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了筛选对芸豆根腐病安全有效的药剂,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研究人员开展了3种种衣剂对芸豆的室内安全性和根腐病田间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25%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25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和38%多·福·克悬浮种衣剂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冬小麦出苗、农艺性状、主要病虫害防效、产量等的影响,以周麦27为试验品种进行田间试验,以每100kg种子30%噻虫嗪FS 240m L+30g/L苯醚甲环唑FS 200m L为对照药剂,设置3种不同药种质量比(400、600、800g/100kg)进行研究,以确定最佳用药量。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对小麦均不产生药害、出苗安全,可显著提高出苗率,增强小麦植株素质,成熟安全。各药剂处理小麦主要病虫害的病情指数(被害株率、百株蚜量)均与对照药剂处理差异不显著,但防效有所差异;除400g/100kg包衣对金针虫、纹枯病的防效低于对照药剂处理且差异显著外,其余药剂处理的防效均与对照药剂处理差异不显著。与空白对照(CK)相比,400、600、800g/100kg包衣处理小麦增产率分别为6.71%、8.16%、9.07%,对照药剂处理的增产率为8.29%,均与CK差异显著。生产中推荐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应用于小麦生产的最佳用量为600g/100kg包衣。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出对红芸豆生长安全且防治根腐病效果理想的种衣剂,首先采用室内盆栽试验,研究种衣剂处理对红芸豆生长的安全性,再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筛选防效较高的种衣剂。盆栽试验结果表明:9个处理对红芸豆出苗率无显著性影响,但各处理对其初期生长有不同影响,60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flowable concentrate for seed coating,FSC)+600g/L吡虫啉FSC处理对红芸豆平均株高、根长、苗鲜重、苗干重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35%多·福·克FSC处理对苗干重有一定增加作用,但对平均株高、根长、苗鲜重均无显著性影响。大田试验结果表明,11%精甲·咯·嘧菌+27%苯醚·咯·噻虫FSC、18%噻灵·咯·精甲FSC、12%甲·嘧·甲霜灵+600g/L吡虫啉FSC和62.5g/L精甲·咯菌腈+600g/L吡虫啉FSC 4个处理播种后30d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35%多·福·克FSC处理,防效分别是80.04%、73.77%、63.46%、57.25%;其余3个处理防治效果较低,与35%多·福·克FSC处理差异不显著。与空白对照相比,35%多·福·克FSC处理增产率最高,为30.18%,12%甲·嘧·甲霜灵+600g/L吡虫啉FSC处理增产率最低,为12.57%,二者差异显著;其他6个处理增产幅度虽低于35%多·福·克FSC处理,高于12%甲·嘧·甲霜灵FSC+600g/L吡虫啉FSC处理,但与二者差异均不显著。综合室内安全性评价、防治效果、增产效果,11%精甲·咯·嘧菌+27%苯醚·咯·噻虫FSC、18%噻灵·咯·精甲FSC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适合在生产中与其他防治措施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为研究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冬小麦出苗、农艺性状、主要病虫害防效、产量等的影响,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山东英才学院研究人员以周麦27为试验品种进行田间试验,以每100kg种子30%噻虫嗪FS 240m L+30g/L苯醚甲环唑FS 200m L为对照药剂,设置了3种不同药种质量比(400、600、800g/100kg)进行研究,以确定最佳用药量。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对小麦均不产生药害、出苗安全,可显著提高出苗率,增强小麦植株素质,成熟安全。各药剂处理小麦主要病虫害的病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解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FSC)对小麦纹枯病、蚜虫的防治效果及推广用量,中化农化有限公司技术部和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新农药创制与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室内试验以辽春10号为材料,研究了其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对纹枯病的防效;田间试验以济麦22和中麦895为试验材料,探索了其防治小麦纹枯病、蚜虫的推广剂量。  相似文献   

6.
<正>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等单位研究人员成功制备30%噻虫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并测定了其pH、黏度、悬浮率及冷热贮稳定性与冷热贮前后的药剂粒度分布变化。同时,进行温室盆栽安全性试验,评价药剂对花生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安全性。在田间,以25%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为对照药剂,进行了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制防治小麦纹枯病的安全高效种衣剂,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噻呋酰胺和氟硅唑对小麦纹枯病的联合毒力,确定了最优配比,利用砂磨法将药剂加工成种衣剂,并测定了种衣剂对小麦纹枯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噻呋酰胺与氟硅唑在1:2比例时显示了一定的增效作用,其余比例显示了一定的相加作用;正交试验2筛选的配方没有析出,没有挂壁,流动性好底部无沉淀,为可选配方;热贮2周后,稳定性好;自制种衣剂对小麦纹枯病显示了很好的防效,不同包衣比例防效均在90%以上,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咯菌腈、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配制的种衣剂对小麦纹枯病有很好的防效,可作为小麦包衣的替代药剂。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5种不同药剂拌种对小麦全蚀病田间防治效果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处理①和处理②控制作用和防治效果较好,即采用12.5%全蚀净(硅噻菌胺)2.0g/kg seed 和2.5%适乐时(咯菌睛) 2.0g/kg seed进行药剂拌种,对小麦全蚀病有明显的防病增产效果,建议在小麦全蚀病发病区可采用处理①和处理②进行药剂拌种,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摘 要:为有效控制玉米地下害虫、蚜虫和茎基腐病的常年危害,筛选具有较好控制作用的种衣剂,笔者开展了14种悬浮种衣剂田间药效试验。试验表明:14种种衣剂对供试玉米品种出苗安全;氟虫腈?噻虫嗪(30%悬浮种衣剂)(1:1000)处理的出苗率96.7%为最高值。氟虫腈?噻虫嗪(30%悬浮种衣剂)(1:1000)对玉米地下害虫、玉米蚜虫的防治效果分别达84.8%、80.0%。精甲?咯?嘧菌(11%悬浮种衣剂)(1:2000)对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达73.7%。说明以噻虫嗪、氟虫腈和甲霜灵为主的复配防治玉米地下害虫、蚜虫、茎基腐病,能够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建议针对不同的生态类型区域,结合品种、施肥、管理等措施选用不同的配方,以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一、选用优质高产小麦良种并包衣小麦选择已通过国家或本省审定,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综合抗逆性强、品质高、后期不易早衰的品种为宜。播前精选种子,用21%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或27%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按照种子量的0.5%~0.6%拌种,预防苗期病虫害。注意,优良品种只是实现高产的一个方面,不能盲目地追求高产优质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控制玉米地下害虫、蚜虫和茎基腐病的危害,筛选具有较好控制作用的种衣剂,笔者开展了14种悬浮种衣剂田间药效试验。试验表明:14种种衣剂对供试玉米品种出苗安全;氟虫腈·噻虫嗪(30%悬浮种衣剂)(1:1000)处理的出苗率96.7%为最高值。氟虫腈·噻虫嗪(30%悬浮种衣剂)(1:1000)对玉米地下害虫、玉米蚜虫的防治效果分别达84.8%、80.0%。精甲·咯·嘧菌(11%悬浮种衣剂)(1:2000)对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达73.7%。说明以噻虫嗪、氟虫腈和甲霜灵为主的复配防治玉米地下害虫、蚜虫、茎基腐病,能够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建议针对不同的生态类型区域,结合品种、施肥、管理等措施选用不同的配方,以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根腐病严重危害红芸豆生长发育,本研究旨在筛选出对根腐病防治高效的种衣剂,为红芸豆生产种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首先采用室内盆栽,统计出苗率、测量株高、根长、鲜重、干重等指标,筛选出对红芸豆生长发育安全的种衣剂,再经大田试验,通过不同时期病情调查,计算病情指数、防治效果,收获时进行小区产量实测,筛选出防效理想的种衣剂。[结果]盆栽结果表明,35%多.福.克悬浮种衣剂,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62.5g/L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和12%甲.嘧.甲霜灵悬浮种衣剂对红芸豆生长均安全。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出苗后10d,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防治效果最高,达89.28%,12%甲.嘧.甲霜灵悬浮种衣剂,62.5g/L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和35%多.福.克悬浮种衣剂的防治效果次之,分别为72.56%,67.79%,59.51%。测产结果表明,35%多.福.克悬浮种衣剂增产幅度最高,相比空白对照增产28.35%,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次之,增产19.64%,但二者差异不显著。[结论] 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对红芸豆安全且防效最高,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与35%多.福.克悬浮种衣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3.
龚连成  靳康康  崔晓东 《种子世界》2021,(11):0153-0155
本试验通过对市场上 6 种药剂对纹枯病防治效果的观察发现:小麦返青拔节期施用 250 g/L 丙环唑乳油、75%肟菌·戊唑醇 悬浮剂、240 g/L 噻呋酰胺悬浮剂 SC、25%苯甲·丙环唑水乳剂四种药剂 24d 均能降低小麦纹枯病茎率,对小麦纹枯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药剂施用 49d 时,25%苯甲·丙环唑水乳剂、75%肟菌·戊唑醇悬浮剂、噻呋酰胺·氟环唑能够降低纹枯病病情指数;三种药剂处理的病情指数病均低于 21%且病指防效在 5%以上。药剂施用 78d 时,各处理的病茎率均 96%以上,且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各处理与对照病情指数均在 30%左右,仅有噻呋酰胺·氟环唑处理的病指防效相对较好为 3.32%。各处理产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明确不同杀菌剂拌种对小麦散黑穗病的防效,青海大学研究人员使用5种杀菌剂进行小麦种子拌种处理,评价了不同处理对小麦散黑穗病防治效果与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散黑穗病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11.2%甲基硫菌灵悬浮种衣剂18g/100kg处理的防效达96.84%;从产量方面分析比较,11.2%甲基硫菌灵悬浮种衣剂15g/100kg处理的小区小麦增产效  相似文献   

15.
为获得防治小麦纹枯病的高效轮换使用药剂,给田间用药提供依据,在室内对6种报道的悬浮种衣剂利用双层滤纸发芽床试验、生长速率抑制法、Horsfall法进行筛选与复配。结果表明,所有试验药剂对小麦的萌发无显著影响,只有噻呋酰胺对出苗有显著影响。对纹枯病防效最好的药剂是25 g/L适乐时和27%酷拉斯,其次是1%申嗪霉素。将适乐时和酷拉斯分别与生物制剂申嗪霉素进行二元复配,结果表明,申嗪霉素和适乐时、申嗪霉素和酷拉斯配比防治小麦纹枯病菌时,均具有一定相加作用,其中,申嗪霉素和适乐时配比为9∶1,5∶5时,相加作用大于该两药剂的其他配比;申嗪霉素和酷拉斯配比4∶6,3∶7时,相加作用大于该两药剂的其他配比。25 g/L适乐时、27%酷拉斯和1%申嗪霉素均为防治小麦纹枯病的高效药剂,而且申嗪霉素与适乐时、酷拉斯均可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16.
<正>为明确先正达新型药剂锐根士拌种对马铃薯黑痣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促进马铃薯生长效果及对马铃薯生长的安全性,2016年,我们在山东省马铃薯主产区滕州市进行了相关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药剂锐根士(90克/升氟环·咯菌腈悬浮种衣剂),适乐时(25克/升咯菌腈悬浮种衣剂),亮盾(62.5克/升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均由先正达(中国)  相似文献   

17.
噻虫嗪种子处理防治水稻蓟马及其对秧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噻虫嗪种衣剂的科学合理施用技术,旨在解决传统施药过程中劳动强度大的问题。2010—2012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探索噻虫嗪种子处理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及其对稻蓟马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以噻虫嗪不同剂型(70%WS、30%FS)对水稻种子进行包衣浸种或浸种包衣处理后,其抗寒能力明显增强;同时,该药剂对出苗率、成苗率以及对成苗后的水稻秧苗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25 g/L咯菌腈FS中加入30%噻虫嗪FS能有效控制稻蓟马为害,播后23~30天的卷尖率为2.00%~24.77%,明显低于不施药处理(41.33%~88.87%)。  相似文献   

18.
正为探讨噻呋酰胺应用于小麦种衣剂的可行性,安徽省农科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和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有关科研人员合作,测定了噻呋酰胺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及对种子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噻呋酰胺对小麦纹枯病有很好的毒力,5%噻呋酰胺悬浮种衣剂以不同比例包衣后能够显著提高种子发芽势及发芽率;噻呋酰胺包衣能够显著提高小麦出苗率和植株鲜重,对根长及茎长的影响不显著;1:200和1:400包衣对拔节期小麦纹枯病的防效分别为90.32%和87.79%,显著高于同等剂量下对照药剂防效,但灌浆期的  相似文献   

19.
正噻虫嗪是第二代烟碱类低毒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及内吸活性,用于茎叶处理、种子处理、也可用于土壤处理,具有活性高、安全性好、杀虫谱广、持效期长等特点,对刺吸式害虫如蚜虫、飞虱、叶蝉、粉虱等有良好的防效。噻虫嗪配比咯菌腈?精甲霜灵(杀菌剂)种衣剂产品在玉米包衣上被广泛使用,对提高玉米出苗率,病虫害防治起到重要作用。本试验通过4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拌种,验证不同使用剂量对玉米蚜虫的防治效果,观察各剂量对玉米出苗率的影响,找出适宜剂  相似文献   

20.
六种种衣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当前推广的6种玉米种衣剂进行了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含有效成分三唑类杀菌剂的种衣剂都有理想的防治效果,18.6%福·克·戊唑悬浮种衣剂、16%福·克·唑醇悬浮种衣剂(乌米净)、63%福·克·戊唑干粉种衣剂、22%福·克·戊唑悬浮种衣剂和7.5%克·戊唑悬浮种衣剂(黑虫双全)等5种种衣剂防效达98.9%~100%,而不含三唑类杀菌剂的种衣剂防效仅为44.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