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耕水机养殖南美白对虾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探索一条新的水产养殖途径,该文利用耕水机进行南美白对虾养殖对比试验。在一个养殖周期内对溶解氧、温度、pH值和亚硝酸盐等水环境因子及南美白对虾生长情况、品质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非耕水机养殖比较,使用耕水机能够提高水体溶解氧均匀度和温度均匀度,增加池塘溶解氧含量;维持水体pH值在7.6~8.9之间;降低水体亚硝酸盐含量;对虾生长速度快且品质优良;节约耗电量56.9%、饵料15.5%、药费45.4%;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0.1%。试验和分析结果证明使用耕水机能够改善水体环境,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收入,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金鱼的养殖环境,应用电子舌结合理化指标对不同的金鱼养殖水进行了跟踪分析和研究。采用离子选择型电子舌对金鱼养殖水进行了检测,同时采用化学方法检测了养殖水的常用理化指标;通过主成份分析、聚类分析和典型判别分析3种模式识别方法,对不同养殖密度和不同养殖天数的金鱼养殖水进行了分析和区分,并探讨了电子舌信号与理化指标进行融合区分不同金鱼养殖水的能力。结果表明:将电子舌信号与理化指标的融合可有效区分不同的金鱼养殖水。在选取适当的模式识别方法的前提下,单独使用电子舌信号即可有效区分不同养殖密度和不同养殖天数的金鱼养殖水:采用典型判别分析方法,电子舌具有极强的区分不同养殖密度和不同养殖天数的养殖水的能力;而采用主成份分析方法,电子舌基本具有区分不同养殖密度和不同养殖天数养殖水的能力,若将电子舌信号与理化指标进行融合,则其区分能力将大大增强;采用聚类分析方法,电子舌信号、电子舌信号与理化指标融合的区分能力均最差。该文研究结果可为金鱼的养殖环境的检测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是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畜牧业及其产品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对资源环境、标准化养殖、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的基本需求;基于风险管理视角,剖析了动物疫病、饲料兽药、加工污染、储藏运输、法制道德等风险因素对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提出了实施绿色科技、名牌战略、标准化养殖、疫病净化等行动策略建议,以提升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4.
大米原料的质量是影响米粉加工性能、烹煮性能和感官品质的重要因素。影响米粉品质的大米原料质量指标主要有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糊化温度、蛋白质含量和储藏时间等,本文对近年来有关这些指标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各项指标对米粉品质的影响进行了逐一评述。通过总结分析可以得出,直链淀粉含量较高的籼米适宜于生产米粉;胶稠度与稻米其他各项指标有显著的相关性,可以作为选取米粉原料的主要指标;不同种类大米的糊化温度是不同的,可以根据糊化温度来指导米粉生产,避免淀粉过度糊化和米粉品质降低;蛋白质含量不仅决定大米的营养品质,也影响大米制品外观、加工和食用品质;使用陈化一段时间的大米制作米粉能够提升米粉品质。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日常生活中,鱼虾蟹类是餐桌上最常见的食物,为了更好地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应当对鱼虾蟹的健康养殖环境进行优化。保护鱼虾蟹的养殖环境的同时,对于周边的生态环境改善也有很大的帮助,在维护和完善损鱼虾蟹养殖环境的过程中,水草具有很强的调节作用,对于改善水养殖环境,提高水草养殖的健康品质。  相似文献   

6.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分析北疆加工番茄水氮耦合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求北疆地区种植加工番茄节水、节肥、高产、高效的科学灌溉施肥制度,本研究于2017-2018年在石河子大学节水灌溉试验站开展水氮耦合试验。试验设置4个灌溉水平,3个施氮梯度进行完全组合设计,分析不同水氮处理下加工番茄的生长生理指标、品质因素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适宜的水氮耦合对加工番茄的株高、茎粗影响极显著(P<0.01)。灌溉量对加工番茄花期的光合指标影响显著,水氮耦合对番茄花期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影响显著(P<0.05)。较低、较高的灌溉施氮量不利于加工番茄的增产以及果实品质和灌溉水利用效率的提高。基于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认为,当考虑节水、节肥、经济及环境等综合效益时,应设置灌溉量为4 500 m3·hm-2,施氮量为225 kg·hm-2。综上所述,适宜的灌溉量和施氮量可以提高作物经济效益和农户的种植积极性。本研究结果对改善北疆农田肥料污染,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不同灌溉处理对强筋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广才  常旭虹  杨玉双  丰明 《核农学报》2010,24(6):1232-1237
在小麦生育期降水47.9mm的条件下,以7个强筋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试验,分析春季灌水1~4次4种处理(每次灌水600m3·hm-2)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品种小麦的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随灌水次数增加而升高,其中春季灌3水(春2叶露尖、春5叶露尖和开花期灌水)和灌4水(春2叶露尖、春5叶露尖、开花期和灌浆期灌水)的湿面筋含量显著高于春季灌1水(春5叶露尖灌水)和2水(春5叶露尖和开花期灌水)的处理;灌2、3、4水的面团形成时间和吸水率均比灌1水处理显著增加;灌2水的面团稳定时间比灌1水的显著延长;灌3水和4水的面包体积显著大于灌1水和2水处理。供试品种中以皖麦38和临优145面筋含量较高,8901-11面筋指数最高,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最长,且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豫麦34面包体积最大,面包评分最高,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不同品种及不同品质指标对灌水的反应程度不同,其中烟农19和济麦20的面筋含量对灌水反应较小,烟农19的面包体积对灌水处理反应不敏感,其他品种的面包体积对灌水处理反应较大。因此认为,在干旱年份春季灌水3次,对改善小麦加工品质有利,但不同品种的加工品质对灌水反应有别。  相似文献   

8.
首先介绍了畜禽养殖的污染类型及污染特点,然后分析了畜禽养殖污染的原因主要有:畜禽养殖与种植业分离;清洁生产水平低、环境监管不到位等。最后提出了加强畜禽养殖的环境管理措施:如改变干部考核指标,强化政策扶持,推进公众参与;加强环境监管,控制养殖规模;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提高综合利用能力;开发种养结合的生态模式,发展循环农业等。  相似文献   

9.
方芳  王凤忠 《核农学报》2016,(9):1798-1804
黄酮醇是葡萄果实中重要的类黄酮类物质,其与葡萄和葡萄酒的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形成密切相关。但黄酮醇的生物合成常受多种非生物因素影响,导致果实和葡萄酒的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急剧变化,商品特性难以保障,现已成为限制葡萄和葡萄酒品质提升的重要问题,因此研究黄酮醇生物合成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葡萄品种、外界环境条件(光照、温度、气候、地域等)、农艺措施(疏果、灌溉、种植方式、采收时间等)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脱落酸、水杨酸、茉莉酸等)等影响果实黄酮醇生物合成的非生物因素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内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对后续研究重点进行展望,以期指导后续黄酮醇生物合成调控研究,为葡萄和葡萄酒品质提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枸杞分段式变温热风干燥特性及干燥品质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为了提高枸杞干燥品质、缩短干燥时间和降低能耗,该文对枸杞分段式变温热风干燥加工工艺进行试验研究。试验表明:恒温恒湿干燥条件下,随热风温度升高,枸杞干燥时间缩短,但枸杞多糖、色泽、复水率等干燥品质变差;采用阶段变温干燥方式可较好地缩短干燥时间,同时防止干燥品质变差。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分段变温干燥工艺条件为40℃(6 h)-50℃(6 h)-60℃,干燥湿度40%,料层厚度3层(单层8 mm),在此条件下,枸杞干制品营养色泽俱佳,复水性良好。另外,碱液(3%Na CO3溶液)浸泡预处理可提高枸杞干燥速率、保留其鲜红色泽。  相似文献   

11.
非充分灌溉条件下多目标整数规划配水模型构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农业用水面临可用水资源匮乏、面源污染严重的现状,通过综合考虑非充分灌溉对经济效益、作物品质和环境效应的影响从而实现农业水资源合理配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研究基于非充分灌溉和灰水足迹理论,建立不确定性下经济-品质-环境多目标整数规划模型,对河套灌区作物生育期内的灌溉水量进行分配,得出了经济、品质和环境3种不同偏好水平下的决策方案。结果表明:偏好于环境目标的情景灌溉程度主要为33%,67%的灌溉程度次之,亏缺灌溉的程度更大;偏好于经济目标的灌溉程度大部分为100%,亏缺灌溉的程度较小;偏好于品质目标时则介于前述两种情况之间。通过与仅包括经济、品质和环境单目标的模型对比可见,多目标模型更兼顾品质指标、经济效益和灰水足迹,可以使得各项指标均处于总体较好的情况,其中番茄品质-经济-环境多目标模型品质指标为8.7,经济效益为21.3×108元,灰水足迹为1.62×104 m3,灌溉水量为3.51×107 m3,瓜类品质-经济-环境多目标模型品质指标为[25.3,32.7],经济效益为[9.2×108,24.8×108]元,灰水足迹为[1.94×104,3.15×104] m3,灌溉水量为[6.32×107,7.62×107] m3,各指标表现更佳。模拟结果可为不同情景下灌溉水合理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南方农业》2012,(11):81
一是扩大规模。20余家专业合作社和大户带动散养1000万只,华西集团规模化养殖年出栏1000万只。二是提升品质。以全国水禽体系首席科学家侯水生为技术支撑;建设国家级"水禽现代技术试验站";技术、防疫站覆盖所有乡镇,防疫率达90%;推广发酵床养殖20户,促进养殖环保和谐。三拓展市  相似文献   

13.
水是城市景观格局中最精华、最有特色的区域,滨水地区的建设不仅是改善城市环境、展现城市风貌的直接抓手,而且是提高市民生活品质、政府威望的有效方法。基于此,以建宁县濉溪景观提升规划为例,探讨如何修复水系岸线,统筹公共空间,提升滨水景观品质。  相似文献   

14.
茯苓采后不同加工工艺模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改良优化茯苓加工工艺,改善茯苓加工品质,该文首先将茯苓采后加工流程划分为“预处理”、“剥皮”、“切制”、“干燥”4个环节。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并在进行预处理环节、干燥环节技术创新优化的基础上,将茯苓采后加工工艺模式总结为3种:散户加工工艺模式、企业加工工艺模式、改良加工工艺模式。以实地大生产环境为基础开展试验研究,采集计算了3种采后加工工艺模式的人工费、原料费、能源费、工具设备费、利润、收益率等经济性指标数据;采集计算了预处理效率、剥皮效率、切制效率、干燥效率等加工效率指标数据;对成品外观进行了评价,测定了成品率、茯苓多糖质量分数,形成了品质指标数据;并基于经济指标、效率指标、品质指标对3种采后加工工艺模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改良加工能够有效的优化成本投入结构,均衡成本投入比例,稳定成本投入;3种采后加工工艺模式的利润、收益率分别为改良加工1.91元/kg、18.73%,散户加工1.40元/kg、14.23%,企业加工1.17元/kg、12.43%,均表现为改良加工>散户加工>企业加工,改良加工具有更好的运营价值。2)改良加工工艺模式的干燥效率是企业热风干燥的2.95倍,是散户自然晾晒干燥的20.79倍,改良加工能够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有效减少干燥时间,保证茯苓加工的及时进行,避免天气变化带来的霉变等不良影响。3)3种采后加工工艺模式成品外观的评分分别为散户加工91、企业加工75、改良加工87,散户加工工艺模式与改良加工工艺模式成品茯苓丁品相佳。4)茯苓采后加工工艺模式成品率、茯苓多糖质量分数的试验测定均值分别为散户加工40.28%、34.69 mg/g,企业加工39.23%、27.09 mg/g,改良加工44.05%、34.79 mg/g,均表现为:改良加工>散户加工>企业加工;“发汗”预处理与真空脉动干燥技术的结合应用能够有效的保证茯苓品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茯苓的采后加工宜采用改良加工工艺模式。研究结果可为茯苓采后生产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河蟹养殖品质和养殖池塘水质净化能力,该研究提出了一种通过养殖池塘内部结构改造实现池塘水体内部循环自净的技术,并设计了一套针对河蟹的生态养殖系统。应用软围隔将养殖塘划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区(养殖区和自净区),设计了浮式气提推水装置和射流装置作为塘内水循环动力系统,在推水装置的作用下,养殖区的水体流入自净区,经过滤、吸附、杀菌及降温等环节重新回到养殖区,形成"九分养蟹一分养水"的河蟹循环自净生态养殖模式。在崇明宝岛蟹业面积约为9 600 m~2的河蟹养殖池塘进行实施和试验,试验表明:合理配置气提推水装置可实现河蟹养殖池塘水体日循环2次以上;试验塘循环自净状态相较静水状态,水温均衡度提高10.17%,下层溶解氧水平提高18.57%,氨氮平均质量浓度下降19.2%;同时,养殖效果抽样对比显示试验塘200 g以上公蟹和150 g以上母蟹较对照塘分别增加了45%和35%。该研究设计的塘内循环自净的河蟹生态养殖系统能较好地净化养殖水体,有利于河蟹的生长,可为河蟹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模式的构建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压力逐渐增加,对各行各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产养殖是我国经济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增加了人们的收入。但水产养殖发展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很多在水产养殖中喷洒的一些化学药剂以及有毒饲料没有被完全利用,其通过水的作用挥发,对水产养殖区域的环境产生了很大的污染,导致水资源与土壤生态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所以在新时期要想提升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强化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就必须要加强水产养殖对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的研究,从而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保障水产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规模化养鸡环境控制关键技术与设施设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近40年来,养鸡业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现代鸡种在遗传性能上大幅提升了高产指标,对养殖环境稳定性要求也愈来愈高,养殖设施环境条件成为影响鸡只遗传潜力和生产性能充分发挥的保证。该研究从规模养鸡环境调控理论、调控技术和设施设备3个方面对目前的研究进行总结,主要阐明鸡舍保温隔热、湿帘蒸发降温系统和气流组织理论体系;围绕不同气候区鸡舍夏季通风湿帘降温系统调控技术,如鸡舍温度的均匀性控制、温风耦合调控及防温度骤降技术等;连栋鸡舍建筑、高密度叠层笼养、鸡舍环境净化设备等设施设备的研发与应用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中国畜禽养殖发展的方向,从智能化养殖管理与监控平台、智能化笼内死鸡识别装置、福利化养殖模式及装备研发等角度展望了未来养鸡业的发展与研究内容,该研究为规模化养鸡环境调控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促进现代养鸡产业的绿色高质量转型升级与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水产品产量一直保持着增长势头,随着捕捞、养殖技术的成熟,水产品已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然而,因水产品质量问题而发生的安全事件产生的负面影响极大,水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制约我国渔业发展、影响国民饮食健康的巨大隐患,因此解决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刻不容缓。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有很多,以养殖水产品为例,从养殖环境、繁育饲养、疫病防治到成品的市场销售等方面都需要严格把控。基于此,从水产品养殖环境、饲养、疫病防治和成品销售等几个重要环节入手,简析防控水产品质量安全发生的措施和方法,以期在理论上为我国水产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不同杀青方法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杀青作业是提高绿茶加工品质的关键工序,为了提高茶叶加工品质,采用微波、热风、蒸汽、锅炒和蒸汽-热风组合等不同杀青方法对加工后绿茶的感官品质和茶叶内含成分品质特性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微波输出功率 10 kW、时间2.5 min、杀青叶温室75℃,杀青后茶叶的外形色泽、汤色、叶底表现较好,只有香气、滋味欠佳,咖啡碱、茶多酚、维生素C和叶绿素含量最高,分别是2.70%、34.40%、3.335×10-3 mg/g和2.24 mg/g,时间是传统杀青的1/4~1/3,能耗成本是传统杀青的1/3。蒸汽-热风组合杀青时间为6 min(蒸汽和热风各处理3 min)、叶温80℃杀青的茶叶香气最好,氨基酸保留量达到3.48%,感官品质总分达到90.75分。  相似文献   

20.
6CZZ-600型针形名优茶做形机及成型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针形名优茶长期以来只能靠手工操作来实现做形加工,其生产效率低,品质一致性差等缺陷,设计研制了一种加热时间与温度、运转速度可控可调的针形名优茶做形机,分析了曲线锅槽和加压软茶棒对加工工艺及其茶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做形机加工的针形名优茶品质优良,其通用性好,生产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