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五台山森林经营局通过对落叶松切根换床苗的育苗、造林连续7年的试验研究表明,切根换床苗比留床苗根系发达、顶芽饱满,对环境适应力强,造林成活率高,生长快,且可减少抚育次数,降低造林成本。  相似文献   

2.
华北落叶松切根换床苗与留床苗的根系生长与造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华北落叶松切根换床苗与留床苗的根系与造林效果研究表明,换床苗的根系发达,吸收土壤中水分、养分能力强,造林效果好。用换床苗造林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幼林生长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太行山绿化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刘江林 《甘肃林业科技》2006,31(2):35-38,53
对华北落叶松切根、换床苗与留床苗的根系与生长研究表明,切根苗的根系发达,吸收土壤中水分、养分能力强,造林效果好,在林区值得推广。每年可进行1次切根,早春土壤化冻达15 cm左右时即可作业,以切根深度10 cm、苗木密度230株/m2为宜。  相似文献   

4.
<正>樟子松换床苗是指2a樟子松留床苗,高不足10cm,苗木纤细,木质化不好又具有培育价值的苗。苗木换床的好处在于降低新育苗的成本,提高优质的成苗产量,而且能起到切根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木荷采用芽苗切根移栽和直播育苗造林对比分析,采用芽苗切根移栽育苗、造林、可节省种子50%,降低育苗成本38.1%,提高1级苗率45%;提高要成活率13.3%;1年生林木生长提高44.2%,林木林相整齐。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木荷采用芽苗切根移栽和直播育苗造林分析,认为采用芽苗切根移栽育苗造林,可节省种子50%,降低育苗成本38.1%,提高一级苗率45%,提高造林成活率13.3%,1年生林木生长提高44.2%,林木林相整齐。  相似文献   

7.
芽苗切根移植对南酸枣苗木及造林当年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贵州三都进行了芽苗切根移植育苗对南酸枣1年生苗木及造林当年生长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1)芽苗切根移植育苗能提高苗木单株和群体质量,与常规育苗相比,芽苗切根移植育苗对苗木径生长量的提高、长5cm的侧根数量的增加及地径标准差的降低达极显著水平,对苗木高生长的提高和对高径比值、苗高标准差的降低达显著水平;2)芽苗切根移植苗造林优于常规苗造林,当年生树高、胸径生长差异达极显著水平;3)芽苗切根移植苗的高径生长节律与常规育苗一致,但各个时期的苗木高、径生长速度有差异,主要表现为缓慢生长期比常规育苗慢,快速生长期又比常规育苗快,径生长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木荷采用芽苗切根移载和直播育苗造林分析,认为采用芽荔切根育苗造林,可节省种子505,降低育苗成本38.1%,提高一级苗率45%,提高造林成活率13.3%,1年生林木生长提高44.2%,林木林相整齐。  相似文献   

9.
随着林业造林面积的迅速增长,对苗木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在育苗过程中,为了提高苗木的质量,对有些树种的苗木需要进行换床。换床作业很费工,而换床作业的机械化,难度又很大。用切根来代替换床,是较为简便的方法,而且切根作业较易实现机械化。但是,切根作业必须要满足林业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
通过芽苗切根移栽技术处理,湿地松一年生苗木质量明显提高:主根长度减少42%,侧根数量增加83%,菌根发达,使造林成活率提高29.3%,当年新梢生长量增加12.4%。处理间比较结果,芽苗切根后保留根长度3cm为最好。  相似文献   

11.
容器苗切根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催芽切根苗木的主根和高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地径、侧根生长发育、须根数量及根系含水均有显著改善,并避免了苗木的畸形,切根容器苗的规格质量明显优于对照,造林成活率也比对照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对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种子胚根不同程度切根处理进行育苗对比试验,分析不同处理切根处理的苗高、地径、根瘤数、生物量等苗木形状差异。试验结果表明,降香黄檀芽苗切根1/2时,根生物量、根瘤数、根冠比最大,有利于造林后的成活率及生长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芽苗切根移栽稻田育苗新技术,具有苗木根系发达,须根多,一级苗产苗率高的特点,能进一步提高造林成活率。据调查,郴州市马尾松芽苗切根造林成活率在90%以上,高的可达95%。 一、育苗地选择 育苗地选择在离造林地较近的稻田和旱土,地势平坦开阔,以肥沃湿润的砂壤土、壤土或轻粘壤土,灌溉便利为宜。 二、土壤消毒 育苗地应在秋、冬翻耕,深30厘米以上,做到平、整、净、碎、匀,翻耕时进行土壤消毒。①生石灰:每公顷200-250公斤杀菌灭虫。②高锰酸钾:每公顷3.75公斤,配制成0.3-0.5%溶液喷洒上表。…  相似文献   

14.
苗木切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精准培育的理念已经渗入到森林培育的各个环节。切根作为干扰根系最为重要的技术,也受到越来越多地重视。切根可以划分为芽苗切根、苗期切根和起苗后切根等3种类型,把平截、扭根、侧方修根、盒式修根等称为苗期切根,是狭义切根范畴。结合苗木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和造林效果,综述每一类型的切根对苗木质量和造林效果的影响。以辐射松为代表的主根发达树种,通过芽苗切根、苗期的平截和扭根,抑制根系顶端优势,从而降低苗木高生长,促进侧根发育,形成发达、紧凑的根系,调整苗木地上和地下比例,最终提高苗木造林效果。以花旗松为代表的慢生常绿树种,侧根较为发达,切根效果不一。苗木平截和扭根后,内源激素、矿质营养、碳水化合物、水分等均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如何影响苗木质量的机制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5.
马尾松切根、菌根化容器育苗效果的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马尾松切根、菌根化容器育苗效果的试验表明:催芽切根的苗木的主根和高生长受到一定抑制,但地径生长、侧根发育及须根数量均有显著改善,并且避免了畸形根系的产生,从而提高了容器苗的规格质量;切根茵根化的苗木高、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均优于切根未接种菌根的苗木,幼苗造林成活串和幼林生长发育状况也明显比对照要好。  相似文献   

16.
苗木的优劣,从外形上的苗高、地径、根系和枝的形态以及T/R比值(根的重量除以地上部重量的值)等来决定。换床用苗与造林用苗当然有所不同,不论自产和调入苗木时,都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以便获得健壮的苗木。 1、苗高为了便于管理,要求苗木高度是:用做换床苗,苗高应在10~25厘米,用做造林苗,苗高应在30~90厘米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7.
目前,许多地区培育的一年生杨、柳、榆苗木,多数达不到出圃造林的标准,需留床或换床后,再培育一年,留床苗虽然植株健壮,但根系的生长仍然得不到理想的改善;而采用换床、移植的方法培育,既费工又浪费土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近年来采用坐床切根培育法,效果良好。具体做法是:在秋季树木落叶后,土壤结冻前,将生长一年的扦插苗(或播种苗)灌一次冻水,以防苗木冬季因干旱而枯死。次年春季,待土  相似文献   

18.
大田青苗芽苗移栽就是在温床催芽,待芽酋长至4~5cm“脱帽”后,移栽到大田范床上,培育大田苗。芽苗移栽育苗,苗木分布均匀,生长整齐,利于集约管理,可减少除草用工,可多出苗、出壮苗。在苗芽移栽前,将芽苗的根尖部分切除,这就是芽苗切根移栽,通过切报能促进项报形成,根系发达,提高造林成活率。江西省信丰县林业技术推广站于1991年春,在该公安西乡日光村农户何良山的育苗地上进行了湿地松大田直播和芽苗切根移栽2种育苗方法的对比试验。两种育苗方法育苗地各1亩,采用畦间隔对比,其回地选择清苗种子、土地利用率、三犁三耙、土…  相似文献   

19.
文章系统总结了马尾松聚乙烯薄膜袋营养杯苗“密播切根移芽”育苗技术及其造林技术,指出营养杯育苗的先进性及优缺点;对营养杯育苗的发展前景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种子分级播种、控制苗木密度、生长期切根与剪顶综合性的试验研究,使马尾松大田苗达到了优质苗的质量指标:①每公顷产优质苗100~200万株,1级苗率达80%以上;②苗木茎干粗壮,高径比为60~70;③苗木根系发达,冠根比为4~5。④苗木须根数量多,菌根感染率高。在相同的田间管理条件下,所采用的4项技术措施,对培育大田优质苗各有相应的促进作用,其中以切根技术尤为突出。切根苗的高径比与冠根比均在壮苗的适宜范围内,须根数量多,菌根感染率高,均明显优于未切根的普通大田亩,这将有效地提高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