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及其组合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植物组合修复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修复技术,阐述植物修复的基本内容,并重点介绍了植物组合技术在螯合剂——植物修复、基因工程——植物修复、电压——植物修复、化学改良剂——植物修复中的应用.由于植物组合技术能很大程度地清除土壤中的重金属,并且投资省、组合修复周期短、操作程序简单。因此与传统的单一修复技术相比,它更能充分利用各种修复技术的优点来弥补单一技术的不足,能更好地达到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我国当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形势与现状.与传统、物理化学技术相比,生物修复技术具有简单、高效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研究价值.生物修复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动物修复以及联合修复,目前该技术尚处于研究与发展阶段,在实际大规模重金属修复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从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动物修复技术及其联合修复技术4个方面简述了生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中的研究进展与其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最后探讨了生物修复技术现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杨曼  王玲 《现代农业科技》2023,(3):159-164+169
本文论述了铜污染土壤中铜元素的不同存在形态以及铜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累积,介绍了铜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降解、植物固定、植物吸收、植物修复强化技术等,以期为铜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策略选择以及技术强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黑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4,(18):5739-5740,5777
植物修复技术是依据植物从环境中积累重金属元素和化舍物的能力及其将这些有毒物质在植物体内代谢成无毒生物小分子的能力而建立的新的生物技术。通过植物修复的植物稳定、植物挥发、植物提取3种类型,分别阐述了其中植物修复技术治理重金属的机制,尤其是超积幕植物内部物质与重金属的螯合作用以及金属螯合蛋白的生物合成与基因调控。目前,植物修复技术在土壤重金属治理中是一种高效、廉价和颇具潜力的原位绿色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联合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由于其环境扰动小、成本低廉等而被广泛应用.然而对于复杂的环境而言,单一的植物修复措施往往显得势单力薄,因此有必要针对环境中的具体污染状况,开展植物联合修复,提高修复效率,降低修复成本.简要论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联合修复,重点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植物联合修复技术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针对生物修复技术具有物理、化学修复方法所无法比拟的费用低廉、不破坏场地结构、不造成地下水的二次污染等优点,从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和植物—微生物的协同修复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了生物在矿区废弃地修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污染土壤修复、诊断与标准体系建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我国土壤污染的严重性和复杂性,认为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因存在修复后植物处置困难及转基因植物的生态风险及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等将会严重影响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建议加强污染土壤化学修复技术研究,并提出我国现有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已不能满足污染土壤诊断及修复尤其是化学修复效果的评价,迫切需要建立相应的能反映污染土壤修复状况的生态毒理诊断方法和标准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8.
植物修复是目前世界研究的热点,也是治理砷污染土壤的主要手段之一。综述了国内外对砷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在超累积植物开发、修复机理及修复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了具体的分析,以期为砷污染区进行植物修复提供理论性参考。  相似文献   

9.
多种强化技术联合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植物修复技术以其低成本性、环境友好性成为了国内外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重点。本文主要论述水肥调控、农艺调控、基因工程、螯合剂、钝化剂、丛枝菌根真菌、解磷菌、根瘤菌、植物内生菌、蚯蚓等工艺和修复技术强化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发展和机制,以期为土壤重金属修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植物修复技术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绿色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治理环境的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概述了植物修复技术的机理,并讨论了植物修复技术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农业信息技术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特征和重要内容,政府和企业应该整合自身资源加大对农业信息技术的支持力度.首先给出了农业信息技术的定义,并从工业、农业与信息业三者关系的角度归纳了农业信息技术的作用.探讨了农业信息技术的体系分类,并按照开发层次将农业信息技术分为基础技术、共性技术和专有技术三类.根据公益品的"消费非竞争性"和"消费非排他性"两个特征,分别分析了农业信息基础技术、农业信息共性技术和农业信息专有技术的公益特征及其差异,并结合这些差异探讨了政府公共资金和企业资金对农业信息技术的支持方案.  相似文献   

1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体系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俊梅  王新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128-3130,3155
在介绍农业清洁生产内涵的基础上,从节水灌溉技术(渠道的工程防渗节水、采用先进的田间灌溉技术、改进地面灌溉技术、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施肥技术(配方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农田培肥)、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农业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方法、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秸秆还田技术、秸秆饲料化技术、秸秆燃料化技术、作为工业生产原料)、地膜污染控制技术(可降解塑料的开发应用、农用地膜的回收、加强地膜回收机械的研制)5个方面探讨了种植业清洁生产的技术体系设计,从源头控制技术、养殖过程的削减技术、末端控制技术3方面构建了畜禽养殖清洁生产技术体系,以期通过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体系的实施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新疆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新疆科技特派员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适合新疆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新创业的6种模式:"科技特派员+农户""科技特派员+企业""科技特派员+派出单位""科技特派员+企业+农户""科技特派员+项目+农户""科技特派员+专业合作社+农户"。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农业扩散中的关键因素———技术支持,探讨加快农业技术扩散的方法。[方法]通过概述农业技术支持现状、特点和农业技术扩散过程中的技术支持类型,说明社会网络中技术获取的优势,分析如何使农业技术更好地传播和扩散。[结果]农业技术的特点等因素使其需要不断通过周围社会网络获取技术支持和帮助,最后内化成自己的经验。[结论]利用社会网络进行技术支持,这将是自上而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农业扩散中的关键因素—技术支持,探讨加快农业技术扩散的方法。[方法]通过概述农业技术支持现状、特点和农业技术扩散过程中的技术支持类型,说明社会网络中技术获取的优势,分析如何使农业技术更好地传播和扩散。[结果]农业技术的特点等因素使其需要不断通过周围社会网络获取技术支持和帮助,最后内化成自己的经验。[结论]利用社会网络进行技术支持,这将是自上而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16.
江西农业科技推广模式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江西47个市(县)149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江西农村农民最需要的技术为病虫害防治技术、优良品种信息和现代养殖技术;获取技术信息的渠道主要靠周围人员的带动;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介为电视、手机、电话和网络;最受欢迎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有科技下乡、科技入户和科技示范园;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认知度与农民的文化程度呈正相关;农民获取信息不够及时,存在对虚假信息的担心。并提出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手段之一,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等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借鉴改革的成功经验,结合"三农"实际情况,对佳木斯市农业技术推广的限制因素进行认真地探索研究,提出结合项目引进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结合法制建设保证农业技术推广;结合改革创新优化农业技术推广;结合技术宣传提升农业技术推广;结合体制管理塑造农业技术推广;结合龙头建设作强农业技术推广;结合基地创建夯实农业技术推广;结合社团组织拓展农业技术推广的创新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仝爱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3,(23):9817-9819
从农业科技及其资金需求的特点入手,分析了财政与金融共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必要性.重点探讨了财政与金融如何相互协调配合来共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财政方面,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对公共性、基础性农业科的保障作用及对商业性、应用性农业科技的引导作用;金融方面,政策性金融重点满足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中一些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商业性金融重点满足商业性的、应用性的、具有较强转换能力和经济效益的农业科技资金需求,主要包括农业科技转化主体及社会化农技服务组织在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中的资金需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分析,首先从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现 状和优势入手,然后对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进行有效评价,主要内容有:农业技术、 物理防控技术、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20.
在对浏阳市马家湾村垫料养猪推广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技术过程论的角度研究了生态农业技术 向产业技术转化的问题。生态农业技术向产业技术的转化,是技术整合、经济核算、政府激励和文化形塑几个环节综 合作用的结果。提出促进生态农业技术向产业技术转化的建议院吸引农民参与,为农民提供先进适用的生态农业技 术;政府积极扶持,让农民采用生态农业技术在经济上受益;扩大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农民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