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由于没有充分掌握有效提高龙眼嫁接换种成活率的栽培技术,严重影响了龙眼生产的产量,不利于龙眼种植地区的经济发展。在种植龙眼嫁接换种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掌握相关的龙眼嫁接换种栽培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升龙眼嫁接成活率,促使龙眼种植地区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基于此,以广西北流地区龙眼嫁接换种为例,从龙眼嫁接换种栽培技术的重要性与具体方式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为提升龙眼栽培换种成活率的栽培技术提供合理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在坂面镇海拔250 m左右的下川村后山峡山场和海拔630 m左右的肖坂村官田山场种植良种普通油茶和龙眼茶二年生嫁接苗,于造林4年始果期和造林7年进入丰产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造林的保存率相差不大,高生长与冠幅生长结果一致,均为低海拔普通油茶高海拔普通油茶低海拔龙眼茶高海拔龙眼茶,但差异不显著。而油产量均以低海拔种植龙眼茶的效果最好,高海拔种植普通油茶的效果次之,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低海拔种植龙眼茶的产油量是高海拔种植的1.88倍,高海拔种植普通油茶是低海拔种植的1.22倍,因此,龙眼茶需要种植在低海拔地区,而普通油茶在中高海拔地区种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GIS在广西龙眼种植优化布局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广西具有发展龙眼的适宜气候条件,却由于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不合理而没有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为了优化广西龙眼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根据龙眼的生物学特性及产量与气候要素的相关分析,筛选出龙眼生长发育的限制性气候要素,确定了龙眼种植的气候区划指标。利用广西89个站点的气候资料和1∶25万地形数据,建立了区划指标的空间分析模型。在GIS平台上按1 km×1 km细网格对区划指标进行了小网格推算,并利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对其残差部分进行空间内插;将推算结果和插值结果进行迭加,实现对区划指标小网格栅格数据的订正,使推算的结果更为精确。采用GIS技术对龙眼种植区进行气候区划,该区划按种植龙眼的气候适宜性,将广西划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气候区,绘制了龙眼优化布局的细网格区划专题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龙眼品种的优化布局问题进行研究探讨,给出了比较合理的早、中、晚熟品种的适宜种植范围,并分区进行评价和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结果为广西龙眼生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经济林的3种典型复合种植模式的观测分析,结果表明,3种复合种植模式的经济产投比、土地生产率的关系为:龙眼+台湾青枣模式〉龙眼+香叶天竺葵模式〉龙眼单作模式。其中龙眼+台湾青枣模式最高,2项指标为龙眼单作模式的1.6和3.3倍。龙眼+香叶天竺葵模式的生物量及其相关指标高于其它2种模式。各模式对局地小气候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其中龙眼+台湾青枣模式〉龙眼+香叶天竺葵模式〉龙眼单作模式。从对土壤改良效应来看,龙眼+香叶天竺葵模式明显优于其它2种模式。综合3种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龙眼+香叶天竺葵模式和龙眼+台湾青枣模式优于龙眼单作模式。  相似文献   

5.
基于SOTER数据库和GIS技术的龙眼适种地遴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简称热区)光热水资源十分丰富,在农业综合开发上,应重点发展经济价值高、适于山地丘陵种植的外向型名特优水果,如龙眼、荔枝等[1]。龙眼是原产华南地区的名贵水果,其生产分布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我国乃至世界适宜龙眼生产的范围不大,我国龙眼的主产区分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龙眼主要种植分布在睦和村、焦岩村、金鸡村、连丰村,全镇种植面积为300 hm2,年平均产量可达1000 t。培养健壮、优质的结果母枝对龙眼的优质高产具有重要意义。从"加强树体修剪,适时放梢,加强肥水管理,喷药保梢"几个方面简介了培养龙眼健壮秋梢结果枝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侵蚀劣地龙眼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我省东南沿海侵蚀丘陵山地种植龙眼的生态特.最,提出了以保持水土、改良土壤为重要环节,水、电、路、林相配套,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促进龙眼的早生快发。  相似文献   

8.
李秀莲  付德明 《南方农业》2010,(4):70-70,84
重庆丰都地处三峡库区腹地,库周300 m以下的低海拔区域年均温18.3~17.5℃,1月平均气温7.9~7.1℃,极端最低温度-1.5℃,农民有种植龙眼的习惯,但本地龙眼果小、质差,缺乏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省东南沿海侵蚀丘陵山地种植龙眼的生态特点,提出了以保持水土,改良土壤为重要环节,水,电,路,林相配套,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促进龙眼的早生快发。  相似文献   

10.
广西南宁市伶俐果场现有龙眼190多hm2,1994年开始种植,1998年开始投产,2003年果园开始密闭.造成果园群体顶部表层平面结果,产量降低,园果效益差.为使密闭龙眼因恢复原来的产量,采取短截回缩、疏枝回缩和隔株间伐等综合农艺措施,有效改善了龙眼园的通透性,使得树势增强,树高下降,果大质优,连年丰产,果园经济效益成...  相似文献   

11.
针对龙眼品种单一、产期集中、销售压力大、结果大小年突出等问题,可通过高接换种、龙眼新品种引进来优化品种结构,促进龙眼产业健康发展。龙眼低位高接换种技术具有恢复快、开花结果快等优点,但在低位高接换种过程中易出现一些问题,导致高接换种失败。从砧木选择、接穗采集处理、高接时期、高接方法、接后管理等几个方面简介了广东茂名地区龙眼高接换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正荔枝龙眼是我国南亚热带的名优特产水果,作为"三高"农业生产发展项目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广西农垦国有九曲湾农场兴起推广种植至今已近30年,最高种植面积曾达224.46 km2。荔枝龙眼在农场生产栽培30年来经历了峰回路转,从高潮到低谷,从低谷走向复苏,从最初的集约化专业生产到综合性经营,由国有固定产权到经营权作  相似文献   

13.
选取有机茉莉花种植园、常规茉莉花种植园、茉莉花+龙眼间作种植园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3种种植园土壤全碳(TC)、全氮(TN)、全磷(TP)、全钾(TK)质量分数及二氧化碳(CO2)释放潜力,研究不同种植方式下茉莉花种植园土壤化学计量比及其对碳释放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茉莉花种植园土壤碳氮质量比值(C/N)分别为11.33、10.93、9.48,碳磷质量比值(C/P)为23.23、25.33、10.91,碳钾质量比值(C/K)为1.02、0.88、1.66,氮磷质量比值(N/P)为2.05、2.32、1.14,氮钾质量比值(N/K)为0.09、0.08、0.17,磷钾质量比值(P/K)为0.04、0.03、0.15;2)3种茉莉花种植园土壤C/N表现为有机茉莉花种植园>常规茉莉花种植园>茉莉花+龙眼间作种植园,有机茉莉花种植园土壤N/P显著低于常规茉莉花种植园,土壤P/K则相反,茉莉花+龙眼间作种植园土壤C/P、N/P显著低于常规茉莉花种植园,土壤C/K、N/K、P/K则相反;3)3种茉莉花种植园土壤CO2释放潜力分别为5.80、3.79、4.92μg/(g·d),但差异性均不显著,茉莉花+龙眼间作种植园土壤C/P、C/K、N/P、N/K对CO2释放潜力的剖面变化具有一定指示作用,间作-有机种植相结合是福州茉莉花种植系统较合理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4.
龙眼果实商业化采后处理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基于国际上龙眼果实采后技术的研究结果,尤其是中国和泰国的观点,建立了龙眼果实采后处理系统;介绍了龙眼果实采后处理系统技术如耐贮运品种选择,采收成熟度和采收方法,选别和分级,杀菌剂或熏硫处理,检疫杀虫处理,预冷,包装,贮藏,运输和销售。指出了龙眼果实采后处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利用ISSR技术对37份龙眼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研究结果表明,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7条重复性好,条带清晰的引物对37份龙眼品种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54条带,其中43条具有多态性,比率为79.6%。不同龙眼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69~0.97,平均达0.83,说明ISSR标记能够揭示材料间较高的遗传多样性。UPGMA聚类结果表明,ISSR标记能将37份龙眼品种完全区分开,并能将来源于中国、越南和泰国的37份龙眼品种分别聚类到中国、越南和泰国三大品种群,说明龙眼品种资源的亲缘关系与地理因素有关,三个国家的龙眼品种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本研究结果将为为龙眼品种资源的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气动式龙眼去核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采用机电气一体化技术,先破口再去核的原理,研制了一种新型简单的气动式龙眼去核装置。该装置采用三角刀片使龙眼破口张开果壳和果肉后,利用压缩空气驱动气缸带动顶杆快速顶出龙眼核,降低了龙眼去核损失率。龙眼去核损失率与刀片厚度、顶杆直径、气压和气体流量等因素有关。试验结果表明,刀片厚度、顶杆直径、气体流量和气压对龙眼去核损失率的影响程度依次增大,在刀片厚度为2.5 mm,顶杆直径为7.0 mm,气压为0.55 MPa,气体流量为6.0 m3/h时,龙眼去核的损失率最低可达5.14%。  相似文献   

17.
南亚热带荒坡地不同作物种植方式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蔡昆争  段舜山 《水土保持研究》1998,5(2):104-107,172
通过种甘薯,花生,龙眼与对照(裸地)4种处理研究了广东省南亚热带低丘荒坡地不同作物利用方式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坡地种植甘薯的水土保持效果最好,可减少地表径流24.74%~97.30%,减少土壤侵蚀量89.86%~97.60%,降低土壤酸性,流失的有机物和无机物也最少。其次为龙眼,花生,裸地,分析结果建议在雨季大力推广坡地甘薯种植和在果树幼小期间间套种旱地作物西瓜,花生,大豆,甘薯,牧草  相似文献   

18.
龙眼真空冷冻干燥工艺优化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为了确定龙眼真空冷冻干燥的工艺参数,以"乌龙岭"龙眼为材料,采用电阻法测量龙眼真空冷冻干燥的物料共晶点和共熔点温度,并应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冻干品形态保持、色泽、生产能耗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定考察冻干效果,优化龙眼真空冷冻干燥工艺.结果表明:龙眼真空冷冻干燥物料的共晶点温度和共熔点温度分别为-26.0℃和一20.0℃;优化的技术工艺为龙眼果肉剪半或剪成片形,温度段设定为95℃(7 h)→85℃(1 h)→75℃(1.5 h)→65℃(3 h)→55℃(至结束),干燥仓真空值60~70 Pa,物料最高温度为50℃.应用该优化的技术工艺可达到最大限度地节省生产能耗,提高冻干品形态保持率的效果,冻干品外观色泽呈白色至微淡黄色.  相似文献   

19.
针对重庆市永川区晚熟龙眼容易遭受霜冻、低温、降雪等不利气候危害的问题,2011—2013连续3年开展永川区晚熟龙眼冬季防冻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高于龙眼树冠30 cm左右处设置竹竿等固定支撑物,并选用遮阳网进行树冠覆盖,该技术方法成本不高,防冻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目前龙眼、荔枝育种方法有实生选种、芽变选种、引种和杂交育种等。近年来龙眼、荔枝的杂交育种在全国科研单位中陆续开展。笔者在开展龙眼、荔枝杂交育种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龙眼、荔枝杂交苗的培育方法,为今后龙眼、荔枝杂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