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了响应中央关于用三年时间恢复养猪产能的号召,为了便于种猪调运、促进遗传改良,加快生产产能恢复。中国种猪信息网《猪业科学》超级编辑部已经开始着手编辑《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拟定挑选全国有一定影响种猪企业免費入册,为种猪企业提供免费宣传平台,为引种企业提供引种指南。与其配套服务有:  相似文献   

2.
正当下中央要求用三年时间恢复养猪产能,这是一个硬指标。要完成这一指标,重担放在种猪场身上。种猪企业能够生产更多合格的母猪,是完成这个重要任务的关键。很多养猪人都迫切想知道,非洲猪瘟过后中国还有多少头母猪?笔者推算是2 000万头。还有多少尚正常运转的种猪企业?未来可以提供多少头纯种猪和优质二元母猪?中国种猪信息网《猪业科学》超级编辑部从2019年10月开始,下大力气开展全国种猪场典型调研工作,这一工作得到了种猪企业的大力支持。截止到2020年5月6日,有153家种猪企业发来调查表,累计统计有2 694 646头母猪。  相似文献   

3.
我国作为世界养猪大国,长期处于“引种→维持→退化→再引种”的不良循环之中,繁育体系“金字塔”顶端的核心种猪资源一直依赖进口。为此,全国畜牧总站高度重视,多年来已先后多次组织专家、企业进行研讨,并制定、颁布了《全国种猪遗传评估方案(试行)》,《瘦肉型种猪遗传评估技术规范》等,尤其是在2003年又牵头实施了农业部“948”项目“猪遗传评估技术的引进与中国优秀种猪核心群繁育体系的持续发展”,大大推进了我国的猪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4.
1 品种选育 1.1 养殖场应从有《种畜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引种,引种前应了解引种猪场的生产系谱、养殖档案、种猪免疫程序,母猪繁殖性能及死胎、木乃伊胎比例,种猪场的疫病流行情况及种猪疫苗注射情况,同时要求种猪场提供出场清单和种猪合格证,并在当地的畜牧兽医站开具产地检疫证明.  相似文献   

5.
舒全登 《中国猪业》2020,15(4):12-14
2020年以来,随着生猪生产恢复的步伐加快,中国的种猪进口也迎来"井喷"。据业内估计,今年国际引种数量有望突破2万头,创历史新高。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面对非洲猪瘟造成的巨大缺口,全球的种猪资源或都难以在短期内满足中国需求。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暴发,以及与一些国家的双边关系趋于紧张,更为这种国际供应体系增加了不确定性。引领着中国生猪生产恢复的大型养殖集团正纷纷在国际种猪市场上展开"抢购大战",一些地方政府也出台专门文件,对从国外引进种猪的本地企业给予每头数千元的补贴,但对从国内核心场引种的补贴只有几百元。  相似文献   

6.
2014年的引种企业共计12个.从引种的价格来看,今年普遍引进种猪均价依然维持在3万元/头,与往年相比基本变化不大.总的来看,2014年国内种猪引种量与去年相比有所下降.因此,2014年受养殖行情的影响,资金不充裕对企业引种行为限制很大,种猪引种力度较往年总体有所下降.这也将进一步加速我国种猪企业再调整,缓解二元种猪供应量猛增的压力,也为我国国内种猪品种的进一步推广和研发腾出些许空间.  相似文献   

7.
国外种猪引种项目涉及多专业、多部门,需要企业内外和各层级人员密切配合,方可圆满完成.文章就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和非洲猪瘟疫情"双疫"条件下,顺利完成6批次合计11120头种猪进口业务的经验进行总结,重点介绍了国外引种主要流程、种猪选择质量把控、接猪方案及其关键把控点3个方面,以期为同行开展国外种猪引种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养猪企业每年必须要更新种猪。种猪更新率大约为25~35%。种猪的更新率及更新质量关系到养猪企业的命运。但是许多引种客户在进行引种时存在很多误区,往往导致引种失败,造成经济损失,有的甚至引进疫病。现就本人在从事种猪销售服务工作中的体会总结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养猪企业每年必须要更新种猪,种猪更新率大约为30%~33%。种猪的更新率及更新质量关系到养猪企业的命运。但是许多引种客户在进行引种时存在很多误区,往往导致引种失败,造成经济损失,有的甚至引进疫病。笔者在从事种猪销售服务工作中,总结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焦纯青 《猪业科学》2007,24(1):66-67
1 2006年国外引种情况分析 根据《中国种猪信息网》2006年全年跟踪统计(见表1),得出下面结论: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种猪市场需求庞大,经历了2015、2016年进口种猪数量持续低迷以及原种猪更新阶段,2017年进口种猪数量较2016年翻番,达到了10527头,创近年新高。养殖结构的调整影响着种猪市场需求的变化,2017年种猪进口市场形成美系、加系和法系三分天下的格局。根据中国种猪信息网2017年全年对种猪及相关企业引种跟踪统计,得出下列资料,具体引种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动物保健》2003,(3):44-45
养猪企业每年必须要更新种猪,种猪更新率大约为25~35%.种猪的更新率及更新质量关系到养猪企业的命运.但是许多引种客户在进行引种时存在很多误区,往往导致引种失败,造成经济损失,有的甚至引进疫病.现就本人在从事种猪销售服务工作中的体会总结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动物保健》2003,(2):44-45
养猪企业每年必须要更新种猪,种猪更新率大约为25~35%.种猪的更新率及更新质量关系到养猪企业的命运.但是许多引种客户在进行引种时存在很多误区,往往导致引种失败,造成经济损失,有的甚至引进疫病.现就本人在从事种猪销售服务工作中的体会总结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养猪大国,无论是存栏还是出栏都占全世界的一半,但非种业强国,"引种、退化、再引种、再退化"阻碍着国内种猪业的发展,从引种走向育种是种猪企业的使命. 为了探索出一条中国人自己的种业发展之路,12月8日,唐人神主办了美神育种国际联盟高级研讨会,从产业的视野出发,就中国种猪业的现状及发展深入进行探讨,走联盟育种之路.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及业界人士共5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5.
孙德林 《猪业科学》2020,37(11):64-67
2020年是生猪产能恢复关键年。为响应国家号召,快速恢复生猪产能,由中国种猪信息网&《猪业科学》超级编辑部发起、国家生猪市场和北京中科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推出了大型主题活动——“『猪场之旅』 2020行:生猪产能恢复关键年巡回报告会”,也是恢复生猪产能后推出的精品报告会。旨为解决在生猪产能恢复期,养猪企业所遇到的诸如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三元母猪营养调控、母猪批次化管理技术、新猪场建设、仔猪生态补偿、系统轮回杂交技术等核心关键技术。笔者团队已于2020年7月10-12日、8月26-28日、9月21-23日,分别在合肥市、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和成都市都江堰市成功地举办了3场精品报告会。通过对这3场活动的参会人员结构、报告技术内容、专家技术背景以及满意度等进行分析,客观地评估精品报告会所产生的效果,以及对生猪产能恢复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1大型种猪企业引种时间和人员选择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引种的场家。应选择实力强、信誉好、质量佳、售后服务完善的大型种猪企业。引种前充分了解该品种,严格要求质量,了解自己本场种猪的健康状况,最好抽血化验。确定引种场家时,要求与本场种猪健康状况相近的种猪。如果引进的种猪健康水平好于本场猪,要在引种后隔离期间做主动免疫,对于健康水平不如本场的种猪,要权衡利弊,最好不要引进,以免出现意外的麻烦。  相似文献   

17.
1大型种猪企业引种时间和人员选择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引种的场家。应选择实力强、信誉好、质量佳、售后服务完善的大型种猪企业。引种前充分了解该品种,严格要求质量,了解自己本场种猪的健康状况,最好抽血化验。确定引种场家时,要求与本场种猪健康状况相近的种猪。如果引进的种猪健康水平好于本场猪,要在引种后隔离期间做主动免疫,对于健康水平不如本场的种猪,要权衡利弊,最好不要引进,以免出现意外的麻烦。  相似文献   

18.
我国种猪市场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事种猪育种、生产、销售等工作。大批量地从国外引种,直至外国种猪企业到中国市场深挖细掘,大量行业外的资本的注入促成了大批超大型种猪企业的诞生。但这个市场究竟处于什么状态?我们的中小企业如何寻求发展?大型养猪企业是怎么运营的……湖北天种销售总监陈建新、广西扬翔育种总监陈清森博士、湖北正嘉左国文营销总经理将解答我们的疑问,希望能对种猪企业谋求更好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养猪和猪肉消费大国,但并非生猪产业强国。这主要体现在我国的种猪产业质量和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异。长期以来,我国的种猪企业从国外大量重复引种,但选育较少,致使国外优异的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形成引种——退化——再引种———再退化的恶性循环。如何突破生猪产业育种的技术瓶颈,打造国内种猪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民族品牌种猪,成为摆在广大业内同仁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在国家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和中国畜牧业协会原会长张宝文的敦促和支持下,  相似文献   

20.
尊敬的____:您好!为了系统总结国内外优良品种的特点,充分发挥杂交优势,让更多人了解国内外种猪优良特性,有效进行杂交组合,提高我国生猪生产水平和猪肉产品质量,进一步展示新时期我国种猪企业崭新的精神风貌,由中国种猪信息网策划、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国内外种猪产品技术手册》一书,设计为正16开本,全彩印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