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 利用能产生较高频率2n配子的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是实生种子利用与选育优良品种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在用压片法研究了马铃薯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2n花粉形成机制…。的基础上,用压片法进行了马铃薯胚囊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研究,目的在于了解  相似文献   

2.
利用整体染色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WE CLSM), 对广东高州普通野生稻与粳稻台中65杂交F1的成熟胚囊育性、胚囊形成发育及受精特点进行研究。杂种F1成熟胚囊平均育性为64.61%。不同杂种的成熟胚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现象, 异常的主要类型有:胚囊退化、小胚囊、雌性生殖单位退化、卵器退化、极核数目或位置异常及其他异常等类型。其中频率最高的异常类型为雌性生殖单位退化(10.49%),其次是胚囊退化(9.80%)。杂种F1的胚囊发育过程与高州野生稻原种基本一致,育性低的杂种F1胚囊发育过程出现多种异常现象。对3个杂种F1受粉后1 d的胚囊进行观察发现,除正常受精膨大的胚囊外,还存在结构正常未受精和结构异常未受精等异常现象。受粉后7 d的胚囊基本上与受粉后1 d的相似。研究结果表明,广东高州普通野生稻可能具有决定杂种F1胚囊育性的不同基因,包括中性基因等。  相似文献   

3.
以授粉后1 d的玉米胚囊为外植体,通过改进胚囊分离方法、优化培养基激素成分,开展玉米受精胚囊的体外培养研究,建立玉米受精胚囊的离体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胚囊外植体获得形态正常胚的比例、胚再生为植株的比例均大大提高。经离体培养,约20%的玉米受精胚囊可以获得完整植株,建立了玉米受精胚囊的离体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4.
同源四倍体水稻成熟胚囊的结构及异常现象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应用整体染色透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WCLSM),对包括籼稻、粳稻及爪哇稻在内的13份同源四倍体水稻的成熟胚囊结构进行了观察。同源四倍体水稻多数子房(平均6290%)胚囊结构正常,与二倍体的正常蓼型的相似,一些子房(平均3710%)胚囊结构出现异常,异常包括雌性生殖单位退化、极核异常、胚囊退化、卵器退化、异常小胚囊和“双套结构”胚囊等6类。这些异常胚囊都可能影响受精,从而导致结实率降低。不同类型的同源四倍体水稻间异常结构胚囊的频率差异极显著。籼稻与粳稻比较,总的趋势是粳稻异常胚囊的频率高于籼稻,其中粳稻平均为2566%,籼稻平均为1934%。同一品种内异常类型的频率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显示异常结构胚囊的形成可能与品种的基因型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快速简便观察分析无融合生殖甜菜胚囊发育过程的制片法。通过剥离胚珠,并对胚珠珠孔端进行再次切割和分离,经过固定和脱水,用冬青油整体透明及丁香油封片,在OLYMPUS-BX51型荧光显微镜下通过荧光技术观察发育中的胚囊产生自发荧光,可分辨出胚囊的内部结构。用FPA和4%戊二醛两种固定液效果不同,后者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水稻胚囊形成过程与分期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利用改进的GMA半薄连续切片技术对水稻品种IR36胚囊形成和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Ⅰ形成的二分体和减数分裂Ⅱ形成的四分体的各个子细胞的大小都是不均等的;b)单核胚囊的3次有丝分裂的方向都较为固定;c)极核发育过程有明显的形态特征变化;d)胚囊形成各阶段淀粉粒出现与否有规律性。根据IR36胚囊形成的特点,初步将水稻胚囊形成过程分为8个时期,即孢原细胞形成期、大孢子母细胞形成期、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功能大孢子形成期、单核胚囊形成期、胚囊有丝分裂期、八核胚囊发育期和胚囊成熟期。  相似文献   

7.
以同源四倍体多胚苗突变水稻IR36 双为材料,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对其双受精过程及胚、胚乳的早期发育特征进行了观察。在“IR36 双”双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中,观察到一些异常受精现象和胚囊发生败育的异常类型。统计结果表明,异常受精作用或败育胚囊的发生频率高达46.67%,远高于其野生型品种IR36 4x(33.00%)。主要有子房退化、胚囊退化、单受精、双胚珠、双胚等几种异常类型。这些异常类型是导致结实率降低及形成双胚苗的细胞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水稻无孢子生殖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进一步确定水稻HDAR的无融合生殖胚的倍性及发生类型,系统观察了胚囊的发生发育。结果表明水稻HDAR中具有一定频率的无孢子生殖胚囊和由卵细胞孤雌生殖而形成的无融合生殖胚。  相似文献   

9.
用根尖、幼小叶片和花药均可研究甜菜染色体形态、数量和变化,一般多用临时压片方法进行观察。临时压片方法简便易行,但可观察时间很难超过一天,不能保存,如没有方便的显微摄影设备不可能及时准确记录,只能通过显微描绘器或直接观察绘图。若想把临时压片转为永久标片,需冰箱冰冻揭片或干冰揭片、脱水、透明、封片等步骤,程序较复杂。由于操作烦琐、珍贵材料易损失,若用石蜡把临时标片上的盖片四周封闭,可在冰箱保存一周左右,可是实际上染色体或其它材料的收缩很严重,无法观察和  相似文献   

10.
巴西橡胶树大孢子发生和胚囊发育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石蜡连续切片,观察巴西橡胶树胚珠和大孢子发生、胚囊发育过程,结果如下:1.倒生胚珠,胚珠原基在雌蕊心皮来完全愈合成完整子房前产生。珠被发生于造孢细胞末期或大孢子母细胞早期。至二核胚囊期,两层珠被顶部合拢包围珠心。2.具厚珠心,其顶部形成珠心喙;在珠孔上方有珠孔塞,它起源于胚珠附近的胎座组织。2.胚囊发育属于蓼型。发育过程一些明显的变化是:(1)细胞逐渐液泡化;(2)从单核胚囊开始,细胞核连续三次分裂、分化、定位和产生新壁形成七细胞胚囊;(3)出现极性,极性的表现在大孢子母细胞期就开始。4.一些品系的两性花中,雌、雄生殖细胞问各发育阶段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水稻胚囊突变体的表型观察、遗传定位和基因克隆,将为研究植物生殖发育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从粳稻品种宁粳4号突变体库中筛选出一个雌性败育突变体female abortion(fa),对野生型和突变体不同发育时期的胚囊进行细胞学观察并统计胚囊类型。以突变体杂合型为母本,N22为父本构建定位群体,对该表型进行遗传分析,采用图位克隆方法精确定位目的基因。结果 表型分析显示,突变体雌蕊在外观上没有表现出差异,但成熟时植株完全不育。与野生型相比, 该突变体胚囊发育异常,不能形成七细胞八核胚囊结构,而且形成多种类型的异常胚囊。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我们将该基因初定位在第1染色体的分子标记L1和L3之间,通过扩大定位群体,最终将基因定位在分子标记L10和L11之间,物理距离为117 kb。测序分析发现该区间内LOC_Os01g68870外显子上有一个单碱基替换,由胸腺嘧啶(T)替换成胞嘧啶(C),氨基酸由亮氨酸变为脯氨酸,从而导致该表型的出现。qRT-PCR结果显示,相对于OsMADS13OsAPC6OsTDL1A基因在突变体fa胚囊中表达量而言,OsDEES1基因在突变体fa胚囊中表达量变化最为显著,FA可能是OsDEES1的上游基因。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该蛋白定位于质膜。结论 FA是多孢囊基因MULTIPLE SPOROCYTE 1(MSP1)的新等位基因。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该基因对于水稻胚囊发育的重要性,可为探明它所在的调控网络体系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2.
Abnormal Structure of Embryo Sac in Autotetraploid Ri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utotetraploid rice is a special genetic stock line derived from colchicine-treated diploid rice.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diploid, the chromosomes and genome of the autotetraploids are doubled. Therefore, the phenotype or morphology, especially the rep…  相似文献   

13.
通过镜检对二倍体水稻APIV(2)和同源四倍体水稻APIV(4)的双受精过程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与二倍体水稻相比,同源四倍体水稻的双受精过程比较特殊,花粉粒在其柱头上萌发比较慢,花粉管在花柱内的伸长比较迟缓,双受精延迟,退化型胚囊的频率比较高(36.0%),极核和反足细胞的形态异常,存在着一定频率的胚自发现象。由此认为,同源四倍体水稻的有性生殖能力已经明显变弱。  相似文献   

14.
同源四倍体水稻胚囊内反足细胞团的多态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对6份同源四倍体水稻在生殖发育过程中胚囊内反足细胞或反足细胞团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同源四倍体水稻的雌配子体发育过程中已经存在着一些不正常的发育现象。在同源四倍体水稻的胚囊内反足细胞或反足细胞团的多态性比在二倍体水稻的胚囊内表现得更明显。反足细胞或反足细胞团的多态性主要表现为胚囊内形态的多样性和位置的多样性,这是其有性生殖能力变弱和雌配子体不正常的部分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大豆不同器官中的RNA的提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畅  王豫颖  代红杰 《大豆科学》2004,23(4):281-284
从植物组织中提取高质量的RNA是进行基因克隆和基因表达分析的基础.同种植物不同器官的组织由于组成成分的差别,其RNA的提取有不同的难点.本文分别采用异硫氰酸胍法、改进的异硫氰酸胍法提取了大豆的根、茎、叶、胚芽等不同器官的RNA,结果发现异硫氰酸胍法适合根和茎的RNA提取,改进的异硫氰酸胍法不仅适合根与茎的RNA提取,还适于胚芽RNA的提取.而两种方法对从叶中提取RNA则均不是很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