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绩效评估——来自内蒙古的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是从精准扶贫向精准脱贫的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作为打贏脱贫攻坚战"最后的堡垒",其扶贫绩效的好坏决定能否实现如期脱贫.因此,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绩效评估十分关键.以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特征为切入点,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构建扶贫绩效和贫困程度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利用内蒙古自治区的数据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程度和扶贫绩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家庭收支能力低和健康保障不够是导致已脱贫贫困县返贫的主要原因.不同贫困程度的贫困县致贫原因不同.较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主要为家庭收入较低、生态建设能力弱;深度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主要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够和健康保障能力薄弱.因此,为防止脱贫县返贫,持续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致力于未脱贫贫困县的如期脱贫,提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对策建议,期冀为少数民族地区攻克脱贫攻坚"最后的堡垒"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7):127-128
云南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是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为突出的"短板"。总结了目前云南省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对云南省农村地区贫困状况做了简要概况,对云南省农村地区多元化的致贫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解决云南省农村地区致贫因素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改革开放距今40年的时间里,我国的扶贫政策由区域扶贫开发转移至精准扶贫,在一定程度上使部分贫困人群脱离了贫困的苦海。但是在一些偏远山区,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存在严重贫困问题,所以在脱贫攻坚这条道路上我们仍然任重而道远。基于这一现状本文通过考察,就新龙县发展现状、致贫原因以及精准脱贫措施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精准扶贫需要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所以,分析贫困地区以及贫困农户的致贫原因就成为精准扶贫政策是否精准贯彻并见成效的前提和基础。调研中发现,样本村落的贫困主要是因为自然环境、资源禀赋、基础建设、人力资源、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共同作用而导致;个体农户的贫困案例中,因病因残致贫、缺乏教育致贫是主要原因。当地脱贫攻坚工作主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对照需求精准落实帮扶措施。  相似文献   

5.
造成农村贫困的原因有多种,中央脱贫攻坚号角已经吹响,脱贫目标已定,山西吕梁是集中贫困地区之一,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各地应根据造成贫困的原因,因地制宜开展脱贫救助工作。本文主要阐述了农村贫困的原因及脱贫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在现行标准下彻底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由于致贫原因复杂、小康基础薄弱、贫困治理有待完善等原因,脱贫人口仍存在一定返贫风险,需要构建防返贫机制以巩固脱贫成果。完善防返贫长效机制,必须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构建返贫综合治理体系、激发人民群众发展积极性三者有机结合,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7.
热点扫描     
正甘肃实行"853"精准脱贫管理办法为了规范全省脱贫攻坚挂图工作,提高脱贫攻坚精准管理水平,为打赢全省脱贫攻坚战提供施工图、任务书、时间表,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近日出台《甘肃省脱贫攻坚"853"挂图作业实施意见》。通过精准脱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做到"8个准"(做到脱贫对象识别认定准、家庭情况核实准、致贫原因分析准、计划措施制定准、扶贫政策落实准、人均收支核查准、对象进出录入准、台账进度记录准),每个贫困村制定作战"5张图"(贫困人口分布、贫困  相似文献   

8.
新疆脱贫攻坚看南疆,南疆脱贫看喀什。喀什地区致贫原因复杂特殊,喀什脱贫与否事关新疆脱贫攻坚战的成败。本文立足喀什精准扶贫实际,注重从根本上查寻贫困根源,力求拔"穷根",打好打赢喀什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9.
就业是农村贫困劳动力实现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新疆南疆L县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都较为特殊,基于前期已脱贫的扶贫对象,对L县辖的10个乡镇所有贫困劳动力动态调查取得的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的研究方法,从个人方面考察了包括劳动技能、健康状况以及文化程度等影响L县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困境及制约因素。研究发现年龄、性别、学历、家庭劳动力数、健康状况、劳动技能、贫困户属性及主要致贫原因显著影响L县农村贫困劳动力外出就业,按照影响强度大小排列依次为:劳动技能、健康状况、文化程度、贫困户属性、家庭劳动力数、主要致贫原因、性别、年龄。  相似文献   

10.
镇巴县的整县脱贫攻坚中,生态扶贫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很大的成效,为贫困群体提供了重要的增收渠道.虽然镇巴县的绝对贫困已经消除,但相对贫困的问题依然长期存在.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是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文中总结了镇巴县生态扶贫的主要措施及取得成效,分析了存在的...  相似文献   

11.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要彻底的解决贫困问题,那么确保扶贫成果就非常重要.巩固扶贫成果的关键在于贫困人员就业能力的不断提升,绝大部分的贫困户脱贫依靠稳定的就业,通过对贫困户致贫原因画像、身体情况测试和职业技能潜力测试,获得贫困人员就业能力提升的基础数据,并根据基础数据构建贫困人员就业能力提升的精准方案,尝试构建标准化的贫困人员就业能力提升模式.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规划中我国明确提出反贫战略新目标——"防止贫困代际传递"。防止贫困代际传递新目标的提出给贵州省脱贫攻坚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文章从自然环境性因素、政治制度体制性因素和贫困主体自身因素三个方面来剖析贵州省贫困代际传递的致因,以破解贵州省贫困困境,向致贫的顽固"穷根"宣战,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13.
董少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8,(8):202-204,226
分析了内蒙古包头市精准扶贫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包头市在取得扶贫成效的同时,还存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难、脱贫政策执行难、返贫率难以下降等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深入挖掘贫困治理的重点和难点,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李柏敏  彭俊  罗瑶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4):171-172,174
精准识别和精准瞄准是减贫脱贫工作的关键。笔者深入左右江革命老区村屯,运用村屯统计数据、贫困监测资料和扶贫基线调查数据,分析贫困发生率、贫困人口禀赋、致贫原因等问题,得出贫困人口年龄呈U型分布,青壮年人贫困率低、贫困人口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务工收入是贫困户家庭的主要来源;致贫、缺技术、缺劳力、缺资金、因病致贫、因学致贫是主要致贫原因。结合福利村实际情况,从农业技术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和医疗扶贫等方面提出减贫脱贫对策。  相似文献   

15.
受地域条件、人口素质等诸多因素制约,全县传统产业发展缓慢,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脱贫难度大,整体贫困问题依然突出。本文分析和指出了囊谦县传统产业在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制约因素和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5):227-229
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我国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点在于彻底消除贫困特区的贫困问题,六盘山贫困特区属于我国14个连片贫困特区之一。其中S县自2008年至今所聘用大学生村官已过百人,大学生村官在脱贫攻坚、精准扶贫政策背景下,肩负着越来越重要的历史责任。根据对S县大学生村官在脱贫攻坚进程中的现状及问题分析,探索出S县大学生村官服务能力提升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7.
扶贫开发是通过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实现脱贫的过程。文章在全面分析吉林省贫困人口分布、致贫原因及贫困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吉林省扶贫开发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吉林省扶贫开发总体战略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已经进入了决胜阶段,与此同时西部地区农村老年贫困人口存在的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复杂的致贫原因、自身能力的不足、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滞后都给西部地区农村老年贫困的治理带来了阻碍和挑战,妥善解决以上问题既是脱贫攻坚战役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前提条件。因此,拓宽贫困治理理念,完善贫困识别机制,创新增收模式,弥补自身能力不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供给水平就成为解决西部地区农村老年贫困治理问题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9.
精确衡量和评价贫困范围、稳定农户可持续发展能力已然成为中国现阶段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综合国内现有评价体系,借鉴可持续生计框架思路,从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认知资本等6个维度,运用AHP和EVM法构建脱贫农户稳定性指标评价体系,并以泰安市为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泰安市脱贫农户存在以下问题:生计能力较差,各方面资本相对匮乏;农户综合得分较低,稳定性不足,对比正常农户仍存在很大差距;完全脱贫型农户十分稀少,大量的农户存在较多的短板和弊端;不同贫困类型农户之间在各方面均有差异;因资金或因病致贫农户脱贫后实际情况不容乐观等。最后,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扶贫开发是通过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 发展生产、摆脱贫困,实现脱贫的过程。文章在全面分析吉林省贫困人口分布、致贫原因及贫困特征的基础上, 总结了吉林省扶贫开发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吉林省扶贫开发总体战略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