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瓮安县平定营镇与福泉市牛场镇的交界处,有一个占地面积颇大的山坞养殖场,这个养殖场的创办人是该村的返乡农民工赵艺眉。她的养殖场从2007年开始创办,3年时间,她成功完成了“打工妹”到“小老板”的蜕变。从昔日的“打工经济”到如今的“创业经济”,  相似文献   

2.
周海燕,家在云南红河州,2012年6月才大学毕业。令人吃惊的是,这位古典、娇俏的美丽女孩已经是两家普洱茶店的老板,已经有两年的"老板"经验,年收入达十几万元。她的父亲是"云南茶王",她创业却从没用过家里一分钱。近日,这个年轻的"女掌门人"在南京的首个加盟店在东南大学南门斜对面开张了。经历:先打工后做"老板"初到杭州念浙江工业大学,海燕自己也没想到,家乡特产可以成为她的创业项目。起初海燕只是把普洱茶作为家乡特产送给同学和  相似文献   

3.
<正>62岁的陶华碧和她的家族拥有"老干妈"超过90%的股权,她是这个"辣椒酱帝国"金字塔尖上的女皇。她是怎样把5元辣椒酱做到68亿元的呢?怎样把一瓶5元辣椒酱做成与茅台齐名品牌的呢?开凉粉店辣酱最受欢迎20岁那年,陶华碧嫁给了贵州省206地质队的一名地质普查员,但没过几年,丈夫就病逝了。丈夫病重期间,陶华碧曾到南方打工,她吃不惯也吃不起外面的饭菜,就从家里带了很多辣椒做成辣椒酱拌饭吃。经过不  相似文献   

4.
刘洋 《农家科技》2009,(9):31-31
<正>"今年的订单不减反增,但是利润变得很薄了,现在经济大环境不好,挺过困难就好。"庞香娟,这位从普通农家走出来的工艺厂女老板,面对困境,目标低调而又实在。从替人打工搞编织,到创建年纳税170多万元的工艺厂,庞香娟经历了30年的风雨洗礼,依靠勤劳的双手和聪颖智慧,她成功地在手工工艺品上"编织"出一条七彩之路。  相似文献   

5.
江苏沛县魏庙镇一些农民一边种田,一边开办家庭加工厂,或到私营企业打工,被称为"两栖"农民。张洼村村民张月兰和她的几个邻居每家都有0.2~0.3公顷责任田,种植小麦、水稻、香瓜或弓棚辣椒、黄瓜等,一年种两三  相似文献   

6.
段亮采 《湖南农业》2007,(12):23-23
2005年春,安仁县安平镇青年妇女段永红到广东省东莞市一家服装厂打工。她发现裁剪车间裁下的下脚料成了废品堆在车间一角无人问津,心里不免觉得  相似文献   

7.
<正>"一个绿色无公害有机‘彩蛋’笨鸡蛋,不但能够论个买,而且平常价格就能够达到20元每千克。"34岁的惠民县清河镇西梅村留守妇女梅云利这样介绍着自家的"彩蛋"养殖。据梅云利介绍,她的老家是河南省,她和对象在广东省惠州市打工时,认识并相恋,当时她们在一家韩国乐金电器公司打工,每月收入可以说是多有  相似文献   

8.
<正>如果不是镇上有了制衣厂,沈艳、曹志虎将重复哥哥姐姐们的留守儿童命运。沈艳10岁,姐姐沈美娇14岁之前一直跟着奶奶生活,数年才能见到一次父母。曹志虎4岁,哥哥曹志龙16岁之前一直留守在老家。这些孩子都来自四川省金堂县竹篙镇,由于1988年当地政府就组织农民工到东莞打工,竹篙镇因此被誉为"中国打工第一镇"。竹篙镇1990~2008年间出生的孩子多数都有留守儿童的经历,不少人更是从一路留守到进城打工。竹篙镇政府提供的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9.
2008年,张月英离开杭州农村老家,来到上海打工。一次,她和一帮朋友去餐馆吃饭,点了餐馆里的招牌名菜"红烧野兔"。品尝之后,大家发现,这兔肉相当美味。细心的  相似文献   

10.
宫婷 《农家参谋》2014,(7):52-52
小时候,瞿贤薇的母亲在镇上开了一间小裁缝店.因此,她从少女时代就喜欢上了各式服装.高中毕业那年,瞿贤薇没考上大学,于是,她决定外出打工,凭着小时候跟母亲学的技术,她进了广东佛山市的一家服装厂.1996年9月,为了取得更好的发展,她选择了去广州服装设计学院读书.三年后,瞿贤薇毕业了,并顺利地应聘到广州一家服装企业担任设计师.  相似文献   

11.
<正>4月12日,伊川县高山镇谷瑶村脱贫攻坚产业园小利鞋业加工厂,冯小利和女工们在紧张地忙碌着。冯小利是当地有名的返乡创业"女明星"。她告诉记者,早年和丈夫一起到温州、广州等地打工,2011年回到家乡开办起了自己的服装厂。"免费提供车间,而且环境好、场地宽敞,招收的工人也多了。"提起扶贫产业园,冯小利言语间透露着感激与喜悦。  相似文献   

12.
《百姓》2003,(10)
文静在海南打工三年,由于交友不慎,被人骗财骗色,落了个不清不白,一气之下回到故乡,好在家乡的男朋友不嫌弃她,这给文静莫大的安慰。父亲又用她打工寄回的钱在乡镇公路边建起了一栋三层小洋楼,文静望着空荡荡的小楼后又仔细打量自己,这现成的资源  相似文献   

13.
正她是浙江瓯江边出生的农家女,她是"南菇北移"的开拓者,她把花菇的香气从南国带到了北疆,让黑土地绽放出馥郁蓓蕾。她就是南国姑娘范松玲。瓯江邂逅黑龙江20世纪90年代初,范松玲从浙江丽水林业中专一毕业,就回到家乡庆元县跟随父母当了种菇人。2009年,她偶然在电视上看到黑龙江伊春市派人到丽水考察花菇种植项目,引进品种开展  相似文献   

14.
正刚满40岁的付校美是新邵县陈家坊镇江村康健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村民们在茶余饭后提起付校美的名字,大家都会对她竖起大拇指。因为她自主创业,大规模种植中药材发家致富后,带动当地村民一起种植中药材,为村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渠道,成了村民致富路上的"女能人"。2008年开始,付校美与爱人一起辗转多地打工,深圳、株洲等城市都有他们的足迹,多年的务工经历让她备尝人生  相似文献   

15.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很多在城里的打工者为了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便利用空闲时间努力读书,从书中学到了许多对自身发展有益的知识。但也有一些打工者生活无聊,仅看一些有关色情、暴力之类的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海门市有一个"草莓大王",他不但是草莓种植能手,还带领全村农户一起致富,他就是海门市培育村支部书记叶剑生。从1999年到2011年,一个贫困村在他带领下,变成远近闻名的"草莓之乡"。过去培育村农户每亩地年收入仅1000多元。后来,常年在外打工的  相似文献   

17.
正从新媒体编辑到农业企业负责人,30岁的王芷澄在这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个行业里实现了转型。2016年,回到湖南衡阳的王芷澄在父亲经营的华航农庄任职。随后,她带领团队开发电商平台,帮助农业企业、种植大户、普通农户推销农产品;成功上线"透明云农产品数字化溯源系统",使得农产品附加值大大提升。5年时间,她从一名农业"小白"蜕变成长为农村电商致富带头人。  相似文献   

18.
<正>提起大学生创业,不少人会想到电子商务、信息技术之类的高新产业。然而,在舟山市定海区,浙江海洋学院的4名大学生却选择了又脏又累的水产养殖,他们不挑梭子蟹、大黄鱼这类"高大上"的海产品,偏偏和灰不溜秋的泥鳅看对了眼。2013年起,从负债40万元到年收入上百万元,从最初只想赚份"打工钱"到如今养殖基地扩张到省外,泥鳅远销海外……两年来,4位"泥鳅兄弟"凭着一股韧劲,泥巴里翻出了"大动静"。  相似文献   

19.
进城     
2015年12月22日,冬至。李明红和爱人的户口正式从通化县光华镇迁至长春市二道区。这一天,他们一家人真正"入住"城市,由"农民"变成"市民"。从进城打工,到在城里买房买车,李明红用了13年。李明红高中毕业后,曾一度进城打工。到了婚配年龄,李明红和多数打工的姑娘一样,不得不回到村子,相亲、结婚、生子、定居农村。  相似文献   

20.
<正>河南省正阳县袁寨镇闵庄村青年民兵杨永刚外出打工十多年,放着月薪万元的"白领"不当,毅然返乡创办"苗木银行",当起"绿领掌柜",并最终圆了他的"蓝莓致富梦"。返乡创建"苗木银行"今年35岁的杨永刚,2001年开始在外打拼,凭借"敢拼才会赢"的拼搏精神,他从一名装卸工成为一家果品销售公司的销售科长,月薪从3000元上升到1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