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慈利县玉米生产有新的突破,其主要栽培技术措施如下:1.改土培肥随着土壤酸化日趋严重,不适宜玉米生长(适宜生长的土壤p H值6.5~7)。降低土壤酸性主要措施:5

相似文献   


2.
以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剂量尿素、硫酸铵施入后土壤重金属Pb、Zn、Cd形态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b污染土壤p H值逐渐降低,28 d后达到稳定,土壤p H值由原土样的7.87降至7.15左右;Zn污染土壤p H值先降低后升高,在28 d时降为最低,p H值为7.22;Cd污染土壤p H值逐渐降低,42 d后达到稳定。交换态Pb、Cd所占比例先降后升,而Zn先升后降,且交换态Pb所占比例与土壤p H值呈显著负相关。碳酸盐结合态Pb、Zn、Cd与土壤p H值呈明显正相关,且Cd呈先降后升的趋势。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与土壤p H值呈显著负相关,而Pb、Zn与土壤p H值无明显关系,其中Zn、Cd均先降后升。有机结合态Pb、Zn、Cd所占比例在35 d内均与土壤p H值呈正相关,35 d后比例骤然增加,且其变化与土壤p H值无显著关系。残渣态Pb、Zn、Cd均先升后降,且与土壤p H值无明显关系。尿素及硫酸铵施入重金属污染土后,短期内约28 d对土壤Pb、Zn、Cd起钝化作用,Pb、Zn、Cd最高钝化量分别为各自总量的11.82%、11.44%、50.00%以上。  相似文献   

3.
研究淮安市不同农域、不同土壤类型1982年以来土壤p H值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13年全市省级监测点耕层土壤p H值在5.4~8.1,平均值7.0,平均值与1982年相比减少0.8个单位;1982—2013年,土壤p H值平均值总体呈下降趋势;2009—2013年,土壤p H值基本趋于稳定。氮肥过量施用是农田土壤酸化加速的首要原因,其次作物根系分泌物直接导致根际土壤p H值降低。另外,生理酸性肥料的施用也会引起土壤p H值的下降。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6-2013年松阳县耕地质量等级监测数据,对当地土壤p H值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3年,松阳县的耕地土壤酸化严重,p H值逐年降低。其p H值降低的程度在空间上的分布并不一致,其中,松谷盆地耕地土壤的p H值降幅较大,而山区的降幅则相对较小。通过分析可知,松阳县耕地土壤日趋酸化的主要原因是种植结构调整和酸雨影响,并据此提出当地耕地土壤p H改良和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沼液所含养分资源丰富,对于改良土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同浓度沼液对盐渍化土壤EC值和p H值的影响分析,表明施用沼液浓度为每公顷70立方米盐分降低效果最好,沼液对土壤p H值的影响显著,但p H值变化幅度均在0.5个p H单位。  相似文献   

6.
不同改良方法对重度盐碱化草甸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当地土壤的实际情况,利用有机肥、不同化学改良剂、不同耕作措施等对松嫩平原中部重度碱化草甸土耕层进行改良,测定与分析不同措施下土壤化学性状。结果表明,重度碱化草甸土上有机肥处理降低了p H值、交换性钠、碱化度效果最佳,提高阳离子交换量效果最优;客土加沙处理降低电导率效果最好;硫酸铝处理降低p H值、电导率效果最优、糠醛渣处理次之,糠醛渣处理改善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钠、碱化度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不同中微量及有益元素对土壤pH和镉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土壤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中微量元素及有益元素对镉污染土壤p H值和镉(Cd)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中微量元素和有益元素肥料对土壤p H值和Cd有效性的影响差异显著,但同一元素的盐酸盐和硫酸盐对土壤Cd有效性的影响差异不明显。在65%~100%田间持水量的培养过程中,5d后土壤p H值显著下降,有效Cd提取量明显上升。在这些被测试的元素/物质中,Ca、Mg、Cu、硼酸和硫磺粉显著降低了土壤p H值,而碳酸钙和硅酸钠增加了土壤p H值;除Mg外,这些元素或物质导致的土壤p H值变化与Cd的有效性呈负相关。Fe、Mn、Mg、Si、Se对土壤Cd的有效性表现为拮抗关系,而Ca、Zn、Cu则表现为协同关系。根据本试验的研究结果,建议在镉污染的旱作土壤上施用中微量元素及有益元素肥料时,要避免施用硫磺粉、硼酸、氯化钙和铜肥;宜施用铁、锰、镁肥及硼砂、硅酸钠及亚硒酸钠,以降低土壤Cd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酸化方式对土壤中铜的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探明不同土壤酸化方式对土壤中Cu的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采集了湖北黄棕壤和山东寿光潮土两种不同程度Cu污染土壤,采用直接酸化(硫酸、T1)、模拟施肥(硫酸铵酸化、T2)和模拟人工酸雨(T3)三种土壤酸化措施,研究不同酸化方式对土壤中Cu的形态变化及芥蓝对Cu吸收、转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两种土壤中,随着土壤酸化程度的加剧,芥蓝生物量均显著降低(P0.05),而茎叶中Cu含量显著增加;在潮土中芥蓝植株Cu浓度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43倍,黄棕壤中则为1.50倍。随土壤酸化程度增加,土壤中0.1 mol-Mg Cl2可交换态Cu的含量显著增加:潮土中,随着p H降低,交换态铜含量最大增加10.7%,比对照增加了451.5%;黄棕壤中,随着p H降低,土壤中可交换态Cu含量从2.33%增加到12.07%,比对照增加了418.0%。芥蓝茎叶中Cu含量与土壤交换态Cu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763以上;在两种土壤中,不同酸化措施的土壤中Cu有效态含量与土壤p H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lg(EXC)=-alg(p H)+b],线性方程的斜率在-0.314~-0.352之间,基于方程斜率可知,在降低相同p H值条件下,各酸化措施对土壤中Cu的活化顺序为T3T2T1,由此可以推断,降低相同p H值条件下,由酸雨导致的土壤中重金属的活化程度大于施肥和工业废水的酸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宿迁市宿城区设施土壤的酸化、盐渍化现象已十分普遍,严重威胁到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采取科学措施,防止该类现象进一步蔓延,对辖区设施土壤进行采样与测定。测定内容包括土壤p H、电导率、水溶性盐离子组成。结果表明:宿城区设施土壤p H值7. 16~8. 51,平均值7. 87;土壤p H与土壤硝酸盐含量之间的关系可用方程y=10. 27x-0. 045加以拟合;硝酸根含量在0~500mg/kg范围内,随着其含量的增加,土壤p H迅速下降;土壤p H值与土壤电导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方程y=10. 884x-0. 051加以拟合;土壤电导率在1000μS/cm以下时,随着土壤电导率的增加,土壤p H值从8. 51迅速下降到7. 75左右;土壤p H值与电导率、水溶性钾、钠、钙、镁、硫酸根、氯离子之间呈线性负相关关系,其中与水溶性钙、镁、硫酸根相关性最高;土壤p H值与土壤水溶性碳酸氢根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土壤酸化进程中,水溶性碳酸氢根含量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0.
测定野外现实林分中不同林龄(10、20、30年)马尾松非根际土与根际土的p H值和不同浓度磷处理下马尾松幼苗(1、2年)根际的p H值,探讨马尾松根际p H值、有效磷、全磷及不同浓度磷水平下马尾松幼苗根际p 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缺磷环境下,无论是控制实验还是野外现实林分,马尾松根际p H明显比非根际土低,二者差异显著,但不同林龄组间差异不明显。随供磷水平降低,幼苗根系使根际p H降低的能力加强。不同林龄马尾松林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均较低,而根际土有效磷含量明显高于非根际土,且与根际p H值呈负相关关系,说明根际p H降低有利于土壤难溶磷的活化,促进磷有效性提高,是马尾松活化土壤难溶磷的有效机制之一,有利于其在磷缺乏的土壤环境中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1.
<正>据调查,建始县土壤酸化需治理的耕地面积达34万亩,为加快推进土壤环境保护与土壤改良工作,达到"土更净"的建设目标,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土壤环境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措施。1现状分析1.1土壤酸化现状。建始县耕地土壤p H值较低,土壤酸化严重。全县耕地p H值平均为5.2(其中旱地p H值平均为5.1、水田p H值平均为5.8)。其中p H值低于4.5的极酸性耕地土壤16万亩,占总面积的30.7%,p H值在4.6~5.5的强  相似文献   

12.
在江西省根肿病区采集106份样土测定土壤p H值,调查田间根肿病病情;结合人工接种与土壤p H值调节试验,研究土壤p H值与根肿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p H值分布区域主要在4.0~7.0,占所测土样的94.3%;田间根肿病情以土壤p H值4.5~6.5相对较重。人工接种试验土壤p H值与根肿病关系密切,适宜根肿病发生的土壤p H值区域为4.0~6.5,最适区域为4.5~5.5。调节土壤p H值至6.5以上,在相同背景条件下病情减轻。施用石灰调高土壤p H值,减轻或抑制根肿病发生。每667 m2石灰的适宜用量75~100 kg,用量过大,可导致作物生长不良。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自主研发的盐碱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土壤有机质、p H值、容重和全盐量等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土壤改良剂能有效降低土壤p H值,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容重和全盐量,且随着施用量增加、施用时间延长,改良效果越突出,考虑到经济投入和改良效果,以666.7m~2用量100~150 kg为宜。  相似文献   

14.
乳山市耕地土壤p H值平均为5.2,比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的耕地土壤p H值6.3下降了1.1,酸化严重。通过增施生石灰、贝壳粉、有机肥、钙镁磷肥等土壤调理剂,能够改善耕地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p H值,为小麦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比对照增产5%左右。  相似文献   

15.
<正>草莓适宜生长在p H值5.5~6.5的弱酸性土壤中,在微盐碱土壤(p H值超过8.0)上栽培草莓,则植株易出现生理性病害。所以整地前,要先用雨水或河水洗盐,使土壤中的盐分和p H值降低到一定程度;后选择脱毒苗作为母株进行繁殖,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1.育苗圃的准备育苗圃要选择土壤疏  相似文献   

16.
研究"免申耕"土壤调理剂在柴达木盆地春小麦上的应用效果,主要是在提高作物产量、农艺经济性状和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上的效果。以春小麦品种柴春901为供试材料,设置三个处理,三个重复,测定不同处理下施用土壤调理剂对产量、效益、土壤容重、CEC、p H值等指标的影响。施用土壤调理剂可以增加小麦产量,提高土壤CEC,降低土壤容重,降低土壤p H值和全盐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改善土壤盐碱化。  相似文献   

17.
《天津农业科学》2015,(8):21-23
以山西省沁源县国有林场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分析了不同强度的火烧(重度火烧、中度火烧)1,4,8 a后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1)与对照相比,火烧后土壤p H值没有显著差异;土壤全氮的含量在火烧4a后差异显著;土壤全磷的含量达到显著差异水平。(2)火烧后土壤p H值升高;重度火烧后,土壤全氮和全磷的含量却降低;中度火烧后土壤的p H值、全氮、全磷明显提高。说明不同年限、不同强度的林地火烧对土壤的化学性质存在一定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退耕还林地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实现林草和林牧双赢,在退耕还林地青海云杉行间间作黑麦草。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地间作黑麦草后明显提高了林地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降低了土壤p H值,促进了林木生长,提高了鲜草产量。不同退耕还林地间作黑麦草后0~30cm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含量,青海云杉树高、冠幅,鲜草产量平均值分别为1. 72g/kg、85. 14mg/kg、280. 16mg/kg、1. 73m、1. 64m、4366. 97kg/667m2,较对照(CK)分别提高了49. 57%、46. 36%、97. 45%、14. 57%、22. 39%、98. 27%,p H平均值为8. 19,较对照(CK)降低了0. 85%。因此,建议有条件的退耕还林地间作牧草来促进林木生长和提高林地效益。  相似文献   

19.
以生石灰为材料,调节稻田土壤p H值,研究其对土壤中多种重金属元素有效态含量及稻米中重金属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撒石灰的对照大田相比,施用石灰后,土壤p H值上升0.22个单位,土壤汞、砷、镉、铬、铅的有效态含量降低,水稻籽粒中汞、砷、镉、铬、铅含量亦降低,且对水稻产量无不利影响。表明施用生石灰可有效降低水稻籽粒重金属积累,更好保障农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植烟土壤p H分布特征与主要养分的关系。[方法]采集大理市43套植烟土壤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大理市植烟土壤p H值平均为6.52,适宜烤烟生产的土壤样品占样品总数的72.09%。在4种植烟土壤类型中,p H的高低顺序依次为新积土水稻土紫色土红壤。在1 780~2 200 m海拔范围,土壤p H值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处于较丰富的水平,能够满足优质烤烟生产;土壤碱解氮、速效磷、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的平均含量均处于中等及偏丰富的水平,但分别有6.98%、11.63%、2.33%和4.65%的土壤养分还处于偏低水平;土壤速效钾含量偏低的土壤比例较大为58.14%。[结论]土壤p H值与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呈极显著相关,与其它土壤养分含量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