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韦华红  黄仁立  程爱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200-5201,5267
通过分析广西上思县1988~2008年逐月气象资料,结合甘蔗各生长期与温度、降水和日照等气象条件的关系,总结归纳广西上思县发展甘蔗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并提出了发展甘蔗生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甘蔗需要在一定适宜环境条件下种植,根据广西崇左市种植甘蔗的概况,对甘蔗种植适宜气候进行分析,通过崇左市气候条件发现崇左市具有优越的甘蔗种植环境。  相似文献   

3.
影响上思县甘蔗单产的主要因素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上思县的自然条件、灌溉程度、栽培技术等方面的分析,指出影响上思县甘蔗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有冬春干旱严重、旱地植蔗面积大、灌溉条件差、机械化程度低、施肥不平衡、生产管理不及时等,提出多渠道解决冬春干旱问题、推广先进栽培管理技术等措施,做到早种早管,促进甘蔗早生快发,使甘蔗生长盛期与自然条件所提供的光、温、水盛期相吻合,有效利用气候资源因素,提高上思县甘蔗单产。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上思县多年种植甘蔗健康种苗的生产实践基础上,总结提出了甘蔗健康种苗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为进一步提高甘蔗产量及含糖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上思县干旱气候对甘蔗生产影响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思县气候特点是降雨量年际间变化大,且不同季节、月份及区域的雨量也分布极为不匀,年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干旱是制约上思县甘蔗高产的最主要因素。解决干旱途径是采取灌溉农业和旱作节水相结合;先进灌溉技术与先进栽培技术相结合,促使甘蔗生产达到高产、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6.
广西是全国最大的甘蔗种植以及产糖区,甘蔗制糖一直以来都是广西的传统优势行业,连续十多年食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而位于广西西南的上思县,甘蔗种蔗面积逾50万亩,在广西排名前三,但仍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蔗糖产业是上思县历届政府历经数十年打造而成的支柱产业,为上思县农民脱贫增收、财政增税做出巨大贡献。近年来,受国际糖价、国内农业体制漏洞以及行业、企业自身问题等多重影响,整个行业效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低谷。本文通过分析上思县蔗糖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上思县蔗糖加工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以广西上思县为研究区,利用环境减灾卫星HJ-1遥感数据提取甘蔗种植面积,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模型NDVI对单一时相甘蔗长势进行监测,构建NDVI偏差分级模型对甘蔗工艺成熟期长势进行多年对比监测.结果表明:①利用NDVI均值和偏差2个分析指标,可定性分析监测区内甘蔗长势状况.除2011年甘蔗总体长势差于常年外,2009、2010、2012年甘蔗总体长势好于常年.②利用NDV1偏差分级模型可对监测区甘蔗长势进行定量评价.2012年上思县甘蔗长势最好,长势好、差所占面积比例分别为96.87%、3.13%;2011年甘蔗长势最差,长势好、差比例分别为99.57%、0.43%.  相似文献   

8.
本文先介绍横县宿根甘蔗种植的气候条件和生长特点,然后阐述了宿根甘蔗的栽培技术措施,最后就横县宿根甘蔗种植政策优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基于云南省125个气象站历年气候资料和地理信息数据,应用GIS技术将气候要素空间插值(90 m×90 m),根据甘蔗种植条件,以年平均气温、年≥20℃活动积温、年极端最低气温平均值等为指标,对元阳县甘蔗种植的气候适宜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元阳县历年气象灾害数据、甘蔗种植面积及产量,以综合干旱指数、累年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为指标对元阳县甘蔗干旱灾害风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位于柳州甘蔗生育北界气候过渡带的融安县气候资源对甘蔗生长发育的利弊条件以及霜冻、干旱、洪涝灾害的气候风险,提出融安县大规模发展甘蔗生产的气候应对策略,从而论证了:只要合理利用山区特殊的气候资源,通过物力、人力做到趋利避害,位于甘蔗生育北界气候过渡带的融安县完全具备大规模发展甘蔗种植的气候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广西柳州和来宾蔗区甘蔗梢腐病的发生情况及品种抗性,为甘蔗品种的合理布局及梢腐病的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定点和随机的方法,在甘蔗梢腐病发生初期对广西柳州和来宾市6个县级蔗区甘蔗主栽品种梢腐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根据发病程度,利用病情指数划分的抗性标准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品种的田间抗性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梢腐病的区域性发生情况.[结果]2016年广西柳州和来宾蔗区甘蔗梢腐病发病率为0~6.11%,其中新植蔗发病率为0.34%~1.87%,宿根蔗发病率为0~6.11%;除柳城05-136外,宿根蔗感病程度均比新植蔗严重.粤糖93-159在来宾市兴宾区发生最严重,其次为粤糖00-236在来宾市武宣县.综合各品种新植和宿根蔗在不同蔗区的抗性表现,柳城03-1137、ROC16和桂糖40表现为高抗,其余6个品种表现为抗性.从小蔗区来看,调查的6个不同县(区)甘蔗梢腐病发病率差异较明显,其中武宣蔗区的发病率最高(2.85%),融安蔗区发病率最低(1.52%).从大蔗区来看,调查的两个大蔗区(柳州和来宾)甘蔗梢腐病发生程度差异不明显(P>0.05),柳州蔗区发病率稍低(1.93%),来宾蔗区发病率稍高(2.39%).[结论]目前甘蔗梢腐病在广西柳州和来宾蔗区发生程度较轻,柳州和来宾两个大蔗区甘蔗梢腐病发生程度差异不明显,但小蔗区差异较明显.甘蔗品种对梢腐病的抗性具有一定的遗传稳定性,但区域性气候及生态环境条件等是影响梢腐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2.
海南地处热带边沿,光照、温度和雨水条件都非常适合糖蔗的生长。近几年海南每年的糖蔗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7.0万hm2左右,总产量约为400万t,总产糖量约为37.5万t。通过对海南省糖蔗种植区域的地形地貌、田块大小、现有糖蔗生产的模式、糖蔗收割方式以及糖蔗的压榨等基本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指出了海南糖蔗生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海南省目前糖蔗生产的现状,提出海南糖蔗产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根据糖蔗生长发育所需的气象条件要求,采用广西龙州县1981~2010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作依据,分析当地气温、降水和日照的气象条件对糖蔗种植的影响。结果表明,龙州县独特的气候正与糖蔗的种植及其生长所需要的气候条件相适应,很适宜糖蔗的种植。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公安县是全省葡萄种植面积最大的县,针对目前还没有开展葡萄种植专业气象服务的现实,本文在分析公安县农业气象要素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葡萄种植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得出如下结论:公安县农业气象条件虽然满足葡萄种植,但会频发农业气象灾害,如营养生长期的低温寡照、连阴雨天气、高湿环境引起病虫害;生育生长期引起的高低温、高温日灼等灾害,最后分生育期给出了葡萄栽培专业气象服务内容和指标。为公安县开展专业气象服务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5.
利用石阡县1981~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通过对烤烟的生态学特征及生长发育特性的了解,对石阡县烤烟种植区光、热、水等气象条件进行了统计分析,找出适宜烤烟生长的气候条件及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气象灾害。结果表明,石阡县气象条件(温度、降水、光照)适宜烤烟的种植和发展,其具有大力发展烤烟产业的气候优势。影响烤烟生育期的主要有低温雨雪、高温干旱、暴雨洪涝和阴雨寡照,其中影响烤烟生育期的低温天气主要有冬季低温雨雪、倒春寒和5月低温,分别影响烤烟苗床期、移栽伸根期和旺长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寻甘蔗间套种大豆的最佳模式,为生产上进行甘蔗间套种大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利用桂春8号和桂糖29号进行甘蔗与大豆不同间种模式(甘蔗行距设常规行距1.0 m和宽行距1.2、1.4 m,间种大豆行数设0、1、2行)试验,调查甘蔗生长、收获性状及甘蔗、大豆产量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甘蔗间种大豆后,甘蔗分蘖率和有效茎数有所降低;对甘蔗茎径、株高影响不大,在适合的甘蔗行距(1.4 m)下不会造成甘蔗减产;可提高甘蔗地总利润,其中以在1.4 m行距下间种2行大豆总利润增加最为明显。此外,宽行距种植甘蔗较常规行距种植甘蔗可提高甘蔗分蘖率、茎径、株高和大豆产量;在间种适合的大豆行数(2行)下不仅会造成甘蔗减产,还可提高蔗地的总利润。【结论】1.4 m宽的甘蔗行距下间种2行大豆为最佳甘蔗间套种大豆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充分发掘遥感影像的空间、时间和光谱等特征谱信息,探索地块基元支持下的多源遥感数据作物种植信息自动识别方法,为作物种植结构信息的快速、精细化调查提供借鉴.[方法]以广西扶绥县为研究区,通过对高空间分辨率影像的多尺度分割和对象廓线编辑,提取精细农田地块信息;以地块为基元获取覆盖作物生育期内的时序光谱特征;基于时序光谱及其变化定义与作物长势状况相关的描述参量,形成静态光谱与动态过程特征结合的多维特征空间,结合作物的物候节律特征构建作物种植信息提取模型,实现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的提取.[结果]依据上述方法绘制出广西扶绥县甘蔗、水稻和其他作物农田及草地、林地、水体、城镇建设用地等的精细地块图,其中,提取广西扶绥县甘蔗和水稻作物的总面积分别为82420.01和6806.67 ha,作物提取的总体分类精度为86.8%,Kappa系数为0.84.[结论]提取的广西扶绥县作物种植结构的成果满足使用精度要求,可为精准农业补贴投放、农业灾害定损等政策制定提供依据,而技术方法对于作物种植结构信息的快速、精细化调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干热蔗区是我国甘蔗糖业的重要生产基地,蔗区光热资源丰富,唯降水分布不均成为植蔗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根据蔗区植蔗特点和甘蔗需水规律,苗期抗旱是干热蔗区抗旱植蔗的关键,保证较多的总苗数和足够的生长量是苗期抗旱植蔗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制定相应的苗期抗旱植蔗栽培技术措施是解决该难题的重要保障;该观点为我国干热蔗区植蔗生产、甘蔗引育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甘蔗套种马铃薯的最佳播种密度,提高土地复合产值,实现种植效益最大化。通过连续2 a开展新植蔗和宿根蔗套种马铃薯多种密度栽培试验,研究不同种植条件下甘蔗和马铃薯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新植蔗田中马铃薯的最佳套种密度为4.5万粒/hm2,宿根蔗田中马铃薯的最佳套种密度为3.9万粒/hm2。其中,新植蔗田马铃薯产量达35 275 kg/hm2,甘蔗产量增19.9%,糖锤度提高1.2个百分点,土地复合产值增99.7%,新增纯收入126.3%;宿根蔗田马铃薯产量达24 115 kg/hm2,甘蔗产量增19.2%,糖锤度提高1.3个百分点,土地复合产值增89.9%,新增纯收入11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