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P-糖蛋白是ABC转运蛋白超家族的成员,在异源物质的代谢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并且参与了多药耐药性。研究旨在明确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P-糖蛋白与阿维菌素抗性的关系,为有效防治二化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结合二化螟转录组信息,克隆二化螟P-糖蛋白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设置3种浓度的阿维菌素(LC_(10)、LC_(30)和LC_(50))处理二化螟敏感种群,结合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处理后P-糖蛋白基因的表达模式,同时也对比分析二化螟田间抗性种群和敏感种群P-糖蛋白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克隆获得了二化螟CsPgp1和CsPgp2 cDNA序列,CsPgp1开放阅读框全长3 780 bp,编码1 259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137 ku。CsPgp2开放阅读框全长3 939 bp,编码1 312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144 ku。CsPgp1和CsPgp2都拥有2个跨膜结构域(TMD)和2个核苷酸结合结构域(NBD),符合ABC蛋白全转运体的典型特征。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二化螟CsPgp1和CsPgp2分属不同的进化支,分别与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2种P-糖蛋白亲缘关系最近。使用阿维菌素处理二化螟敏感种群4龄幼虫后,CsPgp1和CsPgp2的表达量均显著上调;田间抗性种群的CsPgp1和CsPgp2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敏感种群。【结论】CsPgp1和CsPgp2可能参与了二化螟对阿维菌素的代谢,可能与二化螟对阿维菌素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二化螟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及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二化螟对常用杀虫剂有机磷、沙蚕毒素、氨基甲酸酯和新药剂锐劲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和田间药效,同时比较了杭嘉湖地区二化螟对杀虫单的抗性差异并开展了杀虫剂混配试验。结果表明:二化螟对锐劲特、阿维菌素及三唑磷的敏感性较高,而对灭多威、杀虫单、杀虫双等敏感性低;用药水平高的杭州地区,二化螟对杀虫单已产出了较抗性,而安吉、嘉兴地区的抗性也正在发展之中;三唑磷与辛硫磷、阿维菌素、灭多威与水胺硫磷混配,对二化螟均具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3.
有机磷P—135光学异构体对二化螟的毒力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10种菊酯类农药对水稻二化螟幼虫的生物活性,以及高效氯氟氰菊酯5种剂型对二化螟幼虫的生物活性差异。结果表明:高效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S-氰戊菊酯、溴氰菊酯、甲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乙氰菊酯、醚菊酯、氟硅菊酯对水稻二化螟幼虫均有较高的活性,LD50(μg/头)分别为0.0017,0.0039,0.0043,0.0070,0.0071,0.0116,0.0119,0.714,0.1779,0.3858,其活性分别是对照药剂三唑磷的0.3 ̄141.59倍,是甲胺磷的2.07 ̄469.06倍。高效氯氟氰菊酯5剂型对二化螟3龄幼虫的生物活性略有差异,LC50(mg/L)值分别为:0.0945(EW),0.1089(EC),0.1174(ME),0.1232(SC),0.1591(WP)。  相似文献   

5.
二化螟对杀虫单等4种杀虫剂的抗药性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以安徽太湖县敏感地区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lker)自然种群为敏感种群,根据用药水平差异,有代表性地选用浙江,江苏和安徽3地区田间种群,监测了二化螟对杀虫单等4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1)浙江慈溪二化螟3幼译杀虫单已产生高水平抗性(RR=54.6),对杀螟松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RR=13.9),对敌敌 氰戊菊酯仍较敏感;(2)安徽安庆二化螟3龄幼虫对杀虫单处于中抗水平(RR=10.8),对杀螟松,敌短短 畏和氰戊菊酯仍较敏感。(3)江苏兴化二化螟3龄幼虫与安庆相似,对杀虫单中抗(RR=12.6),对其它被试药剂仍较敏感;(4)不同地区用3龄和6龄幼虫测定的抗药性水平相近,同时用太湖敏感种群和慈溪高抗种群进行的增效试验表明,TPP 对杀虫单无增效作用,但PBO在抗性种群中对杀虫单有 一定的增效作用,说明该种群对杀蝗抗性与多功能氧化酶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高效、安全的水稻二化螟防治药剂,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大环内酯双糖类、多杀菌素类、酰肼类、双酰胺类、缩氨基脲类、有机磷类等6类9种杀虫剂对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双酰胺类两种药剂的防效最佳,药后20d,10%溴氰虫酰胺OD 34.5g/hm2和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SC 22.5g/hm2的防虫效果分别为86.96%和85.69%,保苗效果分别为87.04%和84.42%;其次为25%乙基多杀菌素WG和22%氰氟虫腙SC。有机磷类杀虫剂毒死蜱、大环内酯双糖类杀虫剂阿维菌素和酰肼类杀虫剂甲氧虫酰肼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7.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是我国水稻上的重要害虫之一。目前二化螟的防控仍离不开化学防治,而二化螟抗药性问题严重影响了生产上的化防效果。对二化螟的抗性监测、抗性机理、抗性遗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二化螟抗性治理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8.
朱宇  刘洋 《浙江农业学报》2020,32(5):849-857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很强,在高温环境下,二化螟幼虫体内能产生热激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等抗氧化物质来消除氧化应激反应对其身体的伤害。本研究旨在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分别置于38℃和26℃中2 h的二化螟幼虫进行比较转录组学分析,从转录组水平揭示短时高温胁迫对二化螟幼虫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样品的转录组序列比对到参考基因组上的序列占总体的百分比均超过89%,在参考基因组中有唯一比对位置的测序序列占总体的百分比均高于82%,有多个比对位置的序列占总体的百分比均不超过9%。通过差异表达分析得到38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热激蛋白和细胞色素P450这两类与二化螟热胁迫响应相关的基因为上调表达。对上调的差异基因进行KEGG富集分析,发现内质网内蛋白质加工、寿命调节通路-多物种、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和抗原处理及呈现这4条通路为显著富集。本研究揭示了二化螟幼虫热胁迫响应相关基因的总体表达特征,同时可为二化螟热胁迫响应的相关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选用4种杀虫剂进行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 mL/hm2和10%氯虫双·阿维悬浮剂450 mL/hm2对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的保苗、保叶效果达89.59%以上,对二化螟的杀虫效果达90.20%以上,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效果达82.16%以上。2种虫害同时发生可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 mL/hm2或10%氯虫双·阿维悬浮剂450 mL/hm2进行兼治。  相似文献   

10.
几种杀虫剂防治水稻二化螟兼治纵卷叶螟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选择4种杀虫剂进行了防治水稻二化螟兼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稻螟清EC 1 500 mL/hm2防效最好,其杀虫、保穗和保叶效果均超过95%;15%螟纵净EC1 350mL/hm2、45%螟退EC 1 200 mL/hm2、18%速灭螟EC 1 500 mL/hm2防治效果也较理想,其杀虫、保穗和保叶效果分别达90%左右.4种杀虫剂防效显著优于常规药剂90%杀虫单SP900 g/hm2和50%甲胺磷EC 2250 mL/hm2.在试验剂量下,4种药剂对水稻的正常生长无显著影响,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水稻二化螟和三化螟的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择常规农药品种三唑磷、阿维菌素,对湖北省4个稻区的二化螟和三化螟虫于2005年至2007年连续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监测地区水稻二化螟和三化螟对三唑磷及阿维菌素均产生了明显的抗药性,但抗药性水平和发展速度各地区之间有差异.这可能与各地栽培制度、用药水平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2002~2003年用点滴法检测了江苏省连云港市的二化螟种群4龄幼虫对多种(类)药剂的抗性。结果表明,该地区二化螟对沙蚕毒素类如杀虫单的抗性水平由敏感度下降阶段向低水平抗性发展;对有机磷类如三唑磷、丙溴磷、二嗪磷等均属敏感;对苯基吡唑类的氟虫腈和抗生素类的阿维菌素也属敏感。该地区二化螟种群的抗性水平低于苏南地区。  相似文献   

13.
对湖北省几个有代表性的稻区螟虫抗药性的测定结果表明,二化螟和三化螟对常用农药三唑磷及阿维菌素均产生了明显的抗药性,但抗药性水平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根据已报道其它种类昆虫的酯酶基因设计1对兼并引物,首次从二化螟cDNA中克隆到5个酯酶基因片断,分别命名为:CS_est1、CS_est2、CS_est3、CS_est4、CS_est5,进一步在基因3′端设计接头引物得到CS_est1、CS_est2、CS_est3、CS_est5的3′端全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几个酯酶氨基酸序列具备酯酶家族的特征性氨基酸,与其它昆虫的酯酶同源性较高,为二化螟酯酶基因。其中包括形成催化三联体的3个氨基酸残基Ser、G lu、H is;酶的核心轴为FGESAG。各基因在Genebank上的登录号分别为:DQ401086、DQ401087、DQ401088、DQ401089、DQ401090。  相似文献   

15.
浙江慈溪水稻二化螟抗药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毛细管点滴法,测定了浙江慈溪水稻二化螟对4类9种杀虫剂的抗性和敏感性水平。结果表明,该地的二化螟对杀虫双、杀虫单、杀虫安、甲胺磷4种杀虫剂均已产生高水平抗性,对杀螟硫磷已产生中抗,对甲基对硫磷、三唑磷、氰戊菊酯则仍保持敏感水平,同时发现二化螟对氟虫腈极为敏感,对6龄幼虫的LD50仅0.3833μg/g。  相似文献   

16.
防治水稻秧田二化螟持效性药剂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Potter喷雾塔法和饲料涂药法分别测定了9种常用杀虫剂对二化螟4龄幼虫和初孵幼虫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两种生测方法测定的9种药剂对二化螟的室内毒力顺序基本一致,阿维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毒力最高,氟铃脲、醚菊酯、毒死蜱和稻丰散次之,杀虫单、三唑磷和丙溴磷相对较差。以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和毒死蜱为代表,采用不同剂量喷雾处理稻苗,分期接种蚁螟进行持效性观察发现,喷施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 000倍液,可以维持在14 d内接种蚁螟无侵入危害,而用高剂量1∶1 000倍液处理稻苗后,28 d内接种二化螟的死亡率仍达到100%,不能侵入危害;喷施1.8%阿维菌素乳油1∶1 000倍液仅在7 d内接种蚁螟无侵入危害,使用高剂量1∶500倍液处理后,延长至14 d内无侵入危害;40%毒死蜱乳油1∶1 000倍液处理后7 d的防效仅为84.3%,使用高剂量1∶300倍液处理,7 d内无侵入危害,14 d的防效仍为89.5%。讨论分析认为,氯虫苯甲酰胺和阿维菌素的持效期较长,使用高剂量处理可以进一步延长其持效期。因此,生产上在不产生药害和经济许可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高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和阿维菌素作为秧苗的送嫁药,更好地...  相似文献   

17.
不同药剂混配组合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毒死蜱、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和甲维盐4种化学药剂的单剂及其混配组合,在室内对二化螟进行了毒力测定,筛选出最佳混配比例(有效成分):毒死蜱与甲维盐(1∶1)、毒死蜱与氯虫苯甲酰胺(10∶1)、阿维菌素与氯虫苯甲酰胺(1∶1)、 阿维菌素与毒死蜱(1∶1), 其共毒系数分别为376.77、 254.84、 247.10和682.34。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所获得的混配组合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均达到76.4%以上,可有效防治二化螟,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8.
汪爱民  共桂云  魏兆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719-12721
[目的]克隆并分析二化螟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基因(cox1)。[方法]利用PCR方法扩增了二化螟线粒体cox1基因,并测定了其全序列。通过检索GenBank数据库获得了其他21种鳞翅目昆虫的cox1序列,并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和分子系统学分析。[结果]cox1基因编码框包含1531个核苷酸,编码510个氨基酸的蛋白;起始密码子为CGA,终止密码子仅由一个T组成。利用ML方法构建了基于cox1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的鳞翅目昆虫的分子系统树,发现分子系统树与从形态学角度的系统分类在大方面上是基本一致的,但也略有差异。[结论]为进一步研究cox1基因的表达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抗性二化螟综合治理研究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一系列田间试验 ,明确了二化螟发生与水稻播、栽期及品种间的关系 ,发现在常熟地区将水稻播、栽期分别推迟到 5月 2 0日和 6月 2 0日后 ,可以有效地减轻螟害的发生。在目前使用的和推荐使用的 10种治螟药剂中 ,防治抗性二化螟的单剂以三唑磷、乐斯本和锐劲特防效 (>85 % )较好 ,复配剂以三唑磷与其它有机磷或阿维菌素的复配制剂防效为最好 ,防效均在 90 %以上 ,其中稻虫胺 ,克螟劲的防效达 10 0 %。频振诱杀灯对二化螟成虫也有一定的诱杀作用。在此基础上 ,制定并验证了一套治理抗性二化螟的综防技术  相似文献   

20.
二化螟的采集与室内饲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述了水稻主要害虫二化螟的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介绍了成虫、卵块和幼虫田间采集及室内茭白饲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