,因此将柄海鞘用于开发研制各种药物将会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2.
将JS-867防附着剂用于海水扇贝养殖,对防止贻贝、柄瘤海鞘等海水生物在扇贝笼、纲绳、浮子等养殖网具上的附着,有明显的效果,应用该附着剂,不污染水质,不影响扇贝营养价值,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养殖贝类附着敌害生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对大连市长海县海域养殖贝类附着敌害生物的种类、附着方式、危害及防治等进行了调查研究。报告附着敌害生物共17种,其中植物6种:海带、裙带菜、鼠尾藻、鹿角藻、萱藻、囊藻;动物11种:紫贻贝、沙海螂、皮海绵、薮枝螅、细指海葵、才女虫、蛰龙介虫、麦杆虫、藤壶、柄海鞘、玻璃海鞘。  相似文献   

14.
温度对柄海鞘和玻璃海鞘食物颗粒选择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内测定了柄海鞘(Style clava)和玻璃海鞘(Ciona intestinalis)对4种不同大小藻类的选择性及温度对其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海鞘对大规格的藻类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并且其选择性不受温度的影响;柄海鞘在12和28℃时,有选择较大颗粒的倾向(φ=10.45μm),在18和23℃时,对较小规格的藻类(φ=1.49μm)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可见,在不同温度下,这两种海鞘对海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真海鞘(Halocynthia roretzi Drasche)俗称“海菠萝”,因体内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和酶等丰富的营养成分,再加上肉质鲜嫩可口,味道独特,因此在韩国和日本市场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开展人工养殖具有投资少、成本低、产量高、效益大、操作简便易行等优点。现将真海鞘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人工育苗与海上养成技术介绍如下: 1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6.
桑沟湾贝藻养殖区附着生物群落季节演替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2007年5月~2008年4月,采用悬挂试网和直接从海区采集栉孔扇贝养殖笼样品两种方法,对桑沟湾贝藻养殖区的附着生物群落结构和季节演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桑沟湾附着生物群落结构复杂,本实验鉴定的大型附着生物23种,玻璃海鞘、柄海鞘和紫贻贝是群落中的优势种。附着生物的生物量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试网上附着生物湿重与温度变化相关,生物量为0.003~1.21kg/m2,其中2月和8月分别具有最小和最大值。栉孔扇贝养殖笼的附着生物生物量9月为1.94kg/笼,之后随温度下降而减少,10月为0.99kg/笼,之后又有所上升,11月份为1.03kg/笼。生物量变化主要是由于优势种的演替引起的,随温度下降海鞘类逐渐消退,贻贝等成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17.
欧洲鳗鲡养殖都以淡水养殖为主,海水池塘养殖一般在盐度低于20‰的养虾塘,而海水网箱养殖是近三年来新发展的养殖模式,因海水网箱养殖欧洲鳗鲡的发病率低,5m的标准网箱,网衣较干净,未见海葵、海鞘等大量附着生物。二、症状网箱内有部分病鱼挂在无遮阳的饲料台上,鱼体体表背侧、尾柄有溃烂点,吻端发红或溃烂,下颌和胸鳍略有充血,病鱼在水中缓慢游动并贴靠在网衣上,不时见病生虫感染。伤口处未见附着生物。鳃上皮肿胀,粘液层细胞排列紊乱,鳃丝末端溃烂,部分软骨外露,鳃丝有分散状出血点,血细胞浸润。鳃丝可见大量的三代虫,且较多聚集于鳃丝近…  相似文献   

18.
分别用乙酸乙酯和超临界CO2提取海鞘中的油脂,并对它们的氧化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提取的海鞘油脂纯度高,EPA和DHA含量均高于溶剂法提取的油脂,而且具有更好的氧化稳定性,40℃氧化诱导期可达13.9h(柄海鞘)和15.9h(玻璃海鞘)。在其中加入抗氧化成分,发现丹参和荔枝草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海鞘油脂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加入0.04%乙酸乙酯提取物,可使海鞘油脂的氧化稳定性提高8~10倍,而且这些抗氧化成分对溶剂法提取的油脂的抗氧化活性更高。  相似文献   

19.
不同季节海鞘滤水率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桑沟湾用模拟现场流水法对滤食性附着生物玻璃海鞘和柄海鞘的滤水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同一品种海鞘,在不同季节其滤水率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变化。在实验水温范围内,以5月份水温在17℃左右时海鞘滤水率最大,栖海鞘为3.19l/h·ind(chl-a)和4.531/h·ind(POM),玻璃海鞘为0.731/h·ind(chl-a)和0.761/h·ind(POM).11月和9月水温在7℃和25℃左右时其滤水率均降低至17℃时的1/3~1/5左右。由此反映出这两种海鞘的生理现象和生活规律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emei),又称白脚对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目、对虾科、对虾属。南美白对虾在世界对虾养殖业中占有重要位置,与中国对虾,班节对虾并列成为当前世界上养殖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三大经济虾类。在我国该品种养殖产量已经突破100万吨,占对虾产量80%以上。南美白对虾肉质鲜美,加工出肉率可高达67%,其生长快,抗病能力强,适温范围广,可在18-32℃生长,适盐范围也广,盐度1-40‰条件下生长,是一种优良的淡化养殖品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