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随着养兔业的迅速发展,兔病种类亦随之增多,兔病的综合防治尤为重要。一、兔病发生的主要因素1.饲料使用不当或喂饲被污染发霉的饲料,使兔发生营养病或中毒病;不喂全价饲料,易发生维生素缺乏症,微量元素缺乏症,黄曲霉菌中毒,肠炎症,便秘症等。2.潮湿、污染及病原微生物的入侵。病兔、带毒菌痊愈兔的引进;饲料、用具、进入兔舍的人员等。3.卫生条件不好,环境潮湿容易患寄生虫病;不定期驱虫、不杀灭外界寄生虫及虫卵。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养兔业的迅速发展,兔病种类亦随之增多,兔病的综合防治尤为重要。一、兔病发生的主要因素1.饲料使用不当或喂饲被污染发霉的饲料,使兔发生营养病或中毒病;不喂全价饲料,易发生维生素缺乏症,微量元素缺乏症,黄曲霉菌中毒,肠炎症,便秘症等。2.潮湿、污染及病原微生物的入侵。病兔、带毒菌痊愈兔的引进;饲料、用具、进入兔舍的人员等。3.卫生条件不好,环境潮湿容易患寄生虫病;不定期驱虫、不杀灭外界寄生虫及虫卵。  相似文献   

3.
本市某兔场存栏兔6000只,20%的青年兔和成年兔常年反复发生鼻炎、眼炎,幼兔很少发病。经使用卡那霉素、链霉素、氯霉素等抗菌素治疗,病情缓和,但久治不愈,死亡率较低。1 临床症状病兔从鼻孔、眼角流出粘液性或浆液性分泌物,个别病兔从鼻孔或眼角流出脓性分泌物,重病兔仰头呼吸。但在气温较高的天气,大量病兔突然出现流鼻血现象,经过注射抗菌素治疗,病情有所控制。青年兔、成年兔多发鼻炎、眼炎,幼兔较少发生,大部分病愈兔反复发生。个别病兔久治不愈,病重而死。2 病理剖检2.1 病兔 眼结膜潮红、充血,有炎性分…  相似文献   

4.
<正> 兔螨病、中耳炎、脱毛癣都是兔的常见病,其中螨病和脱毛癣是传染病。可是在临床实践中,很多人经常鉴别不清,影响了防治的效果。1 三种兔病的病因鉴别兔螨病的病因带病兔传染致病,特别是散养兔群传染快。兔舍兔笼潮湿、污染严重,极易发性本病。仔、幼兔患本口的原因,多数由于产仔箱内垫物长时间不更换,造成产箱受兔尿、兔粪污染潮湿而诱发。螨病不分品种,不分年龄和季节发生。中耳炎病因兔舍内环境污染,带菌土尘多,通过扫地、刮风等,使带菌的尘土落放耳内诱发此病。也有的病例继发于感冒、传染性鼻炎、化脓性结膜炎等。在中老龄兔群里多见。脱毛癣的病因兔舍由禽舍、猪舍等旧养殖场舍改成的,极易发生本病。兔舍内高温、极度潮湿、污秽也易发生本病。20-80日龄的仔、幼兔以及寄养的仔、幼兔常发生,中兔发病率较高。2 三种兔病的病原鉴别兔螨病的病原南痒螨、疥螨等兔  相似文献   

5.
<正>1临床症状兔葡萄球菌病有多种病型,幼兔多发生败血症,成兔多发生局部皮肤炎性脓肿。败血症型个别病兔不显症状突然死亡。一般病兔体温升高,食欲废绝,精神沉郁。有的仔兔生后2~3天,在皮肤上尤其是腹、胸、颈、颔下和腿内侧的皮肤,  相似文献   

6.
在北方养兔法技术课题实验中,研究在北方自然气温、干湿度等因子关系影响下,兔病发生的规律、特点,制定了兔病免疫程序,研制了兔病验方,  相似文献   

7.
兔巴氏杆菌是危害兔养殖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兔巴氏杆菌病是由Fo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其血清型为7:A、5:A,家兔中较常发生,一般无季节性,以冷热交替、气温骤变,闷热、潮湿多雨季节发生较多,一旦爆发兔巴氏杆菌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延吉头道地区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治过程。  相似文献   

8.
正兔巴氏杆菌病是家兔发生的一种常见的而且危害性极大的呼吸道传染病。这种疾病在各种年龄段的兔子身上均可发生,但研究表明,在2~6月龄或体质虚弱的兔子中,兔巴氏杆菌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这种疾病的传播速度快,常常会造成兔的全群发病,而且兔巴氏杆菌病暴发时可引起兔全群的覆灭。兔巴氏杆菌通过病畜和病禽的排泄  相似文献   

9.
集约化兔场饲养量大而密集,一旦发生兔病流行就会造成重大损失。即便在饲养管理良好、饲料配方合理的集约化兔场也还会发生群发性兔病并造成损失,尤其是以下几种较为常见和多发。  相似文献   

10.
养兔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养殖业 ,但是兔是一种娇小易病的动物 ,很多养殖户往往因为没有防治好疾病而养殖失败 ,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兔的常见病有兔瘟 (兔病毒性出血症 )、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魏氏梭菌病、球虫病等。其中又以巴氏杆菌病和大肠杆菌病发生较多。现就某兔场暴发兔疑似巴氏杆菌病和大肠杆菌病后 ,用大蒜酊治疗及预防的情况报告如下。某兔场有种兔 5 0 0多只 ,经常存栏 110 0多只 ,于 2 0 0 1年 6月间暴发疾病 ,发病兔约占存栏兔 6 0 %。病兔表现咳嗽、打喷嚏、流鼻液、呼吸发出咕噜音 ,有些病兔耳歪斜颈 ,出现不同程度结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