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稻米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有效保证稻米品质、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分析了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并详细列举了播种与插秧、施加有机肥、灌溉技术与稻米品质的影响,希望能够给农业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水稻种植的详细流程,着重介绍了近年来以重庆为代表的我国西南地区在水稻培育中引用的先进技术,并总结了引进技术后收获的巨大成果。  相似文献   

3.
稻米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传统食物,稻米的栽种水平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将高水平的水稻栽培技术应用到稻米种植中可以显著提升稻米的质量,给农民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基于此,阐述了我国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现状,然后具体阐述了各项水稻栽培措施对稻米品质产生的影响,希望能为我国稻米栽培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在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也需要提高水稻的品质。水稻的品质除会受到品种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外,还会受到栽培技术的影响,如果栽培技术不佳,就会使稻米的品质下降。基于此,论述了水稻栽培中各种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国水稻种植历史悠久,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革新,水稻的产量逐步提高,当前已经能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人们对稻米品质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基于此,对现阶段的水稻栽培技术进行重点分析,并研究水稻栽培技术对于稻米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浅析水稻栽培各环节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稻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提高稻米品质不但能够促进稻米市场发展,还能够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水平。在当前科技兴农的发展要求下,科学应用水稻栽培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和稻米的品质,并能够确保食品安全。水稻栽培的技术环节对稻米品质有着直接影响,基于此,分析水稻栽培主要技术对稻米造成的影响,旨在促进我国稻米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水稻机械化穴播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水稻机械化穴播技术是一种轻简化水稻种植技术,在适宜的地区可以取得较高产量。该研究比较了国内水稻机械穴播主要推广地区采用的机械穴播种植技术和机械插秧种植技术的稻米品质性状。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机械穴播技术有利于提高稻谷的整精米产量,机械穴播在安徽南陵、四川绵竹、新疆温宿和山东高清等地区的整精米产量分别比机械插秧显著提高了9.11%、27.02%、4.08%、11.11%。水稻机械化穴播技术对稻米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在部分地区表现降低趋势。机械穴播显著降低了山东高清地区稻米的垩白粒率,对其余稻米外观品质性状无显著影响。该研究初探了水稻机械穴播技术对中国部分水稻种植区较大面积种植的水稻品种的稻米品质的影响,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水稻机械穴播技术在适宜地区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水稻灌浆期温光因子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2,自引:6,他引:52  
水稻灌浆前期平均气温在26℃以上,或低于21℃,光照不足,会使多数品种稻米的出糙率和精米率降低1~3%,整精米率减少3~10%,严重者达10%以上。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随灌浆期平均气温的变化因种而异;对光强的反应,品种间亦不相同。糙米的蛋白质含量与平均气温的关系视不同年型而异,灌浆期太阳辐射强,多晴天少雨,日较差大的年份,随平均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反之,则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光强减弱,使杂交籼稻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
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水稻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占据重要的地位。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产量的有效提高,不仅能够解决我国人民的饮食需要,还能有效促进我国农村经济效益的提高。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栽培技术决定了水稻种植的产量与品质。基于此,分析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以及对水稻高产造成的影响,明确了水稻栽培技术在水稻种植业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唐微  伍钧  孙百晔  杨刚  杨琴 《农业环境保护》2010,(12):2268-2273
沼液是一种含有丰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和钙、铜、铁、锌、锰等中微量营养元素的优质有机肥,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对提高作物产量和农产品品质有重要的意义。将沼液的资源化利用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在四川省邛崃市进行种植试验,以水稻为供试材料,以清水和当地常规施肥(化肥)为对照,设置不同的沼液施用量,研究了沼液农用对稻谷产量及稻米营养品质的影响,为优质大米的生产以及沼液的合理利用和科学处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施用沼液增产效果明显,沼液用量在11.25~18.75t·hm^-2时稻谷的产量较高,比清水对照和常规化肥处理分别提高12.21%~15.52%和6.78%~9.93%;同时,沼液还可以提高稻米中蛋白质的含量,强化稻米中Fe、Mn、Ca、Mg等矿质营养,有助于提升稻米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1.
肥料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稻米品质的形成是品种遗传特性、环境生态条件、栽培技术及加工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诸多因子中,肥料的影响较大。本文综述了肥料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主要包括碾米品质的评价指标及大量元素肥料、中微量元素肥料和看机肥料对碾米品质的影响,肥料对稻米形状、垩白度、透明度等外观品质和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等蒸煮及食昧品质的影响,并扼要分析了肥料对稻米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适宜稻田施氮量以保障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提升,协调土壤养分和水稻品质之间的供需平衡。【方法】以“沪旱61”为供试水稻品种,设置了4个稻田施氮量(折合纯N分别为0、100、200和300 kg hm-2)以解析稻田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施氮处理的水稻产量在5.2~9.0 t hm-2范围,比对照提升41.0%~71.7%。随施氮量的增加,稻米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加;而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食味值下降。随施氮量的增加,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增加;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下降,降幅分别达9.7%~45.5%和23.3%~70.7%。稻米食味品质是影响稻米综合品质的关键因素。统计学分析表明,稻米的蛋白质含量与土壤中硝态氮、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呈负相关,而直链淀粉含量与土壤中硝态氮、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呈正相关。【结论】在保证水稻稳产和稻米品质提升的前提下,“沪旱61”水稻栽培的最佳氮素用量为200 kg hm-2。  相似文献   

13.
以钟山县公安镇荷塘村某水稻种植田为研究对象,从产量因素、群体动态、群体质量、农艺性状四个方面,对不同配方施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进行分析,从碾米品质、稻米外观、蛋白质含量三个方面,对不同配方施肥对稻米品质的影响进行探讨,希望对提升不同配方施肥效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东北松嫩平原西部苏打盐碱地大规模开垦种稻过程中稻米品质较差的实际问题,开展了水稻结实初期不同叶面肥喷施对稻米品质影响的田间试验研究。试验在正常氮磷钾肥料施用基础上,进行不施叶面肥对照(CK)、锌铜叶面肥调控(ZC)、镁素叶面肥调控(MG)、微生物叶面肥调控(MF)、微生物+镁素叶面肥调控(MF-MG)和微生物+锌铜叶面肥调控(MF-ZC) 6种处理。结果表明,5种不同叶面肥喷施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稻米加工、营养和食味品质,其中ZC和MG的综合表现较好,MF处理部分降低了稻米的外观品质,MF-MG和MF-ZC组合处理的效果略低于ZC或MG的单独处理。综合来看,盐碱地稻田短期内微量元素配合微生物菌剂调控稻米品质提升效果不理想,微量元素单独调控是提升盐碱地稻米品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氮肥运筹对水稻养分吸收特性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11  
以水稻品种扬两优6号为材料,研究了田间条件氮肥运筹对水稻养分吸收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处理(N240)成熟期氮素积累总量、磷素积累总量和钾素积累总量分别比中氮(N150)和低氮处理(N0)增加了21.5%、18.5%1、8.3%和134.6%、127.0%和82.7%;产量增加了10.4%和39.6%。在相同氮素水平下,采用B种施肥比例(基肥∶分蘖肥∶穗粒肥=30%∶20%∶50%),水稻成熟期氮素积累总量比A处理(基肥∶分蘖肥∶穗粒肥=40%∶30%∶30%)增加了15.4%,产量提高了7.3%。在高氮处理(N240)条件下,采用B施肥比例,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直链淀粉显著降低,但提高了稻米的垩百度而使稻米外观品质变劣。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以镇稻99和养猪场无害化处理的粪水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养猪场处理粪水替代化学氮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子和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与产量间呈二次曲线关系且极显著正相关;养猪场粪水替代常规施氮量的40%、70%和100%均可实现常规施肥的产量,其中施用189m.3hm-2粪水替代常规施氮量70%氮化肥处理的产量最高(615.20kg.666.7m-2),较空白对照和常规化肥处理分别提高28.38%~49.13%和3.1%~6.6%。在籽粒品质方面,与常规施氮处理相比,施用猪粪水替代氮化肥可以提高稻米籽粒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同时直链淀粉含量下降。其中,糙米率和整精米率均以40%H处理最高,与常规施肥相比均提高了5.9%;籽粒蛋白质含量在替代比例为40%和70%时,随着粪水施用量的减少而降低,在100%替代氮肥时,中量粪水处理的蛋白质含量最高;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在各替代比例下均表现出随着粪水施用量的减少而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产量、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适宜猪粪水替代氮化肥施用模式为70%M处理。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机械旱直播水稻在长江中游地区较优的播种时期,本试验以广两优476(GLY476)和黄华占(HHZ)两个水稻品种为材料,采用机械旱整旱播模式,设置5个播期处理,即S1(5月10日)、S2(5月17日)、S3(5月24日)、S4(5月31日)、S5(6月7日),考察播期对水稻产量形成、光温资源利用率、稻米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广两优476和黄华占的产量均随着播期的延后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S4处理的产量最高,该处理下两水稻品种产量分别较S1高15.8%和27.4%。随着播期的延后,光能生产效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广两优476在S5处理下的光能生产效率最高,两年平均值为0.432 g·MJ-1, 黄华占以S4处理最高,两年平均值为0.421 g·MJ-1;且两品种积温利用率的变化趋势和光能生产效率类似,均以S4处理最高,两者平均值分别为3.72和3.61 kg·℃-1·d-1·hm-2。两品种在S4和S5处理下的整精米率均高于其他播期处理;随着播期延后,两品种S5处理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分别较各自的最高值下降14.1~17.1个百分点和4.6~7.8个百分点;营养品质变化趋势和外观品质一致,随播期延后呈显著下降趋势,两品种S5处理的平均直链淀粉含量较S1处理降低1.3~1.5个百分点,蛋白质含量降低2.0个百分点。综上所述,长江中游地区机械旱直播水稻5月中上旬播种期使水稻遭遇高温危害,产量和稻米外观品质降低。将播期延迟到5月底至6月上旬,可有效避免高温危害,对提高水稻稳产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为明确水稻生产区高温发生规律,调整适宜播种期,提高机械旱直播水稻稳产能力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稻草不同还田方式对双季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2年田间定位试验,设置施肥区稻草还田(NPK+S)、 稻草烧灰还田(NPK+SI)和稻草不还田(NPK)以及相对应的不施肥区对照共6个处理,研究了不同稻草还田方式对双季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施用等量氮、 磷、 钾养分条件下, NPK+S处理具有提高早稻分蘖数及成穗率、 中后期叶面积指数及地上部干物质量,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 增加水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的显著作用,但对晚稻的作用不明显; 早稻NPK+S处理的产量较其他两个处理两年平均增幅为3.78%~8.77%, 晚稻随着稻草还田次数的增加,NPK+S与NPK+SI处理的产量趋于接近,但较NPK处理增产5.66%~7.32%。不施肥条件下,稻草还田(CK+S)处理对早、 晚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明显大于稻草烧灰还田(CK+SI)和稻草不还田(CK), 且其早、 晚稻产量也极显著高于后两个处理。研究还发现,稻草还田能提高早、 晚稻的稻米食味品质,但降低其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以及晚稻稻米的加工品质。以上结果说明,进行稻草全量还田对持续提高双季水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不同生境下水稻稻米品质因子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不同生境下62个水稻品种中13个稻米品质性状研究结果表明,以前5个主因子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89%统计,垩白(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加工品质(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和碎米率)、粒形(糙米宽厚比、糙米长宽比)是影响早季稻米品质主要因素;糙米宽、整精米率、精米率、糙米长和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晚季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主因子之间早季垩白与碎米率、糙米宽厚比和糙米长宽比、碎米率与糙米宽厚比表现正向相关,晚季糙米宽与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精米率与糙米长和直链淀粉含量、糙米长与直链淀粉含量表现正向相关。主因子之间早季垩白与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与碎米率、糙米宽厚比和糙米长宽比,碎米率与糙米长宽比,糙米宽厚比与糙米长宽比表现负相关,晚季糙米宽与整精米率、精米率、糙米长和直链淀粉含量,整精米率与糙米长,精米率与直链淀粉含量表现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使得人们对于果品蔬菜的品质也随之不断提高。由于影响果实品质的因素相对较多,所以运用科学化的方法提高果实品质,已成为科研人员研究的重要方向。基于此,结合果树栽培技术对果实品质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