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不同防控措施对黄曲条跳甲的应用效果,促进土壤处理和防虫网的推广应用,通过田间试验,以常规施药为对照,比较防虫网和土壤处理联合防虫网处理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以及其使用成本和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处理联合防虫网对黄曲条跳甲的阻隔作用最高,达86.5%,防虫网对黄曲条跳甲的阻隔作用为77.2%。土壤处理联合防虫网和防虫网处理区单株质量和产量均比常规防治区高,农药使用次数减少2~3次,农药使用量减少38%~58%。综合考虑防治效果、物资成本和增产效果等因素,生产中推荐全生育期使用小拱棚防虫网防治黄曲条跳甲,经济允许条件下可利用生物制剂进行土壤处理,具有一定增效效果。  相似文献   

2.
增城菜心是广州市增城区知名的特产蔬菜品种,为了全面落实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增城区建立了菜心黄曲条跳甲绿色防控示范区。本文分析了当地黄曲条跳甲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总结了推广和应用信息素黄板、杀虫灯、防虫网和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措施,以有效控制黄曲条跳甲危害,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菜心产量和品质,增加菜农收入。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防虫网在叶菜类蔬菜绿色防控的具体应用效果,于2018年进行了防虫网在叶菜类蔬菜绿色防控中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防虫网用于夏季叶菜类蔬菜覆盖栽培,可有效阻隔黄曲条跳甲、猿叶虫、小菜蛾、甜菜夜蛾等多种害虫的入侵,防虫效果达80%以上,且蔬菜产量明显高于露天栽培,同时在农残检测中未测到农药残留。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防控十字花科蔬菜上黄曲条跳甲的绿色、高效药剂,对几种新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对黄曲条跳甲的控制作用及对蔬菜叶片的保护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10%倍内威可分散油悬浮剂、5%鱼藤酮可溶液剂对萝卜上的黄曲条跳甲均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对萝卜叶片也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施药后40 d,对黄曲条跳甲的校正防效分别为92.16%、90.25%、67.42%,对萝卜叶片的保护率分别为91.68%、90.42%、67.31%;0.5%藜芦碱可溶液剂、0.3%苦参碱水剂、5%除虫菊素乳油、0.3%印楝素乳油对小白菜上的黄曲条跳甲均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对小白菜叶片也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施药后9 d,对黄曲条跳甲的校正防效均在63%以上,对小白菜叶片的保护率均在68%以上。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菜心不同生育期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成虫数量、成虫咬食所造成的叶片孔洞数与菜心价值损失率的关系,并以成虫数量和叶片上的孔洞数为标准,制定了黄曲条跳甲在菜心上的防治指标.结果表明,在菜心的苗期和生长期,随着黄曲条跳甲成虫数量的增加,菜心叶片孔洞数和价值损失率逐渐增...  相似文献   

6.
采用Bt、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毒死蜱和啶虫脒5种药剂在菜心田整地播种前进行土壤处理,观察处理田块黄曲条跳甲种群数量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5种供试药剂对黄曲条跳甲落卵量、幼虫和成虫数量均有一定控制作用,持效期可达20d以上。其中,Bt处理在菜心整个生长周期的落卵量和幼虫数量相对最低,每小区(20 m2)累积成虫数为54头,与CK的166.44头相比,累积虫量少67.56%。  相似文献   

7.
利用不同孔径的防虫网为覆盖材料,以露地栽培为对照,研究不同孔径防虫网对菜心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生产上利用网室栽培菜心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夏季防虫网覆盖栽培可以有效防治各种害虫,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菜心产量,同时也提高了菜心的株高和节间长度、可溶性糖、还原糖和果糖的含量。防虫网覆盖栽培还降低了菜心臺茎的硝酸盐含量,提高了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综合考虑生产上宜采用孔径为0.710 mm的白色防虫网更适合夏季菜心种植。  相似文献   

8.
从化学防治黄曲条跳甲成虫的角度,选择20%啶虫.哒螨灵SP(可溶性粉剂)、10%阿维.哒螨灵EC(乳油)配方制剂在为害最为典型的菜心上进行黄曲条跳甲田间药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药后5 d,3种药剂处理防治黄曲条跳甲均达到了极显著性差异(P〈0.01),20%啶虫.哒螨灵SP(可溶性粉剂)处理和10%阿维.哒螨灵EC(乳...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黄曲条跳甲的发生特点、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阐述了以清洁田园等农业防治措施为基础,覆盖防虫网等物理防治措施,选用植物源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同时指导菜农改变防治习惯,适时用药,综合兼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闽侯县黄曲条跳甲发生频繁,危害严重,已成为当地蔬菜生产的最主要虫害之一。研究评价3种不同的防治方法(黄板诱集、防虫网(40目)防护和土壤处理)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以期为更好的治理黄曲条跳甲提供依据。试验结果显示:3种方法对黄曲条跳甲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黄板诱集法适合在黄曲条跳甲发生初期种群数量少时使用;而防虫网防护在黄曲条跳甲发生的各个时期防治效果均较好,但后期使用防治效果最好,达到91.73%;土壤处理的3种药剂中,4%杀螟丹颗粒剂30 kg/hm2处理防治效果最好,药后7 d防效达到90.39%。  相似文献   

11.
5%锐劲特种衣剂拌种防治菜心苗期黄曲条跳甲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衣剂拌种防治菜心苗期黄曲条跳甲的试验结果表明,5%锐劲特种衣剂拌种对黄曲条跳甲的成虫和幼虫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且对菜心生长具有促进的作用。用5%锐劲特种衣剂与47%苗盛种衣剂配合使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对甘蓝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及对甘蓝的安全性,于2019年和2020年在广州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对甘蓝黄曲条跳甲成虫和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019年,施用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199.5、250.5、300.0 mL/hm~2,药后1 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72.18%~81.25%之间;药后3 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77.62%~85.62%之间;药后7 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81.46%~89.34%之间,对幼虫的防治效果在72.72%~85.16%之间。2020年,施用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199.5、250.5、300.0 mL/hm~2,药后1 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71.88%~80.56%之间;药后3 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78.01%~86.07%之间;药后7 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80.97%~88.80%之间,对幼虫的防治效果在73.72%~84.88%之间。说明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防治甘蓝黄曲条跳甲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可以有效控制甘蓝黄曲条跳甲对甘蓝的危害,建议在黄曲条跳甲发生初期施药,用药量为250.5~300.0 m L/hm~2,兑水后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13.
黄曲条跳甲[Phvllotreta striolata(Fabrieius)]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成虫危害叶片,将叶子咬成许多小孔,较厚的叶片受害常留下表皮,呈透明状小孔。该虫特别喜食刚出土的幼苗,吃光子叶致整株死亡,对生产的危害性很大。近几年来,由于该虫对生产上常用的有机磷及菊酯类等农药产生抗药性,导致防效骤降,发生危害日趋猖獗,防治处于困境。为解决这一问题,作者对黄曲条跳甲的成虫进行了多种新农药的毒杀效果测定筛选,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上海地区黄曲条跳甲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黄板监测、室内生测和田间试验,研究了上海地区黄曲条跳甲的发生规律以及8种药剂对该虫的毒力大小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上海地区黄曲条跳甲春秋两季是发生高峰,春季发生量最大,设施栽培条件下最高可达33.14头/(d·板)。8种药剂对黄曲条跳甲的室内毒力由高到底依次为:10%虫螨腈20%呋虫胺10%溴氰虫酰胺20%啶虫脒25%噻虫嗪22%氟啶虫酰胺22%氟啶虫胺腈48%噻虫胺。田间防治试验结果显示,综合考虑药剂的速效性和持效性,20%呋虫胺200 mg/L、10%溴氰虫酰胺50 mg/L和10%虫螨腈100 mg/L田间防效最好,药后7 d田间防效分别为94.81%、95.50%和90.94%。本研究筛选出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防治药剂可轮换使用,为田间防治黄曲条跳甲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5.
<正>华南地区夏秋季病虫害较为严重,且多台风、暴雨,露地栽培的十字花科叶菜外观品相较差,若过多使用农药则容易造成农残超标。单层防虫网覆盖虽然减少了自然灾害对蔬菜生产的影响,但由于劳作人员出入防虫网室的影响以及小拱形防虫网覆盖过于简陋,因而不能完全避免黄曲条跳甲、白粉虱等小型昆虫为害。应用双层防虫网室是避免小  相似文献   

16.
闽侯县黄曲条跳甲发生频繁,危害严重,已成为当地蔬菜生产的最主要虫害之一。研究评价3种不同的防治方法(黄板诱集、防虫网(40目)防护和土壤处理)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以期为更好治理黄曲条跳甲提供依据。试验结果显示:3种方法对黄曲条跳甲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黄板诱集法适合在黄曲条跳甲发生初期种群数量少时使用;而防虫网防护在黄曲条跳甲发生的各个时期防治效果均较好,但后期使用防治效果最好,达到91.73%;土壤处理的3种药剂中,4%杀螟丹颗粒剂30kg/hm^2处理防治效果最好,药后7d防效达到90.39%。  相似文献   

17.
10%啶虫脒乳油防治黄曲条跳甲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啶虫脒乳油防治黄曲条跳曲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3 d,10%啶虫脒乳油1 000、1 500、2 000倍对黄曲条跳甲处理的防治效果与对照药剂敌敌畏和跳甲净相比较差异不显著;药后7 d和14 d,其防治效果与对照药剂亮相比均差异显著且持效期长;药后14 d,10%啶虫脒乳油1 000、1 500、2 000倍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仍维持在96.8%、96.5%和94.4%.显著优于80%敌敌畏500倍和50%跳甲净500倍的防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黄曲条跳甲的防治药剂。[方法]于2015和2016年采用小区试验研究6种药剂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结果]5%啶虫脒乳油和15%哒螨灵乳油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2 d防治效果在90%以上,且持效期较长,药后7 d防治效果仍超过60%;45%马拉硫磷乳油和90%敌敌畏可溶液剂对跳甲的防治效果也较理想,药后2 d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结论]试验结果为黄曲条跳甲的有效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了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拌种对黄曲条跳甲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经拌种处理后,该药剂在菜心出苗后的第3d和第5d,对跳甲成虫有明显的毒杀和拒食作用,其24 h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6.73%(w/w)和13.8%,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1.09%和3.26%;但高浓度的噻虫嗪(10%和12.5%)对菜心种子出苗有影响,减少了种子的出苗数.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经拌种处理后,2.5%、5%和7.5%的噻虫嗪明显减少了黄曲条跳甲对幼苗的为害,出苗后1~5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5.16%~46.60%、86.10%~77.15%和89.46%~80.44%.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昆虫嗅觉和视觉特性,研制开发一种对黄曲条跳甲有良好诱杀效果的昆虫引诱剂,以实现对黄曲条跳甲的生态控制。【方法】设粘虫黄板为对照,两种不同配方信息素组分诱剂与黄板结合(黄板+信息素Ⅰ、黄板+信息素Ⅱ)共3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菜心田、芥菜田黄曲条跳甲成虫的田间诱捕效果。【结果】在菜心田,黄板单独使用或与信息素结合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均有一定的引诱效果,平均每板可分别诱捕74.7和134.0头黄曲条跳甲成虫,分别占总诱虫量的5.8%和7.8%,同时还诱捕到相当数量的蚜虫、斑潜蝇、小菜蛾等小型昆虫。在菜心田和芥菜田,与单独使用黄板相比,两种信息素诱剂加黄板处理可分别增加59.2%和61.0%的黄曲条跳甲诱集量。【结论】利用昆虫视觉和嗅觉识别相结合研制的昆虫引诱剂可用于黄曲条跳甲的生态控制,达到减少施药次数、减少环境污染、避免大量杀伤天敌、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