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在不同投喂频率条件下的生长、体成分组成和能量收支进行研究。实验设置4个投喂频率处理,分别每天投喂1(F1组)、2(F2组)、3(F3组)、4(F4组)次,共进行40 d。结果表明,F3组和F4组的刺参生长最快,其末体重均显著大于F1组和F2组(P0.05)。投喂频率越高,刺参的摄食量越大,F4组摄食量越高,为3.67 g/(d·ind),F3组和F4组刺参的摄食量均显著高于F1组和F2组(P0.05),但F3组和F4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饵料转化率随投喂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其中,F4组的饵料转化率最高,为9.70%,而消化率却随投喂频率的增加而降低。投喂频率对刺参主要体成分组成影响不大。从各处理的能量收支方程来看,F1组和F2组的粪能占摄食能的比例显著低于F3组和F4组(P0.05),但占摄食能的比例均超过了50%,其呼吸能占摄食能的比例显著高于F3组和F4组。本研究表明,室内养殖刺参每天投喂3次最佳,排泄能和呼吸能较高可能是导致F1组生长不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在不同投喂频率条件下的生长、体成分组成和能量收支进行研究。实验设置4个投喂频率处理,分别每天投喂1(F1组)、2(F2组)、3(F3组)、4(F4组)次,共进行40 d。结果表明,F3组和F4组的刺参生长最快,其末体重均显著大于F1组和F2组(P0.05)。投喂频率越高,刺参的摄食量越大,F4组摄食量越高,为3.67 g/(d·ind),F3组和F4组刺参的摄食量均显著高于F1组和F2组(P0.05),但F3组和F4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饵料转化率随投喂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其中,F4组的饵料转化率最高,为9.70%,而消化率却随投喂频率的增加而降低。投喂频率对刺参主要体成分组成影响不大。从各处理的能量收支方程来看,F1组和F2组的粪能占摄食能的比例显著低于F3组和F4组(P0.05),但占摄食能的比例均超过了50%,其呼吸能占摄食能的比例显著高于F3组和F4组。本研究表明,室内养殖刺参每天投喂3次最佳,排泄能和呼吸能较高可能是导致F1组生长不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孙晓锋  冯健  陈江虹  罗波  赵海祥  赵华林 《水产学报》2011,35(11):1677-1683
通过胃排空试验与养殖试验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对尼罗系吉富罗非鱼幼鱼的胃排空、生长性能以及体组成的影响.在试验开始时,观测尼罗系吉富罗非鱼幼鱼的胃内饲料排空情况,胃排空试验结果表明,胃排空率的最佳描述为平方根函数,胃内饲料在饱食投喂后15 h左右完全排空,达到投喂前水平,80%胃排空为9h,也就是投喂后大约9h恢复食欲.360尾试验鱼(初始体质量3.72 g)以不同的投喂频率(1d4次、1d3次、1d2次、2d4次、2d3次、2d2次)分组,每组设立3个平行组,随机养殖于18个网箱中,每箱养殖20尾鱼,按饱食量投饲膨化饲料.养殖期为6周.尼罗系吉富罗非鱼幼鱼在投喂频率为1d4次、1d3次和1d2次时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显著高于投喂频率为2d4次、2d3次和2d2次时(P<0.05);投喂频率为1d2次、2d4次、2d3次和2d2次时其摄食量显著低于1d4次和1d3次时(P<0.05).随着投喂频率降低,鱼体水分含量逐步上升,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逐步下降,其中1d4次、1d3次组鱼与2d2次组鱼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投喂频率组间的肝体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3.7~48.0 g尼罗系吉富罗非鱼幼鱼的适宜投喂频率为1d2次,较2d2次、2d3次和2d4次时明显提高了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较1d3次、1d4次摄食量显著降低.2种试验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4.
投喂频率对鳡幼鱼摄食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1次/d,2次/d,3次/d,4次/d)对鳡(Elopichthys bambusa)幼鱼摄食及生长的影响,试验持续30 d。结果显示:投喂频率从1次/d增加到4次/d,鳡幼鱼的摄食率逐步提高,1次/d组的摄食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体重增加率、特定生长率有不同程度增高,在3次/d时达到最高;饲料转化率逐次下降,1次/d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随着投喂频率增加,实验各组组内个体体重差异显著下降,鳡的规格趋于整齐,组间每日摄食表现也各不相同。试验表明:鳡的生长受投喂频率的影响,每天投喂3次是鳡养殖的最佳投喂频率。  相似文献   

5.
在饱食投喂条件下,选用鲜活饵料沙蚕(Nereis succinea)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亲虾进行营养强化培育60 d,通过比较不同的投喂频率2次/d(F2组)、3次/d(F3组)、4次/d(F4组)对亲虾摄食、生长、繁殖性能、虾体组成和肝胰腺的消化酶活力的影响,旨在探究亲虾繁殖期间营养强化的最适投喂频率。结果显示,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亲虾的日摄食量逐渐增大,F2组显著低于F4组(P0.05),但与F3组差异不显著(P0.05);亲虾的增重率和体长增长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的投喂频率对各组亲虾的单次产卵量、相对产卵量、无节幼体I期个体数、无节幼体孵化率、蚤状幼体I期个体数、无节幼体变态率、性腺指数、初产时间和产卵间期均无显著影响(P0.05)。亲虾全虾主要体组成分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含量也不受投喂频率增加的影响(P0.05);F2组的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显著低于F3、F4组(P0.05),而不同实验组的胃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合本研究的结果和生产实际情况,建议在饱食投喂条件下,凡纳滨对虾亲虾繁殖期间营养强化的适宜投喂频率为2次/d。  相似文献   

6.
投喂频率对黄鳝幼鱼摄食、生长及饵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饵料效率、体重分化、鱼体组成的影响。试验共设5组不同投喂频率(2、3、4、12次/d和24次/d),每组3个重复,试验持续30 d。结果显示:投喂频率4次/d组的摄食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特定生长率有不同程度增高,4次/d组达到最高(P<0.05);饲料利用效率4次/d组显著高于2次/d组(P<0.05),与其它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投喂频率增加,各试验组组内个体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黄鳝的规格趋于整齐。试验各组黄鳝的鱼体成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饵料蛋白质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在4次/d时达到最高(P<0.05)。试验表明:黄鳝的生长受投喂频率的影响,每天投喂4次是黄鳝养殖的最佳投喂频率。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投喂频率(1次/d,2次/d,3次/d,4次/d)对福瑞鲤(FFRC strain common carp)幼鱼摄食与生长的影响,试验周期为30 d。结果显示:当投喂频率从1次/d增加到4次/d时,福瑞鲤幼鱼的摄食率逐步提高,1次/d组的摄食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体重增长率、体长增长率和特定生长率随投喂频率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在4次/d时达到最高;饲料转化率逐步升高,1次/d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各试验组福瑞鲤幼鱼的个体体重/体长差异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而先升后降,最终幼鱼的规格趋于一致。综合本试验结果,投喂频率对福瑞鲤幼鱼的摄食与生长存在显著影响,在4次/d的投喂频率下其摄食水平、生长性能、饲料转化效率及大小分化差异系数等均表现出较好状态。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体长(10.63±0.20)cm、体重(17.63±0.72)g锦鲤(Cryprinus carpiod)幼鱼循环饥饿后的补偿生长和体成分变化,试验设5个组,分别为正常投喂和4个循环饥饿投喂组,其中循环饥饿投喂组投喂方式分别为:饥饿1 d后投喂3 d、饥饿1 d后投喂5 d、饥饿2 d后投喂3 d、饥饿2 d后投喂5 d,试验水温为(27.0±1.0)℃,试验周期为40 d。试验结果表明:循环饥饿1 d后投喂的特定生长率、摄食率均显著高于正常投喂的(P0.05),但末均长、末均重、总摄食量、相对增重率和饲料利用率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现为完全补偿生长,推测其补偿生长应是通过提高摄食率来实现的;循环饥饿2d后投喂的末均长、末均重、总摄食量、特定生长率、相对增重率均显著低于正常投喂的(P0.05),而摄食率、饲料利用率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现为不能补偿生长,但是否对其生理机能造成伤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确定;4个循环饥饿投喂组的鱼体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较正常投喂组有所降低,而水分和灰分含量有所升高。因此,循环饥饿1 d后投喂3 d的实际投喂时间较短,且为完全补偿生长,是最佳的循环饥饿投喂模式。  相似文献   

9.
以初始平均体重(114.71±3.631)g、体长(15.70±0.352) cm的点篮子鱼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的投喂频率对其生长性能及体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频率对点篮子鱼的存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试验期间各个试验组存活率均为100%.而投喂频率对点篮子鱼的特定生长率(SGR)、日均增重(DWG)和增重率(WG)有显著影响(P<0.05).每天投喂1次(F1)到4次组(F4)的点篮子鱼的SGR、DWG和WG随投喂频率的增加而显著性升高,而每天投喂5次组(F5)的SGR、DWG和WG显著低于F4组.随着投喂频率的提高,点篮子鱼的摄食率(FR)逐渐上升.饵料系数(FCR)与投喂频率呈正相关.鱼体水分和灰分含量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而下降,F1到F4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F4到F5无显著性差异.各试验组鱼体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变化,而脂肪含量随投喂频率增加显著增加(F1到F4组间差异显著(P<0.05),F4与F5无差异).综合本试验点篮子鱼的生长性能、饲料转化率和体成分变化,认为人工养殖点篮子鱼的最适投喂频率为4次/d.  相似文献   

10.
中华鲟幼鱼循环饥饿后的补偿生长和体成分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幼鱼循环饥饿后的补偿生长和体成分变化。实验设4个循环饥饿组(T1:饥饿1 d,饱食投喂3 d;T2:连续饥饿2 d,饱食投喂4 d;T3:连续饥饿4 d,饱食投喂6 d;T4:连续饥饿7 d,饱食投喂8 d)和1个对照组(T0:每天饱食投喂)。结果显示:在水温21.5~25.4℃条件下,T1组末重和特定生长率均超过对照组,表现为超补偿生长;T2组末重和特定生长率均接近对照组,表现为完全补偿生长,T1、T2组食物转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3、T4组实际摄食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表现为不能补偿生长。4个循环饥饿组幼鱼肝体比及脏体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组肌肉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下降,同时水分和灰分含量上升;从饥饿2 d组开始,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蛋白质含量比脂肪含量下降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对多纹钱鲽鱼(Selenotoca multifasciata)幼鱼生长、血清生理生化指标、消化酶和肝脏蛋白质代谢相关酶的影响,在流水养殖模式下,分别进行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实验,以确定适宜投喂策略。投喂频率实验,为表观饱食投喂,设1、2、3、4次·d-1共4个投喂频率组,分别记为F1、F2、F3、F4组;投喂水平实验采用2次·d-1的投喂频率,设饱食投喂和体质量的4%、6%、8%共4个投喂水平,分别记为G1、G2、G3、G4组。进行60 d养殖实验。结果显示:1)血清生理生化指标:总蛋白、白蛋白含量均在F2组最高,其余各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血糖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在高投喂频率组较高。G1组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最高(P<0.05)。甘油三酯含量G2组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G1组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在G1组显著升高(P<0.05)。碱性磷酸酶G2组含量显著升高(P<0.05)。2)消化酶:肝脏胃蛋白酶活性...  相似文献   

12.
比较了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真鲷(Pagrus major)♂杂交子二代(杂交鲷或杂交F2)与黑鲷幼鱼在不同投喂频率下生长性能、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表现,为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依据.选用杂交F2及黑鲷幼鱼为研究对象,设4个投喂频率组(1T:1次·d?1、2T:2次·d?1、3T:3次·...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投喂频率对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幼鱼生长、生理指标及肝脏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设5个投喂频率,分别为1、2、3、4和5次/d (分别简称为F1、F2、F3、F4和F5),每个处理组设3个平行,每缸养殖30尾鱼[(6.47±0.56) g]。实验期间,水温为17℃~ 26℃,盐度为30~31,pH为6.8~7.6,溶解氧≥5 mg/L,养殖周期为30 d。结果表明,不同投喂频率对绿鳍马面鲀幼鱼的生长、体成分、消化酶和抗氧化酶活性均有影响。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绿鳍马面鲀幼鱼的摄食和生长均呈上升趋势,F5组数值最大,摄食率为3.95%,增重率为347.19%,特定生长率为5.07%/d,增重率为F1组的2倍多。F1组的肥满度为1.79,显著低于其他4组(P<0.05);肝体比逐渐升高,F4和F5组的肝体比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增加投喂频率,鱼体的粗蛋白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F2组最高,为59.82%;粗脂肪含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F5组最高,为31.23%。胰蛋白酶活性随投喂频率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F3组活性最低,为37.48 U/μg prot;脂肪酶活性逐渐升高,F5组最高,为2.67 U/g prot;淀粉酶活性不受投喂频率的影响(P>0.05)。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最高均在F5组,分别为14.71 U/mg prot、250.32 U/mg prot和2.73 nmol/mg。肝脏中hsp7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不受投喂频率的影响(P>0.05)。基于绿鳍马面鲀幼鱼的生长性能和生理效应的综合考虑,其最适投喂频率为3次/d。  相似文献   

14.
为观察不同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对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幼鱼生长和免疫的影响,将平均体质量1. 15 g的长吻鮠饲养在水泥池(2 m×1 m×1 m)中,投喂频率分别为2次/d和3次/d,各投喂频率下投喂水平分别为鱼体质量的2%、4%、6%、8%和10%,每个处理组放鱼60尾,饲养为期42 d。结果显示:投喂频率为2次/d和3次/d时,试验鱼的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与投喂水平之间存在二次相关性,两条曲线几乎重合,表明投喂频率、投喂水平对试验鱼的末体质量和特定生长率的影响是一致的;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在投喂频率为2次/d、投喂水平为4%和6%时较低;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含量在投喂频率为2次/d、投喂水平为4%和6%时较高;血清溶菌酶(LYS)含量在投喂水平为6%、投喂频率2次/d和3次/d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 05)。综合生长和免疫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投喂频率为2次/d、投喂水平为6%的投喂模式更利于长吻鮠幼鱼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投喂频率对青鱼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采用自制的配合饲料,在日投喂量相同的情况下,分别以每天1、2、3、4、5次的投喂频率饲养5组青鱼幼鱼(平均初始体质量为0.61 g)45 d。试验结果:随着投喂频率由每天1次增至3次,青鱼幼鱼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及蛋白质贮积率均显著提高(P0.05)。但当投喂频率由每天3次增至5次,这些指标在不同投喂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对全鱼营养成分的分析表明,水分含量在不同投喂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粗蛋白、粗脂肪及灰分含量在不同投喂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粗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而灰分含量则呈上升趋势。试验结果表明,青鱼幼鱼适宜的日投喂频率为3次。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饲料料型及投喂频率对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生长及肌肉品质的影响。研究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以饲料料型(膨化饲料,EF;颗粒饲料,PF)和投喂频率(2次/日,F2;3次/日,F3)为影响因素,共4个组,分别命名为EFF2、PFF2、EFF3和PFF3,每组3个平行,投喂8周,每天定时投喂两次(7:30和16:30)或3次(7:30, 12:00, 16:30)。结果显示,斑点叉尾鮰的末重和增重率受到投喂频率的影响,F2组显著高于F3组(P0.05);而饲料料型则对斑点叉尾鮰的生长无显著影响(P0.05)。颗粒饲料组的肌肉粗脂肪含量和内聚性、回复性显著低于膨化饲料组(P0.05),而硬度显著高于膨化饲料组(P0.05)。F3组的肌肉硬度、胶着性和咀嚼性则显著高于F2组(P0.05)。颗粒饲料组生肌调节因子5 (myogenic factor 5, Myf5)和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膨化饲料组(P0.05)。F3组肌肉中MSTN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F2组,而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yoG)基因相对表达量则呈现相反趋势。综上,投喂同种配方的膨化饲料和颗粒饲料对斑点叉尾鮰的生长效果相似,但是投喂颗粒饲料的斑点叉尾鮰硬度更大,而投喂膨化饲料则肌肉脂肪含量更高;斑点叉尾鮰的最佳投喂频率是每天2次。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计不同饱食投喂频率对子二代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的影响,选择子二代中华鲟(0.15±0.02)g稚鱼在水温(18.0±0.5)℃的不同饱食投喂频率(2、3、4次/d)条件下,测定其生长及胃肠排空特征,并用线性、指数和平方根模型对其胃肠排空数据进行拟合。结果显示:(1)饱食投喂频率的增加显著降低了实验鱼的摄食率(FR),但对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肥满度(CF)、肝体比(HSI)、脏体比(VSI)等指标未产生显著影响;(2)随着饱食投喂频率的增加,实验鱼的体长、体质量变异系数显著降低,生长离散程度明显减小;(3)饱食投喂频率对子二代中华鲟稚鱼的胃、肠排空特征未产生影响,但对胃、肠排空最优模型的选择产生了影响;2、3和4次/d组胃排空最优模型依次为平方根模型(Y 0.5=2.253-0.077t)、平方根模型(Y 0.5=2.12-0.081t)和指数模型(Y=5.001 e-0.225t);(4)3种模型均不适于拟合实验鱼肠排空过程的全部数据,但可拟合t≥T后的肠排空数据(T为肠内容物比率达到最大值的时间);2、3和4次/d组肠排空的最优拟合模型分别为平方根模型(Y 0.5=1.904-0.056t,t≥10)、指数模型(Y=3.383 e-0.076t,t≥8)和指数模型(Y=3.090 e-0.077t,t≥6);(5)随着饱食投喂频率的增大,子二代中华鲟稚鱼的胃、肠排空速度也逐渐递增,2、3和4次/d组胃排空率依次为0.077%/h、0.081%/h和0.225%/h,其肠排空率依次为0.056%/h、0.076%/h和0.077%/h。  相似文献   

18.
将270尾均质量约500 g的大西洋鲑随机分为5组,每组2个重复,分别以3次/d、2次/d、1次/d、1次/2 d、1次/3 d的投喂频率饱食投喂56 d,以研究投喂频率对大西洋鲑生长性能、消化率、激素水平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投喂频率的降低,大西洋鲑质量增加率和摄食量明显降低,1次/2 d试验组和1次/3 d试验组质量增加率较3次/d试验组分别显著降低50%和75%,摄食量显著降低53%和72%。饵料系数、死亡率、皮质醇和抗氧化指标呈先降后升的趋势;饵料系数和皮质醇2次/d试验组最低,1次/3 d试验组最高,较其他组分别高1.2~2.1倍和0.38~4.78倍。血浆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与之呈相反趋势,2次/d试验组各项指标较好;各试验组消化率均呈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2次/d和1次/3 d试验组值较高。试验结果表明,500~900 g大西洋鲑的最佳投喂频率为2次/d,在此基础上提高或降低投喂频率均会对大西洋鲑造成应激,对生长和饲料利用率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8周的生长试验,研究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幼鱼(初始体重约4.5 g)的最适投喂频率。试验饲料为自制配合饲料,粗蛋白38%,总能19.0 kJ/g。设计了1~5次/d(M1-M5)5种投喂频率。结果表明:M2、M3、M4组摄食率均显著高于M1和M5组(P<0.05),其中M4组最大。M3、M4、M5组的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M1组(P<0.05),其中M3组最大。M2、M3、M4、M5组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M1组(P<0.05),M3和M4组的蛋白和能量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M1和M2组(P<0.05)。M3组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M1和M2组(P<0.05),M2、M3、M4和M5组的粗蛋白、粗脂肪和能量含量均显著高于M1组(P<0.05)。因此,本研究建议,斑点叉尾鮰幼鱼养殖的最适投喂频率为3次/d。  相似文献   

20.
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igma),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牙鲆科(Paralichthyidae)。分布于美国北卡州到佛罗里达州南部海湾直到德克萨斯州南部海峡沿岸。该鱼属降河洄游性鱼类,成鱼生活于河流或沿岸盐度较低水域,繁殖季节洄游到海水中,幼鱼经60~80d生长发育后进入淡水或半咸水水域生活。从2002年起,我国青岛、莱洲、乐亭、漳州等地先后从美国引进亲鱼,进行繁育试验,并获得成功。为了进行全人工育苗研究,本项目组于2004年3月从青岛引进600多尾漠斑牙鲆鱼苗进行室内试养。2005年有210尾鱼养成成鱼,作为亲鱼培养。2006年2月进行人工授精试验。具体研究工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亲鱼强化培育1.1.1饵料的选择选用新鲜或冷冻的新鲜度较好的野杂鱼,有时也投喂怀卵的活鱼、虾等。在饵料中添加1%~2%的维生素E,投喂量占鱼体体重的2%~3%,且在亲鱼不摄食时及时捞出残饵,一般每日投喂1次。1.1.2亲鱼培育用水培育亲鱼用水要清洁,使用砂滤水,溶解氧在4mg/L以上,在越冬时包括产卵前期及产卵期也使用砂滤水,日换水量在100%以上,有时也采取流水养殖,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