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现代化和自动化水平也日益提高,在农业生产中突破自然条件的限制,无论春夏秋冬都可以收获喜爱的农作物,由此大棚技术被普遍的推广和使用。在使用大棚进行农作物的种植和栽培过程中,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是决定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重要指标。基于单片机的大棚自动检测系统通过对系统硬件和软件部分的设计,实现对大棚湿度和温度的自动化检测和控制调节,以达到农作物生长的最佳环境。  相似文献   

2.
王丽雅 《农业工程》2013,3(4):48-51
针对当前我国农业设施化的发展需求,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农业温室大棚的监控系统。该系统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以DHT11温湿度传感器为温湿度采集单元,以AH2003为光照强弱采集单元,由温湿度检测、温湿度控制、照度检测、照度控制和上位机系统等组成,实现对棚内环境的监测、调节。测试表明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均符合植物最佳生长条件。   相似文献   

3.
为弥补传统农业全靠经验判断培育农作物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大棚控制系统设计。确定了智慧农业监控系统的整体方案,设计了基于华为Lite-OS开发环境和STM32高性能物联网开发板的农业大棚监测及控制系统。采集传感器数据,然后通过使用NB-IoT通信模块,实现了农业大棚内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的数据传输到华为云端,再通过华为云IoT平台下发命令来控制农业电机和棚内LED的补光工作,编写了检测农业大棚内光电强度和温湿度应用程序,实现了对农业大棚状态信息监测和显示。最后,搭建硬件平台进行农业大棚的信息测试,测试表明,可以实时监测大棚内的状况并采取故障检测。  相似文献   

4.
桑蚕在发育生长过程中对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的要求极高,不同生长阶段桑蚕对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的要求也各不一样,当桑蚕生长环境出现变化时,若无适当的处置策略,极易使桑蚕感病率增加。为能够精准、快速地对桑蚕生长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实现桑蚕养殖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本文以AT89S52单片机为控制器,以DS18B20为温度传感器,以SHT75为湿度传感器,以BH1750FVI为光照强度传感器,以LCD12864为液晶显示器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桑蚕养殖智能实时监控系统。以桑蚕养殖环境参数为研究对象,以Keil C语言开发了系统的工作软件,以JAVA语言设计能够接收并显示测量数据的上位机监控软件。  相似文献   

5.
蔬菜大棚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主要应用单片机实时监测和控制大棚内的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湿度以及光照度等参数,并将数据通过RS-485总线传输到上位PC机进行分析、管理及远距离测控,构成多个蔬菜大棚的综合监控网络,改善了以往管理者应用传统经验对大棚内的农作物进行灌溉、加温、降温、加湿、排湿和采光等人工控制,保证了棚内的湿度、温度、光照强度,具有通风时间、卷帘时间、灯光光照时间的自动控制和系统报警等功能,提高了生产效率.试验证明,该系统高可靠性高,易于实现和维护, 具有很好地推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环境控制对于提高温室大棚的利用效率、使之利于作物生长实现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设计的温室大棚环境监测系统,采用先进的温湿度传感器采集温湿度信号,以单片机为硬件核心,采用基于专家控制系统的智能控制器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对大棚内的环境包括温度和湿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做出相应控制指令。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农业苗木大棚中布置无线传感器,对苗木大棚环境进行自动监控和控制,可实现苗木大棚的智能化和智慧化管理,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基于此,文章研究设计了一款大棚苗木生长环境监测系统,其以无线传感网为组网技术,各传感器实时监测农业苗木大棚的空气温度、湿度等数据后发送给后台网站,后台系统自动储存并绘制出线性统计图,用户可通过网站实时观察苗木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8.
在某智能化农业系统中,使用OPC技术将iFIX组态软件监控的蔬菜温室大棚系统,以及组态王软件监控的智能养殖系统的数据统一传输到总控室.该技术能够在总控室实时监测蔬菜温室大棚系统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同时监测温室大棚内部各类辅助设备状态信息及作物生长状况信息;又能在总控室实时监控到智能养殖系统自动上料机...  相似文献   

9.
以蔬菜大棚环境质量监测为研究对象,基于网络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单片机原理,搭建大棚环境质量监测系统,对大棚环境内的光照强度、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以及其他环境参数进行监测。试验分析数据表明:系统能够对大棚内的相关环境参数进行有效采集、分析和存储,运行性能稳定,具有较高的精度,可用于蔬菜大棚环境质量监测。  相似文献   

10.
南疆地区光照充足,干旱少雨,针对这一现状,基于薄膜太阳能发电技术,设计一种太阳能供电智能农业大棚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每天太阳能发电装置平均发电量达4kW·h,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控制,农业大棚内部温度变化25~28℃,湿度变化50%~60%,能满足大棚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生长需求。  相似文献   

11.
鞠永胜  李兴凯  包君 《农机化研究》2012,34(10):187-190
随着农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灌溉逐步发展到自动灌溉系统。为此,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和射频模块nRF24L01来实现无线数据传输,利用多点湿度传感器检测环境湿度的蔬菜大棚自动灌溉控制系统。系统由主站和分站组成,主站和分站可以通过无线射频模块交换实时湿度数据,并由主站处理后发送控制信号控制分站的电磁阀实现自动灌溉。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四川地区农业的产量产值,引入温室大棚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但是普通大棚没有智能温度控制系统,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作用有限。而将PLC控制技术引入农业大棚进行温度控制,将实现对大棚内的温湿度及光照等的智能控制,使农作物在适宜的环境下生长,将极大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精确控制植物生长的温度、湿度及光照等环境参数,设计了以STC89C52RC单片机为核心的处理器。植物生长环境控制系统由LED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湿度控制系统和营养液循环系统构成。根据传感器测量的环境数据对温湿度进行动态调节,实现植物生长环境的有效可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究了自动化智能控制农业大棚的发展意义。笔者首先提出在农业大棚中通过使用绿色、可再生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为农业大棚智能控制系统设备提供工作电源,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实现环境量数据采集、智能联动控制的功能及基于太阳能及PLC的农业大棚智能控制系统,提出在后期实现无人值守、远程巡视监控的生态平台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对智能大棚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ES系统在智能大棚上的应用;利用各种传感器、C8051F340和NRF24L01等采集传输信息,将数据信息通过无线方式传送到上位机,ES系统根据采集的信息与数据库里的参数进行了比较;作物栽培专家系统根据不同的作物在不同的季节所需不同的温度湿度等进行智能控制,利用下位机控制执行机构进行洒水、补光、通风、遮阳等工作,达到植物生长的最佳环境.该大棚的优点是可以节省人力,提高作物产量,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大棚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农业大棚环境信息的实时远程监测和管理,设计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大棚环境监测系统。系统依据物联网架构设计,感知层通过单片机实时采集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与光照强度6个环境参数,通过GPRS将数据传输到网络层。网络服务层基于云服务器,提供业务逻辑管理功能,建立数据中心。应用层采用Bootstrap和ECharts等网页技术,提供响应式布局的可视化交互界面。系统实现农业大棚环境信息采集与远程监测,提高农业大棚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针对农业物联网海量多媒体信息,设计了以农田和温室大棚为主、视频监控与智能分析为一体的多媒体信息系统结构化描述软件,利用摄像头可达到全方位、多角度的视频监控功能,并结合温度、湿度、CO2浓度、光照强度等传感器,实现多媒体信息融合,从而对农作物的生长及产量提供理论支持,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8.
蔬菜大棚温湿度智能控制器采用瑞士Sensirion数字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对大棚环境进行高精度检测,利用单片机AT89C52控制温湿度的显示与超限报警,利用设置的智能开关,控制外围调温与调湿设备,完成大棚的温湿度智能控制,并设有CAN总线接口,可与上位机相连构成温湿度监控网络。  相似文献   

19.
在某智能化农业系统中,使用OPC技术将iFIX组态软件监控的蔬菜温室大棚系统,以及组态王软件监控的智能养殖系统的数据统一传输到总控室。该技术能够在总控室实时监测蔬菜温室大棚系统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同时监测温室大棚内部各类辅助设备状态信息及作物生长状况信息;又能在总控室实时监控到智能养殖系统自动上料机、自动清粪机、供氧机、通风设备、灯具等的参数信息,为提高种植技术、养殖状况改良提供数据依据。依此来阐述OPC技术在智能化农业系统中的应用,给智能化农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通讯方式支持。  相似文献   

20.
根据农业生产需求,设计一个温湿度控制系统。可以对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测控,从而有效控制农作物的生长。该系统采用Atmega48单片机为核心芯片,利用CHR-01阻抗型高分子湿度传感器来采集空气的湿度,利用热敏电阻MF58进行温度采集。信息处理后通过继电器输出控制,打开电磁阀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