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为了给切花菊品种分类以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支持,将291份切花菊资源分为4类(独头夏菊,独头秋菊,多头夏菊,多头秋菊),共调查观赏性状18个,并对其进行单因素方差显著性分析;同时,对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以及正态性分布进行比较。结论认为:4类切花菊的花色、茎粗度、叶长、叶宽的差异极显著,叶柄角度差异显著,植株高度、茎强度、叶片长宽比、叶色差异不显著。所有类型的切花菊观赏性状变异系数在0.15~1.66之间,不同部位性状的变异系数的表现为花部性状茎部性状叶部性状;说明切花菊存在较丰富的形态多样性。正态分布统计结果:所有切花菊的质量性状均不符合正态分布,而数量性状中独头秋菊的花径大小、茎粗、植株高度、舌状花瓣数符合正态分布,其余均符合偏态分布;独头夏菊除侧芽发生程度以外,其余均符合正态分布;多头秋菊除节间长度外,其余均符合偏态分布;多头夏菊除叶柄角度和节间长度外,其余均符合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种植密度对不同夏玉米品种茎秆倒伏率与抗倒特性的影响,选取黄淮海地区推广面积较大的夏玉米品种郑单958和先玉335为供试材料,设置6.75万、8.25万、9.75万、11.25万株/hm~2共4个密度处理,研究倒伏率、站秆率与植株形态、节间性状和抗倒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及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玉米株高和穗位高增加,基部第3节节间长度增加,节间粗变细,根倒率和茎折率都显著增加,郑单958的根倒率和茎折率都显著低于先玉335;随密度增加,穿刺强度、压碎强度和抗折力也都显著降低,降低幅度表现为抗折力穿刺强度压碎强度。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根倒率、茎折率分别与株高、穗位高、节间长度呈正相关,与节间粗、茎粗系数和抗倒力学参数呈负相关;倒伏率、站秆率与穗位高、节间粗、茎粗系数和抗倒力学参数间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品种间比较表明,在相同密度处理下,郑单958具有较低的株高、节间长度和较高的节间粗、抗倒力学特征,综合抗倒性能较强。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密度和氮肥条件下,研究了面包面条兼用型强筋冬小麦新品种济麦20的基部茎秆形态结构各性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和施氮量对基部第二节间各性状的影响比第一节间大;栽培密度对济麦20基部茎秆形态结构及抗折力均有显著的影响;施氮量对茎秆的抗折力影响显著;节间壁厚与抗折力呈极显著正相关,而节间长度和茎粗与抗折力无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测量分析水稻基部茎秆的物理性状,探究这些性状与茎秆抗折力的关系,明确影响水稻基部茎秆抗折力的核心性状,为水稻抗倒伏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分析水稻品种粤禾丝苗、易倒伏品种象牙香占以及粤禾丝苗 × 象牙香占的 F2 遗传分离群体中与倒伏抗性相关的农艺性状,包括株高、单株抗弯力、基部节间抗折力和茎秆结构等,通过相关系数判断各性状对水稻抗倒伏性的影响大小。【结果】粤禾丝苗和象牙香占两个品种在抗倒伏性上存在显著差异。粤禾丝苗的 N2(基部第 2 节间)抗折力(16.58 N)、N2 壁厚(1.02 mm)、N2 充实度(0.19 g/cm)、N2 茎粗(6.21 mm)与象牙香占的 N2 抗折力(9.93 N)、N2 壁厚(0.66 mm)、N2 充实度(0.11 g/cm)、N2 茎粗(4.60 mm)相比均明显较大。F2 群体 N2 抗折力、N2 长度、N2 茎粗、茎秆壁厚、鲜重和充实度均呈连续分布,属于数量性状,由多基因控制。F2 群体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N2 抗折力与株高呈正相关(r=0.18),N2 抗折力与 N2 壁厚呈极显著正相关(r=0.75**);N2 抗折力与 N2充实度呈显著正相关(r=0.67*);N2 抗折力与 N2 短轴呈正相关(r=0.52)、N2 茎粗与 N2 长度呈负相关(r=-0.20)。【结论】粤禾丝苗 × 象牙香占 F2 群体抗倒伏遗传机制研究表明,N2 壁厚与 N2 抗折力呈极显著正相关,是茎秆抗倒伏的核心性状,是一个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以 N2 壁厚为研究重点,将大大降低以往抗倒伏研究方法的复杂程度,为今后抗倒伏相关研究明确了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钵苗类型和摆栽密度对粳型超级稻植株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置不同类型钵苗与摆栽密度,研究粳型超级稻的抗倒伏能力差异。结果表明:同一类型钵苗不同密度之间,基部4个节间抗折力和弯曲力矩均随移栽密度增大而减小,倒伏指数呈现相反趋势。植株抗倒伏能力与单穗长、单穗重、基部茎鞘宽、单茎茎鞘含钾量、茎秆节间粗度、节间壁厚、弯曲力矩、茎秆抗折力等性状呈正相关,与株高、重心高度、相对重心高度呈负相关,多数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抗倒伏各项指标在密度间差异极显著,钵苗类型间大多数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不同类型钵苗之间,除3连孔基本苗为36×104苗·hm~(-2)的处理外,抗折力、弯曲力矩由大到小均依次为3连孔、2连孔、单孔,倒伏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单孔、2连孔、3连孔。3种类型钵苗最高产处理基部抗折力,弯曲力矩由大到小均依次为2连孔、3连孔、单孔,倒伏指数则为3连孔、单孔、2连孔。相同基本苗下,2连孔、3连孔大穴稀植摆栽茎秆基部节间粗壮、茎壁厚度大、茎秆充实好,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综合考虑产量因素,在适宜或较多基本苗条件下2连孔摆栽优势明显,易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6.
不同栽培条件对冬小麦基部茎秆形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冬小麦高产稳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用3个优质强筋冬小麦,研究了它们在不同种植密度和氮肥条件下基部茎秆节间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抗倒伏能力表现为:济麦20号>烟农19号>藁城8901;不同栽培密度和施氮量的差异对基部第2节间各性状的影响比第1节间大;栽培密度对冬小麦基部茎秆节间形态特点及抗折力均有显著的影响;施氮量对茎秆的抗折力影响显著;节间壁厚与抗折力呈极显著正相关,而节间长度和茎粗与抗折力无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期望为长江中游夏玉米籽粒机械收获抗倒品种的选育及机械粒收时期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对该地区夏玉米生理成熟期前后茎杆力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品种同密度同生长时期各节位的茎杆穿刺强度、抗折力呈第3节>第4节>第5节>第6节的规律。同品种同密度同节位的茎杆穿刺强度、抗折力随生长时间延长均呈逐渐减小趋势,不同年份趋势一致。同品种同生长时期同节位的茎杆穿刺强度、抗折力随密度增加呈不同变化,3个品种各具特点。在生理成熟期,品种、密度及年份均会影响各节位的茎杆穿刺强度和抗折力变化,且三者间存在互作效应,是影响茎杆穿刺强度和抗折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以大花蕙兰28个品种为研究材料,对其12个数量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均>1513%,品种间特异性强;结合K S检验结果发现只有4个数量性状符合正态分布,表明数量性状受外界环境影响大;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性状进行概率分级发现,年度间分点值不一致,应根据实测数据进行调整后再赋值。  相似文献   

9.
北方直立穗型粳稻抗倒性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培育抗倒能力强的水稻品种是实现水稻高产优质所面对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北方直立穗型粳稻抗倒性,为提高北方粳稻抗倒性,实现水稻高产优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12个不同穗颈弯曲度的北方粳稻品种为试材,于齐穗后30 d,研究了直立穗型与弯曲穗型粳稻地上部分各节间抗倒伏能力的差异,并通过对茎秆抗折力与茎秆形态性状、茎秆解剖结构和茎秆化学成分进行相关分析,研究了直立穗型粳稻抗倒的茎秆形态特点与生理基础。【结果】直立穗型粳稻穗下第1节间(N1)、第2节间(N2)、第3节间(N3)和第4节间(N4)的弯曲力矩与弯曲穗型品种差异不显著,但N1、N2、N3的抗折力却显著提高,从而使N1、N2、N3的倒伏指数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弯曲穗型粳稻,说明中上部节间抗倒能力明显增强。进一步分析直立穗型与弯曲穗型粳稻茎秆解剖结构、化学成分以及它们与茎秆抗折力的相关性后发现,直立穗型粳稻N1、N2、N3抗折力强的主要原因是:(1)茎壁厚度和茎壁面积增大,节间抗折的物理性状明显提高;(2)大小维管束数目多,大小维管束、韧皮部、木质部面积增大,节间内部组织的结构明显改善;(3)纤维素含量高,支持细胞壁结构的物质含量多。【结论】茎壁厚度、茎壁面积、维管束性状及纤维素含量可以作为选育抗倒伏品种的主要参考指标。就北方粳稻而言,培育直立穗型品种,更容易获得抗倒性强的品种。  相似文献   

10.
玉米抗倒伏相关性状的遗传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倒性差异较大的2个自交系L 85和L 57为亲本,通过杂交和连续2代自交得到230个F_(2:3)家系,连续2 a田间试验对不同家系的株高、穗位高、穗高系数、穗下节穿刺力、地上第3节穿刺力和穗轴折断力等6个抗倒伏相关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群体内不同基因型家系间、年份间以及基因型与年份的互作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各性状呈正态分布,表现出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6个性状间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株高与穗位高、穗下节穿刺力、地上第3节穿刺力呈极显著正相关;但穗高系数与穗下节穿刺力呈现出极显著负相关;穗轴折断力与穗下节穿刺力和地上第3节穿刺力均呈显著正相关。由于株高、穗位高和穗高系数的遗传力较高,均在70%以上,而穗下节穿刺力、地上第3节穿刺力和穗轴折断力的遗传力较低,均在40%以下,因此,在分离早代选系时,应重点选择穗高系数较低的单株,不仅可以提高穗下节穿刺力,同时根据其相关性,可提高地上第3节穿刺力和穗轴折断力,从而提高抗倒性选择效果和子粒机收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施肥对盐碱地条件下种植的甜高粱性状的影响,在大庆地区盐碱土壤条件下,研究施肥对3个甜高粱品种生物产量及含糖等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甜高粱生物产量、叶片数和出汁率均有极显著影响,对穗重有显著影响,品种与施肥处理之间互作对各性状均无显著影响。对甜高粱7个性状进行相关分析表明,叶片数与生物产量、株高、糖产量、糖锤度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性,出汁率与糖锤度存在负相关性。甜高粱生产上,应该根据品种的需肥特性,土壤、气候条件,目标性状来科学合理施肥。大庆地区应结合A1(磷酸二铵750.00kg·hm-2)和A4(磷酸二铵187.50kg·hm-2和硫酸钾187.50kg·hm-2)施肥,可提高甜高粱的生物产量、糖锤度和糖产量。  相似文献   

12.
以国内生产上表现优良的15个胡麻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胡麻品种茎秆的形态特征和茎基部的抗折力对倒伏发生情况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各品种的产量性状进行聚类分析,15个品种可分为三大类;不同类别间单株结果数、单果粒数、小区产量、茎粗、茎基部抗折力、秆型指数以及弯曲力矩、折断弯矩均存在显著差异;茎粗、秆型指数、抗折力、折断弯矩与倒伏指数均显著相关,可作为评价胡麻抗倒伏性能的具体指标.F074-1、伊亚6号、冀张亚1号、晋亚14号和陇亚13号抗倒能力强,产量较高,可在晋北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臭氧胁迫对不同敏感类型水稻成熟期茎秆抗倒性状的影响,利用自然光气体熏蒸平台,以23个水稻品种或株系为供试材料,设置室内对照(10 n L·L-1)和臭氧浓度增高(100 n L·L-1)处理,利用组内最小平方和的动态聚类方法,将所有供试材料按地上部成熟期生物量对臭氧胁迫的响应从小到大依次分为A类(-19%)、B类(-39%)和C类(-52%)3个类别。臭氧胁迫环境下A、B和C类水稻倒3节间抗折力降幅差异不显著,均为19%~20%;但倒4节间抗折力分别下降28%、36%和44%,降幅因类型不同而异,与原位测定的植株田间抗折力的变化趋势一致。臭氧胁迫使水稻基部节间的长度、干重、单位长度干重、横截面积、长直径、短直径和茎壁厚均显著或极显著下降,节间干重降幅最大(平均58%),长直径、短直径以及茎壁厚的降幅最小(平均13%~15%);不同节间比较结果显示,臭氧胁迫对这7个参数的影响多表现为第4节间第3节间,其中臭氧处理与节间互作对节间长度、单位长度干重、横截面积、长直径和短直径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从不同类型看,臭氧胁迫下上述指标的降幅多表现为C类B类A类水稻,其中臭氧处理与水稻类型的互作对节间横截面积、长直径和短直径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臭氧胁迫下基部两节间抗折力的响应与对应节间横截面积、长直径、短直径和节间单位长度干重的响应多呈明显的线性正相关。以上结果说明,100n L·L-1臭氧浓度使不同类型水稻茎秆质量明显变劣,臭氧胁迫导致的茎秆抗折力显著下降主要与节间变细相关,其次与节间单位长度干重下降亦有关联。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生育期类型大豆主要性状与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据1992~1998 年7 年的记载资料,研究了不同生育期类型大豆品种各性状与气候因子间的关系,以及同一品种不同年份各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类型大豆品种各主要性状间相关性差异明显,同一性状不同生育期类型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大豆各主要性状与气候因子相关密切;积温、降雨量、日照时数对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降水的影响作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江西甘蔗种质资源主要性状的变异与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96份江西省甘蔗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甘蔗主要形态农艺、经济性状的变异程度和相关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甘蔗主要形态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存在很大差异,其差异大小顺序为分:蘖率,萌发率,株高,蔗糖产量,蔗茎产量,单茎重,有效茎,茎径,苗高,锤度,糖分。甘蔗主要形态农艺和经济性状的种质频数分布均近似于正态分布,但不同性状间有所差异,萌芽率、茎径、有效茎、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呈典型正态分布,分蘖率和单茎重呈左偏正态分布,苗高、株高、锤度和糖分呈右偏正态分布。(2)相关分析发现,萌发率与分蘖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茎重呈显著负相关,与苗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茎呈正显著相关;分蘖率与苗高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蔗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苗高与蔗茎产量、蔗糖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株高与锤度、糖分和有效茎呈极显著正相关;单茎重与蔗茎产量、蔗糖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茎与蔗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蔗糖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蔗茎产量与蔗糖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不同抗旱类型大豆品种气孔特性初探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选用不同抗旱类型(强抗、中抗、弱抗)大豆品种15个,在田间自然干旱条件下,对大豆品种的气孔特性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作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大豆品种之间,气孔密度、单位叶面积气孔总长度存在着极显著差异,气孔长度存在着显著差异,叶片正背面间气孔密度、单位叶面积气孔总长度存在着显著正相关,气孔长度为正相关;叶片正面、背面气孔密度与气孔长度呈负相关。②不同抗旱类型之间,叶片背面气孔密度存在着显著差异,说明叶片背面气孔密度与抗旱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强抗旱类型气孔密度、单位叶面积气孔总长度正背面均大于弱抗类型,而气孔长度小于弱抗类型。中抗类型正面气孔长度夭于弱抗类型,其余各性状变化趋势与强抗类型的变化趋势一致。气孔特性与抗旱性有一定的关联,可作为评定大豆抗旱性的参考指标性状。  相似文献   

17.
超级稻连粳7号的抗倒伏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抗倒能力强的超高产品种是水稻高产、优质、安全生产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旨在探讨超级稻连粳7号的抗倒生理特性,为超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抗倒伏超级稻连粳7号为试验材料,不抗倒品种中粳12-9为对照,设置不同氮素水平,以倒伏指数作为衡量植株抗倒伏能力的指标。在齐穗后25 d,研究水稻基部第1节间(I1)、第2节间(I2)、第3节间(I3)、第4节间(I4)抗倒伏能力和主要物理性状的差异,并对倒伏指数、抗折力与茎秆主要物理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超级稻连粳7号倒伏指数低、抗倒伏能力强的主要原因是:(1)I1和I2短,在试验范围内株高增高幅度小;(2)叶鞘干质量大,单位节间干质量大,茎秆的充实度好;(3)基部节间抗折力与茎壁厚、茎秆干质量、叶鞘干质量、单位节间干质量、节间至顶鲜质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重心高度、相对重心高度、茎秆粗、节间基部至顶长无显著相关关系。超级稻连粳7号基部节间短,茎秆充实程度好是抗折力大、倒伏指数小、抗倒伏能力强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以22个水稻品种(组合)为材料,研究水稻茎秆性状与抗倒性和产量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株高与倒伏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壁厚、抗折力、节间粗和单位节间干重与倒伏指数多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各节的抗折力与节间粗、壁厚和单位节间干重多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秆长和节间长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基部3个伸长节间的节间长度、壁厚、粗度和单位节间干重与千粒重多呈正相关,多数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秆壁粗壮厚实可以孕育大穗,并适当控制株高,对高产抗倒品种的培育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种植密度对春玉米茎秆性状及力学特征的影响,以期为川中丘陵春玉米密植抗倒机制解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个玉米品种[耐密品种郑单958 (ZD958)和当地主栽耐密品种仲玉3号(ZY3)]为材料,设置4.50、6.00、7.50和9.00万株/hm2 4个密度处理,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倒伏与茎秆性状及力学特性的变化。【结果】随群体密度增加,玉米株高、穗位高、穗位高系数、第3节间长和倒伏率都显著增大(P<0.05),节间粗、单位茎长干物质质量及茎秆压碎强度、抗折力、外皮穿刺强度都显著降低(P<0.05)。密度每增加0.75万株/hm2,基部第3节间的茎秆压碎强度、抗折力和外皮穿刺强度ZD958分别降低5.48%、8.54%和4.74%,ZY3分别降低5.70%、6.55%和3.09%。品种间表现为ZY3的株高、穗位高、茎节粗长比、单位茎长干物质质量、茎秆力学特征和根倒率均显著高于ZD958 (P<0.05),ZY3的穗位高系数和茎折率显著低于ZD958 (P<0.05)。相关分析表明:倒伏率与茎秆压碎强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种植密度对春玉米茎秆性状及力学特征的影响,以期为川中丘陵春玉米密植抗倒机制解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个玉米品种[耐密品种郑单958 (ZD958)和当地主栽耐密品种仲玉3号(ZY3)]为材料,设置4.50、6.00、7.50和9.00万株/hm2 4个密度处理,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倒伏与茎秆性状及力学特性的变化。结果随群体密度增加,玉米株高、穗位高、穗位高系数、第3节间长和倒伏率都显著增大(P<0.05),节间粗、单位茎长干物质质量及茎秆压碎强度、抗折力、外皮穿刺强度都显著降低(P<0.05)。密度每增加0.75万株/hm2,基部第3节间的茎秆压碎强度、抗折力和外皮穿刺强度ZD958分别降低5.48%、8.54%和4.74%,ZY3分别降低5.70%、6.55%和3.09%。品种间表现为ZY3的株高、穗位高、茎节粗长比、单位茎长干物质质量、茎秆力学特征和根倒率均显著高于ZD958 (P<0.05),ZY3的穗位高系数和茎折率显著低于ZD958 (P<0.05)。相关分析表明:倒伏率与茎秆压碎强度、外皮穿刺强度、抗折力呈显著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玉米茎秆力学特性受单位茎长干物质质量的影响最大,茎折率受穗位高系数的影响最大,而根倒率受株高影响最大。结论种种植密度显著影响玉米的茎秆性状、力学特性和抗倒性能,相比而言,ZY3的抗倒性能比ZD958更优,更适合在川中丘陵区种植,密度以6.00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