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探究不同剂量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对基质培黄瓜生产效果及根际环境的影响,确定菌剂最佳施用量,为微生物菌剂在基质培蔬菜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博耐526’品种黄瓜为供试材料,研究基质栽培方式下灌根施用不同剂量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0、1、2、4、6 g/株,分别记为CK、T1、T2、T3、T4)对黄瓜植株形态发育、光合、产量、果实品质和根际环境的影响,并从根际环境和光合作用角度解析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可通过改善光合作用和根际环境实现促生增产的作用效果。黄瓜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和产量均随菌剂用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T3处理中有最大值。黄瓜叶片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果实品质的各项指标最优值出现在T3或T4处理中,其中,游离氨基酸、有机酸和还原糖含量以T3处理最高,分别较CK处理显著提高26.88%、30.67%和16.36%;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以T4处理最高,分别较CK处理显著提高19.93%、23.82%和22.35%。菌剂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基质中的硝态氮含量,且菌剂处理后第50天时T3处理较CK处理显著提高基质中的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可以通过提高基质酶活性与速效养分含量、促进黄瓜光合作用,加速植株对养分的吸收、转运、同化和积累,进而促进有机基质培黄瓜的生长,提高果实品质与产量,其作用效果与菌剂用量及作用时期有关,综合来看,以灌根添加4 g/株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的处理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微生物菌剂防治甜菜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方法】选用木霉菌(M)、枯草芽孢杆菌(B)、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C)、荧光假单胞杆菌(P)、淡紫紫孢菌(D)、多粘芽孢杆菌(PP)6种微生物菌剂进行甜菜根腐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经6种微生物菌剂处理,甜菜根腐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与对照(CK)相比显著减低(P<0.05),发病率较对照降低18.18%~50.00%,病情指数降低2.27~5.87,各处理防效达到19.12%~49.45%,防效依次为C>D>B>P>M>PP。施用微生物菌剂能够改善甜菜根际土壤理化性状,其中M、B、C、D处理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6种微生物菌剂可显著增加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施用微生物菌剂能够增加甜菜地上部、地下部及总干物质的积累,甜菜根产量和含糖率均高于对照,产糖量增产幅度达7.43%~38.05%,D、C和M产糖量增加效果最为显著(P<0.05),分别增产38.05%、28.49%和19.78%。【结论】施用菌剂能活化土壤养分,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防效较好,优于木霉菌、芽孢杆菌单施,提...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微生物菌剂在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微生物菌剂对马铃薯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方法】本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CK处理(复合微生物菌剂施用量为0kg/hm2)、T1处理(复合微生物菌剂施用量为37.5kg/hm2)、T2处理(复合微生物菌剂施用量为75.0kg/hm2)、T3处理(复合微生物菌剂施用量为112.5kg/hm2)、T4处理(复合微生物菌剂施用量为150kg/hm2),研究不同复合微生物菌剂施入量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干物质积累、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适量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可促进马铃薯植株生长,提升其单株薯重及块茎产量,提高块茎内蛋白质含量,增加马铃薯种植经济效益。【结论】在施入75.0kg/hm2复合微生物菌剂时效益最为明显,马铃薯产量可以达到47 069.01kg/hm2,较不施入复合微生物菌剂增产了15.94%,同时马铃薯经济效益为最高,可收益19 151.93元/hm2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生物菌剂对草莓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不施生物菌剂为对照(CK),设置4种生物菌剂处理,分别为耕丰百泰微生物菌剂(T1)、谷乐丰微生物菌剂(T2)、西多里微生物菌剂(T3)和三炬微生物菌剂(T4)。研究了草莓形态特征、物质积累、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变化差异。【结果】4种生物菌剂均能够显著促进草莓生长,增加草莓株高、叶面积、叶长、叶宽,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固形物,提高硬度和草莓单果重、单株产量和亩产量,4种菌剂草莓产量分别比对照高出7.98%、24.79%、11.87%和14.40%。其中,谷乐丰微生物菌剂处理的草莓长势最好、产量最高、品质较好。【结论】生物菌剂可在草莓生产中推广应用,谷乐丰微生物菌剂在草莓上应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生物炭和解磷菌剂对马铃薯生长及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两者配施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冬马铃薯为试验材料,以(麦麸+锯末)+磷尾矿为对照(CK),分别添加生物炭(WB)、解磷菌剂(WP)、生物炭+解磷菌剂(WBP)进行田间试验;并对WP和WBP处理的土壤样品及解磷菌剂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相较于CK处理,WP、WB和WBP处理可增加或显著增加马铃薯植株干物质积累量(P0.05),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收获期,WB、WP和WBP处理均能促进植株对磷的吸收利用,三者对磷素的累积量分别比CK增加53.58%、45.91%和90.65%。生物炭和解磷菌剂的添加提高了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且WBP处理的土壤速效磷的含量高于或显著高于WB和WP处理(P0.05),增幅分别为11.14%~33.22%和12.11%~30.96%。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筛选出的3株解磷菌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将接种解磷菌剂的WP和WBP处理施入土壤后,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细菌为优势菌群,厚壁菌门细菌不再是优势菌群;相较于WP处理,WBP处理增加了变形菌门相对丰度,促进其生长繁殖,降低了拟杆菌门相对丰度。【结论】生物炭和解磷菌剂配施对磷的吸收利用、维持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均匀度的效果优于单施生物炭或解磷菌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促进万寿菊种子萌发及植株生长的高效生物农药,提高万寿菊种子成活率。【方法】采用室内试验测定10种生物农药、1种生防菌对万寿菊种子萌发及盆栽万寿菊植株的促生作用。【结果】哈茨木霉粉剂和微生物菌剂可显著推进万寿菊种子的萌发进程并提高种子萌发率,处理1 d后种子均开始萌发,而清水处理(CK)4 d后种子才开始萌发;哈茨木霉粉剂和微生物菌剂处理7 d时萌发率分别为54.67%和52.00%,较CK(4.00%)分别提高50.67百分点和48.00百分点。沃丰康-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盆栽万寿菊植株促生作用最显著,株高、茎粗、根长、总鲜重、地上部分鲜重和地下部分鲜重分别为22.43 cm、1.67 cm、16.50 cm、8.16 g、6.95 g和1.21 g,除地下部分鲜重低于沃丰康-克线散粉剂处理(1.53 g)外,其余各生长指标均高于其他处理;其次是蜡质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土传三号悬浮剂、土壤调理剂和沃丰康-克线散粉剂,各生长指标四者间差异不显著。【结论】哈茨木霉粉剂和微生物菌剂可促进万寿菊种子萌发并提高种子萌发率,沃丰康-复合微生物菌剂和蜡质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可促进万寿菊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最佳的微生物菌剂,满足有机栽培番茄对养分的需求,为促进番茄优质高产提供参考。【方法】以巴宝莉番茄为试材,采用有机基质盆栽浇灌有机营养液的方式,设置施用7种微生物菌剂和不施微生物菌剂(对照,CK)共8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有机基质养分含量、酶活性和蕃茄光合特性等指标,探究微生物菌剂对设施全有机番茄果实元素含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添加微生物菌剂后有机基质中碱解氮含量和番茄生育中后期速效钾含量增加,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后番茄果实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有机基质中脲酶、蔗糖酶活性分别提高16.4%~67.7%和10.2%~61.7%,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增加8.0%~19.9%,叶绿素含量也显著增加,其中以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光合性能最优;番茄的产量增幅为7.3%~26.2%,胶冻样芽孢杆菌和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增产效果达到20%以上;番茄果实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以及维生素C含量显著增加。【结论】微生物菌剂通过促进有机基质的养分释放及提高相关酶系活性,进而促进番茄植株的养分利用与生长能力,提高叶片的光合性能,最终表现为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其中胶冻样芽孢杆菌和复合微生物菌剂对于番茄的丰产增质效果最优,可应用于番茄的高产优质栽培。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液体肥W208YF施用对铁观音乌龙茶产量、品质和茶园土壤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W208YF(解淀粉芽孢杆菌液体肥,菌液浓度为4.00×10~6 cfu·mL~(-1),使用量100 L·hm~(-2))和等量清水对照(CK)2个处理,重复4次,进行差异性比较。【结果】W208YF处理的茶叶产量、水浸出物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较CK均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11.10%、10.60%和8.10%,而茶叶咖啡碱含量则显著下降,降幅为24.30%;同时,W208YF的茶园土壤肥力(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和腐殖酸含量)及微生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Simpson指数及β多样性)均明显优于CK。【结论】施用解淀粉芽孢杆菌液体肥W208YF能够明显提升茶园土壤肥力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并显著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
通过应用不同菌株、不同剂型的菌剂与常规施肥(CK)进行田间应用对比试验,研究农用微生物菌剂对黄瓜、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农用微生物菌剂较CK均可增产,其中,黄瓜增产8.6%~21.23%,水稻增产7.23%~10.41%;喷施枯草芽孢杆菌可提高黄瓜可溶性糖含量、减少黄瓜硝酸盐含量,喷施长柄木霉也可减少黄瓜硝酸盐含量;水稻施用固体与液体剂型的枯草芽孢杆菌、胶胨样芽孢杆菌混合菌可提高其直链淀粉含量。农用微生物菌剂应用于黄瓜和水稻后均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而在品质提高的影响上较小,只有部分菌剂在部分指标上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综合评价紫云英与油菜不同配施比例对双季稻产量、植株干物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佳种植模式,为合理发展冬季绿肥及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方法,于2017年10月在江西农业大学科技园进行田间定位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单播紫云英(CK1)、单播油菜(CK2)、3/4紫云英+1/4油菜(3/4M+1/4R)、1/2紫云英+1/2油菜(1/2M+1/2R)、1/4紫云英+3/4油菜(1/4M+3/4R),研究紫云英与油菜不同配施比例对双季稻产量、植株干物质以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水稻产量提高了23.70%~30.26%,混播各处理的早稻和晚稻产量均高于两个对照处理,且早晚稻产量均是处理1/2M+1/2R达到最高,与单播紫云英和单播油菜相比,混播能显著提高水稻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从而提高水稻产量。各处理在分蘖期—抽穗期和抽穗期—灌浆期干物质积累量较大,分别占成熟期干物质量的23.75%~37.46%和24.51%~47.71%。混播各处理的早稻和晚稻干物质量和氮素积累量均比CK1和CK2处理要高,处理1/2M+1/2R的干物质量和氮素积累量达到最高。混播各处理的早稻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收获指数均高于CK1和CK2,其中均是处理1/2M+1/2R最高。混播各处理的晚稻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高于CK1,处理1/2M+1/2R最高,比CK1显著高出11.17%(P0.05),混播各处理的晚稻氮收获指数均高于CK1和CK2,其中处理1/2M+1/2R最高,分别比CK1、CK2显著高出22.08%、17.97%(P0.05)。【结论】紫云英与油菜混播可以提高双季稻产量、植株干物质及有利于氮素的吸收利用,以1/2紫云英+1/2油菜混播模式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饲粮中添加酿酒酵母和地衣芽孢杆菌对绵羊生长性能和瘤胃发酵的影响,为酿酒酵母和地衣芽孢杆菌在肉羊饲粮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选用48只4月龄、体重相近(22.96±2.00)kg、健康的杜泊×小尾寒羊杂交F1代公羔,根据饲喂添加剂不同随机分为4组:D(对照组,两种菌均不添加);D1(酿酒酵母,6×1010 CFU/kg);D2(地衣芽孢杆菌,2×1010 CFU/kg);D3(酿酒酵母6×1010 CFU/kg+地衣芽孢杆菌2×1010 CFU/kg),每组12只羊,试验期共75 d,前15 d为适应期,正饲期60d。试验羊每天分别于08:00和18:00进行饲喂,自由采食和饮水。正饲期内每天准确称量记录每只试验羊的喂料量和剩料量,并在第1、30、60天晨饲前对试验羊进行称重,计算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ADG)及料重比(F/G)。试验结束当天08:00正常饲喂试验羊,3 h后采集瘤胃液,测定发酵参数、消化酶活性以及功能微生物。【结果】1)饲粮中添加酿...  相似文献   

12.
棉秸秆纤维素降解菌系构建及固体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构建棉秸秆降解菌系及其固体发酵条件优化。【方法】根据羧甲基纤维素酶活(CMC)和滤纸酶活(FPA)筛选纤维素降解能力强的菌株,与调节发酵品质的菌株配比,采用响应面法评价初始含水量、接种量、发酵天数及其交互作用对棉秸秆纤维素降解率的影响。【结果】得到24株纤维素降解菌,其中一株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例最大值 6.20,FPA酶活力9.699 U/h,CMC酶活力10.435 U/h,通过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与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构建复合菌系按1∶1∶2∶1进行发酵,对模型进行方差分析,方程回归显著(P<0.000 1),接种量15.0%,发酵时间35.0 d,水分80.0%时,纤维素降解率达35.91%,接种量对纤维素降解率影响最大。【结论】构建了棉秸秆纤维素降解菌系,确定了固体发酵最佳条件,为棉秸秆饲料化提供了实验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传统特色发酵蔬菜中分离纯化出72株乳酸菌,从中筛选出30株亚硝酸盐降解率在85%以上的乳酸菌,并将其进行耐酸耐胆盐试验,获得5株对胃酸和胆盐有较好耐受力的菌株.通过形态学以及16S rDNA测序鉴定,5株乳酸菌均为植物乳杆菌.对这5株菌进行发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JLSC2-6生长繁殖旺盛,产酸能力强,耐盐性能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妊娠期小鼠灌喂鼠李糖乳杆菌至分娩前对小鼠粪便中菌群多样性和物种丰度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相近(23.33±1.55) g,配种日期相同的昆明妊娠小白鼠30只,将30只妊娠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相同的饲养条件和日粮营养水平下,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灌喂0.5 mL含有0.125 g鼠李糖乳杆菌的灭菌生理盐水,试验期21 d。【结果】(1)灌喂鼠李糖乳杆菌对小鼠粪便菌群多样性无显著性影响(P>0.05),但降低了试验组Simpson指数。(2)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的丰度之和在90%以上,厚壁菌门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拟杆菌菌门和变形菌门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21.95%(P<0.05)、26.15%(P<0.05)。在科水平上,毛螺菌科、乳酸细菌科和韦荣球菌科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属水平上,乳酸杆菌属、未确定毛螺菌科属与Lachnoclostridium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小鼠灌喂鼠李糖乳杆菌,对小鼠粪便菌群多样性无显著性影响,但可以提高小鼠肠道细菌物种丰度,对厚壁菌门、毛螺菌科、乳酸细菌科、韦荣球菌科、乳酸杆菌属、未确定毛螺菌科属和Lachnoclostridium丰度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刺吸电位技术(electronic penetration graph,EPG)研究Q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成虫对吡虫啉、吡蚜酮、螺虫乙酯和溴氰虫酰胺4种杀虫剂LC25处理24 h番茄苗的取食行为,探明内吸性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烟粉虱成虫取食行为的影响.[方法]以无农药暴露史的Q型烟粉虱成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山地草甸毒害草蔓延现状下的合理载畜量,研究不同放牧强度下草地植被特征、毒害草白喉乌头种群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取样的方法,在那拉提山地草甸测定不同放牧强度(轻牧13.5只羊/hm2,中牧20.3只羊/hm2,重牧26.3只羊/hm2,极牧33.0只羊/hm2)下绵羊增重量、白喉乌头的种群特征以及草场质量指数状况。【结果】(1)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可食牧草的生物量、高度、盖度均呈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放牧区可食牧草生物量和草场质量指数比对照区极显著降低了32.2%~70.2%、23.6%~65.7%(P<0.01);(2)白喉乌头重要值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呈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且放牧区极显著高于对照的51.5%~114.7%(P<0.01);(3)放牧强度与单位绵羊增重、可食牧草生物量、草场质量指数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负相关系(P<0.01),但与白喉乌头重要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在毒草增生的山地草甸合理的放牧强度为20.0只羊/hm2。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设施黄瓜适用的抗蒸腾剂,提高抗旱能力,以‘北农佳秀’和‘津优35号’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方法,选择腐植酸型国光抗蒸腾剂和成膜型神润抗蒸腾剂,分别设置国光抗蒸腾剂稀释1000倍(T1)、国光抗蒸腾剂稀释500倍(T2)、神润抗蒸腾剂稀释20倍(T3)、神润抗蒸腾剂稀释40倍(T4)4个处理,以喷施清水作为空白对照(CK),在坐瓜后进行叶面喷施,研究不同抗蒸腾剂对黄瓜长势、生物量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津优35号’叶片喷施抗蒸腾剂后,9月11日T1、T2和T3处理的叶片SPAD值比CK分别提高了4.8%、7.4%和9.4%,T1、T2、T3、T4地下部含水率分别比CK提高6.4、17.2、7.1和3.7个百分点;T2处理黄瓜Vc含量比CK提高了25.76%,可溶性蛋白提高了11.54%。‘北农佳秀’叶片喷施抗蒸腾剂后,T4整个生育期叶片SPAD值平均比CK提高1.1%,地上部鲜重提高84.6%,单株产量提高27.2%,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50%。研究表明,‘津优35号’黄瓜选择国光抗蒸腾剂稀释500倍‘、北农佳秀’黄瓜选择神润抗蒸腾剂稀释40倍叶面喷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体外模拟法优化玉米—杂粕型饲粮的非淀粉多糖(NSP)酶谱,并分析优化的非淀粉多糖酶谱对饲粮养分消化率和育肥猪肠道微生物组成和结构的影响,为饲粮高效利用和精准饲养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参考。【方法】试验一在育肥猪玉米—杂粕型饲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α-半乳糖苷酶、β-甘露聚糖酶和果胶酶6种NSP酶,采用胃—小肠体外模拟法测定体外回肠干物质消化率(IVIDMD);取IVIDMD达到最大值时各NSP酶的添加水平为该NSP酶0编码水平,按照六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体外消化试验,建立IVIDMD与NSP酶添加量的六元二次回归方程,筛选出玉米—杂粕型饲粮最优NSP酶谱(OEC);利用胃—小肠—大肠体外模拟消化法分析测定添加OEC前后饲粮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体外能量消化率(IVGED)和体外消化能(IVDE),以验证OEC的效果。试验二按照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选用16头健康、体重相近去势公猪(117.8 ± 1.66 kg),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8头猪,对照组饲喂玉米—杂粕型基础饲粮,加酶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OEC;在试验开展第18天采用直肠擦拭法采集猪新鲜粪便,利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对粪便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及相对丰度进行分析,并进行功能预测。【结果】(1)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杂粕型饲粮OEC为:纤维素酶1 003 U·kg-1、木聚糖酶18 076 U·kg-1、β-葡聚糖酶1 377 U·kg-1、β-甘露聚糖酶14 765 U·kg-1、α-半乳糖苷酶337 U·kg-1和果胶酶138 U·kg-1;(2)在玉米—杂粕型饲粮中添加OEC使IVDMD由73.44%显著提高到76.26%(P<0.01),IVGED由74.03%显著提高到76.45%(P = 0.01),IVDE由14.97 MJ·kg-1显著提高到15.58 MJ·kg-1P<0.01);(3)在门水平上,共筛选出了12个相对丰度大于0.1%的菌门,其中Bacteroidota(拟杆菌门)、Firmicutes(厚壁菌门)和Spirochaetota(螺旋体门)为优势菌门,三者之和在组内占比达96%以上;(4)在属水平上,饲粮中添加OEC显著增加norank_f_F082,norank_f_Bacteroidales_RF16_group,Bacteroides(拟杆菌属)和Roseburia(氏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Eubacterium_ruminantium_groupP = 0.083)有增加的趋势,而Oscillibacter(颤杆菌克)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norank_f__norank_o__WCHB1-41P = 0.083)有降低的趋势(P = 0.052)。【结论】饲粮中添加体外法优化的NSP酶谱,显著提高了育肥猪玉米—杂粕型饲粮干物质和能量的体外消化率以及体外消化能,增加了纤维分解菌和产丁酸菌等有益菌在育肥猪肠道微生物中的占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有害菌的数量,优化了肠道微生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宰后不同时间滩羊肉抗氧化活性的变化,并从游离氨基酸、蛋白质组角度阐释其机制,为生鲜羊肉的品质保持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6只6月龄健康舍饲滩羊公羊((18.30±1.41)kg),在宰后0.5、3、6、12和48 h取背最长肌,测定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erric ion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2, 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 2-azinobis-(3- ethylbenzo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2, 2-二苯代苦味酰基苯肼(2, 2-di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xygen-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ORAC)、N, N-二甲基-对苯二胺(N, N-dimethyl-p-phenylendiamine,DMPD)总抗氧化能力、游离氨基酸含量和蛋白质组变化。【结果】宰后48 h内,滩羊肉中FRAP总抗氧化能力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呈先升高后趋于稳定趋势,DPPH、DMPD自由基清除能力和ORAC整体均呈现上升趋势;宰后48 h滩羊肉中FRAP总抗氧化能力、ABTS、DPPH、DMPD自由基清除能力和ORAC显著高于宰后0.5 h和3 h水平(P<0.05);宰后不同时间点滩羊肉中游离氨基酸总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胱氨酸、亮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的含量在不同时间点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与FRA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的游离氨基酸有7个,包括邻磷酸丝氨酸(r=0.489,P<0.01)、亮氨酸(r=0.566,P<0.01)、酪氨酸(r=0.596,P<0.01)、异亮氨酸(r=0.374,P<0.05)、苯丙氨酸(r=0.499,P<0.01)、赖氨酸(r=0.375,P<0.05)和精氨酸(r=0.376,P<0.05);其中,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与FRAP、ABTS、DPPH、ORAC、DMPD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蛋白组学鉴定筛选出宰后不同时间滩羊肉中差异蛋白20个,与FRAP显著相关的差异蛋白有12个(P<0.05),钙蛋白酶抑制蛋白和未知蛋白2与FRAP、ABTS、DPPH、ORAC、DMPD均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而糖原蛋白1和蛋白激酶结构域蛋白与FRAP、ABTS、DPPH、ORAC、DMPD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滩羊肉抗氧化能力的升高与宰后肌肉中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等游离氨基酸的释放有关。宰后初期肌肉中钙蛋白酶抑制蛋白、未知蛋白2等蛋白表达量的下降和糖原蛋白1、蛋白激酶结构域蛋白等蛋白表达量的上升与宰后滩羊肉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和优化苦荞愈伤组织遗传转化体系,为苦荞基因功能验证及分子育种提供研究工具。【方法】以苦荞品种“西荞二号”为材料,对苦荞愈伤遗传转化条件进行优化,包括苦荞外植体类型、诱导愈伤的激素比例、继代培养基的激素比例及农杆菌类型。利用苦荞类黄酮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FtCHS1的过表达验证优化后的遗传转化体系。通过PCR筛选和荧光观察鉴定阳性株系,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HPLC)测定花青素及黄酮醇支路代谢物含量,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类黄酮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比较FtCHS1过表达愈伤组织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苦荞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为下胚轴,其最适诱导培养基为MS+0.8 mg·L-1 6-BA+3.5 mg·L-1 2,4-D,诱导率达72%;最优继代培养基为MS+3 mg·L-1 6-BA+1 mg·L-1 KT,愈伤组织增殖率与增殖系数分别为98%和1.09;转化过程中的最佳农杆菌是GV3101,转化效率达31.3%;FtCHS1过表达愈伤组织中,花青素、芦丁和杨梅素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山奈酚和槲皮素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外源FtCHS1的过表达对转基因愈伤组织中5个内源同源基因FtCHSs的表达水平没有影响(P>0.05),而FtCHIFtF3HFtFLS1FtFLS2FtFLS3FtDFR1等黄酮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均上调表达(P<0.05)。此外,特异性正调控黄酮醇合成的转录因子基因FtMYB5FtMYB6上调表达,而花青素合成抑制子基因FtMYB8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建立了苦荞愈伤组织遗传转化体系,过表达FtCHS1的苦荞愈伤组织通过上调黄酮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加类黄酮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