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围绕新工科背景下新能源汽车领域人才需求,归纳出该领域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特点,针对新能源汽车领域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体系建设方式和多样化创新实践平台的开发。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多元化评价机制,从而达到对培养效果及时反馈和完善目的。研究结果对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对学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胡巍 《南方农机》2023,(6):186-189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培养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供应的保障。基于此,笔者以“1+X”证书制度为基础,以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被确定为试点院校为契机,结合课证融通的要求,对试点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并从岗位能力与证书分析入手,构建新能源课程体系的建设方案,分析了课程体系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且给出了相应的对策。教学结果表明,开展“学历证书”和“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研究,有助于深化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的改革,将成为创新型、复合型、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有力抓手和强劲助力。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教学模式是中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重要载体之一,以中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为例,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分别从课程体系、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为中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教师提供教学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正在贯彻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战略,也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发展及人才培养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X”证书制度是实现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标准相互对接的重要人才培养模式之一。但是目前,在人才培养中还存在课程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不能很好对接,无法满足企业发展与社会岗位的实际需求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首先阐述了“1+X”证书制度在理论与实践中的意义,通过分析目前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人才需求及相关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的建议,在基于“1+X”证书制度下人才培养模式中,应该着重关注培养模式、课程与岗位需求的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和师资队伍建设,随着时间变化动态明确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5.
袁菁芸  李步照 《南方农机》2019,(13):163-163,169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技能型人才缺口不断扩大。高职院校设立的新能源汽车专业在建设过程中人才培养方案缺失、师资队伍匮乏、教学模式陈旧及实训基地建设滞后等问题凸显。文章探索以技能大赛为依托的新模式下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建设,为推动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汽车智能钥匙系统是近年来随着汽车技术升级的迭代的产物,其特点具有便捷性和防盗性,目前该系统已成为中高端车型的标配,市场应用广泛,但汽车智能钥匙系统后市场服务能力还未能完全匹配。现阶段,汽车维修企业缺乏掌握汽车智能控制技术专业人才,因此无法开展相关业务。为提高汽车智能钥匙系统专修技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师资水平,改善办学条件,支持行业对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人才的需求,推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助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以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深化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探索书证融通有效途径,探索符合“1+X”证书标准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对新能源汽车技能人才的旺盛需求。针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和汽车相关院校展开职业特质调查研究,并分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6大趋势,包括支柱产业、母生态、新标准、弯道超车、新四化、品牌文化,以这6大趋势将42条职业特质凝练成敬业意识、社会意识、人文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和法律法规意识这6大职业核心特质。最后将6大核心特质与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融合。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逐渐增长,因此培养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高等教育机构的共同关注点,基于国际化发展视野及新能源人才培养目标,以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双语教学模式,并对基本教学要求、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进行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9.
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汽车的数量不断增加,为了使环境能源问题与经济协调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研制成为当前各国研究分析的主要话题.但是,新能源汽车研发方面的人才却很紧缺,高职院校不断探索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文章主要针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进行分析研究,从课程开发、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实训环节、质量保证等多方面进行探讨,以便能够培养出大批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端技术型人才,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相似文献   

10.
在比较全面地了解与分析目前高职毕业生在线场课堂、岗前实习及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岗位技能与职业素养严重脱节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企业调研,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例,通过校企共建"能吃、能住、能学、能练、能创"五项全能的线场课堂,确定了一套高职生职业素养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基本途径以及职业素养的完整评价体系,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既满足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又满足新能源汽车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新能源汽车作为缓解能源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抓手,其健康稳固发展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立足"一带一路"时代背景,在对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发展分析的基础上,点明了其关键部件的发展困境及破局方案。  相似文献   

12.
实施双元制人才培养能够很好地促进职业院校与地方企业的融合,提高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进而促进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地方产业经济转型升级。通过对当前"产教融合"视角下双元制人才培养实施过程进行分析,剖析现阶段制约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3.
随着汽车产业的普及和发展,燃油汽车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能源的短缺问题日趋严重,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摇篮的职业院校,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新能源汽车电子专业人才模式的构建、实训基地的建设、教学团队的构建几个方面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改革进行了阐述,以待进一步做好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14.
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在市场中占有了更高的份额,与此同时,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发现现有的教育体系并不能真正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所以教育模式需要改革,要充分调动社会的力量,为学生建立培养和研究中心,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以推动学生在新能源汽车中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以深入调研为基础,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优缺点进行多方位总结与反思。针对新时代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新的要求,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考核评价手段、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实践,打造出适用于福建本地经济特点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也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在调整经济结构体系的大背景下,相关部门和汽车企业提出了新能源汽车的发现目标和具体规划。由于新能源汽车涉及的专业知识专业性和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新能源汽车研发和运行对人才的需求量也非常大。因此,如何培养一批符合社会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人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将分析当前对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状态,提出了相关职业技术学院具体人才培养方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目共睹,特别是随着"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措施的进一步提出和落实,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实际存在的问题也不得不引起深思和关注,本文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类型以及各自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重点在于完善对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障碍,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能源汽车在服务和产业技术上的巨大人才需求、社会需求的改变以及职教技能竞赛新能源汽车项目与职业学校汽车类专业设置存在相对滞后现象,应积极完成在技能大赛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专业框架的建设,形成与技能大赛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以达到促进技能人才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彭加山 《南方农机》2021,(2):153-154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各类高职院校都开始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新能源汽车实训室.基于此,文章阐述了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并着重阐述了新能源汽车实训室的构建与完善策略,以期能为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实训室的构建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介绍了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现状,以及信息技术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和发展现状。分析了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包括师资力量不足、课程内容滞后、教学方式单一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策略,包括在线教育、虚拟仿真实验、智能化教学等。最后,总结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这些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