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东海带鱼渔获量对捕捞压力和气候变动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跃中  贾晓平  林昭进  孙典荣 《水产学报》2011,35(12):1881-1889
为了解捕捞压力和气候变动对东海带鱼渔业产量的共同影响,对1956-2006年东海带鱼渔获量进行了分析.东海带鱼渔获量时间序列可划分成变化趋势和年间变动.变化趋势主要归因于捕捞努力量的单调增长,Fox模型拟合结果,东海带鱼渔获量与捕捞努力量关系显著(P<0.01).移除趋势后,其年间变动与陆地降水、季风风速、海表水温和热带气旋影响指数相关(P<0.05).结果表明,气候变动影响到东海带鱼渔获量年间变动:陆地降雨和径流携带大量营养盐进入沿岸生态系统;而季风则驱动营养盐的扩散和循环,影响着营养盐的利用效率;水温的升高不仅有利于带鱼的性腺发育与成熟,还能增加带鱼的饵料供应;热带气旋所形成的水团流动、风生混合、上升流等能促进营养盐供应并增加水域的生物量.从捕捞努力量和气候变量拟合东海带鱼渔获量的结果来看,与实际渔获量显著相关(P<0.01),并且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实际带鱼渔获量的变化趋势和年间变动.这说明渔获量的变化受到捕捞效应和气候变动的双重影响,未来气候变化将有利于东海带鱼渔业产量的增加,且渔获量年间变动幅度将会比以往更大.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国在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CCAMLR)48.1亚区和48.2亚区内2010—2014年南极磷虾拖网渔船的捕捞数据,采用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GAM)分析各拖网捕捞参数(因子)对南极磷虾汛期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 CPUE )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2014年我国南极磷虾作业渔场主要位于南极半岛等岛屿的周边海域,CPUE 值月变化明显,2—5月为捕捞高峰期。 CPUE 最高值为2014年,最低值为2012年,年平均CPUE呈略上升趋势。从月变化来看,除6月外,标准化 CPUE 均大于名义 CPUE;且最大值出现在4月或5月,最小值均出现在10月。GAM分析表明各捕捞参数对 CPUE 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拖网速度、网口高度、网口水平扩张、拖曳水深、曳纲长度;各因子的偏差解释率分别为22.8%、14.5%、12.7%、6.0%、1.6%,所有因子对 CPUE 的总体偏差解释率为57.6%。研究认为,我国南极磷虾捕捞作业中最适拖网速度范围2.6~3.1 kn;最适网口高度范围22~30 m;最适网口水平扩张范围20~25 m;最适曳纲长度范围100~200 m;最适拖曳水深范围0~40 m。  相似文献   

3.
浙江南部近海小黄鱼生长、死亡和单位补充量渔获量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浙江南部近海是东海种群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的重要繁殖和育肥场所。根据2016年2月、5月、8月和11月采集的2023尾浙江南部近海小黄鱼全长、体长和体重等生物学信息,利用体长频率分布估算小黄鱼种群生长、死亡参数,并利用Beverton-Holt动态综合模型评估探讨单位补充量渔获量在不同自然死亡系数和渔具选择下随捕捞死亡系数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小黄鱼von Bertalanffy生长参数为渐近体长L_∞=22.58 cm,生长速率K=0.78/a,初始年龄t_a=-0.37 a;自然死亡系数M值为1.343,总死亡系数Z值为4.432,捕捞死亡系数F为3.089,开发率E为0.697,表明资源处于过度开发状态;小黄鱼的首次捕捞体长L_(50)=13.11cm,对应首次捕捞平均年龄t_c=0.743 a,小于临界年龄(0.886a)和体重生长的拐点年龄(0.979a),渔业主要捕捞对象为幼鱼和补充群体,无法保证资源的有效补充;根据B-H动态模型,当前的YPR值为15.279 g/ind,若降低捕捞强度到1.685,对应YPR_(max)为17.061 g/ind,与当前产量相比增幅11.66%;若提高开捕体长(13.11cm→16.0cm),YPR_(cur)会出现显著提高(15.279 g/ind→18.766 g/ind),增幅达22.82%,表明提高开捕体长要优于降低捕捞强度。当前东海小黄鱼群系处于小型低龄化和过度开发状态,建议将小黄鱼的开捕体长提高为15 cm,保证小黄鱼的产卵亲体量及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完善东平湖刀鲚(Coilia nasus)的基础生物学数据, 并为实现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依据, 本研究根据 2021—2023 年东平湖定置三层多目刺网调查获得的刀鲚体长、体重数据, 利用 ELEFAN_GA 技术对刀鲚的生长和死亡参数进行估算, 拟合 Von Bertalanffy (VBGF)生长方程, 构建了基于体长结构的单位补充量渔获量(YPR)和单位补充量产卵亲体量(SSBPR)模型。结果显示, 东平湖刀鲚体长范围为 4.9~26.2 cm, 平均体长为 (12.2±2.4) cm, 体重范围 1.1~51.8 g, 平均体重为(6.6±4.5) g; 使用基于 bootstrap 的 ELEFAN_GA 方法估算刀鲚渐进体长 L=31.65 cm, 生长速率 K=0.66, 理论生产起点年龄 t0= ‒0.23, 季节性生产振幅 C=0.65, 1 年中生产最快的时间段 ts=0.40; 刀鲚的总死亡系数 Z=2.71, 自然死亡系数 M=1.074, 捕捞死亡系数 F=1.641、开发率 E=0.604, 平均选择体长 L50=9.15 cm; YPR 模型结果显示, 随着 F 增大, YPR 值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生物学参考点 F0.1Fmax 的值分别为 0.978 和 2.204; SSBPR 模型结果显示随着捕捞强度的增大, SSBPR 呈下降趋势, 现阶段捕捞强度介于 F20%(2.848)与 F40%(1.065)之间, 略大于 F35%(1.286)。综上所述, 东平湖刀鲚生长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 在与其他地理群体对比中, 东平湖刀鲚在生物学参数上的差异体现了其生长过程的空间异质性, K 值最大表明其可以用最短的时间生长到接近极限体长, 说明东平湖饵料丰富, 而同时较高的开发率和较低的开捕体长则表明目前东平湖刀鲚已处于过度开发状态, SSBPR 曲线得出现阶段捕捞强度小于极限值 F20%, 略大于生物学参考点 F35%。研究结果表明, 为使东平湖刀鲚资源达到生态、经济效益平衡, 可在适当减少渔船数量以降低捕捞强度的情况下, 通过增大网目尺寸以增加开捕体长来保持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东、黄海星康吉鳗生长、死亡和单位补充量渔获量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依据2011年、2016年和2017年在东、黄海进行的底拖网调查数据,研究了星康吉鳗的生长参数、死亡系数和单位补充量渔获量(YPR)。星康吉鳗的体长体质量关系和生长方程的拟合结果表明,其条件因子a估计值为4.5×10–4,其异速生长系数b的估计值为3.3。其渐近体长L∞的估计均值为102 cm,生长速率K的均值为0.21/年,理论上体长为零时的年龄t0估计均值为–0.19。通过Pauly经验公式求得星康吉鳗的自然死亡系数(M)为0.33。体长转换的渔获曲线求得总死亡系数为3.36,进而求得现阶段的捕捞死亡系数(F)为3.03,开发率高达90%。此外求得现阶段星康吉鳗的开捕体长为30 cm,对应的开捕年龄为1.47龄,远小于其体质量生长的拐点年龄(3.70龄)和临界年龄(3.39龄)。本研究根据单位补充量渔获量模型,估计其在不同自然死亡系数和开捕体长的情况下随捕捞死亡系数的变化曲线,并估算其生物学参考点。随F增加,YPR先增加到最大值,再逐渐减小。现阶段星康吉鳗的YPR为27.14,而当M为0.33时Fmax估计值为0.38,YPRmax为52.89,即将F降低为1/8,可获得将近2倍的YPR;对应的F0.1为0.255,比Fmax降低了三分之一,YPR0.1(50.38)只比最大值降低了不足5%。M越大,求得的生物学参考点越大,可获得的YPR越小;当开捕体长增加时,F和YPR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因此,现阶段中国东黄海星康吉鳗的开发率过高,开捕体长过小,处于过度捕捞的状态。为了维持星康吉鳗种群的生态健康、实现该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大幅削减其捕捞强度,降低捕捞死亡系数,同时增加开捕体长。  相似文献   

6.
杭州湾北部张网渔业资源种类组成及群落多样性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淼  张丹  张玉平  孙振中 《水产科技情报》2013,40(4):188-192, 198
为研究杭州湾北部渔业资源的种类组成及群落多样性,对2009年5月~2011年11月张网作业渔获物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渔业资源群落优势种为鲚属鱼类和中国毛虾,二者生物量相对丰度之和从2009年的61.06 %提高到2011年的82.98 %,这两种资源构成了当地的主要捕捞品种;从渔业资源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的年际变化看,2009年CPUE仅为4.53 kg·网-1,2011年提高到7.68 kg·网-1,增幅达69.5 %,说明杭州湾北部渔业资源密度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渔业资源群落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1.37~1.52,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为0.46~0.51,丰富度指数变化范围为0.58~0.63,变化幅度均较小。群落特征值季节变化中,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秋季最高,夏季次之,春季最低;丰富度指数夏季最高,春季次之,秋季最低。主要经济渔获物鲚属鱼类和白虾属虾类的CPUE在逐年提高,说明这两种渔获物的资源密度在逐年提高。严格控制捕捞强度,减少人为因素对渔业资源的破坏,对提高整个海区渔业资源群落的稳定性发挥了积极效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基于B-H模型创建了一种多鱼种管理方法,即把针对单鱼种的“开捕年龄”和“捕捞死亡系数”管理目标替换成面对多鱼种的“开捕网目尺寸”和“捕捞努力量”管理目标,从而实现多鱼种管理。利用文献参数,对东海两种主要经济鱼种带鱼和小黄鱼的综合管理进行了尝试和探讨。结果显示,带鱼和小黄鱼由于体型和个体大小差距较大,最适产量重叠范围较小,两个鱼种不适宜综合管理;可以针对不同渔场、不同专捕渔船进行单独管理。该模型具直观、易判、及时等优点;同时存在短期有效、要求体形相近等缺点。若要推广该模型,需要积累足够的基础数据以获取必要的模型参数;另外还需要探讨捕捞努力量标准化方法,进一步提高模型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朱国平 《水产学报》2012,36(12):1863-1871
基于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CCAMLR)统计公报(Statistical Bulletin,Volume 23)提供的数据,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实验对1998-2009年南极半岛北部(CCAMLR 48.1、48.2和48.3小区)内的南极磷虾渔场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表温和叶绿素a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对3个小区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fishing effort,CPUE)总偏差解释率分别为51.11%、69.25%和65.82%,其中各小区贡献最大的因子均为月份.1998-2009年期间,3个小区内各年平均CPUE保持相对稳定.48.1小区各年间平均CPUE值变化最小,而48.3小区则较48.2小区大.3个小区之间及48.2小区和48.3小区内年均CPUE差异不明显,而48.1小区内平均CPUE则存在显著性年份差异.从CPUE月均变化可以看出,3个小区均呈单峰分布,48.1~48.3小区的峰值分别出现在4月、5月和6月.3个小区之间平均CPUE月变化不显著,但各区内平均CPUE则存在显著的月变化.48.1~48.3小区南极磷虾渔场的适宜表温范围分别为-3~2℃、-2~2℃和0~5℃,但CPUE主要分别集中在表温-2~1℃、-1~0℃和1℃左右以及0.8~2.4℃范围内.48.1小区(53%)、48.2小区(39%)和48.3小区(51%)3个小区较大比例的CPUE值处于叶绿素a浓度为0~0.2 mg/m3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依据2012~2013年在南沙群岛西南部和北部湾口海域进行的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调查海域中鲨鱼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兼捕到鲨鱼16种,分别隶属于5目10科。其中,2012年秋季航次出现鲨鱼6种,北部湾口海域以阴影绒毛鲨(Cephaloscyllium isabellum)和网纹绒毛鲨(C.fasciatum)为优势种,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以阴影绒毛鲨和短吻角鲨(Squalus brevirostris)为优势种;2013年春季航次出现鲨鱼13种,北部湾口海域以阴影绒毛鲨为绝对优势种,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以哈氏原鲨(Proseyllium habereri)和阴影绒毛鲨为优势种。鲨鱼的尾数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N)范围为1~27 ind·h~(-1),重量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W)范围为0.19~5.85 kg·h~(-1),在整个调查海域范围内,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为鲨鱼主要分布。本文调查分析结果可为掌握南海鲨鱼的种类组成和地理分布现状以及估算鲨鱼资源量提供基础资料,也可为制定鲨鱼养护等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环境因子对人工鱼礁区鰉分布的影响,实验以莱州湾芙蓉岛人工鱼礁区鰉为对象,根据2014—2017年春季和秋季礁区三重刺网调查数据,主要应用GAM模型研究了水温、盐度、pH、溶解氧、饵料生物和人工鱼礁等环境参数以及年份、月份对鰉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和各站位平均体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春季礁区和非礁区CPUE差异不显著,秋季礁区CPUE高于非礁区,是非礁区的3.53倍。礁区和非礁区体长差异不显著。三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鰉CPUE受到年份、月份、人工鱼礁、年份和月份的交互作用影响,平均体长则主要受到年份的影响。Delta GAM模型表明,人工鱼礁和水温对CPUE影响显著,鰉在人工鱼礁区出现的概率大于非礁区,随着水温的升高,鰉出现的概率降低;CPUE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8°C达到最高值;饵料浮游植物丰度和浮游动物丰度是影响鰉平均体长的关键因子,当硅藻丰度小于3×10~5个/m~3时,鰉平均体长随硅藻丰度上升而下降,随后趋于稳定;鰉平均体长随浮游动物丰度增加而呈现降低趋势。研究表明,鰉主要分布在秋季水温较低时的人工鱼礁区,体长较大的鰉主要出现在硅藻丰度和浮游动物丰度较低的区域。  相似文献   

11.
珠江口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迪  林昭进 《南方水产》2006,2(4):37-45
根据1986~1987年珠江口及其邻近水域渔业资源的周年月份调查数据,运用MVSP软件包中的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对珠江口鱼类群落的时空变化进行定量分析,描述珠江口鱼类群落的季节变化和区域变化特征,把珠江口从时空上划分为4个季节和5个水域,并与传统的划分方法作比较,讨论了这种分析结果的合理性。综合考虑个体数、重量、出现频率等因素,把珠江口鱼类的优势种确定为优势度大于1000的丽叶鲹、棘头梅童鱼、凤鲚、银鲳、杜氏棱鳀、带鱼、黄斑鲾和赤鼻棱鳀等8种,分析了优势种的区域和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2.
南方拟■是一种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系的小型经济鱼类,目前仅有野生资源。为查明珠江流域其群体遗传结构现状,试验采用RAD-Seq技术筛选出36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其中29个为高度多态性(多态信息含量>0.50)位点,6个为中度多态性(0.25<多态信息含量<0.50)位点和1个为低度多态性(多态信息含量<0.25)位点。选取6个高度多态性位点研究珠江流域的北江、桂江、都柳江、融江、左江、右江、黔江及郁江8个江段南方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分化情况,结果显示,共检测到98.17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观测杂合度、期望杂合度、香农指数和多态信息含量值分别12.2713、6.0575、0.5389、0.7679、1.8974和0.7379,表明珠江流域南方拟■的遗传多样性丰富。6个微卫星位点在8个群体中检测结果显示,平均群体间分化系数为0.1028,表明10.28%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间,89.72%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内,属于中等分化水平;平均群体内近交系数为0.2987,表明群体内杂合子缺失严重;基因流为1.0075~4.7308,说明群体间的基因流足以抵制遗传漂变。本研究的结果可为南方拟■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珠江首次禁渔西江段鱼类资源声学跟踪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珠江开始实行禁渔期制度。该研究采用 Simrad EY60鱼探仪,分别于2010年5月19日和2011年5月22日对珠江西江段进行了走航式探测。结果显示,珠江禁渔期期间西江段鱼类资源密度增加,2010年和2011年鱼类平均密度分别为0.0513尾·m -3和0.1068尾·m -3,根据渔获物调查数据,推算增幅分别为广东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47.85%、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18.54%、鲮(Cirrhina moitorella)10.87%和鳊(Parabra-mis pekinensis)6.25%;两年西江段深水区域鱼类密度均较大,尤其是水底结构为凹形区域,鱼类有明显的聚集现象;浅水区域且底部较平整的水域,鱼类分布分散且密度较低;垂直分布方面,鱼类主要分布4--10 m 中下层水层。珠江禁渔期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鱼类的产卵亲体繁殖,对鱼类资源数量的补充起到了增殖作用,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护养了鱼类的自然生长,起到了资源增重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89、1994、2004和2014年陆地卫星遥感资料,采用遥感影像解译手段、GIS数字化和叠加分析等方法,分析珠江口南沙湿地围填海开发进程,并通过对2002—2003年和2013—2014年两个时期10个航次的现场调查资料的对比分析,研究围填海对南沙周围水域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4个时相南沙湿地海岸线长度分别为213.6 km、230.0 km、232.5 km和248.6 km。1989—1994年、1994—2004年和2004—2014年海岸线长度年增加幅度分别为3.28 km/a、0.25 km/a和1.61 km/a,海岸线向海推进最大距离分别为4900 m、1700 m和7700 m。(2)1989—2014年南沙湿地因围填海增加面积约46.3km~2,增加幅度最大的阶段为1989—1994年,增加面积占总增加面积的40.60%;其次是2004—2014年,增加面积占总增加面积的34.99%;1994—2004年围填海占用的滩涂面积最小(24.41%),南沙万顷沙和龙穴岛的围填海活动最为剧烈。(3)近10年来,南沙湿地浮游动物、大型底栖动物、潮间带生物、鱼类和头足类等生物资源种类分别减少了60.34%、73.21%、26.67%、79.78%和50.00%,栖息密度分别减少58.49%、12.38%、79.96%、78.78%和66.79%,生物量分别减少了82.16%、73.23%、15.83%、70.49%和62.43%。甲壳类的种类数和栖息密度分别减少了13.33%和69.85%,但生物量增加了114.20%。(4)浮游动物多性性指数增加了10.24%,大型底栖动物、潮间带生物、鱼类、甲壳类和头足类等多样性指数分别减少了71.10%、91.82%、18.18%、66.90%和73.68%,优势种更替显著。可见,南沙湿地围填海不仅改变了海岸线的类型和长度,占用了湿地资源,同时也对周边水域的海洋生物产生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李思发 《水产学报》1997,21(2):143-151
主要报导长江原种亲鱼鲢、鳙、草鱼和青鱼的形态特征、年龄生长和繁殖特性。通过可数可量参数的测定,年龄生长、性成熟年龄、繁殖力、成熟系数及卵比重等单项的相对关系的研究,讨论并提出了原种亲鱼鲢、鳙、草鱼、青鱼的标准参数,可供原种场生产管理、原种检测及种质资源保护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科学有效地保护瓯江渔业资源及其生态环境, 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逐月按照《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方法》,采用实地调查、走访了解等多种手段对瓯江干流丽水段的渔业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同时运用数学统计法和多样性指数法将本次调查结果与1972年瓯江水系渔业资源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探讨了瓯江干流丽水段渔业资源的致危原因。结果表明, 瓯江干流丽水段流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细胞密度和生物量相对于1972年分别增加42.3%、30.23%和17.6%,优势种由硅藻变成硅藻和绿藻,优势度增加6.07%;浮游动物的种类和细胞密度也均有增加,且原生动物所占比例大大增加,由45.24%增加为67.44%;底栖动物种类、密度和生物量均有减少,水丝蚓所占比例增加;鱼类的种类、数量和可捕量大大降低,珍稀鱼类种类减少甚至濒临灭绝,许多鱼类出现低龄化和小型化问题。水工建筑的大量建造、工农业污水的大量排放和过度捕捞是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2015年1月到12月,通过对锦江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的时空动态,运用细胞密度及群落多样性指数等进行了水质综合评价。研究表明,浮游植物6门17目1亚目32科45属101种,其中硅藻门最多,共42种,占总数的41.58%;绿藻门次之,共32种,占总数的31.68%,该保护区为硅藻-绿藻型河流;在夏季浮游植物密度达到2.59×106cells/L,为全年最大值,冬季密度最低,仅为1.82×105cells/L;Margalef指数(Dm)、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指数(J'')季节变化趋势一致,夏季、秋季、春季到冬季依次减小。利用浮游植物细胞密度评价,锦江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体为贫营养水体;从多样性指数分析来看,水体介于β-中污染带到寡污染带之间。通过综合分析,锦江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整体上说为β-中污染或贫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8.
水温对草鱼血清活性氧含量及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水温(22、26、30和33℃)对草鱼(Ctenopharynodon idellus)血清活性以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实验选取180尾均重为55.4 g的草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15尾鱼。在室内微循环系统中,采用加热棒(EHEIM 3619 aquarium Heater)进行控温,投喂含粗蛋白33.78%的配合饲料。8周养殖试验结束后,计算草鱼生长指标,测定草鱼血清ROS、SOD、CAT、T-AOC含量和GSH-Px活性。结果显示:温度显著影响到草鱼生长,当水温为30℃,草鱼生长最快;血清中ROS、SOD随着温度的升高显著升高;T-AOC、GSH-Px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水温为30℃达到最高;CAT随着养殖水温的变化,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30℃为草鱼生长最适温度,水温22~30℃,草鱼体内的抗氧化酶系统能够维持体内自由基的"自稳态",当水温过高(33℃)时,则会造成草鱼高温损伤,从而影响草鱼代谢和生长。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上游江津江段鱼类早期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于2009年5—7月对长江上游江津江段卵苗的时空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5月14日、6月3日及6月9日前后该江段有卵苗汛发生,卵苗的平均密度为9.36 ind/100 m3,最大密度为37.73 ind/100 m3;经威氏符号秩次检验,卵苗密度的昼夜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卵苗密度垂直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水平分布上,南岸和北岸之间的卵苗密度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岸和江中间的卵苗密度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20.
The influence of abiotic factors on ichthyoplankton occurrence was assessed in lotic stretches with and without dams in the Grande River basin from November 2008 to March 2009. Water transparency and temperature were the main abiotic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temporal variation of ichthyoplankton occurrence in unregulated stretch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best predictors of ichthyoplankton occurrence in regulated sites were water transparency and time of day. The catch of ichthyoplankton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at low transparency and during night‐time in areas downstream of dams, which may be attributed to either adaptive behaviour of fish species in favouring greater protection of offspring, or the greater predation rate of ichthyoplankton at higher transparencies and during daytim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an association between abiotic factors and fish reproduction, but the nature of this relationship in regulated rivers contrasts with that found in stretches without da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