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论证了侧柏与刺槐混交提高侧柏生长量和林分生产力的研究结果。并从群体结构、树冠形态、森林小气候、根系特征、刺槐固氮和土壤综合肥力等方面阐述了侧柏刺槐混交生长增益的内部机理。  相似文献   

2.
辽西地区营造的大面积油松纯林,其缺点现已暴露无遗,究其本质,是概念开发上的严重失误,亦即决策失误。为探讨半干旱地区造林适宜的混交松种,于1987年7月对国家喀左县中三家林场10年生油松、侧柏混交林和油松纯林进行了调查对比,结果表明,油松、侧柏混交林,无论从造林成活率、生长状况或害虫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3.
《河南林业科技》1992,(4):51-51
<正> 山东省泰安市徂徕山林场邵泽坦于1981~1983年对刺槐栓皮栎混交林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①混交林中刺槐和栓皮栎的生长量和生物量均大于刺槐纯林和栓皮栎纯  相似文献   

4.
侧柏刺槐种子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84年以来山东省侧柏、刺槐生产用种检验结果,比较了不同产地、不同采种年份和不同贮藏方式的种子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应选择侧柏、刺槐优良的种子产地,于丰年采集适量的生产用种。进行常温封闭式贮藏,侧柏种子保存到翌年春天或夏季之前使用,刺槐种子保存3年,可保持生产用种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油松刺槐混交林生长及其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油松、刺槐人工混交林和油松纯林的水土保持指标,生长状况,土壤因子,小气候因子的测试分析表明,混交林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林木生长,增加经济效益。混交林比油松纯林林冠截留量提高8.66%,饱和持水量增加315.8%,饱和持水量增加315.8%,相对湿度提高2.5%,有机质含量提高11.7%,减轻容重0.2g/cm^3,林分病虫害明显减少。油松树高,胸径生长量分别提高14.9%、  相似文献   

6.
对油松、刺槐人工混交林和油松纯林的水土保持指标、生长状况、土壤因子、小气候因子的测试分析表明 ,混交林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提高土壤肥力 ,促进林木生长 ,增加经济效益。混交林比油松纯林林冠截留量提高 8.6 6 % ,饱和持水量增加 315.8% ,相对湿度提高2 .5% ,有机质含量提高 11.7% ,减轻容重 0 .2 g/cm3,林分病虫害明显减少。油松树高、胸径生长量分别提高 14.9%、2 2 .9%。  相似文献   

7.
从刺槐造林的坡向和土壤质地入手,研究了不同坡向和土壤质地对刺槐根系生长量和树高胸径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阳坡、半阴坡向和壤土质地有利于刺槐生长量的提高,而阴坡虽然土壤含水量较高,但生长量最低。在刺槐造林选择坡向时,应选择阳坡、半阴坡和壤土质地造林为宜。  相似文献   

8.
刺槐是抗干旱、耐瘠薄、适应性较强的树种。本文通过对银北不同类型区和刺槐混交林增产效应的调查,认为刺槐是银北地区好树种。  相似文献   

9.
人工混交林不同混交方式的生长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辽东山区人工混交林的生长动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红松块状混交林型的材积生长量是红松纯林的109%-124%,落叶松块状混交林型的材积生长量是落叶松纯林的108%-151%,各混交林型中的红松、落叶松乔木层生物量比红松、落叶松纯林高3.1%-28.6%和2.8%-16%。在块状、带状混交林中的红松、落叶松,其干、枝、叶、根的生物量绝大部分都高于各自的纯林,混交林的根系分布面积比纯林提高23%。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红松阔叶混交林进行了调查研究,其结果表明,红松阔叶混交林结构稳定,且14a生混交林分中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已超过红松纯林的蓄积量,表明混交林好于纯林。林地土壤因子调查的结果是混交林内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及总孔浊度均好于纯林。  相似文献   

11.
刺槐油松混交林土壤肥力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黄土高原刺槐油松混交林、刺槐纯林对土壤肥力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刺槐油松混交林中刺槐的生长量大于纯林刺槐的生长量。混交林下土壤无论是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渗透性能,还是土壤化学性质均优于纯林土壤。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官山林场5种立地类型人工刺槐林生长情况的调查和标准木树干解析,建立了树高、胸径、材积与树龄之间的回归方程,分析了立地类型对树高、胸径、材积生长的影响,初步研究探讨了刺槐人工林保护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国家标准森林分析方法进行了沙棘与油松、侧柏人工混交林的水文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内年均降水量较林外减少了20.1%;林内月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以夏、秋、春、冬依次递减;年均气温比纯林内低0.1℃,相对湿度高4.5%;乔木层年均截留量较纯林提高了56.6%,灌木层提高了395.7%;年均地表径流量105.8 L,径流摸数为10.58 m3·km-2·a-1,纯林分别为1 349.05 L和134.9 m3·km-2·a-1,土壤侵蚀模数为0.65 t·hm-2·a-1,纯林为9.2 t·hm-2·a-1;枯枝落叶层现存量增加了200%;平均容水量为自身质量的3.1倍;土壤密度和土粒密度分别减少了6.3%和17.7%,含水量、孔隙度和通气度分别提高了6.1 %、13.9%、20.3%.不同土层土壤密度和土粒密度由上到下逐渐增大,孔隙度和通气度表层较高,向下逐渐减少;底层、中层和表层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分别提高了113.3%、38.6%和32.6%;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分别较纯林平均高11.0%、9.8%、10.5%,较荒地高36.0%、16.0%、25.6%;储水量和0~40 cm储水量分别较纯林和荒地提高了12.4%、22.7%,排水能力也较强.  相似文献   

14.
侧柏人工林抚育间伐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济南南部石灰岩山地侧柏人工纯林急待抚育间伐的实际,采用设立固定标准地定位观测动态检测的方法,对侧伯人工林5年来的抚育间伐效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探讨了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各种生长因子的影响及不同间伐强度下林分的稳定性及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提出了适宜的间伐强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杉木和枫香混交经营5 a后对杉木生长和林分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杉木与枫香混交造林降低了杉木的存活率,保存率仅为87.0%,但混交林中杉木和枫香的平均胸径、树高均显著大于杉木纯林,其中杉木的平均树高、胸径分别为4.68 m、5.41 cm,分别是杉木纯林的1.20和1.19倍,说明杉木与枫香混交经营促进了杉木的树体生长;混交林土壤中的有机碳累积量大于纯林,且土壤的养分指标如全氮、全磷、水解氮、速效磷的含量均比杉木纯林高,阳离子交换量(CEC)和盐基离子含量分别比杉木纯林增加了17.37%和18.11%,说明混交林在提高土壤固碳能力的同时,也使林地的肥力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杨树刺槐混交林太阳能利用率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用林分现存生物量估算太阳能利用率、CO_2吸收量、O_2释放量和水化合量的方法,并对黄河林场25年生的加杨刺槐混交林和加杨纯林的这几个指标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混交林的这几个指标比纯林高50.0—53.8%。  相似文献   

17.
于2020—2021年,在福建省顺昌埔上国有林场连续2 a开展毛红椿和杉木混交幼林施肥试验,探讨不同肥料类型及施肥量等对毛红椿和杉木混交幼林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的林分地径、树高、当年抽高,1年生时分别比对照增加26.18%、7.25%、62.5%,2年生时分别比对照增加12.83%、19.62%、28.09%。同一施肥类型不同施肥量对毛红椿和杉木混交幼林生长表现的影响,总体上随着施肥用量的增加,混交幼林的地径、树高、当年抽高均呈现增加趋势。施用不同肥料类型对毛红椿和杉木混交幼林生长影响排序为混合肥>复合肥>有机肥。方差分析表明,1年生时,地径在不同重复间和不同处理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在重复和处理互作效应的差异达显著水平;树高在不同重复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而在不同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当年抽高在重复间和处理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2年生时,地径和当年抽高在不同处理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树高在不同处理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而在不同重复间的差异均不显著。经过2 a的施肥试验表明,毛红椿和杉木混交幼林施肥方案以混合肥且施肥量150 g·株-1...  相似文献   

18.
刺槐林分数量成熟龄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微分法求得刺槐林分平均木数量成熟龄为19~21年,林分数量成熟龄为14~18年。认为:树种数量成熟龄应分为立木、林分平均木和林分三种。  相似文献   

19.
侧柏油松林的群落学特征和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侧柏油松混交林及其纯林的垂直结构分为3层,即乔木层、灌草层和地被层。两类林分下的植物种类组成基本一致。混交林能明显地提高林木的生长量,特别是侧柏的高、径生长量,其生物量分别为纯林的1.42倍和1.60倍。乔木层的地上生物量占其总生物量的80%以上,灌草层的地上生物量只占30~35%。  相似文献   

20.
杉木、拟赤杨混交对杉木持续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杉木[Cunning hamia lanceola ta(Lamb.) Hook. ]是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之一, 但近20来因不合理的栽培制度如炼山、大面积纯林经营、连栽等导致森林生态环境的恶化、地力衰退、林分稳定性下降, 严重影响杉木人工林的持续经营。在认识树种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通过运用人为措施促进自然趋同, 有意识、有目的地营造针阔混交林, 可形成具有地带性群落特点的稳定性强、产量高的人工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