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技创新是带动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保障,如今农业的发展与科技创新紧密联系,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的信息化、智能化是新世纪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课题组探讨了应用电子集成技术,在集成了语音识别控制模块、光能蓄电模块、5G网络模块的Arduino开发板上,实现蔬菜大棚管理的语音控制功能,真正实现蔬菜大棚管理的智能化和便捷化。  相似文献   

2.
魏挺 《农业工程》2018,8(6):51-54
针对当前农业大棚蔬菜种植的信息化和自动化需求,利用物联网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的大棚蔬菜温湿度采集系统。为实现蔬菜大棚温湿度采集功能,分别从硬件和软件的角度对系统进行构建。在硬件方面,结合蔬菜大棚中传感器节点较多的问题,采用温湿度传感器节点与无线射频模块结合的方式,完成蔬菜大棚中温湿度的自动采集和数据发送;在软件方面,利用IAR集成开发环境对上机位软件进行开发。通过对部分功能的测试,验证开发方案在农业蔬菜大棚中应用的可行性,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推广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孙涛 《南方农机》2023,(22):61-64
【目的】传统意义上的环境监控系统大都采用分散监控和维护的方式,不仅浪费物力、财力和人力,而且系统的可靠性相对较差,亟需解决这些问题。【方法】笔者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智能化农业温室大棚环境监控系统,该监控系统通过采用下位机和上位机两个独立的子系统,能够实现对农业温室大棚内部环境的多点网络式监控,应季节变化配置监控系统监测参数。【结果】温度调试模块、湿度采集模块运行良好,上位机界面显示正常,能够实现实时智能化的监督与控制。【结论】创新设计后的农业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控系统不仅可以降低系统监控成本,给设备维护管理者提供便捷,提高其工作效率,还可以应用于其他任何需要环境监控的领域,有助于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针对外部环境剧烈变化情况下蔬菜大棚的环境温度控制问题,设计了基于电控系统的模糊控制方案。首先研究了蔬菜大棚温度控制系统系统结构并探讨了其工作原理,进而以外部环境温度、蔬菜大棚温度和蔬菜大棚内外温度差作为模糊输入,设计了模糊隶属度函数并建立了模糊控制规则,采用T-S模糊控制结构对大棚热管理系统进行控制。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蔬菜大棚温度的模糊控制方案可以实现大棚温度的良好控制,在外部环境温度波动范围较大时可以实现大棚恒温控制,温度控制在18℃到23℃范围内,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在蔬菜种植基地内,建设包括种植计划与监控、采摘、收购、加工、流通控制、销售、溯源、病虫害预警预报防治和安保等智能化管理调控系统,可实现蔬菜大棚智能化生产,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亩增效益30%以上,节水、节肥、节药效果明显,使整体能耗降低15-30%,还可使种植蔬菜种类多样化,对周边市场也有较好的示范效应。该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蔬菜大棚的恒温恒湿控制系统是一种为蔬菜提供适宜环境、避免各种棚外环境变化对其影响的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TM200CE40RS系列的PLC为核心部件,采用温度和湿度两类传感器采集现场信号,将采集到的模拟信号经PLC转化为数字信号,PLC将测量结果与预设温湿度进行逻辑运算后发出相应的指令控制输出系统使风扇、加湿器等设备动作,这样大棚内的温湿度就能实现自动控制。其控制技术可以使大棚运行于经济节能状态,实现大棚的无人化和智能化管理,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降低温室能耗和运行成本。经过反复试验和商议,该设计系统具备性能稳定、操作简单、价格低廉、服务便捷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某智能化农业系统中,使用OPC技术将iFIX组态软件监控的蔬菜温室大棚系统,以及组态王软件监控的智能养殖系统的数据统一传输到总控室。该技术能够在总控室实时监测蔬菜温室大棚系统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同时监测温室大棚内部各类辅助设备状态信息及作物生长状况信息;又能在总控室实时监控到智能养殖系统自动上料机、自动清粪机、供氧机、通风设备、灯具等的参数信息,为提高种植技术、养殖状况改良提供数据依据。依此来阐述OPC技术在智能化农业系统中的应用,给智能化农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通讯方式支持。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农业蔬菜温室大棚监控系统均彼此独立分布,未能形成一体化自动化监控网络.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DDE和FCS技术的温室大棚语音预警系统,分析了该系统语音预警功能实现的基本原理,介绍了该系统中应用的主要技术,阐述了其实现的具体方法,并给出了软件流程图和关键程序代码.最后,对该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做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现阶段温室大棚灌溉人工控制费时费力、水资源浪费的现象,设计基于声音识别和PLC的温室智能灌溉控制系统。系统以PLC为下位机控制器,以PC机组态王为上位机,通过MATLAB声音识别处理工具,采用动态时间规整算法(DTW)声音识别模型,实现语音信号的预处理和特征提取,建立语音样本数据库,并借助组态王软件开发温室灌溉的上位机监控系统,通过OPC技术实现声音识别结果和上位机之间的交互。同时设计温室灌溉的PLC控制系统,在上位机上可以通过语音识别和组态王软件实现对温室灌溉系统的双控制。实际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智能化程度高,能够实时采集温室管理人员语音控制信号,通过语音实现对温室灌溉电机的远程控制,对进一步提高我国温室灌溉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某智能化农业系统中,使用OPC技术将iFIX组态软件监控的蔬菜温室大棚系统,以及组态王软件监控的智能养殖系统的数据统一传输到总控室.该技术能够在总控室实时监测蔬菜温室大棚系统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同时监测温室大棚内部各类辅助设备状态信息及作物生长状况信息;又能在总控室实时监控到智能养殖系统自动上料机...  相似文献   

11.
基于MSP430的温室大棚温度远程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温室大棚的温度远程监控系统,系统以MSP430F149为控制终端的核心控制器,采用DS18B20作为温度传感器,利用GSM通信网络传输温度、故障等信息至农户手机或监控中心上位机。同时,详细阐述了系统温度采集、控制终端系统、GSM短信息系统和上位机监控系统等硬件设计思想。试验样机在某农户的蔬菜大棚中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很好地完成温度控制、故障报警、GSM短信息传输功能,具有操作简单、智能化和人机界面友好等特点,在农业领域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智慧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无人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认可,传统温室大棚栽培、经营模式正逐渐向智能温室大棚发展。智能温室大棚的应用具有显著的技术特征和配套优势,重点介绍了卷帘与湿帘控制中的透光增温模块与增湿降温模块技术及原理,分析了精准灌溉技术在智能温室大棚中的技术应用形式与结构组成,研究结果对于提升智能温室大棚的室内环境控制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胡天让 《南方农机》2023,(12):51-53+60
【目的】传统模式下的农田灌溉通常采用人工方式对农田进行灌溉,随意性较强,水资源利用率低,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率,实现传统农业向智能农业的转变。【方法】笔者结合物联网技术,从传感器信息采集模块设计、终端控制模块设计以及无线传输模块设计、上位机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设计了一款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田滴灌远程控制系统。【结果】该农田滴灌远程控制系统在应用过程当中能够保持正常运行,满足不同类型环境的需求,尤其适用花园、温室蔬菜大棚等封闭的环境,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充分满足了农田区域化的灌溉需要。【结论】该农田滴灌系统实现了对农田中的电磁阀启停控制以及节水灌溉任务,保障了农作物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推动了农业增产增收,实现了智能化精准农业,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农业大国,以前的农业种植采用的是人力劳作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种植手段已然改变,科学家将智能化带入农业,为农民带来了福利。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安卓平台的温室大棚监测系统,该系统可以对温室大棚内的温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湿度等各种物理参数进行采集和处理,控制器将参数数据汇总之后通过GPRS通信模块发送给用户的手机。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连接云服务器,随时随地查看温室大棚内的情况,并控制卷帘和风扇。该系统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5.
鞠永胜  李兴凯  包君 《农机化研究》2012,34(10):187-190
随着农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灌溉逐步发展到自动灌溉系统。为此,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和射频模块nRF24L01来实现无线数据传输,利用多点湿度传感器检测环境湿度的蔬菜大棚自动灌溉控制系统。系统由主站和分站组成,主站和分站可以通过无线射频模块交换实时湿度数据,并由主站处理后发送控制信号控制分站的电磁阀实现自动灌溉。  相似文献   

16.
针对蔬菜大棚温湿度和土壤水分控制难的问题,采用远距离无线串口透传技术设计了自动智能管理系统,主要由温湿度监控节点、土壤水分监控节点和管理主机组成。监控节点利用处理器STM32F103作为控制核心而设计,被均匀布置在大棚的各个区域,通过传感器AM2302和SM2802M分别采集大棚温湿度和土壤含水率,通过无线串口透传模块E17-TTL100-SMA发送到管理主机。管理主机上运行着采用C#专业设计的管理软件,自动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显示,并存储在数据库SQL Server2008中,如超出了预设的作物最佳生长范围,根据系统设定自动控制风机和灌溉管道阀开关进行调节。通过对西红柿大棚的实验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大棚温度湿度和土壤水分的实时智能管理,大大降低了管理者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7.
<正>据统计,北京市2020年设施农业播种总面积43.51万亩,其中温室20.99万亩,大棚21.03万亩,中小棚1.49万亩,以日光温室、春秋大棚为主,主要种植作物为蔬菜、食用菌及瓜果类。农机智能装备是设施农业实现智能化生产、数字化管理的基础条件,目前常见设施智能化技术主要包括环境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蔬菜大棚的测量、控制以及管理的自动化和科学化,采用PIC16F877作为主控制器,设计了一种蔬菜大棚自动控制系统.为此,介绍了自动控制系统的功能、结构框图,并阐述了其硬件和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实验证明,本系统能够对蔬菜大棚内的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湿度和光照度等环境因素进行监测与控制,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和可靠性高等诸多优点,具有很好的推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正通过一部手机,即使身在千里之外,大棚内的光照、温湿度及蔬菜生长情况也可以随时掌控,只需轻点几下手机屏幕,便能让大棚自动执行"指令",智能化管理大棚以不再是菜农们的梦想了。近日,记者跟随山东省龙口市农机局的农机技术人员来到了位于该市新嘉街道包家村丰龙果蔬专  相似文献   

20.
一种智能大棚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控制技术,设计了一种经济型的智能大棚监控系统。通过自适应算法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并将处理信息反馈给基站来控制外设,以改变棚内作物的生长环境,实现大棚环境的智能调节和预警功能。该系统集监、控、管于一体,实现了对作物生长环境的智能化控制和大棚作物的科学管理,满足作物稳产、高产、高效益的现代农业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