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为了探索硅酸钾与生防放线菌配合施用对草莓连作障碍的修复效果,以"红太后"草莓为材料,采用日光温室栽培,研究了硅酸钾与密旋链霉菌Act12菌剂配施对连作草莓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硅酸钾与密旋链霉菌Act12菌剂配施对日光温室连作草莓具有明显的防病促生作用,可使连作3年草莓1级苗比例提高44.7%,3级苗比例下降58.3%,连作4年草莓死亡率降至0%;连作3年草莓植株总鲜重、根鲜重、叶片数及叶片鲜重分别增加73.7%、71.3%、11.1%及38.7%。(2)硅酸钾与密旋链霉菌Act12菌剂配施对草莓开花、果实产量及品质有明显影响,可使连作3年草莓开花提前10 d,花蕾数提高17.0%,果实数、单果鲜重及单株产量分别增加18.6%、90.6%及126.2%,盛果期草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及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21.7%、36.2%及27.0%;可显著提高连作4年草莓单果鲜重和单株产量(P<0.05),增幅分别为194.7%和359.1%。(3)硅酸钾与密旋链霉菌Act12菌剂配施可提高草莓的诱导抗性,草莓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盛果期PPO酶活性分别提高67.4%和101.0%。由此可知,硅酸钾与密旋链霉菌Act12菌剂配施可显著促进连作草莓生长,提高果实产量及品质,增强植株抗病性,可有效缓解日光温室草莓连作障碍,在生产上具有较好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不同生育时期植株各部位的氮素分析,研究了不同商品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大田草莓(FragariaAnanassa.c.v.Dutch.)植株生长及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肥料品种均可促进植物氮素吸收,提高氮素积累速率,促进氮素向果实中分配。在施等量氮素养分条件下,草莓器官的氮素吸收状况对不同氮肥品种反应不一。尽管无机肥处理的氮素积累速率和地上部全氮含量较高,但施用商品有机肥较无机氮肥或有机无机复混肥更能促进草莓生长发育和草莓果实产量的增加,说明无机氮不宜作为草莓基肥一次性施用。结果还表明,施肥处理氮素的日均积累量平均为10.8.mg/plant,而不施肥处理仅为5.1.mg/plant。在果实采收末期,不同处理草莓各器官的氮素分配趋势为果实茎和叶柄叶片根系。施用纯有机肥(OFA和OFB),果实中吸收的氮素超过植株吸收总量的一半,分别占53.5%和51.7%,无机氮肥处理(UN)和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OIF)的果实氮素分配率分别只有46.1%和39.8%。  相似文献   

3.
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和品质。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肥料氮素在土壤中的转化及其对草莓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草莓苗期土壤硝态氮的比例,硝铵比值大于尿素处理,同时有机肥处理硝铵比值从苗期至盛花期呈下降趋势,但尿素处理则表现为上升的趋势,而花序现蕾期土壤硝铵比的降低,有利于植株花蕾的形成,因此土壤硝铵比值的变化趋势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在等量施用氮素养分的条件下,施用有机肥料均较尿素更能促进草莓生长发育和增加草莓产量。施用有机肥对草莓品质的改善作用也优于尿素,果实中糖/酸比值较无肥区提高23.7%-28.7%,较尿素区提高16.5%-21.2%。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NO处理在草莓果实采后保鲜中的作用机制,以红艳草莓为材料,定期测定草莓果实室温下的品质、抗氧化物质含量、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程度和苯丙烷类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NO熏蒸处理能有效抑制草莓果实采后腐烂,其最优浓度为20μL·L~(-1)。NO处理可显著抑制草莓果实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降低细胞膜过氧化程度,保持较好品质;也可显著提高草莓果实中苯丙氨酸解氨酶、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肉桂醛羟化酶和查尔酮异构酶等苯丙烷类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增加总酚、花色苷和总黄酮的积累,提高草莓果实的抗氧化活性。因此,适宜浓度的NO处理(20μL·L~(-1))可提高草莓果实贮藏品质,延长保鲜期。本研究为丰富草莓果实采后保鲜技术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短波紫外线处理对采后草莓果实腐烂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凤冠"草莓为材料,研究了0、1.5、3.0和4.5kJ.m-2UV-C处理对草莓果实在10℃,12d贮藏期间腐烂和果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kJ.m-2UV-C处理能显著抑制草莓果实采后腐烂的发生和MDA的积累,延缓果实失重、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降低,促进果实CIRG值的提高,增强果实采后着色能力,从而保持果实的感官和食用品质。同时,3kJ.m-2UV-C处理能促进贮藏期间果实总花色苷、总酚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增加,减少草莓果实中抗氧化组分含量的下降,维持果实较高的营养品质。说明适宜剂量的UV-C处理(3kJ.m-2)在草莓果实采后后贮运保鲜和抗氧化能力调控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不同氮肥用量对石榴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秋艳’石榴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其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显著提高石榴果实产量,适量施用氮肥可增加石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Vc、糖含量,降低石榴果实酸含量,提高石榴果实糖酸比,改善石榴果实的风味;施用氮肥对石榴百粒重、籽粒硬度无显著影响;石榴籽氮元素含量高于石榴皮,石榴汁中氮含量很低,中高氮处理的石榴汁中氮元素含量显著降低,石榴皮和石榴籽中氮元素含量变化不显著;本试验5年生石榴树纯氮施肥用量宜以0.4 kg·株~(-1)为宜。  相似文献   

7.
氨基酸螯合中微量元素肥料对新高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南京市傅家边农业科技园的梨园研究套袋与不套袋的情况下,氨基酸螫合中微量元素肥料对新高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与不套袋条件下,与对照及有机肥处理相比,施用氨基酸螯合中微肥均能显著增加果实的单果重,显著降低果实中的可滴定酸含量:套袋结合施用氨基酸螯合中微肥,新高梨的果形指数显著大于对照及有机肥处理:施用低水平的氨基酸螯合中微肥能显著提高套袋果和未套袋果果实的Vc含量,施用量增加一倍时,Vc含量则有所降低:氨基酸螫合中微肥处理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不显著.总的来说,施用低水平的氨基酸螫合中微肥对新高梨品质的改善效果尤佳.  相似文献   

8.
喷施不同铁肥对草莓铁养分吸收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草莓"甜查理"为试材,研究叶面喷施硫酸亚铁、EDTA-Fe和小分子有机螯合铁3种铁肥对草莓生长发育、品质和铁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1)喷施3种铁肥均能提高叶片活性铁含量、SPAD值以及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其中,喷施小分子有机螯合铁处理的效果明显优于硫酸亚铁和EDTA-Fe处理,较清水对照分别显著提高76.44%、6.25%、180.00%和61.72%;2)与对照相比,施用小分子有机螯合铁和EDTA-Fe的草莓果品铁含量分别显著提高35.46%和27.79%,而喷施硫酸亚铁处理对其影响不显著。同时,喷施小分子有机螯合铁果实的糖酸比和可溶性固形物最高,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8.70%和30.89%,差异显著;3)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叶片活性铁含量均与SPAD值、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果实铁含量与糖酸比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因此,喷施铁肥可提高草莓叶片相关酶的活性和铁养分含量,促进其生长发育,并在一定程度上调控草莓果实铁元素的累积,同时改善果实品质,3种铁肥中以小分子有机螯合铁肥在草莓上应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干旱胁迫下硅对草莓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培试验,在调节pH值和消除陪伴离子影响的基础上,以草莓为试材,用PEG6000(聚乙二醇6000,渗透势约为-0.15MPa)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干旱胁迫下硅对草莓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草莓植株的生长和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加硅能有效地提高干旱胁迫下草莓植株的相对生长速率和光合色素含量,增加植株生物量.与不加硅处理相比,施加适量浓度的硅可提高膜系统的稳定性,减少丙二醛积累,各加硅处理的丙二醛含量依次比不加硅处理降低26.56%~35.84%;可降低植物体内膜脂过氧化作用,使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保持在一定水平,提高植株抵抗干旱胁迫的能力;可提高SOD、POD、CAT活性.与不加硅处理相比,各加硅处理SOD、POD和CAT活性依次提高42.89% ~ 57.347%、26.63% ~ 47.80%和4.85% ~ 44.64%,从而减轻活性氧自由基对草莓叶片的毒害.  相似文献   

10.
几种土壤调理剂改良大棚种植草莓土壤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草莓产业的稳定高效发展,设施草莓大棚土壤连作障碍问题日益突出。采用硅钙钾镁、钙镁磷、月桂醇乙氧基硫酸铵、天然海洋萃取物碳酸钙与椰子提取物混合物和聚丙烯酰胺5种土壤调理剂进行了小区试验,分析了不同处理下草莓种植大棚的土壤养分、酶活、盐分以及草莓的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硅钙钾镁是改良大棚草莓连作障碍土壤中比较理想的土壤调理剂,与未施用土壤调理剂的对照(CK)相比,硅钙钾镁土壤调理剂可以提高土壤pH值,显著增加土壤的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对有机质的影响不显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酶的活性。与CK相比,硅钙钾镁土壤调理剂处理草莓增产19.5%(P<0.05),平均单果重提高7.35 g(P<0.05),草莓果实的可溶性糖增加10%~18%,可滴定酸增加3.1%~18.3%,维生素C增加1.4%~23.5%,花色苷增加 0.7%~ 43%。此外,聚丙烯酰胺处理较CK处理,草莓产量提高19.1%(P<0.05),平均单果重增加14.51 g(P<0.05),土壤水溶性总盐较CK可降低11%(P<0.05),其中主要是降低SO42-、NO3-含量。为有效克服草莓连作土壤障碍,建议将硅钙钾镁和聚丙烯酰胺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11.
以露地番茄(Solanum lycopersicom L.)为试材,进行了施用有机肥、无机肥及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条件下,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番茄产量增幅较大,以6∶4养分配施比例产量最高,总产量比对照提高了15.6%。施用无机肥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较高,维生素C含量以施用有机肥处理的最高;番茄果实的营养品质和口感以施用有机肥处理的最佳。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规律与肥料施用无相关性,可能是受番茄产量高低的影响。施用有机肥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明显低于施用无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亚硝酸盐含量则以施用无机肥和低有机肥配施量处理的含量较低。施肥有明显降低番茄果实Hg含量的作用,但却提高了Pb和As含量,对Cu、Zn和Cd含量的影响较小;施用有机肥可显著降低番茄果实Cr含量。施肥提高了土壤有效态Zn和Cd含量,降低了土壤有效态Pb含量,对土壤有效态Cr和As含量的影响较小;施用有机肥使土壤有效态Cu含量显著降低,而使土壤有效态Hg的含量提高;施用无机肥可提高土壤有效态Cu的含量。不同施肥处理番茄果实重金属含量变化与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变化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施肥改变了番茄的生物产量,从而产生对植株吸收重金属元素的生物稀释作用造成。各试验处理番茄果实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及重金属含量均远低于国家蔬菜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说明合理施用有机肥、无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不会造成番茄果实硝酸盐、亚硝酸盐以及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模式对番茄产量、品质及氮素在土壤中累积和淋失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肥料用量较高的习惯施肥处理相比,大幅减少肥料施用的不同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模式均能保证番茄产量稳定,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平均增收19127元·hm^-2其中(3/4)化肥N+(1/4)猪粪N模式处理经济效益最高。(2)施用有机肥的3个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模式处理可降低番茄果实中的硝酸盐含量,较全部施用化肥处理和习惯施肥处理的分别降低5.4%和7.0%;施用有机肥的3个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模式处理可提高番茄果实中Vc的含量,较全部施用化肥处理的提高9.4%。(3)与番茄种植前相比,番茄收获后土壤硝态氮含量总体上表现出表层增加、深层降低的趋势;大幅减施肥料的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模式处理各土层硝态氮含量均低于习惯施肥处理相应土层硝态氮含量。(4)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模式可显著降低渗漏水中硝态氮渗漏量,较全部施用化肥处理和习惯施肥处理的平均分别降低35.5%和55.1%。在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产量、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适宜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模式为(3/4)化肥N+(1/4)猪粪N模式处理。  相似文献   

13.
摘要:将草莓?穴Fragaria ananassa Duch. ?雪果实中特异表达的膜联蛋白基因annfaf的cDNA连接重组到pET-30a质粒中,构建了融合和非融合蛋白表达载体。annfaf 基因转化大肠杆菌(E. coli )后以包含体形式得到了高效表达,同时研究了annfaf基因表达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 最佳培养温度是37 ℃ ,培养时间为4 h,当培养液中加入利福霉素时可明显提高表达量中目的蛋白的含量。SDS-PAGE检测表明该蛋白分子量为35 kD,与目的蛋白相同。以表达的蛋白作抗原免疫家兔,制备了抗Annfaf蛋白的抗血清。ELISA检测及Western印迹表明,制备的抗血清可与其免疫抗原发生特异的免疫学反应,且具有较高的效价。该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Annfaf蛋白在草莓果实细胞中的定位及其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养殖场禽畜粪的高金属残留可能带来的农产品金属污染广受社会关注,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科学问题。研究在荔枝上施用含有较高金属微量元素添加剂残留的粪肥对荔枝果实品质及质量安全的影响,有助于科学回答高金属残留的养殖场粪肥是否可施用于荔枝的疑问。在饲料中以3种用量(1、2和4 kg/t)添加金属微量元素添加剂(含Fe、Mn、Cu和Zn 4种金属硫酸盐),并进行鸡养殖试验,分别收集3种鸡粪,在2015~2018年进行2个荔枝施用鸡粪的田间试验。其一是以等用量(株施40 kg)施用3种鸡粪,其二是以不同用量(株施0、20、40和80 kg)施用同种鸡粪(饲料中添加2 kg/t添加剂),研究连续3年施用鸡粪对荔枝果实品质影响的添加剂剂量及鸡粪用量效应。结果显示,以相同用量连续施用金属含量不同的3种鸡粪,每年除果实固形物含量随鸡粪金属含量提高而降低外,果实可溶糖、糖酸比、风味氨基酸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差别不大,但不同年份果实品质差异显著(P<0.05);同时,除果肉Mn和Zn含量随鸡粪施用年限增加而显著提高外(P<0.01),果实(果肉、果皮和果核)其他金属含量未随鸡粪金属含量或施用年限的增加而提高。以不同用量施用同种鸡粪,荔枝果实除可溶糖含量有随粪肥用量和施用年限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外,处理间其他品质的差异不明显,果实4种金属含量与鸡粪用量关系不大,也未随施用年限的增加而提高。连续3年在荔枝上施用含较高金属残留的鸡粪,整体上对荔枝果实品质并未造成明显不良影响,对果实金属含量影响也未具有饲料添加剂剂量及鸡粪用量效应。由于我国现行食品卫生标准没有限定这4种金属含量,在常规用量下(每年每株通常不超过40 kg),即使连续施用高金属残留的粪肥,也难以产生荔枝果实4种金属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通过温室试验探索了追施腐植酸肥料及生物肥对草莓产量、品质及土壤农化性状的影响。试验在满足草莓正常生长所需肥力的基础上追施腐植酸和生物肥,试验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常规施肥处理)、追施腐植酸肥、追施生物肥、追施腐植酸+生物肥,重复3次,随机排列。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肥、腐植酸、腐植酸+生物肥能够显著改善草莓长势,盛果期单果重分别提高了8.85%、14.12%和16.23%;显著降低草莓白粉病、灰霉病、烂果病的发生率,进而提高草莓产量,3个施肥处理产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7.70%、10.80%和14.70%;施用腐植酸和生物肥能显著提高草莓蛋白质含量、草莓Vc含量及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草莓游离酸含量,进而提高了糖酸比,改善口感;施用腐植酸和生物肥能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3个施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比对照高0.13、1.51 g·kg-1和1.69 g·kg-1。综上得出,施用腐植酸和生物肥对草莓生长具有积极影响,且2种肥料配合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核酸混配氨基酸在大棚草莓上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核酸混配氨基酸在大棚草莓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核酸与氨基酸的混合液,草莓植株株高增加1.8cm,茎基宽增加0.43cm,大果率增加15%,糖度增加0.60,Vc含量增加120mg/kg,明显改善了草莓果实的品质,同时比常规对照增产幅度可达12.5%。以上说明核酸混配氨基酸在农业生产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能促进草莓(Fragaria×ananassa)果实的发育成熟,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BG)能通过水解ABA葡萄糖酯(ABA glucose ester,ABA-GE),把非活性的ABA转换成有活性的ABA,因此,BG参与果实发育进程.但是目前还没有遗传学证据来揭示BG对果实发育的作用机理.为了研究BG在果实发育中的作用,本实验以草莓品种甜查理为试材,通过PCR分子克隆的方法分离到3个编码BG的基因FaBG1、FaBG2和FaBG3;首先对3个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时空表达分析,以及测定果实内源ABA含量的变化;其次通过分子调控FaBG3基因的表达量影响果实内源BG的活性,分析草莓果实的生理指标以及与ABA信号路径、色素代谢和细胞壁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实验结果表明,BG蛋白含有一个BglB区域,是能水解其他的复合物的特异区域.随着草莓果实的发育成熟,ABA的含量逐渐升高,FaBG1基因的表达量一直很低,FaBG2的表达量呈总体的下降趋势,只有FaBG3的表达量与ABA含量变化相一致.利用RNA干扰技术调低草莓果实中FaBG3基因的表达量也下调了FaBG1和FaBG2的表达量,同时降低了果实中BG的活性,导致果实中ABA含量、果实色素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提高了果实的硬度等生理指标,与生理指标相关的如色素代谢基因查尔酮合酶(chalcone synthase, CHS)、查尔酮异构酶(chalcone isomerase,CHI)、类黄酮-3-羟化酶(flavonoid-3-hydroxy-lase,F3H)、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UDP Glc-flavonoid 3-O-glucosyl transferase,UFGT)和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ihydroflavo-nol-4-reductase,DFR),果实软化基因果胶甲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PE)、伸展蛋白(expansin,EXP)、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和果胶酸裂解酶(pectate lyases,PL),果实香味代谢基因醌氧化还原酶(quinone oxidoreductase,QR)、酰基转移酶(alcohol acyltransferase,AT)和ABA信号路径中的基因抗副球菌素蛋白(pyrabatin resistance,PYR)、ABA不敏感体1(ABA insensitive 1,AB11)、ABI3、ABI4和ABI5的表达量等分子指标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最后导致了果实延迟成熟.与此相反,FaBG3基因超表达的草莓果实出现了提前着色成熟的现象.果实生理及分子指标的变化可揭示BG调控草莓果实发育进程的机理.  相似文献   

18.
应用微生物肥料提高砀山酥梨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8年生砀山酥梨树施用微生物肥料试验结果表明,在高N水平下施用微生物肥料,砀山酥梨叶片N含量显著降低;P、Ca、Mg、Zn、Mn、K、Fe、B元素含量明显增加。合理施用微生物肥料可以提高产量和增加果实含糖量、糖酸比和Vc含量等,果实品质明显改善;果实耐贮性和梨果的等级显著提高。在试验条件下微生物肥料的最佳施用量为1.0kg/株。  相似文献   

19.
将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果实中特异表达的膜联蛋白基因annfaf的cDNA连接重组到pET-30a质粒中,构建了融合和非融合蛋白表达载体。annfaf基因转化大肠杆菌(E.coli)后以包含体形式得到了高效表达,同时研究了annfaf基因表达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温度是37℃,培养时间为4h,当培养液中加入利福霉素时可明显提高表达量中目的蛋白的含量。SDS—PAGE检测表明该蛋白分子量为35kD,与目的蛋白相同。以表达的蛋白作抗原免疫家兔,制备了抗Annfaf蛋白的抗血清。ELISA检测及Western印迹表明,制备的抗血清可与其免疫抗原发生特异的免疫学反应,且具有较高的效价。该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Annfaf蛋白在草莓果实细胞中的定位及其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氨基酸硒液体肥在设施桃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设施栽培的4年生中油4号油桃和春雪毛桃为试材,对氨基酸硒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氨基酸硒液体肥显著增加栅栏组织厚度和叶片厚度及比叶重,改善桃树的叶片质量;显著促进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的合成,提高净光合速率,施用氨基酸硒液体肥处理净光合速率是对照的1.22~1.50倍;显著增加产量,施用氨基酸硒液体肥处理比对照高2.836~8.145 t/hm2;显著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及糖酸比,改善果实品质;显著提高果实的Vc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果实硒含量,提高果实的营养与保健品质。与土施相比,叶面喷施效果更佳且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