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目的]确定鲤鱼鱼磷蛋白的酶解制备工艺,并分析所得的鱼磷抗氧化肽的抗氧化性能。[方法]以鲤鱼鱼鳞为原料,选用胰蛋白酶考察其加酶量、反应温度、酶解时间、pH、底物浓度等因素对鱼鳞蛋白水解程度的影响,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的方法优选出鱼鳞蛋白酶解的最佳条件并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试验得到鲤鱼鱼磷抗氧化肽酶法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 8.4、酶解温度45℃、加酶量4000 U/g、酶解时间3 h、底物浓度15%,此条件下得到的鱼磷抗氧化肽水解度较佳(29.97%),抗氧化能力较好。[结论]胰蛋白酶有溶解鲤鱼鱼鳞蛋白的能力,并且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与水解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嗜热链球菌适宜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培养基、不同培养温度(37℃、42℃、45℃)和不同酸碱度(pH 6.5、pH 6.8、pH 7.0)等不同条件对嗜热链球菌(S.thermophilus,S.t)进行培养观察,并对其在多种条件下的生长状态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嗜热链球菌的适宜培养温度为42℃,适宜酸碱度为pH 6.8,适宜培养基为乳酸菌培养基。  相似文献   

3.
采用两倍稀释法在脱脂乳培养基和乳清培养基中测定了乳链菌肽(Nisin)对嗜热链球菌9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在脱脂乳培养基中逐渐增加Nisin的浓度,驯化嗜热链球菌9,直到其抗性达到300IU·mL-1。经生产性能鉴定和遗传性状实验,获得两株适宜做酸奶发酵剂的Nisin抗性嗜热链球菌9.31和9.4。  相似文献   

4.
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11种不同来源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单一或混合接种培养物的产酸力、感观、粘度等方面的综合评定,筛选出了酸奶生产中所应用的品质优良的菌种及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5.
用含有不同浓度半胱胺的肉汤培养基体外培养嗜热链球菌,每小时测定其OD值(550nm),绘制曲线,观察对嗜热链球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半胱胺的浓度为3.2mg·mL-1时,抑制率为11.72%(P<0.05);半胱胺的浓度为5.0mg·mL-1时,抑制率为17.15%(P<0.01);半胱胺的浓度为0.05mg·mL-1时,促进率为9.66%(P<0.05);半胱胺的浓度为0.1、0.2、0.4、0.5、0.8、1.6mg·mL-1时,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高温条件下,嗜热酶能保持热稳定性,发挥生物催化作用。介绍了嗜热酶的稳定性机理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嗜热链球菌片剂的活菌存活率,延长其有效期,在扩大培养、制剂压片两个工艺流程分别加入保护剂,并利用数学统计方法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保护剂配方。首先利用P1ackett—Burman设计法,对扩大培养时加入的8种材料及制剂压片时的12种材料的保护效果进行评价,筛选出影响嗜热链球菌存活率的两组重要因素。利用均匀设计法进一步得到重要因素的最适质量分数。验证试验表明:在扩大培养时加入0.5%蔗糖和3.5%可溶性淀粉对存活率有显著保护作用;在制剂压片时加入12.0%聚乙烯吡咯烷酮、25.0%可溶性淀粉、4.5%硫代硫酸钠、2.5%麦芽糖对存活率有显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某市售酸奶为材料,用改良M17培养基分离纯化得到嗜热链球菌疑似菌落,革兰氏染色阳性,菌体呈链球状或者双球状排列,能发酵葡萄糖和蔗糖,不能发酵麦芽糖,且在45℃能生长,初步确定其为嗜热链球菌。  相似文献   

9.
王兴华  张宁波  陈真真  高磊  陈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019-18020,18023
[目的]探索一种分离纯化嗜热链球菌胞外多糖的途径。[方法]采用嗜热链球菌为材料,以MR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生产嗜热链球菌胞外多糖。采用酶法、TCA法、Sevag法、酶+TCA法、酶+Sevag法、TCA+Sevag法、酶+TCA+Sevag法研究对嗜热链球菌胞外多糖去蛋白的影响,对得到的粗多糖用DEAE-Cellulose离子交换柱和葡聚糖G-100凝胶柱进行了分离,并用紫外光谱扫描对其的纯度进行鉴定。[结果]粗多糖用蒸馏水和0.1 mol/L NaC l通过DEAE-Cellulose离子交换柱可以分为中性多糖和酸性多糖,用葡聚糖G-100凝胶柱对酸性多糖的纯度进行了鉴定,得到单一的峰,紫外光谱扫描对酸性多糖进行全波长扫描,酸性多糖中不含蛋白质和核酸,证明得到的酸性多糖为纯多糖。[结论]酶+Sevag法为最佳去蛋白法。  相似文献   

10.
《河北农业科技》2022,(1):77-79
本试验的原料为脱钙鱼鳞粉,以ACE抑制率为指标,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先后水解并进行单因素和正交优化试验,确定制备ACE抑制肽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胃蛋白酶水解脱钙鱼鳞粉的最佳酶解条件:当胃蛋白酶的添加量为6%,料液比1∶50(g/ml),水解时间2 h时,鱼鳞蛋白的ACE抑制率为84.89%;胰蛋白酶水解脱钙鱼鳞蛋白的最佳酶解条件:胰蛋白酶的添加量为6%,水解时间2 h,此时ACE抑制率为93.37%。  相似文献   

11.
为获得能发酵鲜奶产生酸奶的嗜热链球菌菌种,采用50℃高温及MC选择性培养基为筛选条件,从自然发酵的酸奶中分离、筛选菌株,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鉴定、16SrDNA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树同源性分析进行鉴定,并对该菌发酵酸奶特性及微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筛选出一株能发酵产生酸奶的菌株LCM46,鉴定为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该菌以鲜奶为基质,在42℃、发酵11h可产生风味俱佳、口感脆嫩的凝固型酸奶,酸度为(80.77±0.17)°T,菌落总数(11.71±0.20)×108 cfu/mL。该菌对数生长期为2~12h,最适生长基质为牛乳、温度40℃、pH 6.0,适合生长温度为10~60℃、pH 4.3~7.5,耐受pH临界值为3.5,自凝集率为19.28%,对大肠杆菌DH5α凝集率为12.32%。该菌有望与高黏附型菌种混合发酵提高发酵乳品质及口感。  相似文献   

12.
益生元在促进益生菌生长、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究兰州百合粗低聚糖(crude lily oligosaccharides, CLOs)的益生元特性,以兰州百合干为原料,提取、表征CLOs;以低聚果糖和菊粉作为阳性对照,测定CLOs在人工胃肠溶液的水解度,以及对嗜热链球菌ATCC-14485和保加利亚乳杆菌ATCC-11842的产酸、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CLOs分子量为1 194 Da,主要由甘露糖、阿拉伯糖和葡萄糖组成,摩尔比为1:3.57:16.40;CLOs经人工胃肠溶液消化后水解度是26.96%,显著低于菊粉(P <0.05);CLOs促进乳酸菌发酵产酸的效果显著优于菊粉和低聚果糖(P <0.05);当CLOs的添加量为1.0%(W/V)时,能有效促进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增殖,并减缓二者在货架期的死亡速率。研究结果说明CLOs具有益生元特性,可为新型共生发酵乳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运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和胞外聚合物分析法研究副溶血弧菌在最适生长温度(37℃)条件下在鱼鳞表面形成生物被膜的动态过程、不同温度条件下在鱼鳞表面形成生物被膜的情况以及酸性电解水对其清除效果。结果表明:(1)在37℃条件下,12~60 h时间段内,细菌由初始的单细胞吸附发展成为具有明显三维立体网状结构的成熟生物被膜,60~72 h时间段内生物被膜表面产生裂痕。生物被膜的量在形成的动态过程中出现变化,12~60 h时间段内生物被膜的量不断增加,60~72 h时间段内生物被膜的量出现了轻微的减少;(2)副溶血弧菌在4、10、15、25、37和40℃条件下于鱼鳞表面生长60 h后均可以形成生物被膜,其形成生物被膜的量由高到低的次序是:37℃25℃40℃15℃10℃4℃;(3)酸性电解水对所有温度条件下形成的生物被膜均有良好的清除效果,处理后生物被膜变得稀疏,三维立体网状结构被破坏,连续处理10 min对胞外多糖和胞外蛋白的清除率分别达到64.54%和61.42%。  相似文献   

14.
基于荚膜多糖cpsA基因设计引物,建立海豚链球菌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以快速检测鱼类养殖中的海豚链球菌。结果表明,LAMP最佳反应条件为65 ℃反应20 min,镁离子浓度为1.2 mmol/L、dNTPs浓度为0.64 mmol/L、内外引物比例为 16∶1。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特异性检出海豚链球菌,对无乳链球菌和其他14种菌检测结果均呈阴性;灵敏度检测结果表明,该LAMP方法灵敏度为2.12×10-5 ng/μL,比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100倍;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该LAMP方法在模板中存在鱼类基因组干扰下也能正确完成检测。研究中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为海豚链球菌的检测提供一种可视化、灵敏、成本低的快速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马链球菌马亚种新疆株SeM基因的分子特征,分析新疆地区马链球菌马亚种的分子流行特征以及为马腺疫的防治提供依据,对分离并鉴定的5株马链球菌马亚种提取基因组、扩增并克隆其SeM基因(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KJ486792、KJ486793、KJ486794、KJ486795、KJ486796),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进行疏水性、抗原性及三级结构分析,并与Genbank登录菌株的SeM基因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和比较。克隆获得的SeM基因长度为1 530bp,包含1个1 527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509个氨基酸;新疆分离株SeM基因与Genbank登录分离株SeM基因同源性为98.0%~99.4%。结果表明,新疆分离株KJ486793、KJ486796与美国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属同一个进化分支,另外3株新疆分离株KJ486792、KJ486795、KJ486794构成一个独立分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备纳他霉素纳米乳(NATA-NE),测定其对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青霉菌(Penicillium)和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综合纳米乳和纳他霉素的优势,将纳他霉素制成水包油型NATA-NE,以酮康唑和特比萘芬作为阳性药物对照,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的真菌体外药敏试验方法M27A和M-38P,测定药物对3种受试菌株的MIC,并研究了NATA-NE的杀菌效果。【结果】NATA-NE对青霉菌、白色念珠菌和酿酒酵母菌的MIC值为1,0.5,0.5 μg/mL;NATA原料药、酮康唑和特比萘芬对上述3种菌的MIC值分别为2,1,1 μg/mL;4,8,8 μg/mL和1,8,16 μg/mL,NATA-NE的MIC值均小于或等于其他3种药物。3种菌在2 μg/mL NATANE的作用下1.5 h后,均未见生长;NATA原料药则需要4 μg/mL、2 h才能达到同样效果,而酮康唑和特比萘芬分别需要16 μg/mL、4 h和32 μg/mL、4 h才能达到同样效果。【结论】临床使用NATA-NE治疗动物真菌病时,可适当降低给药剂量和用药次数,以降低成本和对动物不可预期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手动喷雾法,在安徽长丰和安徽霍邱开展了10%溴氰虫酰胺OD对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效试验,通过溴氰虫酰胺在克氏原螯虾中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测定了施药后不同时间和不同施药量在克氏原螯虾虾头、虾尾和全虾中溴氰虫酰胺的生物富集量,并探究了不同施药浓度和次数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指标和最终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指导该药剂的田间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0%溴氰虫酰胺OD在每亩施药量为20~40 mL下对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效均高于80%。10%溴氰虫酰胺OD施药量为每亩30和60 mL,其在克氏原螯虾虾头、虾尾和全虾中生物富集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14d时达到最高值,虾头、虾尾和全虾中溴氰虫酰胺浓度分别为:4.00、2.00和3.67μg·kg-1;6.33、8.00和7.00μg·kg-1,在施药35 d后所有样品中溴氰虫酰胺浓度均 0.05)。  相似文献   

18.
采用微量板半定量法,研究影响新疆南疆地区奶牛乳房炎性乳房链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因素,探索不同理化因素对乳房链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HY(Todd Hewitt Broth+0.1%Yeast Extract)培养基中加入w=0.5%的牛奶能促进乳房链球菌的生长及生物膜的形成;检测的3种培养基中,BHI培养基最有利于乳房链球菌的生长及生物膜的形成;不同培养时间结果显示,36h培养更有利于乳房链球菌的生长及生物膜的形成;不同pH的试验结果表明,pH等于7时最有利于乳房链球菌的生长及生物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四川鲟源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的毒力谱及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为鲟海豚链球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四川地区17株鲟源海豚链球菌以及海豚链球菌ATCC29178进行毒力基因多重PCR检测,并通过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和重复序列PCR(REP-PCR)分析进行分子分型。【结果】所有菌株的7个主要毒力基因pgm、 scpI、 simA、 cpsD、 sagA、 pdi和cfi均为阳性,部分菌株的simA基因发生了变异。基于RAPD分析,18株菌分为Ⅰ、Ⅱ2个基因型;基于REP-PCR分析,18株菌分为A、B、C、D 4个基因型。【结论】四川地区17株鲟源海豚链球菌分离株均为强毒株,毒力谱为pgm/scpI/simA/cpsD/sagA/pdi/cfi,并且同时存在多种基因型的菌株,其中D型为优势流行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栓皮栎体胚的再生与增殖能力。【方法】将栓皮栎不同发育阶段合子胚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及不同发育时期的体胚,分别接种于含不同组合激素的MS培养基上,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培养,探讨影响栓皮栎体胚再生与增殖能力保持的因素。【结果】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胚性愈伤组织再生体胚能力呈下降趋势;6-BA与NAA配合使用可延缓继代过程中胚性愈伤组织再生体胚能力的下降,1.00mg/L 6-BA与0.25mg/L NAA是继代中保持胚性愈伤组织再生体胚能力的最佳培养基激素组合;胚性愈伤组织再生体胚需要自然散射光,强光及全程暗培养均不利于体胚再生;合子胚外植体发育程度影响胚性愈伤组织再生体胚能力,处于心形期及早子叶形期的幼嫩合子胚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其再生体胚能力强于成熟子叶形合子胚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体胚发育阶段越老,再生与增殖体胚能力越差,胚性愈伤组织及处于球形期的体胚,再生增殖体胚能力强于其他发育时期的体胚。【结论】选择处于心形期的幼嫩合子胚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然后在含1.00mg/L 6-BA与0.25mg/L NAA的MS培养基上于自然散射光下培养,可有效保持栓皮栎的体胚再生与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