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景东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烟叶质量的影响,为提高景东烟叶产量和工业可用性提供科学依据。供试烤烟品种为云烟87,每个部位烟叶分4种不同的成熟度,每个成熟度3次重复,烟叶采收后采用三段式烘烤工艺进行烘烤。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烟叶在外观质量方面表现为适熟叶过熟叶初熟叶未熟叶。橘黄烟率、上等烟比例及均价以处理下部适熟、中部适熟、上部适熟最高。下部叶烟叶落黄成熟度为60%~70%,主脉变白1/2以上,支脉变白1/2以上;中部叶烟叶落黄成熟度为70%~80%,主脉全白发亮,支脉2/3~3/4变白;上部叶烟叶落黄成熟度为80%~90%,主脉乳白发亮全白,支脉变白3/4以上为最适宜采收期。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稻茬烤烟中部6片烟叶一次性采收的适宜成熟度,以云烟87为材料,设计低成熟度(M1)、中等成熟度(M2)、高成熟度(M3)3个处理,在湖南桂阳烟区开展中部烟叶的不同成熟度采烤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中部烟叶采收成熟度的提高,鲜烟叶的叶绿素相对(SPAD)值下降;微带青烟叶比例下降,杂色烟叶比例增加;烟叶成熟度提高,结构疏松;烟叶单叶重下降;烟叶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下降,烟碱、钾和绿原酸含量增加,化学成分可用性提高;烟叶产量和产值下降。M2处理的外观质量指数较M1、M3分别高12.12%、0.73%,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分别高11.74%、-0.70%,评吸质量分别高0.53%、5.42%,经济性状指数分别高2.62%、12.54%,烟叶质量指数分别高3.46%、3.16%,综合效果指数分别高2.78%、7.57%。湖南桂阳烟区云烟87中部烟叶一次性采收适宜成熟度要求叶面变黄20%~70%,主脉变白1/3~全白,支脉变白1/4~全白;SPAD值在22.43~29.69范围内时,可作为指导稻茬烤烟中部烟叶适宜采收成熟度的参考指标。稻茬烤烟中部烟叶一次性适熟采...  相似文献   

3.
钾素对烤烟成熟生理变化及成熟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钾营养水平下,烤烟烟叶成熟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并探讨了在不同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状况。结果表明,钾营养水平对烟叶的成熟过程影响特别显著。表现为增施钾肥能促进烟叶成熟,延迟衰老;提高干物质含量,促进烟叶内有机物的转化;糖/ 烟碱比值适中;降低下部叶片假熟比例,促进上部叶片的充分成熟,从而提高了采收叶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刘领  李冬  周俊学  白峰  王艳芳  申洪涛 《土壤》2019,51(6):1078-1085
为优化烤后烟叶的等级结构,提高上部烟叶的工业可用性和烤烟生产效益,以烤烟"豫烟6号"品种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摘除下部6片不适用叶与喷施微肥对烤烟上部叶农艺性状、光合特性、碳氮代谢、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摘除下部不适用叶和摘除下部4片不适用叶相比,摘除下部6片不适用叶显著提高了上部烟叶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光合性能、碳氮代谢强度、总氮和烟碱含量,降低了还原糖含量、糖碱比及烤烟产值。与仅摘除下部6片不适用叶相比,摘除下部6片不适用叶条件下喷施微肥进一步促进了烤烟上部叶的生长,显著增加了烤后烟叶的还原糖含量、糖碱比、钾含量和烤烟产值,显著降低了上部叶烟碱含量。摘除下部6片不适用叶联合喷施微肥较不摘除下部不适用叶处理,上部叶叶面积、单叶重、钾含量、钾氯比和上中等烟比例分别提高了10.66%、16.49%、13.43%、18.27%和15.00%。总体来看,摘除下部6片不适用叶联合喷施微肥能促进上部叶开片,提高烤后烟叶的等级结构,改善上部烟叶的品质,增加烤烟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对烤烟上部4~6片叶进行一次性带茎砍烤和常规采烤的烘烤试验,结果表明:一次性带茎砍烤比常规采烤,虽采收烘烤合计用工多4个,但在改善烟叶外观质量显示出良好效果。表现在上等烟比例比常规采烤提高1.95个百分点,相应均价提高2.88%,上中等烟率提高2.97个百分点。一次性带茎砍烤有利于改善上部叶质量。  相似文献   

6.
彭翠云  汪海燕  史宏志  郭慧  杨惠娟 《核农学报》2021,35(11):2655-2663
为探究延迟采收对豫中烤烟上部叶生理指标和代谢组学的影响,本研究以中烟100为试验材料,研究延迟采收对上部叶抗氧化性指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还原糖含量以及代谢组学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延迟采收时间的延长,烟叶中抗氧化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逐渐降低,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较常规采收时上升。与常规采收相比,延迟采收8 d时烟叶中还原糖含量达到最高,增加了97.10%。氮代谢中的关键酶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随着采收期延长逐渐降低,延迟16 d时活性达到最低。不同处理的上部叶代谢物经过时间序列分析(STEM)发现变化趋势相似的代谢物聚为一类,经过代谢途径分析(KEGG)发现,随着采收期的延长,主要富集在萜类化合物和类固醇的生物合成,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托品烷、哌啶和吡啶生物碱的生物合成等代谢途径中的代谢物表达持续下调,富集在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酪氨酸代谢、植物激素的生物合成等途径中的代谢物在延迟采收8 d时表达下调。综上表明,豫中烟区烤烟上部叶延迟采收8 d为最佳采收期。本研究为确定豫中上部烟叶的适宜采收时间,科学指导田间采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上部叶不同成熟度一次性采收对烟叶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发展优质上部烟叶生产技术,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选取上部叶倒数第3片叶为指示叶,研究指示叶处于烟叶综合变黄程度70%、80%、90%、100%时,对一次性采收烟叶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上部叶不同成熟度一次性采收4个处理在等级质量、化学成分、评吸质量方面均以BM2(指示叶综合变黄程度80%)最佳。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赤霉素与钾肥互作对烤烟烟叶生理及上部叶化学成分的影响,本研究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于打顶当天叶面喷施赤霉素(GA_3)并根部追施钾肥,分析不同配比用量的赤霉素与钾肥互作对烤烟上部叶叶面积、烟叶抗氧化酶活性、碳氮代谢酶活性及上部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与钾肥互作可显著促进上部叶片的开片,与钾肥相比,赤霉素作用效果更为明显。赤霉素与钾肥互作处理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着生育期延长变化基本一致均显著高于CK,表明两者互作有效增强了烟叶抗逆和抗衰老能力,促进了烟叶生长和成熟。赤霉素与钾肥互作下烟叶碳氮代谢酶活性始终高于CK,且在不同时期酶活变化一致,说明两者交互处理能增强烟株的碳氮代谢强度,有利于烟叶内在品质生成。赤霉素与钾肥互作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烟叶钾含量、钾氯比,降低烟碱和氯含量,协调各化学成分,改善烟叶品质。与较低水平的赤霉素与钾肥互作处理相比,较高水平的互作处理对烟叶抗氧化酶活性及品质的影响更为明显,其中以20 mg·kg~(-1)GA_3+10 kg K_2SO_4·666.7m~(-2)处理对叶片开片、抗氧化酶和碳氮代谢酶活性的提高及烟叶品质的改善效果最好。本研究为优质烤烟上部叶生产及其调控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于黑钙土上进行3个施氮量(0、52.5、67.5 kg·hm~(-2))试验,观察了土壤氮素矿化动态、烟碱积累与分配,以及烟叶的评吸质量.全生育期内,土壤氮素矿化量分别为93.53、65.54、51.66 kg·hm~(-2);烟碱积累总量分别为87.56、128.31、138.91 kg·hm~(-2);成熟采收时下部、中部和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分别为1.56%~2.27%、2.01%~2.75%和2.45%~3.13%,烟叶烟碱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黑钙土在不施氮肥的条件下,中下部烟叶烟碱含量较适中,烟叶品质相对较好,说明黑钙土本身有较强的供氮能力;生产中烤烟氮肥用量控制在52.5~67.5 kg·hm~(-2)为宜,可获得品质较好的烟叶.  相似文献   

10.
于豫中砂壤土设计田间试验,在两个施氮水平下(常规施氮水平、常规施氮水平上增加15%),研究成熟期统一氮素灌淋调亏对烟叶生长发育、烤后烟叶化学成分、中性香气成分以及感官质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成熟期氮素灌淋调亏处理,有利于控制烟株生长后期的长势,促进成熟落黄和降低烤后烟叶的蛋白质、烟碱、总氮、钾以及氯的含量,提高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化学成分更趋协调;增氮条件下调亏处理中上等烟比例和均价分别高出不调亏处理18.03%和20.23%,亩产值高出其他处理12.72%~32.97%,上部叶中性致香成分高出其他处理15.75%~23.55%。因此,适当增加施氮量并结合成熟期灌淋调亏处理既有利于促进烟株前中期发育和干物质积累,提高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同时也可促进成熟期烟叶成熟,提高烟叶感官质量、均价、产量以及亩产值,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在田间条件下,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黄壤2个点烤烟追肥15N积累、吸收比例、氮素利用率及15N在各器官分配。结果表明,烤烟于移栽后35d追肥,追肥15N积累于移栽后13周达到高峰,烟叶采收结束时(17周),追肥15N积累量分别为16.13和15.28kg/hm2,分别占烟株吸收总氮的16.95%~16.51%,追肥氮(15N)利用率为51.20%~61.73%,追肥中氮是烟株氮素重要来源之一,2个点追肥中15N在上部、中部、下部烟叶及茎+花中积累分别占吸收肥料总15N的32.30%~32.72%、32.68%~31.47%、17.65%~17.28%、27.22%~26.44%,60%以上追肥15N集中在中、上部烟叶。因此,烟株吸收追肥15N比例高、吸收时间拖后,追肥15N集中分布于中上部烟叶等均为黄壤烟区上部烟叶烟碱偏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在贵州省施秉县对上部烟叶配套技术进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生育期在138 d左右,烟叶成熟耐烤性较好,种植密度以每667 m~2栽1 000株为宜,打顶时期以现蕾-初花期为宜,施肥量为每667 m~2施烤烟专用基肥50 kg、专用追肥15 kg、有机肥50 kg,另每667 m~2增施5~10 kg钾肥,其667 m~2产量、667 m~2产值、均价、上中烟比例分别为139 kg、3 413.84元、24.56元/kg、50.6%,符合优质上部烟叶标准。  相似文献   

13.
光照条件对烤烟叶片理化指标和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光照条件对烤烟生长和品质的影响,在四川中海拔烟区通过对盆栽烤烟全生育期进行人工遮光,设置5个光照水平即自然光(T1)、60%自然光(T2)、40%自然光(T3)、20%自然光(T4)和10%自然光(T5),比较分析了不同光照条件下烤烟叶片理化成分和致香物质含量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光照条件从自然光逐级减至10%,烤烟叶片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逐渐降低,烤后烟叶单叶重、厚度、叶质重逐渐降低,叶片含梗率逐渐增加,对叶片平衡含水率的影响不显著;烤后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逐渐降低,总氮、烟碱、钾和氯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叶黄素、β-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总量、部分中性致香成分含量和总量呈增加趋势。研究结果可为中高海拔烟区烟草种植布局和特色烟叶形成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如何有效利用外源酶降解烟叶中的残留蛋白质,进一步提升烟叶质量成为烟草行业研究的新课题。本研究通过对玉溪烤烟叶面的细菌菌株的筛选鉴定,得到一株高产蛋白酶菌株,对其发酵培养制备成酶制剂,测定酶制剂活力并进行酶制剂性质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考察该酶制剂在不同施酶量(40、80和120 U/g烟叶)、温度(25、35和45℃)、相对湿度(50%、60%、70%)和作用时间(30、60和90 h)条件下对烟草(Nicotiana tabacum)K326中蛋白质的降解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最优条件处理下烟叶香气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分离自烤烟烟叶表面的高产蛋白酶活菌株为短小芽胞杆菌(Bacillus pumilus)B1,所产蛋白酶活力为4 200 U/mL,最适温度50℃,最适pH 6.0。正交试验表明,其降解烟草蛋白的最适水平为加酶量120 U/g、温度35℃、相对湿度70%、作用时间60 h,蛋白质降解率为18.64%,氨基酸增加率为12.72%,同时烟叶中各香气成分也有不同程度增加。研究结果提示,以玉溪烟叶表面的细菌菌株为材料制得的细菌酶制剂处理醇化烟叶,可有效降解烟草中的大分子蛋白,缩短烟叶醇化时间,同时烟叶品质得到提升,该酶制剂可望在工业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有机肥对烤烟育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甘肃陇东烤烟生产中存在的品质较差以及病毒病严重等问题, 于2008年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微生物有机肥对烤烟育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1)苗床期施用微生物有机肥有助于培育壮苗, 成苗速度快, 叶片数提前达到移栽标准, 最大叶干重和地上部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41.9%和90.1%; 总根长、比根长和根尖数分别比对照增加151.5%、25.8%和286.0%, 根系干重增加1倍; 苗床土中可培养微生物活菌数增加, 放线菌数比对照多194.7%。(2)大田移栽时再次穴施微生物有机肥极大地提高了烤烟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改善了烟叶的品质。微生物有机肥处理的产量和产值分别比对照增加23.2%和46.5%, 中上等烟比例增加16%, 纯收入增加12 363 元·hm-2; 烟叶的钾、总氮、烟碱、蛋白质和糖含量以及施木克值等主要品质指标接近优质烤烟的适宜值, 中下部叶的钾含量达到3%以上。  相似文献   

16.
合理降解烤后烟叶中的淀粉和纤维素含量已成为提高烟叶质量的关键工艺之一。本研究对分离自烤烟叶面的产淀粉酶细菌菌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A1)和产纤维素酶细菌菌株短小芽孢杆菌(B.pumilus C1)进行发酵培养,提取粗酶液,检测酶活性并应用于初烤烟叶上。通过设计不同酶量、作用时间、相对湿度和温度的方法考察这两种酶制剂对烟叶(Nicotiana tabacum K326)中淀粉和纤维素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菌株A1主要产α-淀粉酶,酶活力为7×105U/mL,菌株C1以产内切酶为主,酶活力为6×103U/mL;在温度40℃、湿度70%条件下作用96h,用菌株A1所产淀粉酶制剂4×107U/kg处理后的烟叶总糖增加率为12.78%,还原糖增加率为12.03%,菌株C1所产纤维素酶制剂4×105U/kg处理后的烟叶总糖增加率为13.87%,还原糖增加率为18.07%。研究结果提示,利用从烟叶表面分离的产酶菌株进行发酵生产的酶制剂可降解初烤烟叶中淀粉和纤维素,提高还原糖含量,可望在烟叶加工过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7.
文山地区烤烟合理套种作物及其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求文山地区烤烟合理的套种作物及其适宜的套种时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套种黑麦草、白萝卜、苜蓿3种作物的两个不同的套种时间对烤烟生长、产量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烤烟单作相比,移栽后30d和45d套种苜蓿处理易造成烟株疯长、烟叶物理特性大小与优质烟标准相差较大、糖碱比偏低等内在化学成分不协调、产值低等问题。移栽后30d和45d套种黑麦草和白萝卜两种非豆科作物均能改善烟叶的品质,但相同的套种时间条件下,黑麦草对于烟叶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更大。与烤烟单作相比,黑麦草与白萝卜套种时间处理增加了成熟初期有效叶片数1~2.8片,显著降低了烟草花叶病(相对防效36.55%~60.99%)和赤星病(相对防效28.2%~46.72%)的发生,使各部位烟叶的物理性状更趋近优质烟标准,各部位烟叶中淀粉、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更趋于合理,显著降低了上部叶总氮、烟碱含量,提高了各部位糖碱比,较显著的提高了下部叶钾含量和钾氯比,对于烟叶产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使烟叶的产值提高了2.74%~5.58%,中上等烟比例提高了1~3.25%。以烤烟移栽后30d套种黑麦草或45d套种白萝卜效果更佳。本研究为烟农实行烟地套种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探究在我国南方多雨气候条件下,施用同步营养肥在烟草栽培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烟草同步营养肥替代常规化肥提供理论依据。在湖南郴州2个自然村开展了2种主栽烤烟品种(云烟87和K326)的同步营养肥与常规肥大田肥效对比示范试验,共设2个处理,分别为同步营养肥减量25%(SNF25)和传统施肥(即常规肥不减量施用,CF)。通过观察烟草长势以及测定烟草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和烟叶氮钾养分含量,以评估烟草同步营养肥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CF比较,SNF25不影响烟草长势和中下部叶片叶色,但SPAD值明显增加,其中云烟87上部、中部和下部叶SPAD值分别增加了6.14%、10.14%和18.86%,而K326 3个部位的SPAD值则分别增加了6.88%、11.63%和15.93%。此外,SNF25不影响云烟87和K326的农艺性状,其中株高、叶片数、茎径和叶面积与CF均无显著差异。相对于CF,SNF25云烟87和K326单位面积烟叶鲜叶产量及干叶产量均无显著差异。SNF25和CF在单株叶鲜重和干重呈现相同的规律,其中中部叶鲜重和干重均为最大值,上部叶和下部叶次之,且2个处理上部、中部和下部叶鲜重和干重无统计学上的差异。SNF25云烟87和K326上部、中部和下部叶氮含量与钾含量均与CF无显著差异,即SNF25可维持上部、中部和下部烤烟氮和钾的含量水平。同步营养肥减量25%不影响烤烟生长及其农艺性状,且能维持产量和烤烟的营养水平,保证烤烟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2018−2019年对伊宁县观测区的冰葡萄进行分期采收试验,并测定不同延迟采收时间果实的总糖、总酸、糖酸比,利用相关分析、偏回归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寻不同延迟采收期冰葡萄的品质变化、品质年际变化以及品质与气象因子关系的变化规律,并以此判别当冰葡萄达到“最优品质”时的最佳采收时间,为优化冰葡萄品质、合理化区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2018年及2019年随着冰葡萄成熟后采收时间的推迟,总糖和总酸含量的整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表现为总糖含量随采收时间推迟逐渐增大,总酸含量随采收时间推迟呈先减后增的变化特点。(2)影响冰葡萄总糖含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有采摘前120d平均气温(T120)、采摘前120d平均最低气温(Tmin120)、采摘前30d平均气温日较差(ΔT30);影响冰葡萄总酸含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有采摘前120d平均气温(T120)、采摘前120d平均最低气温(Tmin120)、采摘前120d平均相对湿度(RH120)、采摘前60d平均相对湿度(RH60)。(3)形成“最优品质”所需的气象条件适宜区间为7.5℃≤T120≤18.3℃,4.8℃≤Tmin120≤9.6℃,48%≤RH60≤70%,52.3%≤RH120≤64.8%,研究区采收期气象条件满足上述范围时,冰葡萄达到最佳采收时间。2018年最佳采收时间为11月21日,2019年最佳采收时间为12月1日。根据此气象条件,对2020年伊宁县冰葡萄最佳采收期进行验证,结果与实际相符,说明研究结果可以用于实际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调整施肥方案、提高烟叶有效供给能力,以云烟87为材料,设置不同有机肥等氮替代比例,研究楚雄烟区适宜的有机肥替代比例。结果表明,4种有机肥替代处理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对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质量和经济性状影响较大。其中10%有机肥+90%烟草专用复合肥处理及20%有机肥+80%烟草专用复合肥处理的烟叶外观质量较优;10%有机肥+90%烟草专用复合肥、20%有机肥+80%烟草专用复合肥处理3个部位的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中等偏上,10%有机肥+90%烟草专用复合肥处理下部烟叶的综合得分最高,且感官品质最好。从经济性状来看,40%有机肥+60%烟草专用复合肥处理产值最高,其次是10%有机肥+90%烟草专用复合肥处理,但前者上等烟比例低于后者,后者的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分别较对照100%烟草专用复合肥提高了2.12、2.99个百分点,均价较对照100%烟草专用复合肥提高2.51%,产量适中,产值优于对照。综上所述,10%有机肥+90%烟草专用复合肥处理下,烤烟具有良好的田间表现,产量适中,产值高,且烤后烟叶外观品质优,化学成分协调性好,是楚雄烟区烤烟栽培适宜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