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色选机是由喂料机构、溜板(带式)、传感器、喷阀和电脑控制系统构成的光电一体化设备,根据被选物料本身的光学特征差异,利用光电原理从被选物料中选出异色颗粒。当不合格颗粒与合格颗粒的大小、密度十分接近时,可以说色选是唯一可选择的非人工分拣方式。色选技术可以把颗粒度相近农产品中的霉变、黄变和杂质等对人体有害的异色粒有效剔除。  相似文献   

2.
杀青是茶叶加工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工序之一,对茶叶品质的好坏起决定性作用。文章对当前各类茶叶杀青设备的工作原理、技术特征、杀青质量及制茶品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为茶叶机械化加工中杀青设备的选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中最具有生命力、最受消费者欢迎的饮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和茶文化的兴起,人们对茶叶数量的需求不断增加,对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进入21世纪后,我国茶叶虽然经历了几年的快速增长,但由于国内茶叶品质检测及分级技术比较落后,茶叶品质参差不齐,同时受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绿色技术壁垒的影响,我国茶叶出口难以维持快速增长势头[1-3]。因此亟须提高我国茶叶品质的检测和分级手段,促进茶叶行业的标准化,才能与国际接轨,健全茶叶质量安全体系,实施绿色品牌战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茶叶杀青设备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杀青是茶叶加工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工序之一,对茶叶品质的好坏起决定性作用.文章对当前各类茶叶杀青设备的工作原理、技术特征、杀青质量及制茶品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为茶叶机械化加工中杀青设备的选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茶叶风选装备存在结构简单、风选效果差及风选试验对象单一等问题,为提高茶叶风选效果及茶叶品质,设计了一款绿茶风选装备并开展不同工序下茶叶的风选性能试验。首先,根据风选装备的工作原理,设计了绿茶风选装备,并确定了风选室、风机、传动装置以及物料传递装置的相关设计参数;然后,基于流体力学仿真方法研究风选室内部流场的流线、速度及压力情况,基于离散元仿真方法模拟不同时刻茶叶颗粒群的风选状态,探究不同风速对茶叶风选效果的影响,得出风机风速为6~6.5m/s时流线稳定,且风选效果较好;最后,对风选装备进行了性能测试、风选效果等试验,探究了不同运行频率对风选效果、不同风选顺序对成品茶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绿茶风选装备4种风机变频器频率下风速变异系数均小于8%,风机变频器最佳运行频率为35Hz;单位有效宽度生产率大于7kg/(cm·h),千瓦小时产量大于420kg/(kW·h),绿茶风选装备性能测试的各项指标符合国家规程要求;茶鲜叶及杀青叶由B级提升为A-和A级,茶叶复选率均高于90%,风选效果显著,茶叶品质得到提升;各试验组中,主出茶口整体优于其余出茶口,杀青分级中主出茶口茶叶品质最佳,茶叶感官评审得分最高。  相似文献   

6.
茶叶色选机主要应用于成品茶叶的色选分级,它较好地解决了名优茶拣梗难、色泽不匀的问题。通过试验验证茶叶色选机的主要参数,为相关部门制定行业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谷物色选机应用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谷物色选机利用光电技术,根据颜色和形状的差别,从谷物中将颜色不正常或感染了病虫害的异色粒、被害粒以及石子等外来夹杂物检出并分离。为此,简单介绍了谷物色选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指标以及影响色选机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并对我国色选机的应用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国产色选机在光电探测元件、光源光谱特性、双面色选技术、控制系统抗干扰能力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8.
评定茶叶品质好坏的方法有感官审评和理化检验2种。感官审评是以人的感觉器官来评定茶叶品质的好坏,如用眼睛观察茶叶的外形、色泽;鼻子嗅辨香气;舌头品尝滋味;用手感触身骨的轻重等。理化检验就是通过物理和化学进行分析与测定,以测量的数据反映茶叶品质的好坏。通过感官审评,看出茶叶品质好坏,查找制茶工艺上存在的毛病,为生产服务,不断提高茶叶品质,改进制茶技术。  相似文献   

9.
彭有禄 《南方农机》2022,(14):99-101
茶文化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茶叶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物质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茶叶品质的要求越发严格。因此,采取精细化管理方式对茶叶种植加工进行严格管理,促进茶叶品质的提升尤为重要。基于此,笔者阐述了茶叶种植加工精细化管理的原则,提出了茶叶种植、管理的具体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针对中小茶叶加工厂设备类型单一、卫生状况差、制茶工艺落后、茶叶品质低、资源浪费严重的现状,陕西省商南县农机部门在省、市农机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以茶叶机械化示范项目为依托对茶叶清洁化加工技术持续开展了试验示范和推广,引进先进的茶叶加工设备,探索研究茶叶清洁化加工技术,改进茶叶加工工艺,打破传统制茶方式,达到大幅提升茶叶品质、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茶叶产业节本增效之目的。一、茶叶清洁化加工技术应用效果项目实施后,通过多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茶  相似文献   

11.
不同有机肥对有机茶园茶叶产量及开花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有机物料在有机茶园中的施用效果,在八年生有机茶园内设置4种无害化有机物料、3个不同水平的处理,研究这些处理对福鼎种茶树生产性状、鲜叶生化品质及开花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各种无害化有机物料处理均可显著改善茶树的生长,提高茶叶的产量,改善茶叶的品质,降低开花量,提高经济效益。芽重增加17.06%~42.06%,茶芽密度提高20.9%~36.4%,茶青的产量提高41.26%~93.4 9%,开花量降低2 1.6 7%~4 6.8%,产值增加1 757~3 223元/6 6 7 m2不等;茶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品质成分含量比对照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2.
因为茶叶产业是一种以茶叶产品为基础的导向性产业体系,所以,在保证茶叶本身品质的基础上,做好茶叶生产加工工作,保证生产加工的效率和质量,对于茶叶产业批量化与体系化有着直接的重要影响.文章对茶叶杀青机、理条机、烘干机及揉茶机的使用特点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推动茶叶加工机械化生产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武夷岩茶发展迅猛,茶产业发展使茶叶色选机得到推广应用。从2008年至今,武夷山市共引进茶叶色选机40多台,品种主要有进口的韩国大原,国产的安徽中科、安科、捷迅。  相似文献   

14.
施邦元 《福建农机》2007,(3):69-69,72
安溪县广大农民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实践中,探索和积累了一整套独特的茶叶初制技术和经验,根据不同季节、气候、品种、鲜叶成熟度等,灵活运用"看青做青"和"看天做青"制茶技术,并应用制茶机械设备提高茶叶的品质,力求使茶叶感官品质水平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大米色选机一般用日光灯作为光源,光能不能长期稳定;当光能变化或更换待选大米种类时,需要工程师手动设置参数;各种杂质的分选效果也不一致.针对这些问题,采用稳定性与方向性更好的高亮度发光二极管(LED)代替日光灯管作为色选机光源,并对不同颜色的LED光源进行了比较.实验证明,在蓝色LED光源下可以一次性分检出各种异色粒和杂质,分选效果较好;同时,还在色选机中应用了根据含杂比自动调节动态阈值的方法,提高了色选机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6.
茶叶感官审评是以人的感觉器官,通过一定的评茶程序,来确定茶叶品质优劣的一种快速、简便且较为准确的评茶方法。但人的感觉器官的灵敏度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有时影响到茶叶评定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阐述了近几年新技术在茶叶品质视觉、嗅觉、味觉辅助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这些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春天的曲江,正是制茶季,连空气里都有着茶叶的香气。广东省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年会暨“首届广东省茶叶技术与品牌创新论坛”选择在这个时节召开别有深意。曲江,有着1000多年的茶叶种植历史,有着深厚的茶叶文化,更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茶种。但是,曲江有好茶却无名茶。曲江茶产业还面临着无人种茶、茶叶机械化落后的尴尬现状。曲江是广东茶产业的一个缩影。它面临的问题也是广东茶产业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贵州地处祖国西南,是茶树原产地的核心部分,荼产业是贵州重要的优势产业.随着茶园面积的扩大,茶小绿叶蝉发生危害加重,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文章根据文献资料和气象观测数据分析,对荼小绿叶蝉的生长发育与气候生态因子、茶小绿叶蝉对茶叶的危害、如何防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茶叶茶梗的计算机在线识别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茶叶茶梗在颜色、形状和重量方面存在的差异,提出一种茶叶茶梗计算机在线识别新技术。该技术采用颜色、形状和重量三要素,光学、机械分选相结合,实现对茶叶茶梗多维模式识别。分类阈值可根据茶叶品种和分级要求在线调整。利用茶叶自除尘机理解决了茶尘对光路的阻塞问题。分类效果不受环境温、湿度的影响。该技术可用来替人工进行梗、叶分拣,分拣效率可达到人工的20 ̄30倍。本文介绍了茶叶茶梗计算机在线识别技术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解决茶叶加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可以满足茶叶销售与食品安全的要求。因此,应加强茶产品中茶叶的质量控制,以保证茶产品交易的正常化、促进茶业持续健康发展。文章以茶叶加工中的安全问题为出发点,分析了茶叶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