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工业互联背景下传统产业升级和转型的需求,笔者分析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困难,构建了"1+1+1+X"信息技术与专业教学融合培养模式,针对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群特点,设置了模块化课程内容。实践表明:该模块化教改方案基本满足了围绕多业交融协同发展的业态需求,形成了专业群复合型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提升智能网联汽车相关课程的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质量对于培养技术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智能网联汽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模块化教学进行教学优化,并以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技术为研究目标,提出改革方案与优化策略。研究结果对于探索适合智能网联汽车的教学方法提供技术参考,同时为高等职业院校模块化教学改革提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笔者以"汽车车身电阻点焊技术"的教学任务为例,改变传统上课模式,结合网络平台,优化教学环节。通过重组BOPPPS模式的六个阶段并融入到SPOC环境中,形成线上与线下混合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模块化分解使整个教学过程井然有序,教学活动丰富多样,增强了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实践证明,BOPPPS模式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结合,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率,有利于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明显提升,对汽车的需求相应增加,这为中职学校汽车营销专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机遇。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汽车营销专业应该调整教学思路,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汽车营销专业人才。文章主要对汽车营销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路进行分析,为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调研企业生产车间对新能源设备及工具的管理模式,对其模式进行分析讨论。结合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把安全意识、规范素质、专业技能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对高校新能源汽车现场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范进行优化,形成新能源实训车间现场管理的可行性方案。深化教学和职业需求的融合,为"1+X"证书制度落地实施、深化产教融合和社会培训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互联网+”背景下,对高等院校教育的信息化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针对高等院校信息化改革与教育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是关于“互联网+”背景下汽车维修专业信息化改革与实施方法研究较少。因此,以“互联网+”背景下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方法为研究目标,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目前汽车维修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将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与专业高效融合,实现教学效果提升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发展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研究结果旨在为提升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技术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汽车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好该课程为后期学习汽车专业知识打下扎实基础.文章主要以"戴维南定理"为例,从戴维南定理的内容、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等各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由于"汽车营销策划"课程知识面广,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使得学生只是被动的获取知识,教学效果往往很差。为提高教学效果,本课题在"汽车营销策划"课程建设中融入OBE教育理念,探讨了提高"汽车营销策划"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打破传统教学方式,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这样不仅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也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职业教育发展非常迅速,为国家培养了很多技术人才。汽车维修专业是职业院校中的热门专业。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购买了汽车,汽车维修行业迅速发展,汽车维修的技术人才有非常大的缺口。许多高职院校开始考虑改变教学模式,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许多学者经过研究,提出在汽车维修中开展模块化教学。文章针对在汽车维修中开展模块化教学展开了一系列探索。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机器人工程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多专业融合的特点,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对机器人工程专业课程改革的具体举措进行了总结,通过实施机器人专业课改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满足学生的多层次学习需求。从在线课程建设与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创新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科研动态与教学融合和注重企业参与四个方面内容进行重点实施建设,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水平和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就业竞争意识,为培养未来工程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闫勇 《南方农机》2022,(4):182-184
"1+X证书制度"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使高职院校的学生成为具有较高核心能力的复合类型专业技术人才.实施"1+X证书制度"必将助推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教育制度改革.笔者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分析了汽车专业的"课证融通"人才培养中的原则,指出了"1+X证书制度"对汽车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意义,探讨了...  相似文献   

12.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以超星学习通和腾讯会议为工具,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课程教学效果为目标,结合在线教学资源和直播教学的优势互补,从线上混合式教学设计、教学资源与内容建设、教学组织及课程评价等方面,探索与实践了"学习通+腾讯会议"线上混合式教学,为有效提高"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
韦洪浪 《南方农机》2022,(7):160-162,177
为了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笔者提出以企业需要为导向的"电子基础技能训练"教学改革机制,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以虚实结合、技能训练促进教学,以社会实践丰富学生的经验,以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获取各类证书提高就业能力,最终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学生.该教学改革机制可供后续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郭长城  刘峻 《南方农机》2016,(10):136-138
通过对模块化教学的学习和研究,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一体化教学为组织形式,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设计了数控车床操作实训的模块化教学,并在机电系数控技术专业的《数控车床操作实训》课程中实践应用模块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达到高技能要求的教学目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对于其他课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汽车成为千家万户首选的交通工具。而汽车从生产到售后维修过程中,都需要专业人员对汽车机械基础有充分了解,因此加强学生汽车机械基础教学实践非常重要。目前,翻转课堂模式越来越多的被老师运用到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还能提高学生们学习效率。本文以翻转课堂视角下的汽车机械基础教学实践研究为主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6.
赵林林  武涛  林伟 《南方农机》2024,(3):172-176
【目的】提高“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方法】针对“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存在涵盖知识面广,知识点零散;课程教学目标与企业对接不够深入,学生对新技术、新方法、新思路掌握不足;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兴趣不是很高,课堂参与率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等问题,课题组开展“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课程教学改革可以从三方面着手,即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从教师、教材、教法三方面,依靠“学习通”平台,精准完成学情分析;改革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开展第一课堂教学实施。【结果】通过改革,学生主体地位得到贯彻,学生积极性不断提高,课堂参与度将持续上升;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尊重,能够提高机械设计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强化,团队协作精神、工匠精神等获得了训练和提高。【结论】高职“汽车机械基础”教学改革模式对其他课程改革,有着十分可行的可复制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项目化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和多样性需求,针对此问题,利用线上资源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项目"节日彩灯的设计"为例,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三个方面探究了如何开展单片机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实践证明,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根据当前高职学生特点与企业需求,针对该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并提出对策,以期为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般压配工装需要根据工艺的具体要求进行专门的一对一设计,但在进行成套压配工装设计时,选择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对成套压配工装的设计通过对其进行功能分析,然后划分出不同的相应功能模块,按照功能模块需求设计通用部件,最后完成有机组合组装,就是基于模块化进行成套压配工装设计。文章以某型号汽车自动变速箱成套压配工装设计为例,将成套压配工装设计划分为三个功能模块,分别是压头功能模块、定位功能模块和基础功能模块,从而实现了基础功能模块的通用、压头功能模块和定位功能模块的成系列化设计。实践结果表明,基于模块化设计自动变速箱的成套压配工艺可以提高设计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针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探究,借鉴国内外的教学成果和经验,结合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研究分析,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进行全方面的创新探究。以"教、学、做"一体化的工学结合模式为准则,进行教学课程体系改革,不断完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