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林智 《中国茶叶》2005,27(1):17
2004年12月26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支持研究的"γ-氨基丁酸茶加工技术"项目通过了由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委员会听取了技术研究报告和审评了茶样后,一致认为,该项技术全面系统,有多处创新,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同类研究中居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4月15日,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举行。浙江大学茶学系屠幼英教授和须海荣副教授等完成的“生物催化技术重组并强化茶深加工制品的功能及其产业化”荣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省茶叶界首次获得的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为提高夏秋茶资源利用率,经过十多年不懈的努力,屠幼英教授团队完成了国家科技部“固定化多酚氧化酶法生产茶黄素”和“基于微生物氧化酶固相耦联清洁生产高纯度茶黄素技术”、省科技厅重点项目“茶黄  相似文献   

3.
浙江茶情(2)     
金晶  陆德彪  刁学刚 《茶叶》2015,(2):119-121
<正>1浙江茶界首摘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月15日上午,2015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召开。浙江大学茶学系屠幼英教授主持完成的"生物催化技术重组并强化茶深加工制品的功能及其产业化"项目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此成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省茶叶界获得的第一个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是茶界产学研合作的成功示范。该研究成果已在浙江茗皇天然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上虞健茗茶业有限公司、浙大  相似文献   

4.
《茶叶科学》2011,(6):551
<正>1.名优绿茶安全生产全程质量控制及清洁连续化加工生产线(2006、2009年验收);2.西部茶叶优质原料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10年);3.茶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2年);4.卷曲型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年验收);5.高香冷溶速溶茶加工技术(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2004年);6.鲜茶汁饮料关键加工技术及其产业化(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  相似文献   

5.
金寿珍 《中国茶叶》2005,27(1):17-17
2004年12月26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支持研究的“γ-氨基丁酸茶加工技术”项目通过了由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委员会听取了技术研究报告和审评了茶样后,一致认为,该项技术全面系统,有多处创新,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同类研究中居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①首次筛选出适制γ-氨基丁酸荼的茶树品种7个,确定了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四叶新梢;  相似文献   

6.
茶叶深加工能充分利用夏秋茶和中低档茶,有效提升产业附加值,是解决茶产业产能过剩的有效途径,茶叶有效成分的生物技术利用也是产业发展的技术趋势.本文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专利文献计量法对茶产业深加工信息技术进行挖掘分析,呈现茶产业深加工技术发展现状,探讨茶产业深加工未来技术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创建于1935年(前身是福建省建设厅茶叶改良场).1952年重建以来,开展了180多项试验研究,取得130多项成果,获奖成果48项.其中全国科学大会奖3项、省科大会奖10项,农业部科技进步奖5项,省级科技成果奖13项,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奖各1项,院、厅级成果奖15项.研制开发出茶叶新产品30多个,分别获得国际名茶金奖、银奖、国家发明专利、中国农业博览会二金、二银奖,中国茶文化名茶奖、优质茶奖、中茶杯名优茶特等、一等奖以及省、地、市级名、优荼奖.撰写科技图书15种,论文1300多篇.培训茶技人员万余人.  相似文献   

8.
正浙江省新昌县从2000年出台首个茶产业专项扶持政策,至今已15个年头。新昌茶产业依靠政策引领,实现了持续较快速的增长,名优茶产量、产值从2000年2400吨、1.9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4405吨、7.98亿元,分别增加83.5%和311.3%;茶产业链从龙井茶、珠茶生产延伸到了茶机、茶包装、冷藏加工等产业,产值从5亿增加到26亿元,增长420%;市场交易额从4个亿增加到45亿元,增长1025%。新昌茶业也谱写了辉煌的篇章,先后获得了"中国名茶之乡"、"全国茶叶科技创新示范县"、"全国茶叶标准  相似文献   

9.
浙江茶情(2)     
任苧  陆德彪  刁学刚 《茶叶》2021,47(2):127-129
1 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圆满落幕 由农业农村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杭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和浙江省供销合作社承办,以"茶和世界·共享发展"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于5月21日至25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行.5月20日晚,省委书记袁家军,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出席茶博会"世界茶...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贵阳首个精制茶厂在开阳县南贡河富硒茶叶有限公司试产成功,该茶厂年产5000吨出口大宗茶,填补了贵阳精制茶生产的空白。据公司总经理江东才介绍,一直以来,贵州茶企都重春茶生产、轻夏秋茶,导致夏秋茶下树率很低,为了帮助解决夏秋茶出路问题,该茶厂从2014年年底开始建设,总投资2000万元,每年可以"消化"3万亩茶园的夏秋茶,预计投产后每亩茶园将增收1500~2000元。贵阳市农委农推站站长龚静说,目前贵阳市茶园面积  相似文献   

11.
茶作为一种嗜好性饮品,风味是其第一品质属性。茶滋味的呈现是人的味觉器官对茶汤中呈味组分的综合感知效应,一般描述为苦、涩、鲜、甜等感官体验。其中,苦味是最易被感知的味觉属性,也是影响茶叶风味品质的重要因素。夏秋茶资源由于苦涩味较重,面临大量弃采的困境,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综述了苦味感知的生理基础以及苦味相关评价方法;以绿茶茶汤为主要载体,系统整合茶叶的苦味呈味组分,探讨其他滋味单体与苦味化合物间的互作效应,以及后处理介导对茶汤苦味的调控机制。以期丰富茶汤滋味化学理论基础,明晰茶叶苦味物质的呈味特性、呈味机制以及滋味物质之间的互作效应,为夏秋茶滋味品质调控及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浙江省松阳县农业局签订了国家科技部转换基金项目“无公害茶叶生产关键技术中试示范”项目协议书,标志着松阳县开始全面实施该项目。松阳县继2001~2002年完成了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低农残茶叶基地建立及配套技术推广”和浙江省三农五方项目“茶树病虫害综防体系建立及茶叶中农药残留控制技术推广”(获省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后,今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主持下,开始实施此项目。为组织好该项目的实施,提高松阳县无公害茶叶生产水平,2003年初,松阳县农业局在斋坛乡组织了有全县茶叶辅导员和…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9月16日,2014-2015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结果公布,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陈宗懋院士主持的科研成果"茶叶中农药残留安全评价及应对"荣获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项目成果首次提出以茶汤中农药残留水平为基准制订农药MRL标准的原则,创新了茶叶中MRL标准的制订规则,制修订国际茶叶中农药残留MRL标准6项,创建了主动应对贸易壁垒新模式;集成了以农药安全分级评价、农药安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持完成的"超微绿茶粉加工新技术及应用"课题,系浙江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茶叶资源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中的一项主要内容.经过两年多的实施,已超额完成了课题的各项指标,于2004年12月26日通过了由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鉴定委员会由浙江大学、浙江省农业厅、安徽农业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和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等单位专家组成.  相似文献   

15.
茶叶经过精制加工后,产生80目以下的细末统称茶灰,积储在茶厂内无法利用,有的茶厂对这种废物的处理,感到非常困难.其实根据茶灰所含的化学成分来说,仍有许多宝贵的东西,例如茶灰中含有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茶皂甙等物质,假如应用一定的方法加以充分利用,确实可以化废为宝,增加人民财富.最近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和浙江省化工研究所共同协作试验找到了茶灰的新用途.这  相似文献   

16.
在茶叶市场份额竞争激烈的当今时代,许多茶企业在已有茶叶产品的基础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茶叶创新进行研发,开发新的茶叶产品。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创新研发,离不开数据库的支持,数据库成为存储、调取和应用创新专利技术的场所。因此,茶企业加强了对存储创新专利数据库的安全防护工作。文章首先研究了创新专利技术数据库,阐述了茶叶企业创新的意义及方式内容,介绍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对于创新专利技术的应用。着重分析了茶企业创新专利技术数据库防火墙建设的重要性。最后,创造性提出了茶企业专利技术数据库防火墙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17.
推进龙游茶品牌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游产茶历史悠久,北宋时就有采茶业.自古以来,优越的生态环境和精湛的加工技艺,铸造了名目繁多的茶叶品牌,其中尤以龙游方山茶最为盛名.据史料记载,明代时,浙江有21品传统名茶,龙游方山茶为其中之一,与西湖龙泓(井)茶等15品名茶入贡,成为当时著名的品目.20世纪80年代以后,龙游茶叶的品牌建设与时俱进,取得了长足发展,方山茶、方岩绿毫分别于1989年和2003年获"浙江名茶"证书;吴刚茶、圣堂山仙茶、龙游凤尖、龙游龙贡茶等新品分别成为浙江省创新名茶.此外,渴旺名茶、天井岩茶、金龙皇茶等多个茶叶品牌在省内外均有较好声誉.  相似文献   

18.
郎继群 《中国茶叶》2003,25(4):33-33
1.历史与现状永昌镇地处浙江省富阳市中北部山区,为传统产茶区,地理条件非常适宜茶叶生产,历史上盛产条红茶,后改炒青绿茶,20世纪80年代开始炒制龙井茶,自然品质优异。长期以来,茶叶是永昌镇重要的传统经济作物,在1990年时茶园面积曾达3503亩,投产面积3401亩,产量88t,产值65万多元。现在全镇茶叶总面积为1515亩,实际采摘面积972亩,总产量44t,产值154万元。目前园相较好的茶园只有200多亩,多数为管理粗放的茶园,并且还有200多亩已长期抛荒。春茶以生产龙井茶为主,少数茶园夏秋茶卖鲜叶,大部分茶园夏秋茶不采,茶叶资源利用率较低,全镇的茶叶形…  相似文献   

19.
, 《中国茶叶》2012,(11):37-37
承继今年春茶产销两旺、增产增收势头,浙江省夏秋茶保持基本平稳的局面。据开化、绍兴、松阳、新昌、长兴、淳安、缙云等十余县(市、区)调查比较分析,预计今年全省夏秋茶产量为7.62万吨,比去年增产1900吨,增长2.56%;产值26.8亿元,比去年增收0.3亿元,增长1.13%;其中名优茶产量2.96万吨、产值22.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和0.9%。分析今年夏秋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夏茶减、秋茶增,价格一消一长前后分明。据松阳、新昌、淳安、磐安等县反映,由于受全国性经济走软形势影响,今年春茶后的销售比去年有所放缓,劳保用茶明显萎缩。加上成本上扬等因素影响,只采春茶,不采夏秋茶的现象较为突出。浙南茶叶市场、新昌中国茶市、干岛湖市场6-7月夏茶价格均比上年下降5%~15%,这是近十年来首次出现夏茶价格下浮现象。由此导致多地夏茶主动性压缩生产而减产。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为助推"瀑布仙茗"茶叶产业转型升级,余姚市紧抓"浙江省十县五十万亩茶产业升级转化工程"(简称转化工程)项目"名茶连续化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应用与示范"课题实施的契机,及时出台相关的补助政策,在浙江省农业厅和浙大茶学系等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和推广,助推余姚瀑布仙茗驶向"高铁时代"。转化工程主体实施单位余姚市姚江源茶叶茶机有限公司茶园面积800亩,基本实现连续化、自动化、清洁化和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