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肠神经系统     
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是由位于胃肠道壁(包括胰和胆囊)内的神经元神经递质和蛋白质及其支持细胞所组成的系统,这些神经元起源于神经嵴组织,区别于产生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组织。  相似文献   

2.
刘晓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021+4023-4021,4023
[目的]研究绵羊胚胎胃肌间神经丛的发生。[方法]运用组织学方法,对蒙古绵羊5~550 mm胚胎胃肌间神经丛的发生进行研究。[结果]32 mm胚胎,可观察到胃肌间神经丛组成细胞与周围的间充质细胞相似;164 mm胚的胃肌间神经丛神经元细胞体与32 mm胚比较,增大了近1倍,分化更明显;发育到550 mm胚时,神经元显现出特有的形态。[结论]胚胎发育至550 mm时,神经元的形态已近成熟。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黄病毒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疾病,易造成神经系统的后遗症.黄病毒可以通过血源性途径、特洛伊木马途径和神经轴突转运的方式跨越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病毒穿越BBB进入CNS后,被病毒激活的内皮细胞、胶质细胞和神经细胞会释放大量...  相似文献   

4.
鸡腔上囊传出神经元的分布——用CB—HRP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CB—HRP注入鸡腔上囊壁内,支配腔上囊的神经元被标记。支配腔上囊的长轴突型交感节前神经元在胸7—腰荐3(简称T_7—LS_3)髓节的Terni氏柱内,主要位于LS_1—LS_2髓节。在LS_8—LS_(11)髓节中央管背侧和背外侧区有大量标记细胞,主要集中于LS_8髓节,这些标记细胞是支配腔上囊的副交感节前神经元,其轴突大部分行经同侧盆神经到达腔上囊,少数行经对侧的盆神经到达腔上囊。腔上囊的交感节后神经元位于T_6—L_(13)交感干神经节和肾上腺神经节,交感干的标记细胞集中位于LS_9—LS_(11)和LS_2—LS_3。副交感节后神经元位于盆神经和泄殖腔神经节内。在肠神经内有大量的标记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鸡肠Remak神经(INR)神经束的超微构造与血-神经屏障的微细形态,为进一步阐明INR的生理功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鸡肠Remak神经(INR)神经束的超微构造与血-神经屏障的微细形态。【结果】鸡INR被神经束膜分隔成许多神经束,束内既有无髓纤维又有有髓纤维,但以无髓神经纤维的数量占绝对优势。雪旺氏细胞与两种神经纤维的形成与结构密切相关。神经束膜细胞突起长而薄,包绕神经束,其丰富的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和发达高尔基复合体,以及以常染色质为主的细胞核和明显的核仁结构,提示束膜细胞具有活跃的蛋白合成和分泌功能。不同于肠壁内ENS缺乏神经屏障的现象,鸡INR的神经束膜中分布有血-神经屏障,是由结构紧密的毛细血管及其周围多层排列的束膜细胞形成的,且束膜细胞表面可见吞饮泡的形成,但未见不同束膜细胞之间有特殊的细胞连接。这种组成特点表明,鸡INR的血-神经屏障没有哺乳动物外周神经的严密。【结论】上述试验结果显示,鸡INR的细胞学结构既不同于肠壁内ENS,也与外周神经有差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6.
应用RT-PCR方法从鸡脑中扩增血管活性肠肽(VIP)基因片段,将其连接于pGM-T easy.分别利用pGM-T easy中T7和SP6启动子及其RNA聚合酶,以线性化的VIP/pGM-T easy为模板转录合成正、反义DIG标记RNA探针.通过原位杂交方法将合成的探针用于探查VIP-mRNA在鸡肠Remak神经(INR)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INR的神经元胞体中有VIP-mRNA的转录,且这种神经元数量众多;原位杂交阳性神经元胞体大部分是大型神经元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阳性神经元胞体在INR神经节中呈层状或成群分布.INR的神经纤维呈弱阳性.在节间束也有少量的阳性细胞分布.本研究从基因水平证明INR中有VIP神经元存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仔猪小肠肌问神经元类型与仔猪发育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0、5、28日龄仔猪小肠肌间神经元进行了定性研究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神经元大小和形态与神经元的发育直接相关,0日龄时,神经元多为幼稚型,5~28日龄时神经元逐渐趋于成熟;0日龄小肠各段的肌间神经元教量分别为十二指肠272.11±49.21、空肠173.89±30.95、回肠177.22 4±40.58,均显著高于5和28日龄相应肠段;28日龄仔猪十二指肠肌间神经丛 NADPH 阳性神经元占神经元总群的百分比(NADPH 百分比)显著高于0日龄,其余肠段 NADPH 百分比随日龄增加无明显变化;肌间神经丛 NF 阳性神经元占神经元总群的百分比(NF 百分比)也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本研究揭示仔猪出生后肌间神经丛在形态和不同亚群神经元比例上均有一调整期.  相似文献   

8.
山羊小肠内AchE和NOS阳性神经元数量分布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15日龄、4月龄和12月龄山羊小肠中胆碱能神经元和NO能神经元的数量分布变化。结果显示:1)肌间神经丛和黏膜下神经丛含有丰富的AchE阳性神经元,神经元聚集成神经节,并由节间支连成网状。2)NOS(一氧化氮合成酶)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肌间神经丛,神经元构成的神经节也连成网状;黏膜下神经丛内NOS阳性神经元稀疏,散在分布。3)小肠肌间神经丛中,12月龄的AchE和NOS阳性神经元总数比15日龄的增加163%和137%,但阳性神经元密度降低39%(AchE)和40%(NOS)。4)比较各肠段,AchE和NOS阳性神经元密度在回肠中最高,但神经元总数以空肠最多。结果表明山羊小肠中分布有丰富的胆碱能和NO能神经元,但黏膜下神经丛中胆碱能神经元多于NO能神经元;随着山羊小肠的发育,胆碱能和NO能神经元的数量逐渐增多而密度却下降。  相似文献   

9.
采用酶消化法原代培养大鼠肠平滑肌细胞,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测定血根碱对大鼠肠平滑肌细胞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酶消化法原代培养的大鼠肠平滑肌细胞纯度高(α–actin检测阳性率达90%以上),密度大,并呈现平滑肌细胞特有的"峰–谷"样排列;血根碱及阿托品可显著抑制肠平滑肌细胞收缩,抑制率分别为32.22%和34.99%;血根碱和阿托品联用对肠平滑肌细胞收缩的抑制率可达68.8%,与单独使用血根碱或阿托品的抑制率差异显著;血根碱对乙酰胆碱、组胺及KCl诱导的肠平滑肌细胞的收缩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血根碱主要通过作用于细胞膜上的M受体、H1受体和钙离子通道来实现对大鼠肠平滑肌细胞收缩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胚鼠中脑曲分离神经干细胞,探讨IL-1α诱导胚鼠中脑神经干细胞分化为多巴胺神经元的效能.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胚胎的中脑神经干细胞,加入IL-1α诱导其分化,通过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鉴定,并统计分析其诱导效能.结果:胚鼠中脑的腹侧中脑曲部位分离获得了大量未分化、呈巢状悬浮生长的细胞球,且能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IL-1α能明显提高NSC定向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比例(IL-1α组14.3%±0.8%vs对照组2.6%±0.3%,P<0.05).结论:胚鼠中脑存在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和中脑神经干细胞被IL-1α诱导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分化比例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1.
由仔猪脑部海马体齿状回分离得到神经干细胞,利用无血清培养基添加特定生长因子方式培养;采用RT-PCR鉴定神经干细胞和诱导分化后细胞生物特性;利用免疫荧光化学技术检测克隆的细胞抗原和分化后特异性成熟神经细胞抗原表达。由海马体齿状回分离的细胞群具有连续克隆能力;根据免疫荧光检测,脑神经干细胞表达巢蛋白、配对盒因子6和解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10;体外培养下NSCs可被诱导分化为神经源性细胞,且表达微管相关蛋白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髓鞘碱性蛋白。分离和培育NSCs细胞结果显示,其具有更新能力和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潜能,可为干细胞移植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在体外培养中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不同细胞因子对NSCs分化的影响,试验对大鼠胎儿神经干细胞进行了分离培养,并研究了10,50和100 ng/mL的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ruotrophic factor,BDNF)和胶质源性神经生长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对NSCs的定向诱导分化作用。结果表明,大鼠胎儿NSCs可在体外增殖并形成典型的神经球,指数增长期在传代后的第4~5天;10和50 ng/mL的NGF、BDNF和GDNF对NSCs的诱导分化作用不明显,100 ng/mL的NGF、BDNF和GDNF可诱导NSCs分化为神经元或胶质细胞。说明NGF和BDNF可诱导N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GDNF诱导其向胶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3.
比格犬神经垂体存在内分泌样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射电镜观察表明,比格犬(Beagle)神经垂体内除含大量的无髓神经纤维、神经纤维膨体(赫令小体)、神经胶质细胞和血窦外,还可分辨出少量的肥大细胞和内分泌样细胞。内分泌样细胞的主要特征是:胞质内含有大量高电子密度的小分泌颗粒,颗粒呈圆形,表面有膜包裹,直径约109—213nm,主要分布于一侧胞质内。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细胞型朊蛋白对小神经胶质细胞不同激活方式的影响。【方法】用IFN-γ、IL-4和IL-10分别刺激BV2细胞,RT-PCR方法检测PrPC的mRNA表达量。SiRNA干扰将PrPC沉默,用上述因子刺激细胞,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相关参数。【结果】用IFN-γ、IL-4和IL-10分别刺激小神经胶质细胞后可导致PrPC的mRNA表达量下降;PrPC沉默后的小神经胶质细胞对IFN-γ刺激的反应应答减弱;PrPC沉默可以显著地改变由IL-4诱导的神经胶质细胞的激活表型;但是对IL-10诱导的小神经胶质细胞激活却没有影响。【结论】PrPC既能影响小神经胶质细胞从静止状态到激活状态的转换,也在小神经胶质细胞的经典激活和替代激活途径中发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雷公藤内酯醇对AD细胞模型炎性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会玲  张小红  周晓春  王冰  王晓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640-15641,15713
[目的]以Aβ1-42寡聚体为工具药建立AD细胞模型,观察雷公藤内酯醇(T10)对AD的防治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T10(10-11、10-10、10-9、10-8mol/L)预孵育小胶质细胞12h,然后加入10μmol/LAβ1-42共孵育12h,ELISA法检测上清TNF-α、IL-1β的含量,收获条件培养基,加入海马神经元中,作用24h,MTT法检测神经元存活率。[结果]在体外T10可减少Aβ1-42诱导的小胶质细胞TNF-α、IL-1β的释放,提高海马神经元的存活率。[结论]T10可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保护海马神经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鼠胚胎中脑分离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以获取高纯度的神经干细胞,为神经干细胞的深入研究提供试验材料。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孕12~13 d小鼠胚胎中脑曲,制成单细胞悬液,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和B27存在的培养基中培养扩增,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神经干细胞及子代细胞的分化方向,流式细胞术检测TH阳性神经元比例。结果:培养的部分细胞体外分裂增殖,同时表达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nestin,并向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分化并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自然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比例为3.25%。结论:小鼠胚脑中脑存在具有多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它们能在体外稳定培养、传代和分化。  相似文献   

17.
临床上黄病毒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疾病,易造成神经系统的后遗症.黄病毒可以通过血源性途径、特洛伊木马途径和神经轴突转运的方式跨越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病毒穿越BBB进入CNS后,被病毒激活的内皮细胞、胶质细胞和神经细胞会释放大量的炎性因子和上调表达黏附分子,将白细胞募集到CNS,白细胞浸润携带更多病毒进入CNS.普遍认为胶质细胞和神经细胞产生的炎性因子是导致BBB通透性增大的主要诱因.本文对黄病毒破坏BBB入侵CNS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便更好地了解黄病毒的致病机制,更有效地防范黄病毒的蔓延.  相似文献   

18.
应用RT-PCR方法从鸡脑中扩增血管活性肠肽(VIP)基因片段,将其连接于pGM-T easy.分别利用pGM-T easy中T7和SP6启动子及其RNA聚合酶,以线性化的VIP/pGM-T easy为模板转录合成正、反义DIG标记RNA探针.通过原位杂交方法将合成的探针用于探查VIP-mRNA在鸡肠Remak神经(INR)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INR的神经元胞体中有VIP-mRNA的转录,且这种神经元数量众多;原位杂交阳性神经元胞体大部分是大型神经元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阳性神经元胞体在INR神经节中呈层状或成群分布.INR的神经纤维呈弱阳性.在节间束也有少量的阳性细胞分布.本研究从基因水平证明INR中有VIP神经元存在.  相似文献   

19.
一、毒杀作用 (一)胃毒毒杀 大多数植物源杀虫剂都具有胃毒毒杀作用,但它们的作用机理并不完全相同。有研究表明,植物源杀虫剂可以破坏昆虫的中肠组织,使中肠结构发生变化,也可能是作为神经毒剂阻断昆虫的神经传导使昆虫死亡。如苦皮藤素V主要是破坏中肠肠壁细胞膜及细胞器膜,对主要消化酶系的活性无影响;而川楝素则破坏中肠组织,阻断神经传导而导致害虫麻痹、昏迷、死亡。  相似文献   

20.
2009年全球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对人和猪等一些动物健康构成了威胁,引起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各国密切关注。流感病毒表面蛋白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与流感传染和发病有关。NA是构成病毒囊膜纤突的一重要蛋白,可诱导机体产生NA抗体,其抗体不能中和病毒,但能限制病毒从感染细胞中释放出来,减少病毒的增殖和感染,从而起到抗病毒作用[1]。NA基因变异速度比HA基因慢[2],通过研究NA来进行抗流感病毒更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