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从20世纪末开始,资源县出现了农地的自发流转,但以生态和旅游发展为主的资源县对农地流转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文章通过深入农村调查,在对农地流转的内涵、流转的模式、经济社会动因以及现行农地流转政策进行归纳总结后,全面分析了资源县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指出了该县农地流转呈三大趋势以及在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农地流转的相应对策,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步伐加快,如何有效活用农村土地成为一大难点。在我国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基调下,农户可以行使承包地的经营权,催生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作为农地流转的有力推手,在试点运行的过程中暴露了诸如金融机构风险高、小农贷款门槛高、政策宣传效果差等问题,如何破解这些问题,推动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良行运转,需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我国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以下简称"农地抵押贷款")的运行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农村土地问题直接影响农业产量及发展。本文围绕"土地细碎化"及"农地边界模糊"问题,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与确权相结合,分析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的现状,并进一步论述了土地确权工作对我国农业制度改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当今时代,我国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金融市场走向大众,逐渐平民化、大众化,不再是少数精英阶层的金融事业。然而,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为了确保互联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政府提高了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力度。文章根据互联网金融的现状与基本属性,对金融投资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流转的地区差异表现为流转规模、方式和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在不同社会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中的差异,该类差异受到农户收益、农地生产决策机制、市场供需机制、土地流转价格机制、交易成本机制、农地习俗元制度、地权机制和地方政府制度效率治理机制的影响。运用博弈模型分析方法,文章定性分析了中介组织介入下交易成本对农村土地流转差异性的影响。农地流转是农地供给方和农地需求方利益博弈的过程。在发育比较完全的农地流转市场环境中,交易成本是为获取市场信息以及缔结经常性契约的必要支付,金融等中介组织对农地流转成本,包括信息成本、排他性成本以及政策执行成本具有关键性的影响。中介组织介入农地流转合同订立阶段的利益博弈过程,可以促进农地流转契约关系的订立;中介组织介入农地流转合同履行阶段的利益博弈过程,可以维护农地流转契约关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发展智慧农业的基础和前提是数字化,尤其是对农地资源利用、农地权属、农业生产等农业全要素的数字化。目前,国内农业数字化水平较低,农地资源空间信息应用较少,需要加快开展农地空间数据在农业生产信息采集分析和农业政策决策执行等方面的应用,推动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本研究围绕“十三五”以来新增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下统称“两区”)划定农业基础性工作,归纳了“两区”划定的相关概念,总结了划定的业务流程;结合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的业务需求和数字化成图的拓扑关系需求,为“两区”划定设计了“区—片块—地块”三级空间结构;提出了基于多源农地空间数据的“两区”划定图件测制关键技术,在分析“两区”行业功用的基础上,以“区—片块—地块”空间结构为制图导向,融合现有多源农地空间数据在空间分布和语义属性上的关联性,从特定空间尺度实现了“两区”空间分布图制作;提出了基于多源农地空间数据的“两区”划定数据建库关键技术,分析了“两区”划定数据建库的业务需求,从空间信息结构视角实现对“两区”划定地理空间实体的抽象化;总结并讨论了多源农地空间数据在“两区”划定过程中的整合应用及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多源农地空间数据能够在“两区”划定的关键技术环节起到数据支撑作用,同时也需针对具体的应用环境判断其信息可用性,降低多源农地空间数据的偏差及局部缺失对“两区”划定这类系统性工程所造成的影响,实现对基础数据、专题数据、管理数据和统计数据的有效集成,为“两区”划定及智慧农业领域同类基础性工作的有效推行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农业"模式的兴起推动了农村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同时农村金融机构以互联网为导向,为农民提供更为便捷、全面的金融服务。以"农纷期"公司为例,由点到面地分析现阶段农村金融企业发展模式,并对安徽巢湖某农户分析其从"农纷期"贷款的主要原因及行为决策。通过案例研究和现状的总结,互联网作为新兴的生产力要素,对传统的农村金融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受制于农村金融发展的约束,使得"互联网+农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种种问题,从辩证关系来看是新兴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表现为现实的农村金融体制机制并没有为"互联网+农村金融"的发展做好充分准备,导致生产关系的滞后,使得"互联网+农村金融"的发展面临诸多的现实矛盾与冲突。农村互联网金融问题通过逐渐完善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廓清政府与市场边界以及健全体制机制等措施来进一步解决,从而推动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我国农业机械化不足的现实问题出发,分析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制度困境.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本农地制度、农地产权制度、户籍制度以及农地制度相关联的融资制度,是制约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制度因素.并提出增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的制度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研究,对于科学合理地调动农户农地流转积极性、解决目前耕地经营过于分散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矛盾、促进我国农地流转市场的规范和农地制度的改革及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户农地转入转出意愿、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研究方法等的研究现状表明,为更深入认识农户农地流转意愿以及其影响因素,揭示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变化特征和趋势,支持政府农地流转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促进农地流转和农地制度的改革,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研究应重视以下方面:①提升到城乡统筹发展宏观背景之中进行研究;②深入农户对各种农地流转形式的意愿研究;③加强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时间序列研究;④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及空间差异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4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加强金融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其中明确提出开展农机金融租赁服务,创新抵(质)押担保方式,并要求所有涉农金融机构都要努力往下"沉",做到不脱农、多惠农。会议指出,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加强金融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对于强化粮食安全保障、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意义。会议确定了包括"丰富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加大涉农资金投放、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加大对发展现代农业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培育农村金融市场、加大政策支持"的六大措施。其中关于培育农村金融市场中,提出要开展农机金融租赁服务,创新抵(质)押担保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地使用权流转呈现的新特征,并分析影响农户参与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因素,利用CGSS(2006)对河北和山西两省共6个区县的农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了不同区域的农地使用权流转现状和特征差异,以及农户承包的旱地、水田和山林等不同类型的农用地使用权流转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农户参与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因素,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户对农地经营的依赖、农地分配不均、农业比较收益低下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等都是影响农户参与农地使用权流转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从我国农业发展情况看,土地规模经营问题是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扩大土地规模经营的途径进行归纳和对比,总结其经验和教训,提出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借鉴与启示。笔者认为,我国农业土地经营规模改革应以是否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为根本依据,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农地经营流转的方式,逐步推进农地产权流转市场化进程,从而达到加速土地经营权流转和扩大土地经营规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地资源利用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农地资源利用管理要从现状切入,用历史的、现实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多层面、全方位的视角仔细揣度,把握实质。为此,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阐述中国农地资源现状,分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普及全民农地资源安全教育、树立管理农地资源的新生态伦理观、严格执法、加强管理、深入开展农地整理和科学规划农地资源等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综合现有文献理论及重庆市永川区农业电商供应链金融业务实地调研,提炼了农业电商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指标:信用风险、供应链控制风险、质押农产品风险、信息技术风险及法律风险,并根据风险指标构建农业电商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体系,提出风险防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农村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不仅能有效解决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而且也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分析了农村供应链金融对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作用,针对农村供应链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探讨,提出了相应防范措施,以期为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乡村振兴助力。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面临利用率低,经营不善等问题,而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对农村土地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我国各农村地区纷纷试点,建立土地银行。土地银行有利于促进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但纵观我国目前各种土地银行模式均存在一定问题,故本文从组织形式、金融产品、配套机制、监管机制入手,设计和完善我国农村土地银行机制,以求促进我国农地金融体系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村金融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现有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三农"发展的需要是当前农村金融最主要的矛盾。因此发展农村金融,首先要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体系。互联网金融即传统金融机构结合互联网技术,实现更专业、更便捷服务的21世纪创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其具有资源开放化、成本集约化、选择市场化、渠道自主化、用户行为价值化、行业风险扩大化等特点。随着中国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及便捷程度的要求逐渐提高,我国金融业由传统的金融服务,以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进行延伸,不断创新交易形式及业务升级,主要体现在思维与业务流程方面的转变。但在市场准入、竞争体系和监管规则等存在着各项问题,伴随着行业繁荣背后的残酷竞争,这种情势长期以往也必将使得行业发展受到限制。因此加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建立完善有效的监管框架,成为了如今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大力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目前,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瓶颈是金融支持"三农"功能弱化,为此,笔者专题调研了湘潭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保险+担保+信贷"的金融支农模式。  相似文献   

19.
正报载:最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提质增效的思路可以概括为"2488":紧紧围绕降低社会用能成本与实现电网可持续发展、提高效率与防范风险"两大平衡",聚焦电网、产业、金融、国际"四大板块",通过"八个全力"促提质,实现"八个增效"稳发展,打出开源节流、提质增效"组合拳"。读来笔者生出许多感慨来。  相似文献   

20.
土地是农民生存和农业发展的前提,在农村现有社会关系网络的视角下探究土地确权矛盾产生机制和当前的化解方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研究发现,形成农地确权矛盾的原因主要在于土地制度的变迁和农户自身经济水平两个方面,而目前村内的矛盾化解方式主要有两种:"依照组内先例或与村民协商结果"和"沿用二轮承包时的归属情况"。最后将综合分析矛盾产生原因,提出农地确权矛盾化解的合理方式,促进土地流转,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