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廖健芬 《绿色科技》2022,(9):135-137
为研究牛油果引种到田林县后的适应性,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哈斯、桂研10号两品种引种到田林县后生长好,保存率分别为89.9%、93.0%,两品种间无显著差异;两品种的坐果率分别为83.7%、69.7%,坐果率间有显著差异,以哈斯的坐果率高;哈斯、桂研10号两品种的树高、冠幅、胸径分别为:2.85 m、3.53 m, 2.65 m、2.94 m, 5.48 cm、5.49 cm,两品种的树高有显著差异,桂研10号高生长更大;冠幅及胸径间无显著差异;哈斯果实体型比桂研10号较小,但两者分别为早熟品种和晚熟期品种。通过测定研究2个牛油果品种的引种表现,初步表明:哈斯、桂研10号引种到田林县后,在第3年的保存率高,生长好;第3年结果稳定、果实性状表现良好。可见这2个牛油果适应性强,综合经济效益发展可观,适宜在田林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寻甘肃陇南油橄榄种植产业的最适发展区域,在陇南市白龙江、白水江、嘉陵江和西汉水4个流域建立了13个油橄榄扩区栽植试验点(文中简称为"试点"),对其基本情况、气象条件及栽植的6个油橄榄品种的树高、地径和冠幅生长表现进行了调查及方差分析。结果显示:6个油橄榄品种在13个试点上的树高、地径和冠幅表现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各品种生长表现的优劣排序为鄂植8、莱星、阿斯、佛奥、皮削利和皮瓜尔;各试点油橄榄综合生长表现的排序为,成县建村的最高,西和西高山的最低。  相似文献   

3.
对广西主要珍贵树种种质资源库中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种源、家系的早期生长性状及遗传变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源间早期的树高、地径、冠幅生长有极显著的差异;树高、地径、冠幅的遗传力均在0.5以上,种源遗传变异丰富,改良潜力较大;树高、胸径、冠幅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种源地环境因子对红锥早期生长有一定的影响,海拔对树高、地径、冠幅有显著或极显著的负影响;综合分析显示广西南宁、广西浦北、广西岑溪种源早期生长性状表现较好。对表现较好的3个种源的55个家系聚类分析显示,早期生长性状最好有7个家系,可作为选育高产的目标加以特别注意;早期生长性状最差有1个家系,不可作为选育高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澳洲坚果品种‘HAES951’为母本的杂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澳洲坚果品种‘HAES951’为母本,采用9个品种的花粉授粉,获得9个全同胞家系苗木。观测各组合的坐果率、种子横径和杂交F1代苗木的株高、地径及冠幅。结果表明:组合间的坐果率和种子横径均达极显著差异(P0.01);家系内株高、地径、冠幅的变异系数范围在13.67%~30.25%,平均为20.81%。9个全同胞家系间苗木的株高、地径差异不显著,冠幅达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大理温暖多湿、土壤肥沃的自然条件适宜于发展茶叶生产,但品种老化,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从1993年起我们先后从台湾、福建等地引进了台湾金楦茶、铁观音和软枝乌龙等3个优良品种在大理阳和茶场进行试种。经对试验样地内3个品种连续3年的观察表明,它们生长良好,并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抗旱、抗病虫能力。对3个品种的高生长、地茎、冠幅等进行分析表明,3个品种间差异显著,以台湾金楦的生长表现最好,其次是铁观音和软枝乌龙。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5 a生杉木人工纯林在不同坡位上的生长表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坡位对15 a生杉木人工纯林树高生长、胸径生长、冠幅生长均有显著影响;人工林林分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冠幅等生长指标一致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坡位间平均胸径生长和平均树高生长均表现为:上坡位与中坡位无显著差异,上坡位与下坡位差异极显著(p<0.01),中坡位与下坡位差异极显著(p<0.01);坡位间冠幅生长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7.
《林业科学》2021,57(8)
【目的】研究杨树人工林种间混交对自身生长性状和对食叶害虫抗性的影响,探索杨树人工林优质、高抗、高效的栽培方式,为丰富和提升人工林经济和生态价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6年在黑龙江选取3年生银中杨、小黑杨-14、小黑杨、迎春5号杨,以每种(品种)单独栽植及4种(品种)混合栽植进行造林,建立5个处理、4个重复区组共2 880株、占地18 150 m2的样地。2016―2019年连续4年抽样调查不同处理的树高、胸径和冠幅等生长指标。2017―2019年随机抽取不同栽植方式中各树种(品种) 40棵样树,剪取4个方向、长度40 cm的枝条,将受杨树食叶害虫危害的叶片归为4类,按1/4、1/2、3/4、1这4个参数计算受害率。【结果】2016―2019年各处理的树高和胸径生长率存在显著差异,树种(品种)间的差异大于栽植方式影响。其中银中杨在混交林中的胸径生长率比纯林显著增加(P0.05),迎春5号杨在混交林中的胸径生长率比纯林显著减小(P0.05)。2017至2019年各处理间冠幅的生长率存在显著差异,各树种(品种)纯林冠幅生长率要大于混交林中对应树种(品种)的冠幅生长率,但差异不显著。各处理间叶片受害率存在显著差异,各树种(品种)的抗虫性强弱依次为银中杨小黑杨小黑杨-14迎春5号杨。混交林中叶片受害率介于4个纯林树种(品种)之间,连续3年银中杨纯林与混交林叶片受害率相对稳定;小黑杨-14与小黑杨在2017、2018年的混交林中差异显著(P0.05)。【结论】杨树混交种间(品种)间差异显著大于栽植方式的影响,银中杨是4树种(品种)中的优势树种,迎春5号杨是相对弱势树种。混交林中杨树各树种(品种)间表现出加性效应,种间的生长竞争存在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现象。小黑杨-14与小黑杨在混交林中的抗虫表现有差异。混交林叶片受害率连续3年相对稳定,与优势树种银中杨纯林相似,其他3种(品种)杨树叶片受害率变化较大,迎春5号杨在混交林中叶片受害率最大。除银中杨外,混交林中各树种(品种)的叶片受害率低于纯林,表现出联合抗性的非加性效应。杨树人工林造林要加强树种或品种的多样化配置,最好是在优势树种(品种)间混种,这可以提升联合抗性,降低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率,提升林分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8.
新疆伊犁黑杨派30个品种引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疆伊犁引种的黑杨派30个品种、品系16a的生长量、形态特征、病虫害冻害分析,以健杨作为对照,通过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品种间树高和胸径的差异极显著(p<0.01),黑杨派各树种间树高和胸径以及冠幅直径和冠幅高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胸径和冠幅高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通过分析,适合伊犁的优势品种有中林23、中林28、中林、78-8、78-133。  相似文献   

9.
在马尾松稀疏林分下套种米老排等7种阔叶树进行林分修复试验,调查林木生长因子,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的结果表明:不同树种间造林成活率、树高、胸径、冠幅、单株材积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树种间造林保存率表现差异显著;枫香对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影响最大;桤木对树高生长和胸径生长的影响最大;米老排对冠幅生长的影响最大;桤木对单株材积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
以河南省国有温县苗圃试验地6个种源的180个家系的实生苦楝为研究对象进行生长性状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180个家系间胸径、树高和冠幅差异极显著;6个种源间胸径和树高差异极显著。对试验地现存的苦楝个体生长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树高与胸径、枝下高、冠幅,胸径和冠幅表现出极显著相关。对苦楝180个家系进行选优,共选出32个优良家系,其中渭南种源12个,郑州种源15个,兰考种源2个,新乡种源3个。对1211株苦楝个体进行无性系选优,共选出90株优良无性系苦楝,选中的家系和个体可用于下一步的选优选育。  相似文献   

11.
以辣木一年生实生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两种不同的栽培方式——气雾栽培和土壤栽培,对辣木苗高、冠幅、地径、根茎直径和株重等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苗高、冠幅、地径、根茎直径和株重方面,气雾栽培是土壤栽培的166.5%、147.2%、179.7%、163.3%、802.7%。与传统的土壤栽培相比,气雾栽培能大幅度促进辣木的生长,是一种应用前景广泛的新型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五种木麻黄的种源引种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木麻黄(Casuarinaceae)天然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亚和太平洋群岛,位于40° S至16° N左右,85~155° E之间,垂直分布从海岸至海拔3 000多m高山.在长期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了众多具有遗传差异的地理种源[1,2].  相似文献   

13.
通过20个美洲黑杨及杂交无性系岗地造林对比试验,对不同无性系的物候期、保存率和生长量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系保存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品系生长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品系冠高、冠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生长量、冠高、冠幅相关方差分析,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生长量与物候期之间未达到显著水平;抗虫害比较品系间差异不显著,抗旱性比较国内系列较从日本引进的品系耐旱,DD89-23无性系生长快、干形好、适应性强,平均单株材积比中潜3号高10.00%,为鄂北岗地及低山营造丰产林提供种质材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章古台地区的10~60a林龄樟子松人工林的样地进行树龄、胸径、冠幅、枝下高等指标调查、观测,并使用SPSS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胸径生长量、枝下高高度与林龄有极显著相关性;冠幅大小与林龄有显著相关性;各生长量两两之间有极显著相关关系,且随树龄的增加而增长,立地条件的差异可能会延长或缩短这种进程,但不会改变这种趋势。胸径生长量、冠幅大小、枝下高高度随林龄变化的模型分别为y=e0.75+3.212/x、y=-0.085+0.344 x-0.008 x~2、y=e2.942-57.681/x;冠幅和胸径比随林龄变化的模型为y=0.382 73e-0.012 55 x。该研究揭示了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胸径及冠幅等指标的生长随林龄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湿地松加勒比松杂交组合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通过对湿地松、加勒比松杂交组合引种试验研究表明:在生长性状树高、胸径、材积、侧枝总数方面,杂交组合普遍好于对照;在生长性状冠幅方面大部分杂交组合种好于湿地松无性系种子园混合种、加勒比松无性系种子园混合种,少部分比当地马尾松好;在生长性状方面杂交组合间和杂交组合内存在差异。主要生长性状树高、胸径、材积存在极显著相关,因此间接选择也是有效的。在抗寒性方面,加勒比松无性系自由授粉子代、加勒比松无性系种子园混合种CK2抗寒性最差,湿地松无性系种子园混合种抗寒能力较强,没有受冻,加勒比松无性系种子园混合种CK3、当地马尾松、杂交组合种较抗寒且抗寒性相近;在抗虫(松梢螟)性方面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在30年生马尾松林下进行了不同阔叶树种套种试验.结果表明:在马尾松林冠下套种不同阔叶树种生长存在明显差异,其蓄积大小排序为拉氏栲>格氏栲>青栲>苦槠,其中20年生拉氏栲的年平均蓄积生长量分别是格氏栲、青栲和苦槠的1.06、1.26和1.49倍;拉氏栲和格氏栲是马尾松林冠下套种的首选树种,生长中等的树种有青栲,苦槠生长较差,不适宜作为马尾松林冠下造林树种;利用马尾松林分具有林冠稀疏和透光度大的特点,在马尾松林冠下套种拉氏栲、格氏栲不仅能充分利用林分地上和地下的空间,而且对于减轻马尾松林松毛虫危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是值得南方林区大力推广的林冠下套种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在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种子园建设中,通过不同的厚朴母树植株密度对比试验表明,厚朴母树植株密度与母树生长关系密切,厚朴母树植株密度直接影响着母树的胸径生长、树高生长和树冠生长,影响着厚朴母树的结果率和挂果量,从而影响着种子园的结果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广东省东江林场7 a生人工林20个树种的生长表现调查及综合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树种间的树高、胸径、冠幅均差异极显著(P<0.01),而且3个指标间显著正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可将20个树种分为4类,红花荷和南酸枣生长表现最优,属于速生树种;西南桦、深山含笑、山杜英、翻白叶、山桂花、青冈、红锥、大叶紫薇生长表现次之;阴香、荷木、枫香、火力楠、海南红豆、黎蒴、樟树属中等速生树种;格木、楝叶吴茱萸、麻楝生长较慢.  相似文献   

19.
King DA 《Tree physiology》1991,9(3):369-381
Relationships between tree height and crown dimensions and trunk diameter were determined for shade-tolerant species of old-growth forests of western Oregon. The study included both understory and overstory species, deciduous and evergreen angiosperms and evergreen conifers. A comparison of adult understory species with sapling overstory species of similar height showed greater crown width and trunk diameter in the former, whether the comparison is made among conifers or deciduous trees. Conifer saplings had wider crowns than deciduous saplings, but the crown widths of the two groups converged with increase in tree height. Conifer saplings had thicker trunks than deciduous saplings of similar crown width, possibly because of selection for resistance to stem bending under snow load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understory species have morphologies that increase light interception and persistence in the understory, whereas overstory species allocate their biomass for efficient height growth, thereby attaining the high-light environment of the canopy. The greater crown widths and the additional strength requirements imposed by snow loads on conifer saplings result in less height growth per biomass increment in conifer saplings than in deciduous saplings. However, the convergence in crown width of the two groups at heights greater than 20 m, and the proportionately smaller effect of snow loads on large trees, may result in older conifers equalling or surpassing deciduous trees in biomass allocation to height grow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