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稻籽粒蛋白质积累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不同蛋白质含量的水稻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水稻籽粒蛋白质的积累特性。结果表明,单粒蛋白质含量随籽粒发育而增加,而单位干重的蛋白质含量却以开花后7天最高,14至21天降至最低,以后又逐步上升,28天趋于稳定。籽粒蛋白质的积累受叶片氮素降解和运转的影响,高蛋白质含量比低含量的品种具更强的叶片蛋白酶活性,叶片氮素的降解能力更强。并且,前者籽粒中游离氮基酸含量高于后者。籽粒蛋白质的积累也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抽穗期施氮可以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79年杂交水稻汕优3号、四优2号和1985年威优64分期播种的有关数据,采用相关,非线性回归和通径分析杂交水稻的籽粒灌浆特性及其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1、杂交水稻的弱势粒率较常规稻高,群体籽粒具有明显的二次灌浆高峰。汕优3号的两次高峰分别于开花后第12天和30天。2、杂交水稻自开花至完熟可分为5个时期。其中汕优3号开花后0~5天灌浆缓慢,需要足光和高温。在19~30℃内,灌浆速度与温度成正相关。6~15天以日均温27.28℃、每天日照6.5小时、相对湿度75%为最适。16天至完熟期以日均温22.32℃、相对湿度70~80%为最适。开花后6~10天或16~20天最高温>35℃,对灌浆不利,秕谷率高,减产。3、环境不适或后期叶片早衰,杂交水稻只有一次灌浆高峰,且结实率和粒重均低,减产。故后期田间管理很重要。  相似文献   

3.
水稻籽粒灌浆特性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18个水稻品种和16个F1组合籽粒的灌浆特性及相互关系研究表明,除第一、三生长阶段灌浆持续时间无差异外,其它各阶段间灌浆持续时间,速率及干物质积累量的差异均极显著。各阶段灌浆特性具有相关性,并对终结性状有重要影响,不同生长阶段干物质积累量的决定因素不同,第一阶段为灌浆持续时间,第二、三阶段为灌浆速率。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干物质积累主要受灌浆速率的影响,随着籽粒的发育,灌浆持续时间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水稻籽粒灌浆特性与籽粒充实度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籽粒充实度明显不同的亚种间杂交稻及品种间杂交稻和常规稻的灌浆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籽粒充实度的品种其灌浆特性明显不同。籽粒充实好的亚杂组合其起始生长势在强、弱势粒之间相差小,最大灌浆速率与平均灌浆速度相差也小,表现为强、弱势粒灌浆接近同步,而籽粒充实差的则刚好与此相反。由此说明,部分亚杂组合籽粒充实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弱势粒灌浆启动期滞后与灌浆速率小。同时也发现常规品种同样存在这种情况。研究还表明,同化产物供应量不是限制籽粒充实的主要因子,在很大程度上与其籽粒本身生理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6.
杂交水稻干物质生产和光合特性与籽粒饱满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籼型和籼粳杂交稻干物质生产和光合特性及其与籽粒饱满度关系的研究表明,籼粳杂交水稻比籼型杂交稻具有更强的干物质4产优势,但器官间干物质分配率及其不同生长时期干物质积累率不平衡,导致茎叶干物质转换率和灌浆盛期群体净同化率较低,后期叶面积指数较大。影响籼粳杂交稻籽粒饱满度的主要因素是茎叶干物质转换率和孕穗后的群体净同化率以及群体生长率。  相似文献   

7.
对水稻成熟期间籽粒物理特性进行追踪测定的结果表明,成熟期间水稻籽粒物理特性变化显著,引起变化的原因是水分的递减和干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8.
水稻籽粒发育和胚乳淀粉粒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稻籽粒长、宽快速增长期为花后0-6天,粒型(长/宽)形成期为花后15天;抽穗后0-3天粒重发育缓慢,之后迅速增长,至第18天粒重发育基本完成;受季节影响,水稻晚季粒型值大于早季,尤其是灿稻品种其早、晚季粒型值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淀粉粒在胚乳中形成的时间为子房受粉后2-3天,并于边缘的胚乳细胞中最先出现。  相似文献   

9.
以3个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孕穗期弱光对水稻籽粒灌浆及稻米品质的影响,并用Richards方程拟合籽粒的灌浆过程。结果表明,孕穗期弱光处理后,籽粒终极生长量(A)有所降低,起始灌浆势(R0)、最大灌浆速率(Gmax)、平均灌浆速率(G)的变化则因品种而异;糙米率、精米率显著下降,整精米率、垩白率、直链淀粉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因品种而异;精米率、糙米率与籽粒A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整精米率与籽粒的R0、Gmax、G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垩白率与籽粒的G、R0、Gmax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在弱光区,可以采用育种、栽培技术、化学控制等手段来改变与稻米品质密切相关的籽粒灌浆参数值,以减轻弱光胁迫对稻米品质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0.
源库关系对水稻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遮光、剪叶与疏花措施。应用Richards模型研究了源库关系对水稻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和剪叶降低水稻籽粒的灌浆速度和终极生长量,导致结实率低。籽粒充实度差,千粒重小而减产,而疏花(剪穗)则相反。得出提高灌浆速度是增产的主要途径;源库关系主要影响的是弱势粒的灌浆特征,对强势粒的影响相对较小.用弱势粒的灌浆参数更能反应水稻的源库状况;用强弱势粒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差来划分同步异步灌浆类型较适宜。  相似文献   

11.
水稻理想株型品种的生产潜力及其相关特性研究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选用水稻理想株型、披散株型和直立株型的代表品种6个,在南京、太湖和淮北3个试点中等肥力的栽培条件下,研究了理想株型品种的生产潜力及其相关特性。水稻理想株型品种(生育前期叶片弯披,株型松散,中后期叶片挺直,株形紧凑)亩产在528-667公斤,披散株型品种在422-508公斤,直立株型品种在370-443公斤。理想株型品种生育前期上位三叶夹角在15-30度,曲率在0.02-0.04cm#+(-1),叶片弯倾,能截取较多的光能,利于形成较大的叶面积和生物产量。中后期在生物群体较大的情况下,上层叶片挺直,叶片夹角在15度左右,曲率小于0.01cm#+(-1),基部消光系数在0.7-0.8,群体光照分布合理,利于光能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2.
水稻品种贮藏期对谷蠹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测定了42份水稻品种在贮藏期间对谷蠹的抗性,结果得出具有抗级的稻种共有15份,中抗品种共有16份.抗性机制研究结果分析表明:谷粒的裂颖率与敏感度系数、稻谷受害损失率关系密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而抗性与谷粒化学成份中的粗蛋白、总淀粉、支链淀粉、直链淀粉的含量和糊化温度皆无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对我省栽培的66个水稻品种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粳稻的碾米品质、外观品质和食用品质一般优于籼稻,籼稻的蛋白质含量高于粳稻,尤以早籼为高,平均达13%,但多数品种的外观品质较差,直链淀粉含量偏高。为数不少的中籼品种外观品质和食用品质已有明显改进。籼杂稻米多属中质类型,其整精米率偏低的观象较为普遍。今后本省稻米改良的重点应以籼稻为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珠江三角洲50年代中期至今的水稻白叶枯病的流行变动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分析。用多元回归和逐步回归法在IBM-PC/XT电子计算机上建立了5个多因子流行模型,用X#+(2)-法检验模型的理论值和实测值的拟合概率均达99.5%,经1986、1987年的实际数据检验,效果相符。  相似文献   

15.
水稻酯酶同工酶谱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5种杂交稻及其亲本和10种常规稻之间的酯酶同工酶谱研究表明,5种杂交种子均具9A(Rf=0.618)特征带,10种常规稻绝大多数不具此带。杂交稻亲本表现较强的2A(Rf=0.643)和3A(Rf=0.543)酶带,萌发生长8~18天的汕优63稻苗具有活性较强而稳定的12A(Rf=0.543)酶带,萌发生长8~18天的汕优63稻苗具有活性较强而稳定的12A(Rf=0.312)  相似文献   

16.
关于综合米质指数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模糊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个评判多指标稻米品质的综合模型,据此可对任一品种多指标米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估,即对任一品种可用一个指数来衡量米质的综合表现,本文将其称为“综合米质指数”。本试验选用25个有代表性的籼稻品种测定了10个米质性状,并运用这一模型对综合米质指数、产量及早晚季米质变异情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食用优质稻米胚乳显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3个不同米擀水平的籼型水稻代表品种进行了稻米胚乳横断面粉细胞及淀粉形态和提纯单淀粉粒形态的显微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横断面胚乳细胞的长宽比与米质关联度存在极显著负相关;胚乳细胞中淀粉粒的结合形式与米质有联系;提纯淀粉粒粉样特别适合于单淀粉粒形态的显微观测,改良提取淀粉粒方法比常规方法省时简便,且效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8.
再生稻茎秆贮藏物质与再生力的细胞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用细胞化学方法,观察到再生稻品种和普通品种一样:从拔节期起,茎秆中淀粉粒和蛋白质积累;进入熟乳期,茎秆中贮藏物质逐渐消失,因此在完熟期前9天,再生力也低。随着营养物质的积累,至完熟期后5天,再生稻茎秆中有许多淀粉粒和蛋白质,再生力也明显增加,但同期普通水稻茎秆中很少见有贮藏物质。再生力也很低。再生力与茎秆贮藏物质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鉴定水稻幼苗抗冷力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抗冷力强的麻线谷比抗冷力弱的桂朝对低温胁迫具有较高的适应能力,表现在低温吸胀对种子电解质泄漏、根系生长、活力指数、平均发芽天数的影响均是麻线谷小于桂朝。幼苗经低温处理后,根系电导、幼苗转绿、叶片叶绿素荧光对低温的敏感性亦是麻线谷小于桂朝。这些生理特性变化与幼苗存活率相一致,由此认为上述各种变化可作为鉴定水稻品种抗冷力的指标。对3个杂优水稻组合(F#-1)及其亲本(三系)进行抗冷力分析,结果表明:根系电导、叶片叶绿素荧光、幼苗存活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组合(F#-1)及其亲本(三系)之间的抗冷水平,并且杂优水稻的抗冷力倾向于母本。本文对鉴定水稻幼苗的抗冷力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