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本刊讯近日,在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举办的第四届"万里茶道"与城市发展中蒙俄市长峰会暨茶产品旅游商品博览会上,由遂川县龙峰茶叶专业合作社选送的狗牯脑绿茶荣获"河红杯"名优茶品鉴评比活动金奖。此次峰会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万里茶道(国际)协作体、江西省农业厅、江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上饶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来自"万里茶道"沿线蒙古、俄罗斯9个节点  相似文献   

2.
王帆程 《福建茶叶》2023,(11):177-179
万里茶道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俄商人共同创造的联通中俄两国的经济文化枢纽。在万里茶路流通过程中,主要贸易对象为茶叶,主要承载者、运营者以及开创者为晋商,晋商在万里茶路的开创、发展以及繁荣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加强对万里茶道的研究与了解,研讨晋商在万里茶路中的作用,了解当时中俄两国的贸易往来以及贸易路线,研究万里茶道对中国、俄罗斯、蒙古的社会经济文明所造成的影响,有利于加深中、俄、蒙三国人民的情谊,有利于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与优秀文化的传承。本文经过对万里茶道、晋商的历史汇总研讨,以及比较分析晋商与其他商派比如楚商的区别,万里茶道与丝绸之路、玉石之路的异同,以及中俄地理环境差异,有助于万里茶道申遗和复兴。  相似文献   

3.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万里茶道"这条古老通道被重新激活,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泛讨论的热门话题。作为中蒙俄"万里茶道"历史文化沉积地带的民族走廊,中蒙俄跨界民族走廊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和发展要求。本文在对"万里茶道"和"中蒙俄跨界民族走廊"相关文献梳理基础上,结合"万里茶道"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认真分析了"中蒙俄跨界民族走廊"形成机理及其在"万里茶道"区域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对我国公共服务领域的英译进行了规范和要求,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树立了新形象;作为我国万里茶道申遗的重要助力,"万里茶道展"英译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5.
《茶世界》2017,(12)
<正>尘封了许久的"万里茶道",近几年来,陆续在人们消失的记忆中找回。无论它以哪种形式出现,足以说明万里茶道正在被我们的时代聚焦。2013年3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俄期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提到了"继17世纪的‘万里茶道’之后,中俄油气管道已经成为联通两国新的‘世纪动脉’"。习近平主席把西气东输的油气管道与历史上曾发生过的万里茶道相提并论,主张中俄两国要继承历史上曾有过的优良传统,以共赢为目的,坚持两国在文化、能源、商贸、经济  相似文献   

6.
随着一带一路的快速发展,万里茶道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万里茶道的申遗工作被提上日程,各个省份为万里茶道的申遗加紧相关工作。大同古城是万里茶道的途经城市之一,大同古城要申请成为万里茶道的遗产点,申遗工作也在加紧的进行。本文以清末民初大同古城的广丰茶庄、一和功茶庄、永聚祥茶庄为例,通过收集实物、参考文献、口述史料的方法。揭示清末民初大同古城茶庄的历史面貌,为大同古城申请成为万里茶道的重要遗产点提供历史依据。论证大同古城应当是万里茶道的重要遗产点。  相似文献   

7.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的核心内涵.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及儒家学说,几千年以来一直左右着中国的政治走向,规范着中国人的思想行为,成为中国人的主流意识.儒家茶道同样是中国茶道的主体,认识和把握儒家茶道思想对整体性地把握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涵,有着重要意义.作者试图从"儒"这一词的释义角度,探索儒家思想内涵及儒家茶道理论的一个侧面,敬请读者斧刊.  相似文献   

8.
《茶世界》2017,(6)
<正>山西5月16日,第五届"中蒙俄万里茶道市长峰会"在古城平遥举办。中文百科互动百科作为独家线上支持平台,宣布双方将携手推出《万里茶道旅游地图》项目,打造"万里茶道"权威知识平台。湖南5月25日,2017湖南·常德第二届红茶文化节暨"武陵红"新品发布会成功举行。全国各地的茶专家、商家齐聚常德,品武陵红茶,赏武陵茶园。  相似文献   

9.
《茶世界》2016,(6)
正内蒙古5月25日,来自俄罗斯、蒙古和欧洲的130余名外籍游客,乘坐Y1次"二连浩特号"国际旅游列车抵达二连浩特铁路国际口岸站,重走丝绸之路。湖北省5月20日至22日,2016互联网+茶产业暨万里茶道武当道茶品牌推介活动在湖北省十堰市举行。此次品牌推介活动是为了扎实推进该市"61"产业强农计划,进一步加大特色农业开发力度,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大平台,扩大"武当道茶"品牌市场影响。  相似文献   

10.
日本茶俗,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茶道.所谓茶道,就是通过点茶和饮茶对人们进行礼仪的教育和道德的修炼.自唐代中国的茶与饮茶文化传入日本后,茶道在日本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如今,茶道已成为日本民族文化的结晶和其文化的代表,也已成为日本人生活的规范和心灵的寄托.作为日本茶道的"鼻祖"和集大成者,千利休及其茶道思想对日本茶道发展的影响极其深远.  相似文献   

11.
"清香型"乌龙茶与"浓香型"乌龙茶之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冯廷佺 《中国茶叶》2005,27(5):18-19
乌龙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有"中国特种茶"之称.历史上,乌龙茶消费地区主要集中在闽北、闽南,广东潮州、汕头和我国台湾地区.与之相应适销的乌龙茶花色品种有: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凤凰单枞、冻顶乌龙.自从台资茶叶企业进入内地以来,市场上出现了以内地乌龙茶品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利用我国台湾茶机和初制技术生产的乌龙茶,其香气较传统乌龙茶清香,业界称之为"清香型"乌龙茶.  相似文献   

12.
2000年12月17日 ,《人民日报》报道了“中国超级稻”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的消息 ,作为农技部门 ,如何把这一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这是义不容辞的义务。从这点出发 ,我们想就推广“中国超级稻”问题谈一点认识。一、超级稻的推广意义1.增加总产 ,保障粮食安全“九五”以来 ,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现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 ,也应该看到 ,中国的农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严峻的挑战 ,这就是 ,人口不断增长 ,资源不断减少 ,环境不断恶化。根据《中国21世纪人口与发展》的目标 ,我国的人口到…  相似文献   

13.
说“岩韵”     
说起武夷岩茶的品质特征,必然会提到“岩韵”两个字,它是武夷岩茶品质的专用术语,是衡量武夷岩茶品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最常用的两个字。而武夷山外生产的乌龙茶则不用“岩韵”来说明品质的优劣,即使是与岩茶产地近在咫尺之距的地方(建阳、建瓯)也不例外。“岩韵”是什么?“岩韵”一词是从何时开始使用,由何人首先提出,首提者是如何解释“岩韵”的含义?现已无从查证,目前流行的众说不一,有的说有豆浆味,有的说有棕叶味,有人说“岩韵”没人讲得清楚,也有的说“岩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连高明的茶师也只有说是汤水厚,杯底香浓,茶汤滋…  相似文献   

14.
本世纪全球咖啡产业已经进入“精品”和“4C”等认证时代。中国的咖啡产业历经60余年的规模化发展,特别是云南省近20余年的规模化种植,小粒种商品咖啡豆的质量已经被国内外客商知晓。“十二五”云南的咖啡产业进入大发展阶段,普洱和临沧两市将新增种植面积6.67万hm2。今后各种植区在生产大宗商品豆的同时,可在局部种植生产“精品”商品豆,以提升云南咖啡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增加种植户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5.
茶树新品种名山早和名山白毫在信阳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扶晓  杨洁  高俊峰  郭桂义 《茶叶》2004,30(1):43-45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名山早、名山白毫两个新品种在信阳的区域适应性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名山早、名山白毫发芽期与对照相当,均为早生种:抗寒性、抗旱性与对照相当;适制绿茶:产量名山早与对照相当,名山白毫显著高于对照。两个品种均适于信阳茶区及江北茶区推广。  相似文献   

16.
茶树杂交新品系"浙农8-8"、"浙农6-10" 选育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福鼎大白茶×浙农12"、"福鼎大白茶×浙农109"人工杂交后代为育种材料,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优质、高产茶树新品系--"浙农8-8"、"浙农6-10".品比试验表明:浙农8-8发芽期中偏早,浙农6-10发芽期中等;均适制红绿茶,品质超过或相当福鼎大白茶;两品种小区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春夏茶多酚含量均低于福鼎大白茶,氨基酸含量比福鼎大白茶高,咖啡碱含量浙农8-8春夏茶均比福鼎大白茶高,浙农6-10比福鼎大白茶低;抗寒性两品种与福鼎大白茶相当;抗旱性比福鼎大白茶稍弱;抗虫性比福鼎大白茶略强,抗病性浙农6-10比福鼎大白茶略强,浙农8-8略弱.  相似文献   

17.
“发花”散茶中“金花”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湖南益阳茶厂2008年生产的金湘益砖茶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金花"菌,接种至2008年一品茯茶的原料上,控制环境条件让它"发花"。从发花散茶中分离到一类"金花"菌,经过继代纯化,选取一株长势较好的"金花"菌作为供试菌株。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菌株的有性型和无性型形态,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菌株的子囊孢子(有性阶段)和分子孢子(无性阶段),同时结合DNA测序,在分子水平上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根据菌株的表观形态、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DNA序列分析,确认该菌株为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龙锦一号田间自然变异产生的转绿型白苗“龙白—1”、“龙白—2”的外部形态特征、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白苗突变体“龙白—1”形态上与龙锦一号一致,产量持平;而“龙白—2”株高降低,分蘖减少,生物产量明显减少。生育期推迟,减产65.7%。  相似文献   

19.
一、“茶艺”本义茶艺 ,就是人类种茶、制茶、用茶的方法与程式。所谓“艺” ,其义主要有六 :(一 )种植。《说文》作“” ,或作“” ,种也。《诗经·小雅·楚茨》 :“我黍稷。”《茶经·一之源》 :“凡艺而不实 ,植而罕茂。”(二 )才能 ,技艺。《论语·雍也》 :“求也艺。”朱熹《注》 :“艺 ,多才能。”(三 )艺术。《后汉书·伏湛传》 :“永和元年(136) ,诏……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艺术。”(四 )准则 ,限度。《左传》有“陈之艺极 ,引之仪表”语 ,艺 ,准也。《国语》有“贪欲无艺”语 ,艺 ,极也 ,引申为法度、限度。(五 )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